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秦發李昊)性情溫馴,伶俐而通人性原產美洲的羊駝落戶宜昌兒童公園動物園。沒想到部分家長帶著孩子看了以後很生氣,認為園方在介紹牌中將「羊駝」冠之「草泥馬」,「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是髒話?」
24日,記者來到宜昌市兒童公園動物園看到,在進門拐角處就發現隔著玻璃的鐵柵欄裡,果然有幾隻羊駝。抬頭一看,標誌牌上最大號字體寫著 「網絡十大神獸之一草泥馬」,在標識牌下方才寫著「學名:羊駝,屬偶蹄目駱駝科」。
明明是羊駱,為何非要在醒目位置冠之「草泥馬」的稱謂?一名自稱「網蟲」的市民告訴記者,這個詞的具體起源尚不清楚,最早出現在網際網路上大概是2009年。他還說了這段讓人似懂非懂的話:「首先,在人流繁雜的網絡上,草泥馬是被人們惡搞的。既然被人們來惡搞,首先,他就必須有個不是很好的形象。羊駝的形象是十分猥瑣的……那顏色和那與身體不搭調的脖子,已經完全顯示出了羊駝與眾不同的一種氣質。這是貴族才可以擁有的一種氣質。我們只有從穿著阿迪王的春哥身上才可以看到。」
記者了解到,草泥馬是一種完全不存在的動物。原本是中文裡一句髒話的諧音,是中國網民惡搞文化的產物。後來被人故意配一張羊駝圖片發布到了百度百科中,被戲稱為「網絡十大神獸」。目前該詞條已經被百度百科刪除。
一名家長氣憤地告訴記者,動物園本是兒童增長見識、課外學習的一塊陣地,如今卻有低俗網絡文化在這裡大行其道,這不能不讓人深思。
記者隨即採訪了動物園管理方。一名吳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標牌已經掛了很久了。而標牌上的「草泥馬」是網絡上的一種叫法,其實指的就是羊駝。現在有很多人知道「草泥馬」,但是不知道「草泥馬」是個什麼動物,標牌上的這句話只是作一個解釋性的東西,讓大家知道「草泥馬」就是羊駝。並沒有任何惡意包含在內,如果不合適的話,將會考慮將標牌換掉。
作者:秦發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