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近日,田林縣申報國家科技副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項目——八渡筍產業升級與示範應用,通過自治區驗收,標誌著該縣八渡筍本地優良種苗繁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該縣採用林下留蔸苗的方式,在六隆鎮平細村、八渡瑤族鄉平作屯建立筍、苗複合經營示範基地,正式啟動自治區科技廳下達創新計劃竹子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專項。結合產業科技項目實施工作,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廣泛對縣直農林部門、鄉鎮站科技人員、企業科技人員、協會、合作社技術員、竹子種植、經營大戶開展培訓,選派竹子產業科技特派員10人,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該縣主要推廣八渡筍標準化種植技術集成應用技術,主要應用除蔸、控蔸、間種、留養母竹、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病蟲防治等綜合配套技術,建立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實施八渡筍加工技術應用示範,在企業組建八渡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力推介新品種、新技術。
此外,該縣整合林業、扶貧、科技等部門資金500多萬元,在六隆鎮的供央、八渡平作、八桂平路等村實施八渡筍低產改造項目,改造低產竹林地5萬餘畝,1.5萬農戶8000餘人受益,經評估,低改後預計每畝可增產60%以上,農戶每畝可以增收400元以上。
據了解,田林縣八渡筍因其脆嫩無渣、清香解膩等特色,於2001年成為廣西第一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評估驗收的竹筍項目,2010年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同年獲「中國八渡筍之鄉」;2011年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在田林,廣東對口幫扶六隆鎮建成的20萬畝八渡筍基地已經開發了20多年,但由於建設年代長,不少筍林已經老化,急需加強管理和品種改良,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2015年以來,該縣深入實施《田林八渡筍產業升級與示範應用》《八渡筍冷藏保鮮加工技術示範》等科技項目,建立了2000畝優質八渡筍標準化種植基地,完成5萬多畝低產八渡筍林改造任務,田林「中國八渡筍之鄉」再度煥發青春。(供稿單位:百色市委宣傳部 編輯:王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