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角落,一些咖啡人,一些咖啡館,因「小」而美。每日新報「尋味地鐵咖啡香」欄目,第二季精彩繼續。乘著地鐵尋找中意的那一家,我們依然期待更多推薦。
胡同小館兒 平平淡淡是真
長沙路窄窄的夾道裡藏著董師傅和他的咖啡館,10平方米,4個座位,算不上名字的「THECOFFEE SHOP」招牌,從去年5月營業算起,也走過一年半的時間了。「其實我店沒什麼特點,保證咖啡好喝就行。」用董師傅的話說,這兒平平淡淡,鐵打的店鐵打的客人。
魔法小館兒 手衝有點「甜」
20來平方米的地界兒,明黃色的小咖啡館,整條街最「亮」的仔,這是今年夏天開業的LUMOS CAFE。名字是《哈利波特》裡面的螢光閃爍咒,不過這裡沒有對角巷的魔幻風,而是簡潔明亮的現代範兒,沒有小甜水,卻是一家小「甜」店——老闆青佑和梓橦喜歡偏甜的豆子。
社區小館兒 當咖啡遇見饃
Till Summer就是傳說中「那個賣肉夾饃的咖啡館」,帶過刺頭兒吃貨去喝咖啡加吃饃,結果不僅肯定了這兒的手衝,更意外給出了肉夾饃的好評,達哥和琪姐,小館的掌柜。最近店裡琪姐的泡芙賣得不錯,另外,應該也會想出點兒聖誕的福袋,拭目以待吧。
有趣小館兒 解鎖養生拿鐵
差不多半年之前,THANKS COFFEE在線上開始越來越火。這家不過7平方米的可可愛愛的店,店主吳老闆是個很有趣的人,也是一個圍棋業餘4段棋手的咖啡師。最近新主推的冬季養生咖啡——黑枸杞拿鐵,也是很值得嘗試的季節咖啡飲品。
清新小館兒 享受「半日閒」
寓意「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半半精品咖啡之所以成功進駐「日常」收藏夾,是有原因的——不只有喜歡的手衝,咖啡特調和手作甜品總是給人新鮮感。比如「慄冬」咖啡特調,比如應季的聖誕樹樁、紫薯芋泥……馬上要搬家了,沉穩,安靜,小屋,是他們心中小館子該有的樣子。新報記者 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