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市場11月迎滿堂紅 重卡或超歷史峰值

2020-12-16 同花順財經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11月產銷數據。數據顯示,11月,汽車產量同比為增長,銷量同比降幅繼續收窄。產銷量分別完成259.3萬輛和245.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和7.6%,產量同比增長3.8%,銷量同比下降3.6%,銷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5個百分點。

具體到商用車市場,11月卡客車市場均迎來增長,表現可圈可點,進一步增強了行業信心。

點評

臨近年底,好消息傳來。11月,車市雖仍未回暖,汽車整體銷量繼續下滑,同比下降3.6%,但銷量同比降幅收窄,企業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在汽車市場的寒冬中,商用車仍然保持一枝獨秀的發展態勢,跑贏了行業,月銷量持續增長,在穩預期、穩投資的宏觀背景以及老舊車型加速淘汰的背景下,商用車的增長態勢較為明顯。

點評

11月貨車銷量進一步增長,重型、輕型、微型車輛銷量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究其原因,一方面行業加強對違規超載超限車輛治理,增加了違規車型淘汰和新車的購置,另一方面,冬季煤炭、天然氣運輸量增長拉動貨車銷量上升,雙11、雙12快遞單量飛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動了貨車銷量的增長。

其中,重型貨車本月的表現超出行業預期,銷量實現10.2萬輛、同比增13.8%,雖1-11月整體銷量同比仍然減少,但顯現出的發展態勢讓人欣慰和期待。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中汽協產銷數據發布會上預測,今年重型貨車的產銷量極可能超越過去的115萬輛,創造新的歷史峰值。

點評

當前環保形勢持續加嚴,在柴油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下,重點地區公交車輛採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的比例要達到80%。部分地區甚至要求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純電動客車和清潔能源客車的市場份額勢必會繼續上升。

但就長遠來看,客車市場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在高鐵、地鐵、私家車等多重因素的衝擊下,客車市場未來仍然難以出現大幅增長的局面,但客車在部分應用領域(如城鄉公交客運市場、大型城市接駁、通勤用車)和部分車型(輕型客車、新能源客車)方面仍然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並且在出口方面,中國客車品牌逐漸打出國際知名度,未來客車出口量也有望進一步增長。

點評

新能源商用車大規模應用推廣仍然面臨不小困難,未來,對新能源商用車尤其是新能源貨車仍應該保持較為謹慎的態度,在新能源車輛補貼即將全面退出的背景下,一方面,新能源商用車應該進一步謀求降低成本的途徑,另一方面,應該大力建設充電樁,解決新能源商用車使用過程中面臨的充電難、續駛裡程短等難題,以推動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復甦回暖。

點評

對我國商用車企業而言,出口市場是未來重要的增量市場,中國的重卡、輕卡、新能源大巴等部分產品在亞、非、拉美地區取得了一定的競爭優勢,甚至能夠出口到歐洲、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在出口方面,中國商用車可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步步為營,拓展多種出口和合作的模式,進一步優化產品布局和售後服務質量,為商用車銷量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點評

綜合來看,前五企業共有四家銷量實現增長,前十五企業共有六家企業實現正增長,在市場整體較為冷淡的背景下,頭部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以上汽為例,1-11月,上汽紅巖重卡累計銷量52671輛,同比下降2.89%。1-11月,上汽大通累計銷售各類車型133168輛(含躍進輕卡),同比增長17.93%。1-11月,南京依維柯累計銷售依維柯品牌歐系輕客23270輛,同比下降18.40%。在大中型客車領域,上海申沃客車11月份銷車163輛,同比增長87.36%;1-11月累計銷售客車1085輛,同比增長34.28%。

在客車企業中,宇通的表現可圈可點,與9月和10月相比,11月宇通客車整體銷量仍出現同比下滑,但降幅大幅縮窄,且環比10月銷量實現大幅正增長。其大、中、輕客車銷量均實現了環比正增長。1-11月,宇通分別銷售大、中、輕型客車20112輛、21791輛和7721輛,其中,大客下降5.3%,輕客微降0.17%,而中客仍保持正增長,增幅為3.62%。宇通客車不斷強化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實現了強者愈強的發展態勢。

(責任編輯:李素)

聲明:

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39548。

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後發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儘快處理。

來源: 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守正出奇、繼往開來,吉利瞄準重卡市場,全力打造商用車未來
    12月21日,以「創新驅動 科技引領 贏戰未來」為主題的吉利商用車集團2021年度商務大會在馬鞍山隆重召開。營銷工作報告顯示,2020年1-11月份,重卡銷量1983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86%。其中,新能源重卡異軍突起,1-11月份獲得銷售訂單305輛,純電動牽引車市場佔有率達50%以上;法規版輕量化攪拌車保持行業領先優勢,1-11月份國內銷售訂單首次突破10000輛,創歷史新高。
  • 商用車產銷兩旺 一汽福田各領風騷 江鈴盈利倍增 漢馬業績迎反轉
    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收盤,同花順商用載貨車板塊全年累計漲幅達到了73.62%,顯著跑贏三大指數。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今年商用車銷量數據喜人,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受疫情影響所致。此外,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與商用車市場變化具有最直接關係的貨物運輸量,近期表現出較好的復甦態勢。10月份,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7.2%,其中公路貨運增長8.9%。
  • 北攻南守 贏戰未來 吉利商用車重卡劍指3.15萬輛銷量
    12月21日,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贏戰未來」為主題的吉利商用車集團2021商務大會在安徽馬鞍山正式召開。北攻南守 衝擊3.15萬輛銷量據了解,吉利商用車在今年1-11月總計銷售重卡產品19839輛,新能源重卡異軍突起,純電動牽引車市佔率超過50%,法規版輕量化攪拌車1-11月累計銷售超過10000臺,保持行業領先並創歷史新高。
  • 解放、東風、重汽、陝汽、三一榜上有名 誰是3月重卡市場NO.1?
    02多方支援 東風商用車屢獲百輛大單在疫情防控攻堅階段,3月11日,東風商用車迎來了河北宏泰集團的支援。該集團與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籤訂了800輛底盤採購協議。此次疫情抗擊過程中,東風商用車底盤改裝成的多功能消毒車成為戰「疫」的一支重要戰鬥力,在貴州、江蘇、湖北、浙江等十幾個省,成為城市抗擊疫情的可靠保障。3月22日,距復工僅5天,東風商用車即收穫大單,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訂購100輛東風天龍VL牽引車。
  • 江門企業亮相第十屆中國國際汽車商品交易會:大力推介重卡和商用車...
    中新上海網9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2016中國國際汽車商品交易會於9月25江門與港澳及珠三角城市群將形成1小時生活圈,非常適合汽車研發機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布局華南市場或者是開拓國際市場。江門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江門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配套條件完善,形成了軌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以及食品、紡織、造紙、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構成的完整的輕重工業體系,年工業產值規模近5000億元」。許曉雄說。
  • 東風商用車4月銷中重卡超2.5萬輛;2020漢諾瓦商用車展正式取消
    2020年第19周周報目錄一覽表東風商用車4月銷中重卡超2.5萬輛中集車輛將於深交所上市2020漢諾瓦商用車展正式取消可蘭素5月份銷售目標責任狀籤約儀式圓滿完成江鈴4月重卡銷量漲340% 輕卡銷1.2萬輛來源 | 商用車與零部件整理 | 王春燕編輯 | 王春燕周報詳情
  • 2020年2月中國重卡產業分析報告
    一、市場分析及企業點評1.1重卡市場銷量分析2020年2月,肺炎疫情的陰霾繼續籠罩中國大地,「供給側」的大多數重卡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推遲復產復工時間;「需求側」的物流運輸、基建等行業也處於觀望狀態,宏觀經濟短期下行趨勢明顯,受此影響,我國重卡市場:
  • 「與狼共舞」是中國商用車高端升級必然過程
    全面取消商用車合資股比限制後,「公路之王」斯堪尼亞、韓國現代……或獨資建廠,或全資控股,一時間,群「狼」環伺,向來由本土車企主導的中國商用車市場似乎將迎來一場「血雨腥風」。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用車市場,約佔全球銷量40%的中國商用車市場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 中國商用車需求紅利「刷新」發展影響力
    原標題:中國商用車需求紅利「刷新」發展影響力隨著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中國汽車市場快速回暖,汽車產銷連續多月增長,其中商用車的表現尤其亮眼。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智能化等技術向商用車領域的快速滲透,中國商用車市場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咬定青山不放鬆 東風商用車加快打造行業領先新優勢
    其中,中重卡6月銷售數量為23,694輛,同比增長49.24%;重卡銷售22,764輛,同比增長54.54%,佔據20.90%的市場份額。相較去年同期,東風商用車的成績不降反增。經過一番努力,東風商用車銷量快速回歸正常水平並持續增長。3月銷售中重卡16374輛,環比增長718%;4月銷售中重卡25093輛,同比增長30.9%;5月銷售中重卡25288輛,同比增長53.04%。截止至今年6月,東風商用車已實現連續3月的銷量高增長。目前,2020年時間過半,東風商用車全年銷量目標完成率也過半。
  • 2020年煥然一新吉利商用車營銷戰績未來展望|卡車之友網
    12月21日,吉利商用車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贏戰未來」為主題,於馬鞍山舉行了集團2021年度商務大會,不僅仔細梳理了2020年的營銷服務工作,更是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卡車之友網》現場獲悉,2020年前11個月,吉利商用車重卡銷量為1983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86%。
  • 李大開:商用車發展五大趨勢十個建議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2020年前10月,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為420.3萬輛和42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5%和20.9%。其中貨車產銷分別增長25.7%和24.1%。 這其中,重卡市場更是一枝獨秀。預計全年重卡銷量將超過160萬輛,即使拋開年底各企業會有所保留這一要素,重卡報表數也有望達到150萬輛左右——這將創造中國歷史最高重卡銷量紀錄。
  • 年底,重卡企業朋友圈是這樣曬的...
    東風商用車 2017年跑贏大市:1-11月,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累計銷售中重卡157964輛,同比增長38%,完成目標比117%,跑贏大市。 中國卡車信息網:自2016年冠軍之位被一汽解放奪走後,今年東風仍然未能奪回冠軍之位,面對一汽解放氣勢如虹的發展態勢,作為東風重卡銷量主力當擔的東風商用車壓力可謂不小。這一邊與沃爾沃關係也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合資優勢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如此看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2018年,東風商用車計劃在營銷、分銷運營以及售後服務方面強化管理。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重大事件
    70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70年間,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由弱到強﹍﹍過去70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伴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成長、強大,商用車領域也湧現出一大批傑出領軍人物、重要歷史事件、經典汽車產品。
  • 國六全面來襲,商用車後市場究竟有多重要?
    根據規定,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汽車,開始在全國實行國六a標準。實際上,2019年廣東、北京、上海等16個省市區已提前實施了國六標準,市場上新生產的輕型車大部分是國六車型,部分地區由於疫情影響可延遲到2021年1月1日實行。自2021年7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應符合該標準要求。
  • 全國商用車維修技能競賽總決賽在京舉行 歐曼助推商用車後市場可...
    2018年10月26-28日,由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主辦,全國各省、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以及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年「歐曼-福康杯」首屆全國商用車維修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超級卡車體驗中心舉行。
  • 商用車熱銷,福田汽車推全系LNG深耕西北市場丨車壹條
    文|郭文靜圖|來源網絡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好轉,商用車市場繼續保持著令人羨慕的高熱度,中汽協數據顯示,1-10月商用車銷量約為420萬輛,同比增長20.9%,而全年商用車產銷有望創歷史新高。同時,中汽協預測,明年的商用車市場仍將維持今年這樣的高增長態勢。
  • 獅橋集團協手東風商用車砥礪前行
    3月31日,46歲的王強臨危受命接任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上任7天後,他發布公開信【四月暖春來,雙燕舞東風】,鄭重承諾東風商用車將力保中重卡銷售22萬輛、後市場銷售額突破33億元的目標!儘管2020年還有2個月才結束,但目前的數據已經表明,王強已然帶領他的團隊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10月東風商用車重卡銷量達2.64萬輛,今年首次躍升行業第一,今年1-10月,東風商用車重卡銷量25.98萬輛
  • 東風商用車的三大歷史性變化
    湖北日報記者張愛虎 通訊員牛跟尚打破淡季神話7月銷售1.5萬輛,8月銷售1.8萬輛,9月銷售2.2萬輛。在原本是銷售淡季的七八九三月,東風商用車公司的銷量節節攀升,一舉打破了中國市場的淡季神話。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去年,國內商用車市場需求的季節性變化,一直是每個汽車廠家繞不過的「坎」:每年的2月至5月旺銷、7月至9月淡銷。這似乎已成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特色。業內人士都知道,在國外,尤其是商用車技術最發達的歐美市場,均無此怪現象。仔細分析商用車產品的功能特性,季節性需求不應是其特徵。
  • 國產奔馳重卡正式落戶北京 價格或大跳水!國產卡車壓力山大
    2020年12月2日,「梅賽德斯-奔馳重型卡車國產計劃宣布儀式」在福田戴姆勒汽車培訓體驗中心正式對外發布,梅賽德斯-奔馳重型卡車國產計劃正式落地北京,開啟商用車發展新篇章。據悉,國產化的梅賽德斯-奔馳重卡計劃於兩年後在福田戴姆勒汽車新工廠開始生產,總投入逾38億元人民幣,將同步戴姆勒集團全球最新研發、製造、驗證技術。並根據中國市場與客戶場景進行系統優化,全面滿足中國高端物流用戶對高效、可靠、安全、總擁有成本和生命周期價值最優的需求,助推中國物流運輸裝備新一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