香港11月下旬開始的第四波疫情,在12月中似乎已到達高峰,港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比之前稍顯嚴格,成效也逐步顯現,每日確診個案數字雖有反覆,但已呈下降趨勢。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12月31日通報,截至凌晨零時,全港新增6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62例為本地感染。另有逾40人初步檢測呈陽性,正等待覆檢。香港至今累計確診病例達8846例。
由上數據可見,香港抗疫還來不得半點鬆懈,特別是隨著英國變種病毒在香港已確診8例,為香港抗疫又增添新的風險。而更加讓得感覺沉重的是:經香港衛生署轄下公立化驗所的化驗分析,目前發現一例早前由南非抵港患者的病毒基因排序,符合南非新變種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衛生署將繼續追蹤其緊密接觸者。
公布的這一宗由南非輸入的新冠確診個案(個案8724),已確認其樣本發現南非新變種的N501Y V2型病毒,是香港首宗個案。
是的,你沒看錯!除了已確診的8例英國變種新冠病毒外,現在香港又發現了1例南非新變種新冠病毒!
根據世衛組織2020年12月31日晚的正式通報,目前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分別是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至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診斷、疫苗等措施的有效性。
2020年8月至9月,丹麥發現一種與水貂相關的新冠病毒變體,被丹麥相關部門命名為「Cluster 5」。目前丹麥僅在2020年9月發現了12例人體感染此變體的病例,該變體似乎並未廣泛傳播。
2020年12月14日,英國報告一種被命名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該變體具有更強傳播力,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及再感染情況並沒有變化!
2020年12月18日,南非檢測到一種新冠病毒變體,出現了N501Y突變,南非將其命名為「501Y.V2」變體,該變體與更高的病毒載量有關,可能會增加傳染性,但尚無證據表明其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仍需展開進一步調查,以了解該變體對病毒傳播、診斷、疫苗等方面的影響。
由上可見,四種變體香港已四佔其三,除了丹麥與水貂相關的新冠病毒變體沒有在香港發現外,其餘三種變體香港都已「集齊」!
鑑於香港疫情的不樂觀,再加上歲末嚴寒的天氣利於病毒存活和傳播,以及日趨加大的防疫壓力。深圳市29日公布:自2021年1月5日起,由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深圳的人士,除必須持有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外,亦必須出示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將入住的酒店預約確認單的新規定。詳情可見本欄文章:突發!香港入境深圳、珠海的政策收緊!感染英國變種病毒的人數增至8人!
不僅如此,深圳第二天又繼續加碼防控措施:12月30日,從深圳市疾控中心獲悉,根據廣東省疫情防控組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嚴格落實入境人員「14+7」的21天健康管理措施,所有境外入境人員在集中隔離14天後,納入7天社區管理。
在此期間,所有境外入境人員分別於第1、7、14、21天各進行1次核酸檢測,總計4次;英國以及其他發現新型變異株國家的入境人員,則在第1、4、7、14、21天各進行1核酸檢測,總計5次,香港自然也包含其內。
《通知》中主要內容包括嚴格落實入境人員的健康管理、嚴格落實隔離場所「三區兩通道」 管理、嚴格落實隔離房間的消毒管理等,其中明確:嚴格落實入境人員「14+7」的21天健康管理要求,所有境外入境人員集中隔離14天期間,第1、7、14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英國以及其他發現新型變異株國家的入境人員,在1、4、7、14天進行核酸檢測;解除隔離後納入7 天社區管理(含第 1 入境點在外省的入境人員)、7 內不參加人群聚集性活動,並在第7天(入境第21 天)安排1次核酸檢測。
防疫再嚴格都不為過,特別是當內地上海也發現了首宗英國變種病毒後,相信隨著春運的來臨,各種防疫只嚴不松!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陸首次報告了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是一名23歲的女學生,近期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當晚被轉移到醫院隔離。為儘量減少變異病毒傳播的風險,上海已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加強對患者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等。
地獄般的2020年,終於結束了!希望2021年這個世界可以對大家都好一點,在此也祝福我的粉粉們牛年牛氣沖天,牛轉乾坤!
走過路過的,粉一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