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凌啥意思》​《農諺「立冬有雨要爛冬,立冬無雨要春旱」啥意思》《「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很靠譜》

2021-03-03 楊理健

時間過的很快,今天就到了立冬節氣,立冬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不僅意味著寒冷冬天的到來,也意味著農活要幹一段落了,因為冬天到來後萬物開始停止生長,農民也會因此閒下來。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立冬的俗語,其中很多俗語是和立冬這一天的天氣有關係,比如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立冬晴,一冬凌的意思是如果在立冬節氣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整個冬天就會特別的寒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冷冬。

在以前之所以人們對立冬這一天的天氣如何是因為以前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天氣預報,人們只能根據多年的生活和勞作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後來人們慢慢發現,如果在立冬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未來整個冬天就會特別的寒冷,相反如果在立冬這一天是陰天或者是下雨的話,那麼整個冬天的天氣都會很暖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暖冬。那麼明年是冷冬和暖冬呢?

最近幾日的天氣全國多數地區比較暖和,絲毫感受不到冬季就要到來的意思,從中國天氣網的全國降水量預報圖來看,今天(11月7日)全國範圍內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區有少量降水外,大部分地區以晴天為主,看來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年寒冷了。

當然,以上分析只是基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些經驗得出,所以有些人會認為這種判斷沒有科學道理,下面我們再看一篇近日中國氣象局的官方報導:

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會商意見,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北方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

賈小龍表示,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體還是比較頻繁的,勢力總體偏強,冷空氣路徑以西北路徑為主。在此形勢下,今冬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總體上北多南少。氣溫變化階段性明顯,冬季前期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隆冬季節(明年1月份前後)影響我國冷空氣勢力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會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

綜上所述,不管從農諺還是從官方預測來分析,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概率都較大,易產生凍害!希望各地種植戶及時關注天氣播報,並做好相應的農作物防凍防害工作才是重點。


《農諺「立冬有雨要爛冬,立冬無雨要春旱」啥意思》(農村事務通)


一年很快就要過去了,眼看明天(11月7日)就是立冬了,一過立冬就表示冬天要來了,很多農民伯伯都特別注重立冬這天,因此會格外關注這天的天氣變化,農村可以說是靠天吃飯最典型的人群,而在農村也流行這樣一句話「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秋季的農忙結束,很多農村人都進入了冬閒,所以到了立冬這天就會關注天氣情況,「立冬有雨防爛冬」說的是立冬這天如果下雨,那麼整個冬天都會下雨,一下雨就是溼噠噠的,又潮溼又冷,要防爛冬!冬天不好就意味著來年的春天會是一個好年成,這是古老中國人留下的寶貴經驗!這不僅僅是一句諺語,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冬天的時候從西伯利亞過來的高壓冷空氣與沿海地區的低壓暖空氣交匯,冷空氣佔據主導,很多人就知道今年一定是個寒冬了,寒冬就意味著雨水和雪會增多,那麼地裡的蟲這些就過不了冬,到了春天就為農田提供了豐富的氮,而且還有充沛的水分,就預示春天的播種會是好收成!

立冬無雨防春旱

這句話和前一句是相反的,立冬這天如果不下雨,就預示著明年春天可能會是一個旱春,提醒農民伯伯要注意防旱!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這些農諺對農民群眾的農業生產有著十分積極的指導意義。通過古人所總結的這些農諺,農民再結合立冬當天的天氣情況,可以提前為未來一段時間做好打算。在您的家鄉還有哪些立冬相關的農諺呢?歡迎大家補充!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很靠譜》(農業技術)

導讀:今日立冬,農村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很靠譜

後天也就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二,我們將會迎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冬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的到來,宣告著寒冷的冬天真正拉開帷幕,氣溫越來越低,北方地區逐漸開始出現霜凍天氣。立冬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勢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俗語農諺都有這方面的描述,像熟知的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還有一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春雷響萬物生,春季驚蟄之後,雷雨天氣開始出現頻繁,而立冬之後,打雷的天氣將會消聲滅跡,這也是季節的更迭帶來的變化。雷雨天氣在立冬之後隨著天氣的變化,將會消失,如果立冬之後還出現了打雷,那麼預示著不是一個好的年景,極端天氣會給莊稼帶來很大的危害,來年糧食將會減產甚至是絕收,糧食的減少人都沒有糧食吃,自然是沒有剩餘的糧食來餵牛,有的會將耕牛賣掉,也有的不得已把牛吃掉。所以就出現了十個牛欄九個空的現象。

關於立冬打雷的俗語有很多,都是無一例外,預示著冬季打雷不是一個好年景,像冬季打雷,遍地是「賊」,也是預示著極端天氣的到來,給農業帶來的危害,莊稼歉收讓人無法生存,不得已就要去做一些不齒的勾當。雖然帶有一定的誇張性,但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來,是值得借鑑和參考使用的。為什麼立冬打雷就會出現莊稼減產不是一個好年景呢?其實這句老話還是有一定道理存在的。

打雷是要有好多條件才能實現,要保持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氣、暖溼空氣上升的動力以及空氣能產能距離的上下對流運動。才能出現打雷現象,夏季空氣流動性強,加上暖溼氣流的作用,所以出現雷雨天氣較多,而到了秋冬季節到來,空氣之中的水分含量減少,冷空氣開始增多,所以就很難產生雷電天氣。尤其是立冬之後,打雷的現象更加難以出現。如果立冬還出現打雷天氣,則側面的說明冷空氣較弱,暖溼氣流依然很嚴重。這樣的天氣不會冷,冬天不寒冷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

農村老人愛說該冷不冷,不成年景,該熱不熱,五穀不結,所以說到寒冷的季節,是越冷越好,立冬之後還出現打雷天氣,預示著暖冬出現的機率較大,暖冬不止帶來溫暖的氣溫,還將會帶來乾旱,缺少降水,這樣的冬天對于越冬莊稼的生長極為不利,還會導致土壤之中的蟲害多發,來年的春季極易發生倒春寒,這些都是對於農業有直接影響的天氣,所以說老話還是有道理存在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立冬將至,農諺「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馬上就要迎來立冬節氣。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將由少雨乾燥的秋季向陰雨寒凍的冬季轉變。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農村老人們常說「春雷響、萬物生」,意思是當春雷響徹大地時,萬物開始復甦,農民也要開始新一年的忙碌。當過了秋分節氣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即使有降雨天氣,我們也慢慢聽不到雷聲,尤其是到了冬天,出現打雷天氣更是少之又少。
  • 明天立冬,農村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老話說得有理
    反反覆覆時間過得真是快,明天我們就迎來了一年中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節氣,而在筆者的東北地區秋收也接近了尾聲,農民們開始準備「貓冬」了,立冬在農村人的眼裡就是冬天的正式開始,而以前的霜降只是氣溫下降的開始,立冬才是冬天的開始,其實在北方在立冬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冬季的氣溫
  • 今日立冬,農諺「立冬一日晴,一冬凌」何意?立冬晴天是寒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立冬節氣。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萬物開始停止生長,農民也要進入到農閒季節。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立冬一日晴,一冬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晴天是寒冬的徵兆嗎?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裡除了每天能欣賞原生態的環境外,還能聽到許多耐人尋味的俗語,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說的是,要看一個家庭能否長期富裕下去,家中有多少金銀財寶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門前是否有雜草,如果連自家門前都是懶得除掉,那麼則說明這個人十分藍短,即使家產萬貫也是揮霍不了多久的。朗朗上口的同時讓人也悟出一些道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
  • 農村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啥意思?
    #立冬時節在我們農村當中,老人們常說「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這是指的是什麼意思?在立冬到來時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逐漸寒冷了。而氣候也逐漸從乾燥的深秋逐漸過渡到寒冷的季節。在農村當中,人們長期的從事農業勞動,對於立冬天氣變化也是比較有經驗的。對於我們農村而言,人們種植各種農作物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飯」,天氣變化對於農作物生長有很大影響。
  • 農村老人常說冬冷看立冬、立冬晴、一冬凌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兩春夾一冬,十個牛圈九個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空氣是非常好,而且還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很多野生動物,除了這些,農民還有數量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以前的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創造出來,然後經過一代一代傳下來,在這過程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消失了,但是現在人們知道的俗語也是不少的,其中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也有的俗語是關於教育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
  • 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立冬的含義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對「立冬」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是啥意思?今年是暖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要到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了,立冬節氣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冬季的來臨。今年立冬節氣是11月8日,農曆的十月十二。因為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所以在農村有著看立冬節氣時的天氣來推測冬季寒冷與否的俗語,比如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因為農曆的月份是根據月亮的盈缺計算的,但農曆年卻是根據太陽的行程來劃分的。公曆一年有365或366天,農曆一年只有354或355天。這樣一來幾年過後,公曆年與農曆年所差的天數越來越多。為了補足農曆年所差的天數,就設置了閏月,就是額外多加上一個月。
  • 農村老人說:「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你知道啥意思嗎?
    農耕文化中又包括農諺,可以說農諺是我國農耕文化的精華,它是我國農民把他們在長期生產鬥爭中的經驗,用諺語的形式表達出來。語言簡練生動,寓意深刻,通俗易懂,並流傳至今,很多具有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意義,比如2020年屬雙春年,農村老人就有:「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 明天立冬!俗語「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是什麼意思?
    明天立冬!俗語「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是什麼意思?一年很快就要過去了,眼看明天(11月7日)就是立冬了,一過立冬就表示冬天要來了,很多農民伯伯都特別注重立冬這天,因此會格外關注這天的天氣變化,農村可以說是靠天吃飯最典型的人群,而在農村也流行這樣一句話「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距「立冬」還有5天,農村老人說:「十月有個小陽春」,啥意思?
    您如不信有農諺為證,如24節氣的霜降節氣農諺這樣云:「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適宜」,這個季節對我們農民來說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這不轉眼間今年的霜降時節已經過去了,而馬上「立冬」也將到來了,立冬是指冬天到了嗎?為何農村老人會說:「十月有個小陽春」,啥意思?一起來看看關於立冬農村的這些說法您知道嗎?為何立冬?
  • 「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今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
    導讀:「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今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暖冬還是冷冬,我們老祖宗早就有經驗總結了,我們可以從流傳下來的農諺俗語中找到一些答案,雖說從一天天氣情況判斷冬季氣候情況不是很嚴謹,但是也是有參考價值的。今年立冬節氣在11月7號早上七點多到來,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如今我們在霜降節氣期間,此時此景讓我想起一句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
  • 立冬古詩詞立冬佳句 描寫立冬的詩詞優美句子 關於立冬的諺語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六、宋代釋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七、宋代蘇轍《立冬聞雷》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 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 「雷打冬」的天氣,會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情形嗎?
    導讀:今年出現「雷打冬」的天氣,會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情形嗎?這裡說的「雷打冬」是指冬季之後,出現的天空打雷下雨的自然天氣現象,具體來說是在立冬節氣之後的雷雨天氣都可以叫「雷打冬」的天氣。在農村,對於「雷打冬」有很多說法,其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說法是「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又是咋回事呢?難道說「雷打冬」,與農民家的牛欄損失有關係嗎?
  • 立冬來臨,「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啥意思?暖冬咋就不好呢?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2020年秋季剩無幾日,馬上就要「立冬」了。立冬是24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每年11月7日或8日就會如期而來,而今年是11月7日,農曆9月22。立冬是緊隨霜降之後的節氣,立,即為開始,而冬則是終了、結束,自此,萬物收藏,秋幹少雨的氣候漸以結束,而寒冷冬季開始了。此時,我國大部秋熟作物已收割完成,越冬作物也陸續播種完畢,秋忙時節算是基本結束了。
  • 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
    導讀: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今天早上太陽很早就出來了,剛好是周末,能夠多睡一會兒,不過老婆還是起來把沙發套拿去清洗,她說天氣預報顯示周末兩天都是大太陽,要把家裡的被子等都要清洗曬一下,這樣睡起來暖和一些,的確是的,立冬天晴好個冬,適合洗被單,曬被子。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冬至簡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 農曆九月到,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啥意思?
    而農曆九月到來,農村有關於很多九月的氣候諺語,其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什麼意思?九月初一和重陽天氣對後期農業有何影響? 而比如農作物方面,現在紅薯在正在採挖,紅薯最好要在霜降來臨前採挖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