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丟得國土明明比清朝多,為什麼現在貶低清朝卻推崇明朝?

2020-12-10 達摩說

清朝絕不是毫無問題的,清朝的問題很多很多,但貶低者絕不是客觀地去評價清朝的功過,而是毫無道理的無腦噴。

說到底,他們貶低清朝的原因無非有三:

第一,清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奪了漢人的江山,

第二,清朝曾經屠殺漢人,壓迫漢人,搞文字獄,毀禁書籍,禁錮思想,限制貿易。

第三,晚清面對西方列強,割地賠款,喪失主權。

針對第一點,很無語,漢人是人,少數民族也是人,允許漢人坐江山,就不允許少數民族坐江山嗎?某些極端大漢族主義者看不慣少數民族掌權,但事實是,清軍南下,摧枯拉朽,南明小朝廷簡直是不堪一擊。他們自是改變不了事實,只能謾罵貶低。

針對第二點,我覺得這的確是清朝的問題所在,但這些封建專制的勾當又有哪個王朝沒有經歷過殺戮、迫害和文化專制呢?專制政府當然要加強專制權力,你讓清政府搞民主政體,搞言論自由,這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建議某些人拿這些高標準去嚴格要求一下明朝。

針對第三點,晚清時的中國是與近代敵人狹路相逢,而不是前現代敵人,所以必然要吃虧。至於割地賠款、喪失主權,清朝畢竟要維護其自身統治,難道敵人打到家門口,逼你籤城下之盟,你非要跟他死磕?那不是血性,那是傻,真正的血性是知恥後勇。所以清廷在同治年間迅速啟動了較為全面的經濟和軍事的近代化,後來還開啟了政治上的近代化。放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前現代殖民地半殖民地文明,能搞出洋務運動、新政和預備立憲這一整套政治、經濟改革措施且有成效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至於國土問題,某些人願意地圖開疆,鄭和下西洋溜達到非洲東海岸了,你如果覺得那也算國土,我也真沒什麼可說的。反正西域東北西藏蒙古那四大片土地,明朝可是連羈縻統治都搞不出來,我也不知道某些盜版地圖是怎麼變出來那麼多國土的。

相關焦點

  • 明朝丟失的土地比清朝還多,為什麼貶低清朝而推崇明朝呢?
    實乃中國最後一個漢王朝,有著漢人的骨氣; 還有的人說,清朝統治時期領土更大,康乾盛世讓國家的GDP翻了幾番,清朝的統治讓今天的邊疆少數民族納入中國的版圖,而後期的列強入侵是因為在明朝就開始的閉關鎖國,支持清朝的都是滿族和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等等。
  • 明朝丟失的土地比清朝還多,為什麼貶低清朝而推崇明朝呢?
    實乃中國最後一個漢王朝,有著漢人的骨氣; 還有的人說,清朝統治時期領土更大,康乾盛世讓國家的GDP翻了幾番,清朝的統治讓今天的邊疆少數民族納入中國的版圖,而後期的列強入侵是因為在明朝就開始的閉關鎖國,支持清朝的都是滿族和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等等。
  • 為什麼清朝的疆域比明朝大如此多?
    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古代的大一統王朝同樣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但每個大一統王朝的疆域又有不同。推崇明朝的人,鼓吹明朝的「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喜歡清朝的人則強調「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清朝的疆域鼎盛時期達到1316萬平方公裡(乾隆年間到鴉片戰爭之前),明朝疆域最大達到997萬平方公裡(永樂年間)。
  • 清朝修的《明史》,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貶低明朝?
    但是現在有不少人認為清朝修的《明史》篡改了歷史,貶低甚至是抹黑了明朝皇帝及其明朝,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清朝到底有沒有篡改、貶低甚至是抹黑明朝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但除去《明史》以外,清朝其他書籍並非這麼客觀。諸如清高宗乾隆帝借著修纂《明通鑑綱目》、《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欽定歷代職官表》等,就極力推崇清朝的「功德」,把明朝有著顯著成績之處進行了抹殺。
  • 清朝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350萬,沒清朝還有960萬嗎?
    新中國現在的國土面積有960萬,而在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徹底覆滅的上世紀初,中國共有1100萬的國土面積。 從這前後數據對比來看,似乎在印證一件事,那就是儘管清朝後期很混蛋,將中國老百姓帶入了幾十年的黑暗時代,但是也正是在清朝時期確立了那麼大的國土面積,中國現在才能夠有這麼大。
  • 清朝的疆域面積,為什麼比明朝大那麼多?
    提起清朝,許多國人心中不免腹誹。不可否認的是,清朝末年的歷史確實十分恥辱,戰敗、投降、割地、賠款,這一系列喪權辱國的行為讓清朝的形象變得愈發不堪。然而看待歷史應當整體客觀,在批評清朝末年的軟弱無能的同時,必須承認清朝對於中國的疆域拓展貢獻巨大。
  • 為什麼明朝滅亡後,清朝沿用了明朝的皇宮而不是推倒重建?
    歡迎來到關於歷史人文,眾所周知,故宮,紫禁城,是我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王朝的皇宮。但是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主要是推翻了前朝後建立的,那麼前朝留下來的皇宮都不會再用,而是會另外新建,為什麼清朝沿用了明朝的皇宮呢?
  • 鼎盛時期的清朝和明朝相比 誰更厲害一些
    明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封建王朝,被合稱為「明清」,因此經常被許多歷史愛好者拿來作對比,雙方吵得喋喋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我們今天就從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外戰成績、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這5個方面,來看一看,鼎盛時期的清朝和明朝,誰更厲害一些。
  • 明朝為何打不過清朝
    雖然過去的事已無法改變,但通過多維度的分析,卻可以總結經驗,降低悲劇發生率!當年努爾哈赤起兵自立門戶時,憑藉的僅是十三副明朝賜予的鎧甲和一些戰馬。那時的女真族(滿族前身)人口稀少、生產力落後、基本為原始部落狀態,可以說根本不可能是明朝對手。那麼為何明朝卻屢屢敗於後金(清朝前身),最終大明江山為清朝取代餒。一方面:明朝後期,吏治敗壞導致國家運轉不靈。努爾哈赤本為明朝遼東大將李成梁之義子。
  • 明朝相關影視劇作品為何遠遠不如清朝的多?
    這也是為什麼,當國內第一款3A單機遊戲《黑神話-孫悟空》的遊戲畫面被展示出來以後,我們這些人會如此激動的原因。但是對於當初如此喜愛歷史劇神話劇的年少我們而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視屏幕上更多的都是清朝的電視劇。從早期暑期檔言情劇成分較多的瓊瑤劇《還珠格格》,到戲說成分佔多的《宰相劉羅鍋》,以及《鐵齒銅牙紀曉嵐》。
  • 清朝疆域比明朝大1000多萬平方公裡?不存在,清朝並沒有擴張
    自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後,清王朝滅掉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政權後統治了漢族天下,接管了300多萬平方公裡的漢族江山,並且將其開疆拓土,發揚光大,最終清朝疆域領土擴張到1300多平方公裡,成為一個強盛帝國。這種說法一直是比較普遍,但是小編卻有不同的看法,想要吐露一番。
  • 中國最後修長城的朝代是明朝嗎?其實清朝也在修
    郭所長還舉康熙、乾隆修避暑山莊建外八廟,實行「懷柔」政策來證明清朝是不修長城的。他還說,當時人們稱「一座喇嘛廟,勝敵十萬兵」。 但是,不管郭所長怎麼說,我也認為山海關長城已不是明朝的原貌,重修長城算不算修長城?秦、南北朝及明朝長城的許多段落不都是在早期長城的基礎上重修的嗎?清朝到底修沒修過長城,清王朝特別是康熙皇帝,當真為長城修築史劃了一個大句號嗎?
  • 很多人都弄錯了,明朝國號不是明,清朝建國後抄襲了明朝的國號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 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告終。
  • 鄭和下西洋開闢的島嶼,明朝領土的一部分,清朝弄丟後一直沒收回
    當時明朝把納土納群島稱作"石塘嶼",這時納土納群島已經納入明朝版圖,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後來明朝經歷兩百多年,越來越多的漁民來到這片島嶼,逐漸變得繁華起來,朱棣死後便沒再有下西洋的活動,直到明宣宗時期,朝廷又有了一次下西洋的活動。
  • 都是皇帝,為什麼明朝皇帝鐵公雞而清朝皇帝特豪爽?
    編者註:今天給德林社小夥伴帶來一個非常讓人震撼的歷史觀察,明朝和清朝作為封建時代最後的兩個朝代,在花錢這件事兒上,皇帝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鐵公雞、一個豪爽漢。鮮明差異的背後是不同皇帝理財認知的差距,以史為鑑,強烈建議大家認真讀一讀。你以為皇帝都很豪氣?非也非也!據說,明朝皇帝,尤其是嘉靖和萬曆,都是出了名的鐵公雞。
  • 我們有必要恨清朝嗎?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事情是我最近刷到了一些人瘋狂貶低清朝,甚至引用有些人的說法說清朝是一個誤我中華三百年的王朝。而那個博主更是稱清朝誤中華上千年,並且表現得十分憤怒。而在這個視頻下面點讚的人更是超過數萬。對於這種事情,我覺得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而故意去帶節奏做法我是不認同的。好像在這部分人的觀念裡只有漢人才是正統。那麼接下來小編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俄羅斯畫的明朝地圖在領土方面,清朝就不同了。清朝興起了東北,首先就能夠基本統一東北地區,然後入關統一了中原漢地。之後康熙皇帝三徵噶爾丹,將整個蒙古納入了版圖。日本畫的清朝地圖清朝擴張的時候,也是俄羅斯瘋狂向東擴張的時期。如果清朝沒有能夠將蒙古、新疆等納入版圖,這些地區就極有可能被俄羅斯吞併,那時候就算天天喊「自古以來」也沒有人承認了。
  • 形成於明朝,完善於清朝的總督制度,哪個時期的權力最大呢?
    中國的總督一職,形成於明朝,完善於清朝。如非要要探究哪個時期的總督權力更大,這還真不好比,因為明朝的總督,大多是臨時性的,而清朝時期的總督,卻是常設性的。首先要搞明白的是,明朝為什麼要設立總督?總而言之,明朝的總督,是為了解決各省之間的某一問題而設立的,和這一問題不相關的,那總督就是沒有權力過問的。另外大多數情況下,總督都是從中央派到地方去的,甚至可以說是代天巡狩,因此擔任總督一職的,要麼得位高權重,要麼就得深受皇帝信任。也因此,即便他們無法插手地方事務,但地方官員們也得對他們客客氣氣的,畢竟這可是能跟皇帝說上話的人。
  • 明朝宦官橫行,為什麼清朝沒有宦官專權?清朝統治一定比明朝好?
    到了明朝,更是出現了一大批權勢滔天的大宦官,比如王振、比如劉謹、比如魏忠賢。但是,奇怪的是清朝好像從來沒有過宦官專權,就是比較出名的安德海、李蓮英也只是比較受寵而已,絲毫不能與大臣做對抗,這是為什麼呢?在清朝入關前,滿洲女真屬于氏族部落,是沒有太監的。
  • 【地理探究】從明朝皇帝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的反應看明朝和清朝對...
    而為了給這位中國的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瑪竇也是煞費苦心準備了非常多的禮物,這其中就包括一份當時比較詳細的世界地圖。 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在思維上落後於同時期的世界水平,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明顯了,並不是從清朝就開始的,清王朝只不過是在一定程度上繼續延續了明朝的一些思維慣性罷了。 如果當時的明朝對於這份世界地圖非常的重視或者是後來的清朝能夠重新審視這份世界地圖的話,也許我們整個歷史的走向就會發生一個非常巨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