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廬之旅前,深澳古村並沒有出現在我的規劃中。但機緣巧合,在桐君山看到富春江兩岸美景後,我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了。隨手翻了翻地圖,發現在高速口不遠,有一座深澳古村。於是,欣然前往。
然後,我就認識了深澳古村。
深澳古村位於桐廬縣西南深澳鎮上,距離長深高速(深澳互通)大約有不到十分鐘的車程,杭州往返甚為便利。深奧古村周圍還有荻蒲、環溪等古村,他們合在一起,形成了名為「江南古村落」的4A級景區。幾個村子相鄰不遠,風格類似,但卻各有所長,組團發展,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到達深澳古村的時候已是十二點,還好,人不算多。景區免費,大門為新建的牌樓,氣勢很足。
與其他景區的漸入佳境不同,深澳古村一進門就是「狂轟亂炸」,讓人不忍挪動腳步,拿出手機相機就是一陣點擊。古村口是一片平靜如鏡的池塘,水面幾乎看不到漣漪。白牆黑瓦馬頭牆的徽派民居環湖而建,高低錯落,倒影水中,真可謂「風景如畫」。而在民居後則是綿延青山,波浪形的曲線在起伏中伸向天邊。
湖畔是鵝卵石鋪鋪設的廣場,幾株櫻花全數盛放,千朵萬朵,壓在枝頭,繁華耀眼。不過樹在花圃中,不能親密接觸。
再往前走,就進入了水池畔的長廊。烏漆黑木,白牆黑窗,沒有雕梁畫棟,只有一些中式的掛件和陳舊的暗淡的紅燈籠,有些簡單,卻讓人在不經意看到畫中鄉村的美景。憑欄遠眺,遠山如黛,炊煙嫋嫋,白牆隱入霧中......
進入村子後,更加安靜。無數鵝卵石鋪設的巷子,踩上去凹凸不平,卻又倍感舒服。許久未曾開啟的木門黑漆已褪,斑駁的牆面,布滿蜘蛛網的壁燈都在告訴著過往遊客時間的消逝。
古民居散落在村子各個角落,有的還住著老人小孩,有的則已經完全破舊不堪,甚至露出了牆壁內層的青石。鵝卵石縫隙中長出的青草綠油油的,若是無人打理,可能用不了多久,這條道路就可能難以通行了。
古村的建築大多是清代中後期建築,外牆經過修繕後多少保存的還算完好,但裡面的家具物件等等已經全然沒有蹤跡。這些老房子無人看管,走進去寂靜的有些可怕。所以,來這裡遊玩還是帶個小夥伴比較踏實。
路過一處院子,看到後門邊巴掌大點的地方長滿了綠植,杜鵑開的正旺。以前估計種的是青菜吧,如今房內似乎已經無人居住了。
深澳古村的居民大多為申屠氏後人,這裡從南宋時期開始發展,在清代得到迅速發展,並積攢了較大的財富,建造了房屋。如今的古建築大都為當時所建。
所以,當地專門建造了申屠氏宗祠,就在景區大門入口處。不過我卻沒有進去。
總體來看,深澳古村景色比較單一,但還算驚豔。古建築保存的不太好,規劃也稍顯混亂,但免費開放,性價比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