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是20世紀公認的美術大師,他的一生都獻給了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事業。時至今日全國高等院校的美術教學體系還保留有徐悲鴻的教學理念。徐悲鴻在創作中強調寫實的重要性,為國畫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徐悲鴻一生畫了許多作品,這些作品無論是油畫還是國畫都流露著熱愛祖國、熱愛傳統文化的情結。徐悲鴻病逝之後,他的家人遵照徐悲鴻遺願將上千件書畫藏品捐獻給國家。小編現在給大家帶來4幅徐悲鴻的國畫作品,一起來感受一下徐悲鴻的真摯愛國情。
《靈鷲》是徐悲鴻1941年的作品。在1939——1940年,徐悲鴻在印度舉辦畫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印度期間,徐悲鴻路過喜馬拉雅山大吉嶺,看到了威武勇猛的鷲。鷲是大型猛禽,可以捕捉小羊,是天空中王者。靈鷲本意是佛教中聖山,以聖比喻鷲,凸顯了這種猛禽的神聖。徐悲鴻在印度舉辦畫展期間,英勇的中國人民正在和日本侵略者進行戰鬥。徐悲鴻以寫實的筆法創作此件作品,畫中的兩隻靈鷲站立在巖石之上,目光凝視遠方,用來表達中華大地神聖不可侵犯,勝利一定會屬於中國人民。
這幅《落花人獨立》的立意來自於古典詩詞,晏幾道的《臨江仙》中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佳句。徐悲鴻熱愛傳統文化,常常在古典詩詞歌賦中尋找創作靈感。以《落花人獨立》為題創作的作品大概有三幅。現在欣賞的這一幅創作於1942年。畫中一長裙仕女持扇而立,目光凝重,若有所思。仕女按照傳統國畫技法創作,在人物五官細節處理時略帶有西畫的寫實技巧。徐悲鴻在創作中強調人物的神情,仔細觀看畫中仕女的雙眼,似乎有說不盡的離愁別緒。仕女身旁有兩隻燕子掠過,更加襯託出畫中仕女的孤獨。徐悲鴻以寫實的筆法,再現了詩詞中的意境。
眾所周知,徐悲鴻擅長畫馬。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中國人民奮發前進的象徵。徐悲鴻一生中畫了多少匹馬,誰也說不清。馬在徐悲鴻的作品中承載了多種含義,其中最主要的是追求自由、追求前進。這幅《五駿圖》是徐悲鴻1943年的作品。畫中的五匹駿馬或站或跑在水邊小憩。徐悲鴻為了畫好駿馬的神採,深入研究馬的結構和馬的生活習慣。畫中的五匹馬有三隻低頭喝水,剩餘兩隻都在觀察周圍情況。畫中回頭的黑馬與奔跑的棕馬眼光對視,十分富有生活情趣。在抗日戰爭期間,徐悲鴻為了鼓舞民族士氣,多次舉辦義賣活動,募捐而來款項全數支持抵抗侵略者。
徐悲鴻喜歡動物,也喜歡鳥禽,他很愛畫喜鵲。這幅《七喜圖》創作於1942年。這幅作品是徐悲鴻給長輩的祝壽賀禮。在傳統文化中喜鵲象徵著吉祥喜悅。畫中喜鵲棲息在楓樹之上,紅葉燦爛,喜鵲活潑,整幅畫彌散著歡快的基調。徐悲鴻畫喜鵲時採用寫意的筆法,以水墨的暈染表現羽毛的質感。畫中的七隻喜鵲形態各異,姿態絕不雷同,顯示了徐悲鴻強大的造型能力。欣賞完這四幅作品,就可以初步了解徐悲鴻繪畫藝術的魅力。
拓展閱讀·近現代名家作品欣賞
濃濃故鄉情,吳冠中江南水鄉題材油畫作品欣賞
栩栩如生,奪得天工,齊白石繪《貝葉草蟲》欣賞
海上花鳥四大名旦之首,江寒汀繪《花鳥冊頁》四幀欣賞
出身貴族,為美術教育事業奉獻一生,鍾質夫繪《層林棲禽圖》欣賞
美編妙筆繪黃山,董壽平畫《黃山秋色》欣賞
他在臺灣被稱為「畫壇宗師」,黃君璧繪《仿石溪筆意》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