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轉速度為什麼是變化的

2020-12-19 伍嶽之首

地球生來就是旋轉的。科學家推測,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7顆行星都來自於46億年前的一個旋轉的氣體和塵埃雲團。雲團裡的物質顆粒自己也不停地旋轉,相互黏附在一起,最後形成體積較大的天體。

今天,各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方向依然與初始雲團旋轉的方向一致。小行星,也就是行星和衛星形成之後留下的巖石天體,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不停地自轉。一些體積較大的小行星需要5-8小時才能自轉一周。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據此,一位美國天文學家威廉哈特曼(亞利桑那州圖森行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推算出,地球赤道上的自轉速度約為1600千米/小時。

地球自西向東轉。於是各個國家都將衛星的發射地點選在赤道附近(比如美國的佛羅裡達州),而且總是朝著東方發射,這樣,衛星在發射前就具有1600千米/小時的初速度。

問題是,地球的自轉速度為什麼不加快也不減慢呢?實際上,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變化的。地球形成初期,它的旋轉速度比現在快得多,據科學家估計,那時候地球赤道附近的自轉速度大約為6400千米/小時,也就是說,那時的一天只有6小時(如果那時候地球上有人類存在的話,那他們將會在日出3小時之後看到日落,然後是只有3小時的夜晚,估計只夠打個瞌睡用的)。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速度有變化嗎?一年是固定的365天嗎?
    在無邊無際的太空中,地球一方面繞太陽公轉,一方面又繞貫穿地球南北極的軸線象陀螺般地自轉,它自轉的速度相對於太陽來說,每天自轉一周。億萬年來,地球不停地自轉著。很少有人懷疑地球自轉速度會有什麼變化。根據觀測,地球自轉速度有三種變化第一種是長期變化,它使地球在100年中,平均每天長度增加0.0015秒;第二種是不規則變化,這種變化時快時慢,快和慢持續的時間不等,出現也不規律,有時持續好幾年。
  • 冥王星的自轉速度比地球小為什麼卻擁有比地球還厚的大氣呢?
    冥王星為什麼會擁有比地球還厚的大氣層呢?冥王星上的溫度為什麼會比冥王星外的溫度還低呢?----冥王星的大氣層厚度約為1609.4公裡,大約是地球大氣層的13倍。冥王星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0.0022倍。引力與地球相比是1/16,。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0.19倍。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大約零下240攝氏度。自轉周期是6天9小時17.6分。冥王星上的大氣成分主要是由氮分子構成,更靠近球體的區域是甲烷和氮混合氣體,最底層則是碳氫化合物。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但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大約」的原因。 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地球的自轉周期,它為什麼會出現波動? 以往我們常說,由於太陽、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制動效應,會減少地球的自轉動量,地球的自轉速度會一直減小,周期一直加長。
  • 地球的自轉速度為1677km/h,比飛機還快,為什麼我們都安然無恙?
    地球以1677km/h的速度自轉,比飛機還快,為什麼我們察覺不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地球人,地球也是我們人類目前為止已知的唯一家園,我相信關於地球方面的知識也是大家比較好奇的,今天校長要和大家聊的就是地球自轉,地球的自轉速度比飛機還快,為什麼我們卻能安然無恙的生活在地面上,絲毫察覺不到呢?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地球每秒自轉「566」米,加入自轉速度加快,會發生什麼事
    對於我們在物理課上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不是也是最利於我們生存的呢?在物理課上,我們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麼,地球自轉的速度那麼快,我們人類為什麼不會被甩出去了?可能會有人說,我們在地球上會相對靜止或出現相對運動的情況,地球在運動,我們卻沒動,那這種說法顯然就說不過去了。但物理學上還有一句話就是,任何物質都不可能是絕對靜止的。想到太空中的隕石,大到宇宙中的星系等。
  • 為什麼地球的自轉有時快有時慢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深入,發現地球並不是按照均勻速度自轉的,在一年內,它有時快,有時慢,在幾十年內,有幾年會突然轉得快些,而在另一個幾年內,卻又慢了下來。這是怎樣被發現的呢?於是,人們從另一方面去懷疑:不是石英鐘有問題,而是我們地球本身自轉速度有一定的規律;不是石英鐘在秋天走得慢,春天走得快,而是地球在秋天轉得快,春天轉得慢。現在已經明白,地球的轉動是不均勻的,它在八月間轉得最快,而在三四月間轉得最慢。地球的自轉運動不僅在一年中是不均勻的,在許多世紀的過程中也是不均勻的。
  •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為什麼地球上的人類一點都感覺不到?
    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宇宙中的天體大多數都是在自轉的,小到普通的衛星,比如:月球,大到銀河系都是如此。而且這種「轉」不僅有自轉,同時還有公轉。那麼問題來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可以達到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的人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天體為什麼都在轉?
  • 地球自轉速度減慢,未來將如何發展?或迎來「地震時代」
    人類當前的技術不斷發展,人類的科技也是越來越強大的,但是人類的發展是受到地球環境的制約的,倘若地球環境發生了變化,那麼人類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地球曾經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這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使地球環境一片生靈塗炭。
  • 地球自轉速度正在變慢!未來一天或將變成25小時!
    地球自轉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越來越慢呢?這就要說道月球了!事實上,最早的時候地球自轉一周需要的時間僅僅只有幾個小時,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地球的海水會出現潮汐現象,而海水的漲落對地球的自轉速度起到了非常小的影響,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從最開始的幾個小時變成了現在的24小時。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地球的自轉?
    為什麼我們無法觀察到地球自轉?這原因就像你無法看到腕錶上的分針轉動一樣。對於我們來說,它轉動得太緩慢了(但也僅僅是剛剛緩慢到難以察覺)。但若將它的速度減慢到60分之一,你將難以感受到它的轉動。科學家在高氣壓或低氣壓系統周圍的雲的旋轉運動中可以找到地球自轉的跡象。由於地球自轉,颶風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狙擊手在射擊時也同樣要考慮地球自轉的影響。由於地球自轉,由槍射出的子彈在到達目標的位置時目標已經移動走了一點點。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銀河系自轉最快的恆星,自轉速度是地球的一萬倍,是太陽的250倍
    自轉是大部分天體的自然屬性,但是天體的自轉卻是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自轉的速度、自轉的方向、自轉形式等等。最近,我們國家天文臺發現了銀河系內自轉最快的一顆恆星,速度達到了540千米/秒,這個自轉速度是非常之快的,那天體為什麼會自轉呢?自轉快慢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 為什麼地球自轉的速度每秒達到466米,而地球上的生物一點都感覺不...
    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裡面,會感受到旁邊飛速向後移動的花花草草和建築物,可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我們生活的地球24小時都在進行自轉和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可是站在地球上我們卻很難感受到地球在運動,為什麼人類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呢?
  • 為什麼星體都會自轉,中子星每秒幾百圈的自轉速度是怎麼達到的?
    毫秒脈衝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每秒旋轉上百圈的脈衝中子星,最快的打到每秒1122圈,腦海中想想看都覺得不可思議,要是地球以這種速度自轉,那地球恐怕都給轉沒了,所有物質全被離心力拋入太空。不過也只是想想,地球的自轉速還是比較適合生命的,24小時自轉一圈。
  • 科學家:沒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了
    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自轉速度變慢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天的時間變長,未來的一天會從24小時變成240小時,甚至更多。太陽升起落下到再次升起,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可能不少人在孩童時代都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白天黑夜?太陽為什麼升起落下?現在知道是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八大行星都受到它的引力,各自運行在固定的軌道上。地球不停地自轉,這才有了黑夜白晝更替,有了一天24小時。公轉其實是受到了太陽引力的影響,太陽不出問題,那地球的公轉也不會。
  • 地球無時無刻進行自轉,每秒速度超過466米,為何人類察覺不到?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速度這麼快,為何人類一點感覺都沒有?人類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公轉,才能讓自己的時間過得如此有規律,逐漸形成了四季變化和白天晝夜。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幾乎都在進行自轉,就連銀河系中的天體也不例外,除了自轉以外,最讓大家懷疑的是,地球每天都在進行公轉自轉,為什麼我們人類感覺不到呢?太陽出現的原因在46億年前太陽系的附近,有各種光子,因為特殊的情況下讓它們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收縮的情況下,慢慢朝一個點開始聚攏,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太陽。
  • 地球每秒自轉「566」米,那麼自轉速度加快,會把人類甩出去嗎?
    宇宙浩瀚無邊,所有物質是不存在靜止的,小到隕石,大到恆星和星系,這些物體都是在不停的運動,要麼自轉,要麼圍繞著恆星旋轉?據研究表明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每秒566米,那麼這麼快的速度為什麼我們人類感覺不到那?這其實就像我們人類座飛機或者高鐵上一樣,在上面是感受不到地球轉動的感覺的。
  • 地球自轉速度一直在變,如果變太快會怎樣?
    多年前地球大約在18個小時40分鐘內繞其軸進行自轉。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今天,將會引發災難性的結果。首先地球的形狀將會發生變化。行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於赤道地區比兩極地區更強大。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地球是稍微扁平的形狀,赤道半徑和兩極半徑相差約21公裡。如果地球的速度增加了幾倍,地球的赤道長度會增加,南北兩極之間的距離會縮短。我們的星球看起來會像一個橢球。下一個受到影響的就是重力。所有在地球表面的物質直接受重力影響。因地球旋轉,赤道周圍低緯度地區的離心率要比極點周圍高緯度地區的離心率高。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母親除了繞著太陽轉,每天還會繞著一個假想的地軸轉一圈,地球自轉一圈便是一天,轉這一圈耗時23小時56分。地球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即赤道周長為40053千米,細算一下,地球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為465 米/秒。地球自誕生已有45億年的歷史,難道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都沒發生改變嗎?
  • 一天為什麼是24小時?古代一天是多長?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但是,一天究竟為什麼是24小時呢?為什麼不能多一秒或者少一秒呢?這就要從人類的計時方法說起了。從人類開始擁有智慧起,就開始根據每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來計算時間,習慣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