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藝央華戲劇季引進優秀劇目《西貢》

2020-12-13 搜狐網


  西貢是一個迷人的名字,帶著異域風情,多數時候,我們消費這個詞也僅停留在這樣的物化層面,或者盜取殖民者的視角享受殖民風格特有的「鄉愁」。記憶越面臨被遺忘的危險,人們就越想要把它永遠記住。這也是《西貢》導演卡洛琳·古伊拉·阮希望留下的人性檔案——不能讓眼淚被遺忘。

  2017年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法籍越南裔女導演,年僅35歲的卡洛琳·古伊拉·阮大放異彩,由她執導的《西貢》成為戲劇節上大熱的「劇王」。該劇以時空交疊的舞臺敘事、直接有力的碎片編織,勾勒了印度支那戰爭大背景下個體魂靈的流離、傷痕與悔恨,幻燈片般定格切換、再定格再切換的圖景將時空無情地顛倒、擰轉。最終,一切歸於這樣一句話:「在越南,我們就是這樣講故事的,伴隨著很多眼淚。」

  今年的東藝央華戲劇季中,東藝聯合北京央華,成功引進了原版法語話劇《西貢》,並將於6月29-30日上演,去檢視塵封的往事,以及與流亡和離鄉相關的迷思。

  跨越40年的異鄉人情結

  「西貢」,巴黎十三區一家越南餐廳的名字,也是胡志明市的舊稱。這個詞只要一出現,就會魔法般令人想起熱帶戰爭的畫面,其中1970年代的那場戰爭至今仍被美國流行文化反覆提及,讓人記憶猶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人遺忘了法國殖民時期的集體回憶,以及1956年法國的慘敗。

  可以說,1956年前後的越南與法國的殖民對話是個很出彩又少有人敢碰的題材,上一次這個話題獲得巨大成功要追溯到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小說《情人》。大家可以在卡洛琳·古伊拉·阮的《西貢》中讀出某種與杜拉斯《情人》相呼應的鏡像關係。不同於杜拉斯,身為越南移民的女兒,古伊拉·阮創作的這部戲可以被歸為「第二代劇作」,它本身並沒有太著重於對殖民化的控訴,而是去檢視塵封的往事,以及與流亡和離鄉相關的迷思。

  《西貢》的故事就圍繞著一間名為「西貢」的越南餐廳展開。這家餐廳毫無檔次可言,就像任何大城市都會有的那種廉價東方小飯館。隨之,劇本截取了兩個重要的標誌性年份——

  1956年,法國撤離印度支那,在開往馬賽的航船上不僅有法國人,還有大量越南逃亡者擠塞在黑暗的貨艙中。這些越南人花了一個月離開西貢,抵達法國。

  1996年,現代歷史上首位訪問越南的法國總統密特朗逝世。同年,越南政府在美國禁運令解除之後,決定允許流亡者回國。一前一後,將餐廳「西貢」定格在最意味深長的四十年:十幾位人物的命運在此交匯,在兩個時空之間來回切換。充滿活色生香的長篇敘事中,異鄉人是核心的主題。

  安東尼,他的父親是一位法國軍官,母親是他的越南女友。安東尼不會講母親的母語,也不明白她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格格不入;在他看來,她完全是個外國人。

  還有浩,他在離開故鄉的同時,也離開了他深愛的年輕女人。

  還有瑪麗·安託瓦內特,她剛到巴黎就立刻開了一家餐廳。透過這家餐廳來回開合的門,我們看到了舞臺布景的每一處細節:窗欞上精緻的蕾絲窗簾、廚房櫃檯旁的一尊佛像、一個卡拉OK設備……

  《西貢》的文本不僅源於導演本人的家族經歷(古伊拉·阮的母親是1956年的越南移民),還包含了大量紀實性社會學調研素材。為了創作這部戲,古伊拉·阮在法國採訪了大量越南移民,以及那些被留在西貢、與親人愛人分割兩地的人。

  這種「自傳式劇場敘事」試圖勾畫全新的歷史圖景,去呈現某種旅行經驗:每天,在這裡上演著回歸、團圓、糾纏,人們說著自己國家的語言,唱著自己國家的歌,告訴他們的法國孩子們,曾經我們是誰,我們的家在哪裡。我們都是異鄉人。

  多語言復調:聲音所能給予的安慰

  《西貢》中最具獨創性的部分要數對語言聲音的應用。整部戲以法語、越南語交替出現,甚至有外媒稱這是一部「疼痛的交響樂」,不同的聲音與不同的語言融合在一起形成音韻,而聲音塑造的力量常常比視覺更有衝擊。這是先前戲劇創作鮮少關注過的面向,《西貢》採用相對固定的舞臺布景,而去加強語言聲音的變化部分,似乎在用音樂賦格的方式平行並置零落顛倒的時間,最終呈現的效果堪稱驚人。

  「我們並非總是能夠聽懂所有的對話,法語有時候會突然變得詞不達意,那恰好是應該有的效果,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體會到那些在兩個國家和兩種語言之間掙扎的人們的感受」,古伊拉·阮說道。

  《西貢》中有這樣一幕——回到西貢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四處打探失散多年的兒子的下落。她找到某位駐越南法國高官夫人,央求她幫忙。當高官夫人帶來壞消息時,由於無法講越南語,她只能用法語,並請求瑪麗·安託瓦內特的侄女幫忙翻譯。而此時,瑪麗·安託瓦內特早已從高官夫人的法語音節中感受到了兒子的厄運,她拒絕聽到翻譯。

  這一刻,語言的誤解宛若一道堅實的牆,可以阻止真實的傷痛。

  通過多語言應用及流利的切換,古伊拉·阮傳達著越南移民與法屬殖民者因語言交流障礙所產生的誤解,以及隨之而來的傷痛;另一方面,也傳遞了相愛的人因努力突破語言的障礙而相互理解,從而擁有更多精神上的滿足與慰籍。

  法語、越南語雜交的對話可以看作某種藝術裝置,它攜帶有特殊的哲學隱喻。置身語音交錯場景中的西貢,不再是真實的西貢,它是被遺忘的歷史的象徵地。

  當浩回到家鄉,他赫然發現因為出走所帶來的創傷永遠不可能彌補。他的越南迷失在記憶裡,再也找不到。所謂的法裔西貢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物種。這一刻,一首法國老歌夾雜著破碎的英語替代了所有人的語言。全場演出結束時,在所有燈光全部熄滅的前一秒,說出的最後一個詞,是「眼淚」。從多聲部到無聲,一個虛擬的西貢,失語的故鄉:我們不能用口講述故事,因為在越南,我們只剩下眼淚。

  如今,這些流離失所的人終於可以返回故土,但物是人非,時空的距離令原本稱作「希望」的東西變成一把尖刀。沒有人可以逃脫民族鄉土的記憶或家族傳遞給你的記憶與謊言。6月29-30日,讓我們見證西貢的眼淚。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80424/n535708521.shtml report 2936  西貢是一個迷人的名字,帶著異域風情,多數時候,我們消費這個詞也僅停留在這樣的物化層面,或者盜取殖民者的視角享受殖民風格特有的「鄉愁」。記憶越面臨被遺

");}

相關焦點

  • 《明年此時》《戴茜今晚嫁給誰》《西貢》《新原野》看了才知現代...
    東藝·央華戲劇季昨日舉行發布會,在即將到來的6月、9月和10月,《戴茜今晚嫁給誰》《西貢》《明年此時》《新原野》四部海內外戲劇佳作將為申城文藝愛好者們帶來一場戲劇盛筵。蔣雯麗、劉鈞、孔維、閆楠、嚴曉頻等著名演員,都將悉數登臺亮相。
  • 上海東藝發布2017/18演出季「菜單」 (圖)
    官方供圖   中新網上海6月27日電 (王笈)「蝶舞東方—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17/18演出季發布盛典」27日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以下簡稱「東藝」)歌劇廳舉行,「大師交響」、「室內樂集」、「樂壇翹楚」、「名劇欣賞」、「舞之瑰寶」、「繽紛舞臺」六大板塊共106臺、152場演出將亮相東藝。
  • 漂泊異鄉的你,敢不敢看《西貢》?
    撰文:新京報田偲妮 李昔諾新媒體編輯:田偲妮本文圖片由央華戲劇提供2017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曾一票難求有「劇王」之稱的《西貢》,6月23日至24日這部劇將於北京保利劇院舉行中國首演。昨日該劇導演卡洛琳·古伊拉·阮、負責引進該劇的央華戲劇製作人王可然以及百餘位戲劇愛好者在風尚劇場舉行了「關於《西貢》的世界現實主義戲劇高峰美學技術成就分享及研習活動」,新京報記者從中為讀者梳理出該劇亮點。
  • 廬劇現代戲《馬郢計劃》入選安徽省脫貧攻堅題材優秀劇目展演
    央廣網合肥11月23日消息(記者徐鵬 通訊員施政)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聯、 省扶貧辦共同舉辦的「奮進新時代 共圓小康夢一一全省脫貧攻堅題材優秀劇目展演」將於2020年11月-12月在安徽大劇院演出。
  • 廈門優秀劇目展演季啟幕 12臺優秀劇目將在島內外獻演26場
    禮讚新中國  逐夢新時代  廈門優秀劇目展演季啟幕  12臺優秀劇目將在島內外獻演26場,為期兩個月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郭睿)昨晚,音樂話劇《雁叫長空》與高甲戲《大稻埕》分別亮相廈門藝術劇院和同安影劇院。
  • 上海東藝公布演出季完整陣容 斯卡拉歌劇院將全陣容登上海舞臺
    信息 上海東藝公布演出季完整陣容 斯卡拉歌劇院將全陣容登上海舞臺 2016-06-23 19:25: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 文旅早報丨廈門各大劇院引進優秀劇目,遊客可體驗不一樣的夜間文化生活!
    【廈門旅遊】廈門市文旅局攜手廈門晚報社聯合舉辦的「夜無眠·遊有味·記寶典」廈門夜間休閒消費季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各大劇院引進優秀劇目,市民和遊客可體驗不一樣的夜間文化生活。
  • 記五路絲弦優秀劇目展演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迪 黃鎣12 月 18 日,隨著新編絲弦戲《周穆王與西王母》在石家莊絲弦劇院上演,第四屆五路絲弦優秀劇目展演活動拉開序幕。到現在為止,10 餘部劇目已經亮相,各具特色與亮點的演出為熱愛絲弦的石家莊戲迷送上接連不斷的藝術享受。與此同時,參與其中的各個基層劇團也收穫頗豐,對五路絲弦優秀劇目展演、對石家莊絲弦劇院充滿了新認識和深厚感情。
  • 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啟幕 六國七劇打造戲劇盛宴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4日,立陶宛OKT劇院頗受讚譽的《海鷗》開啟了2018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  自《海鷗》起,在邀請展的第8個年頭,六國七劇紛至沓來。  據悉,本屆邀請展在世界精品、國內經典的基礎上,經過一年的策劃,聯合社會戲劇製作力量首次推出了邀請展特別單元:北京人藝演出中心原創劇目邀約展,將用兩部原創力作回饋廣大觀眾,也將邀請展「放眼國際視野,回哺國內戲劇」的發展規劃付諸新的實踐。
  • 《西貢》首度來華 80後導演談紀實性創作
    在經過全球一年多的演出之後,法語話劇《西貢》來到了中國。這部由35歲的法籍越南裔女導演卡洛琳·古伊拉·阮執導的話劇,在去年的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成為大熱門。該劇以時空交疊的舞臺敘事、直接有力的故事編織,勾勒了戰爭背景下個體靈魂的流離、傷痕與悔恨。
  • 話劇《天下第一橋》入選全國優秀劇目展演
    本報訊(首席記者平麗豔)7月18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由甘肅省話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大型史詩話劇《天下第一橋》,在全國上百臺舞臺作品中脫穎而出,作為我省唯一劇目入選今年8月至10月在京舉行的「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
  • 廬劇《馬郢計劃》入選安徽省脫貧攻堅題材優秀劇目
    本文轉自【中國網】;原標題:【王旭】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聯、省扶貧辦共同舉辦的「奮進新時代共圓小康夢一一全省脫貧攻堅題材優秀劇目展演」於2020年11月-12月在安徽大劇院,各市(縣)劇場,相關鄉鎮、村演出。
  • 《梅蘭芳·當年梅郎》獲優秀劇目獎
    40臺優秀劇目、12場音樂會、8場大學生戲劇展演、7場專題藝術展覽和近百場群眾文化廣場演出,集中檢閱和展示江蘇構築文藝精品創作高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現了江蘇文藝繁榮發展的蓬勃氣象。開幕式演出「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江蘇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詩歌朗誦音樂會」深沉感人;原創歌劇《周恩來》、崑曲《梅蘭芳·當年梅郎》、淮劇《小城》、錫劇《董存瑞》等精彩劇目接連登場;江蘇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美術作品展、「新歌墨韻」全國書法名家現代詩文書法邀請展等精品書畫攝影展觀者如潮;「藝動青春」版塊讓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展露風採;各地群文廣場活動精彩紛呈……藝術節為全省人民奉上了一場文化藝術的
  • 「英國五大」倫敦交響樂團揭幕東藝演出季
    繼2007年驚豔亮相東藝後,9月9日和10日,在指揮大師克裡斯蒂安·雅爾維的率領下,倫敦交響樂團再訪申城,攜手大提琴家王健、鋼琴家讓-伊夫·蒂博戴,共同為東方藝術中心10/11演出季揭開大幕。由此,一年內,英倫五大交響樂團齊集滬上,吹響了世博年的「上海集結號」。為了紀念這難能可貴的一刻,主辦方東藝表示,凡持有歷年「英國五大樂團」在東藝演出票根的觀眾,將獲贈此次音樂會最高票價的門票兩張。
  • 日照文藝獎獲獎優秀劇目專場演出舉辦
    原標題:日照文藝獎獲獎優秀劇目專場演出舉辦   12月4日下午,「文藝成果惠人民脫貧攻堅顯擔當」日照文藝獎獲獎優秀劇目《花石村的笑聲》專場演出在日照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上演
  • 電視劇《最好的時代》亮相國慶優秀劇目展播
    星辰在線8月26日訊(通訊員 金楓)8月25日,剛剛殺青的工業題材青春勵志劇《最好的時代》迎來高光時刻,在國家廣電總局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啟動儀式上,《最好的時代》作為重點推薦劇目亮相。
  • 川劇《巴山秀才》開啟「2019年全國高腔優秀劇目展演」大幕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西省撫州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年全國高腔優秀劇目展演」,正在江西撫州的湯顯祖大劇院舉行。自全國11個省,17個戲曲文藝院團,19出優秀高腔劇目齊聚高腔發源地江西,別具意義。在10月20日的開幕演出中,由四川省川劇院出品的川劇《巴山秀才》,就為當地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高腔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