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塔克魯茲、聖馬刁大火焚毀4萬英畝土地 Big Basin州立公園遭嚴重破壞

2021-02-18 灣區在線

據KTVU報導,在聖馬刁縣和聖塔克魯茲縣肆虐的野火一夜之間燃燒面積增加了1.5萬英畝,到周四早上共燒毀4萬英畝的土地。

周四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聖塔克魯茲縣首席副警長克拉克(Chris Clark)呼籲民眾聽從疏散警告和命令,並補充說已經  "有人下落不明"。 

受CZU August Lightning Complex Fires威脅,已有超過2.2萬名居民被要求撤離。多個疏散中心已經設立。

大火分為北部區域和南部區域。北部區域威脅著聖馬刁縣的拉本達和佩斯卡德羅社區。南部區域在聖塔克魯茲縣境內。截至周三晚上,風向向南移動,大火接近聖塔克魯茲縣的Bonny Doon和Boulder Creek等城鎮。 

500名消防員要48小時輪流值班,他們的資源有限,也無法從該州的其他地方獲得援助。已有3名消防員在與CZU火災的鬥爭中受了輕傷。

加州消防局官員說,到目前為止,至少有20棟獨棟房被燒毀。 

加州最古老的州立公園,位於聖塔克魯茲縣境內的Big Basin 紅木州立公園(Big Basin Redwoods State Park)在此次火災中遭受了持續的大面積破壞。公園目前已被關閉。  

公園方面表示,周二肆虐的大火破壞了Big Basin紅木州立公園的總部、歷史古蹟和營地。 

Big Basin紅木公園成立於1902年,是加州歷史最久的公園。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在臺灣的草山行館主建物今晨遭大火焚毀(圖)
    蔣介石在臺灣的草山行館主建物今晨遭大火焚毀(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7日 10: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7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今天凌晨,蔣介石在臺灣的第一座官邸——草山行館,主建物遭大火焚毀。
  • 兩片傷疤:NASA衛星圖像顯示大火後的灣區,紐森任命新州立公園主管
    今日新聞導讀: NASA發布衛星圖像,灣區因大火出現兩塊「傷疤」 Pinterest終止一項舊金山辦公室租約,面臨8950萬美元違約金 州長紐森任命新州立公園主管
  • 6.4萬英畝土地付之一炬,現場宛如戰爭片
    綜合《紐約時報》、福克斯新聞等美媒6月16日的報導,亞利桑那州共有三處山火正在蔓延,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起發生在首府菲尼克斯東北部30英裡處(48.2公裡),6.4萬英畝土地被大火付之一炬。當地政府已要求著火地點東部的約1600名居民撤離。菲尼克斯東北部的火災於6月13日開始,在高溫、乾燥、多風的天氣條件下迅速擴散,報導稱起火原因是人為因素,但具體細節仍在調查中。
  • 美國大火燒得昏天黑地,50萬人逃離家園,對西海岸破壞難以估量
    來自美國方面報導稱,來自美國各地的2萬多名消防員與西海岸上空蔓延的大火作鬥爭:這場地獄之火迫使超過50萬人逃離家園。對美國西海岸破壞的真實規模難以估量,由於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州大片土地仍被大火切斷,本周迄今已確認有16人死亡。
  • 黃石公園關閉!雷暴引發1338英畝的大火,關閉了步道和營地
    一場雷暴引起大火後,黃石國家公園部分關閉。閃電擊中了公園的培根園區域,該區域位於蒙大拿州Big Sky以南20英裡。所謂的「培根皮火」自7月20日以來一直在肆虐,但現在已經從412英畝蔓延到1388英畝。公園和附近森林邊界上的幾條小徑和露營地已經對公眾關閉,大火蔓延到位於卡斯特加勒廷國家森林的李·梅特卡夫荒野。大火主要影響了與森林和國家公園接壤的培根果園區域。
  • 蔣介石官邸「草山行館」遭焚 老兵捶胸頓足(圖)
    [內容速覽]四月七日凌晨零時二十分,蔣介石到臺灣後的第一座官邸「草山行館」遭大火焚毀。     四月七日凌晨零時二十分,蔣介石到臺灣後的第一座官邸「草山行館」遭大火焚毀。圖為火災後的行館現場。
  • 明朝北京紫禁城宮殿群為何被5次大火焚毀?
    這博士胡奫也是盡職盡責,經過一番起卦計算,告知朱棣:「今年四月初八午時」三大殿當毀。也就是剛剛建好的三大殿四個月後就會毀掉了。朱棣聽後勃然大怒,值此遷都大慶之時,這是擾亂人心啊。隨即將博士胡奫下了大獄,意思是:我倒要看看那天三大殿是不是真毀了。雖然朱棣不信,但是一直不敢在奉天殿辦公,專等著那天午時是否會發生預測的事情。
  • 加州大火持續近一個月,230萬英畝土地被燒毀,出現橘紅色天空
    雷暴天氣引發了百餘場不同規模的火災,加州多地持續的山火燃燒的面積已超過230萬英畝,再加上風勢和乾燥的環境,情況急劇惡化,火勢的推進速度令人難以置信。即便加州已經投入了大約1.4萬名消防員參與救火,依然沒能控制形勢,目前僅有38%的火勢得到控制。因為火勢嚴重,加州灣區的天空才會出現橙紅色的「末日景象」,空氣也受到了汙染,漫天的塵霧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 美西大火有毒煙霧及細懸浮微粒迷漫全美.燒毀了320萬英畝已造成至少35人死亡.殺人鯨集體瘋狂衝撞西班牙船隻屢遭神秘圍攻.
    NASA警告,西岸大火產生的煙霧中,對人們健康構成最大威脅的是細懸浮微粒,且其顆粒越小越容易被吸入肺中,對人體帶來的傷害越大,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如口眼黏膜刺激、慢性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甚至過早死亡。路易斯安那州颶風后蚊子大軍入侵 400牲畜被吸到「貧血」慘死
  • 美國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救援人員正與新的大火搏鬥
    大火燒毀了城外約1500英畝的房屋,與此同時,峽谷大火正在燃燒1600英畝森林,但目前還沒有威脅到任何建築物。 這兩起火災的原因都在調查中,但峽谷火災據信是人為造成的。 博爾德縣一場名為「峽谷大火」的野火是在星期天引發出來的,其促使沃德鎮下達疏散令,博爾德辦公室的一位管理人員在推特上說。
  • 澳洲大火:近600萬公頃土地被燒,約排放4億噸二氧化碳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歐洲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日前發布信息稱,澳大利亞大火已向大氣排放約4億噸二氧化碳。據外媒分析,這一數字已超過全球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的年排放量之和。2019年9月,大火開始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州肆虐。直到今天,澳大利亞依然在與這場曠日持久的火災做鬥爭。歐洲中部時間1月7日,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監測到的澳大利亞大火釋放的顆粒物。
  • 高溫乾燥天氣致美國舊金山灣區頻發森林大火
    中新社舊金山9月8日電(記者 劉丹)美國加州優山美地國家公園附近的野火尚未撲滅,舊金山灣區多地相繼發生森林大火,百餘戶家庭被迫疏散撤離,部分高速公路封閉。  當地時間8日下午,舊金山東北的索諾瑪市謝爾維爾地區121州立高速公路右側燃起大火。
  • 【時事地理】澳大利亞大火肆虐,有多嚴重呢?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澳大利亞大火肆虐,有多嚴重呢? 大火 這場始於2019年9月的澳洲山火,持續到2020年,燒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愈演愈烈,已經到了失控的境地。
  • 坐擁百萬英畝土地的美國「大地主」
    房產圖片:低調大地主的百萬英畝土地      他也是美國最大的私人土地所有者之一,他自稱花了數億美元購買了大概一百萬英畝的土地,大約相當於1,600平方英裡。相比之下,羅德島州的土地面積只有1,215平方英裡。
  • 核真| 澳洲大火後果嚴重,信息真實如何判斷
    該報導詳細介紹了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受災情況,如「新南威爾斯州遭受的損失最為嚴重」「在昆士蘭州,已經失去了20棟房屋,燒掉了約18萬公頃」。文章中明確表示這兩個州都遭受了極大的損失,其中新南威爾斯州遭受的打擊確實是最嚴重的。但通篇並沒有表明昆士蘭是最嚴重的兩個州中的另一個,英國報姐直接將這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並列為「火勢最為嚴重的兩個州」是不嚴謹且可能存在錯誤的。
  • 抗戰期間江西78縣遭轟炸燒掠 300多萬畝土地荒蕪
    戰時江西78縣遭轟炸 24縣市幾成焦土 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戰時江西全省84縣,竟有78縣慘遭嚴重轟炸燒掠,其中有24個縣市城區幾成焦土,房屋被毀391874棟。以贛州為例,1939年4月贛州連續3次遭受敵機轟炸,同年6月又連續3次遭敵機轟炸,造成大量人口傷亡、房屋被毀。
  • 煙霧蔓延至南美...澳洲大火咋就滅不了?
    火光染紅天空、樹木燒至焦黑、動物成片死去……  誰都未曾想到,澳大利亞4個月前開始的零星山火,會逐漸失控,演變成一場噩夢。  「血色」天空!  據一位澳大利亞空軍少校拍攝的畫面顯示,機艙外面的天空在火光中呈現出「血色」,飛機窗外的能見度極低。目前,森林大火已經影響澳大利亞全境。
  • 美國洛杉磯大火!過火面積超400平方千米,目前只控制住15%
    據《每日郵報》周一報導,一場大火席捲了美國洛杉磯東北部的山區,火勢蔓延至莫哈韋沙漠,過火面積已經超過10.3萬英畝(約417平方千米),熊熊烈火仍然威脅著人們的家園。山貓火災是洛杉磯縣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災之一,已經燃燒了兩個多星期。目前只有15%的火勢得到控制。
  • 巴黎聖母院遭大火焚毀 前後對比令人心痛
    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本組圖片帶你直觀感受,為什麼這場火災被馬克龍稱為「法國的一部分付諸一炬。」圖為大教堂標誌性尖塔在大火中被燒毀。(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來源:中國新聞網)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濃煙瀰漫整個巴黎上空。
  • 海天纜車遭惡意剪斷!大火燒了150年古蹟
    然而,本周一(9月14日)海天纜車驚傳再度遭人割斷!當時就沒有人因故意破壞被捕,罪魁禍首仍然逍遙法外。「我們不會讓一個人把我們的小鎮給毀了。」,「我知道我們會再次重新對外開放。」這場大火很可能會導致城市地標建築被毀,消防人員正努力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