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廣州最有韻味的地方,一定少不了東山口。
對70後來說,這裡有改革開放初期就建起的東山百貨大樓;
對80後來說,這裡是炙手可熱的地段,幾乎雲集了廣州最好的小學中學。
如今,年輕一輩對東山口的印象,是獨立咖啡館、小資西餐廳和vintage買手店。
近日,公布了地鐵10號線建設方案,將對東山口署前路地塊進行調整的信息。此次徵收涉及廟前直街和署前路上的臨街建築,包括越秀區圖書館、陳樹人紀念館以及老東山多處地標性建築。
根據最新的方案,未來的「署前路站」還可能升級為換乘站,實現與1號線和6號線的換乘,之後想要來東山口玩就更方便啦。
也正因為如此,越秀區發布了徵地計劃,計劃徵地範圍包含了廟前直街北側地塊,長約140米,以及署前路東側地塊,長度接近100米。
這意味著老東山人的回憶——廟前直街和署前路部分商鋪,將在半年或幾年內消失。
01.
關於廟前直街的城市記憶
東山,在很多廣州人眼中是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地方,它有著最懷舊的僑居洋房,也有著最具煙火氣的美食小店。這裡,承載著一代人的城市記憶。
搭乘地鐵1號線到達東山口站,從E出口出來後,左邊就是廣州市民十分熟悉的越秀區圖書館——
曾經這裡裝載著多少廣州學子的青春,他們來這裡寫作業、借閱書籍,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下午。
再往前走,還是能感受到屬於東山口的熱鬧。正值午後四點,這裡有著大批等待孩子放學的大人、剛放學的小學生。
東山百貨前的十字路口還是那麼熱鬧,人來人往,似乎還沒有「改造」的氣息。
路口左拐,就到了廟前直街。層層疊疊的房屋看似低矮又雜亂,裡面藏匿著珍貴的灰砂磚建築,現在已十分罕見。
曾有網友說,如果讓他選一個在廣州能逛上一整天都不膩的地方,那一定是東山口。
穿過繁雜的美食街,轉角處的紅磚綠瓦……感覺隨便找個角落都可以出大片。
●●●
隨著東山口的發展,越來越多文藝、潮流類型的小店入駐進這裡。走過一大片紅色的圍牆,或許就能偶遇一些好玩的風景。
在轉角處,我們偶遇了一家別致的沙龍香氣概念店。坐在這裡歇息,感受專屬東山一角的文藝氣息。
比起變得更潮更文藝的東山口,老廣州人心裡懷念的那條廟前直街又是另一番風景。
覆蓋在斑駁樹影、紅磚綠瓦下的廟前直街,聚集著多少學校和吃喝玩樂店鋪。
廟前直街曾經是多少廣州學子的「寶藏街」,有出售各種新奇玩意的雜貨鋪;
想要購入書籍,暑假約上三兩同學去書店看書,就一定會來東山口書城,找一個小角落安靜的看感興趣的課外書和漫畫。
點擊播放 GIF 0.0M
除了學習,這裡還有可能是他們的「潮流起源地」,大大小小穿插在雜貨鋪和小吃店之中的服裝店,被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牽著逛了無數次;
>>>02.
這裡的珍貴回憶
味蕾在幫我們記得
這條街看似只有短短的300米,不僅藏著現代化的精緻小店,也藏著廣州學子的吃喝指南。
成隆行:吃蟹老字號
秋高氣爽,也是到了在嶺南大院吃螃蟹的時候了
在這裡,能看到門口的阿伯熟練的捆綁著一隻只螃蟹,也能在店裡看到許多為螃蟹產出的「周邊」。店鋪的每個角落都傳遞著:「吃蟹,我們是認真的!」
這家來自香港的吃蟹老字號,已經在廣州駐紮了許多年。裡面的禿黃拌飯和蟹粉包饞壞了多少喜迎秋天的廣州人。
點擊播放 GIF 0.0M
仁信雙皮奶:雙皮奶老字號
吃過這麼多雙皮奶,它們也還是有自己的味道
不用去順德,就可以在廣州東山口吃到正宗的雙皮奶!店內的牛奶都由順德奶場運輸。
一碗雙皮奶多種吃法,不但可以選冷熱,還可以與紅豆、蓮子、雞蛋搭配,換著花樣吃。
點擊播放 GIF 0.0M
肥佬牛雜:火足20年的「走鬼檔」
吃過這麼多牛雜,它們也還是有自己的味道
23年前,肥佬牛雜只是個叫「阿叔牛雜」的走鬼檔,20年後,阿叔變成肥佬,牛雜也開進了店裡。
對許多曾在這一片學校度過青春的廣州學子而言,這不僅是美味的牛雜,更是青春的回憶~
點擊播放 GIF 0.0M
濃心爺爺:發源於廣州的連鎖烘焙蛋糕店
就算開始做打工人,也要在這買兩個蛋糕當早餐
各種各樣的麵包,對產品品質的把握,濃心爺爺的口碑早已深深樹立在廣州人民的心中。紫薯包和無水鮮奶蛋糕值得反覆品嘗。
澳泰美食:在泰國的潮州人改良的粿條
之後再也沒能吃到性價比這麼高的粿條了
在東山口待了許多年,看著很多屆廣州學子來來去去。肉量足,價格便宜,貴刁粉深入民人心。
鮮家紫菜包飯:超受女同學喜歡
和同桌的她吃過的紫菜包飯一定難以忘懷
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家小吃店,而這裡成為無數女同學的首選,十幾塊錢就能買到,簡單又健康的快樂。
點擊播放 GIF 0.0M
華華照相館:許多人將他們的青春放在了這裡
如果你在這裡拍過照,或許能在這裡找到你自己
對當年小學或初中畢業的廣州學子來說,唯一一次和同學們拍照的時候或許就是畢業照了。年華已去,但這裡記錄的青春不曾褪色。
03.
它一直在變化
但總有些東西不會隨之消失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這條小巧卻包羅萬物的廟前直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對一些人來說,它是好玩的;對另一些人來說,它是特別的。
頭髮花白的阿伯,也會想要記錄下廟前直街的某個瞬間。或許他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許多年,但還是年復一年的喜歡著這條街。
在這裡開店的廣州居民,就算面臨著改造,也在日復一日的努力工作,為每個因喜悅或疲憊而來的顧客端上美食。
點擊播放 GIF 0.0M
常說喜歡記錄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
廣州這座城市的溫度是生活在這裡的「我們」共同為這個城市賦予的,無論它經歷怎樣的變遷,這片地方的韻味仍然不會被改變。
用一個下午,記錄下廟前直街某個平平無奇的午後,鏡頭裡也多出了許多普通卻又在閃閃發光的人,只是為了告訴大家——
無論時間將「東山之口」變得如何,我們都在這裡生活,守候舊的情懷,迎接新的變化。
·出遊推薦·
*微廣州(ID:Vgzlifes):訴說廣州精緻生活方式,為你傳遞這座城市的溫度與價值。
去過這裡的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