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雪山上的紅飄帶 瑞士冰川列車

2020-12-11 環球網

小約翰·施特勞斯曾譜寫過一曲《快速機車》波爾卡舞曲,這段樂曲歡快的節奏顯然遠超過當年邁著四方步徐徐前行的列車。如今,這種悠閒的列車已不常見,僅有的身影也多出現在景觀旖旎的旅行聖地,而能將山川湖泊、大城小鎮縱貫為一的極致線路,當推瑞士的「冰川快車」莫屬—除了這個「快」字。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同文言的修辭手法將山水之態折射出不同角度之美,阿爾卑斯山的身形,也在冰川快車的盤桓下,成嶺成峰。

在瑞士,與阿爾卑斯山親近的火車線路不在少數,但其中最為耀眼的,當屬冰川快車。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在皚皚白雪的映襯前,大紅色的冰川快車幾乎是視野內最具跳躍感的一抹,然而論起速度,它可以算是最慢的「快車」了,這也是為了讓乘客仔細端詳阿爾卑斯山的男女主角—馬特宏峰與少女峰。

在冰川快車的起迄站採爾馬特不遠,就是男主角馬特宏峰。如同問起瑞士的首都,很多人會答蘇黎世而非伯爾尼一樣,若用圖片指認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很多人會將馬特宏峰選出。

論高度,海拔4478米的馬特宏峰,甚至無法與瑞士的羅莎峰(Monte Rosa 4634米)相比。但他卻以幾乎完美的金字塔一樣稜角,以及那拔地而起氣壓群雄的豪情,從一片連綿的雪山構成的天際線中脫穎而出。因此他不僅可說是瑞士最著名的山峰,甚至堪稱阿爾卑斯最美的山峰,更因為派拉蒙影業將他的身影定格在永遠的片頭中,而成為全世界人眼中閃耀著星光的山峰。

馬特宏峰稜角分明,線條硬朗,很容易讓人心生敬畏。早在1811年,人類就首次登上瑞士的另一座著名的山峰少女峰,但是直到1865年7月13日,英國登山家愛德華·溫伯爾(Edward Whymper)從採爾馬特出發,自東北方向奔向馬特宏峰並首次成功登頂,才宣告人類登上了阿爾卑斯山所有的主要山峰。然而,也許是山神不喜歡被人類踩在腳下,也許是英國人疏忽大意樂極生悲,在下山時所有隊員由一根繩子連接在一起,繩索不堪重負斷裂,首次登頂的隊員中的4人墜落身亡。此後的一百多年間,一批又一批登山者來到採爾馬特,試圖徵服雪峰,然而他們下山後總是不約而同地說,自己被雪山的氣魄所徵服。

即使不準備攀登雪峰,在冰川快車中遠觀馬特宏峰,也能在車窗構成的畫框中,感受雪峰顏色在陽光的映照下從緋紅變化到金黃再到雪白,美得心驚肉跳。而距離採爾馬特不遠,冰川列車很快又來到了女主角—少女峰的腳下。她溫婉綿長的形態,確如山間牧羊姑娘一般平和自然,甚至讓人心生憐愛,只想擁抱她的每一片雪花冰凌,而不忍將冰鎬刺入其中。

冰川列車的起迄站採爾馬特與聖莫裡斯分別坐落於瑞士的德語區與羅曼語區,在列車進出站臺的悠然節奏中,兩座小城也演奏出各自不同的樂章。

如同三層圓簷的祈年殿既作為中國的代表建築,也同樣可以作為北京的名片一樣,馬特宏峰也是小鎮採爾馬特自豪的名片,小城的語言,仿佛也全都圍繞著馬特宏峰說起,無論是在酒館中的傳說,還是銘刻在磚石上的碑文。

為了保持空氣的清爽與小鎮的風貌,採爾馬特全城禁止礦物燃料的機動車行駛。即使是自駕前往採爾馬特,無論公事私事,也需將車輛停放在距離城中心5公裡以外,再搭乘擺渡電車來到城內—好在這個精緻小鎮的範圍,靠城中的馬車或是徒步已經足夠踏遍。

也許是處在德語區而凝練出說德語人特有的剛毅執著,也許是因似乎貼在眼前的馬特宏峰無時無刻不激勵著人們奮勇攀登,採爾馬特小鎮似乎永遠充滿著力量與奮進的精神—自19世紀起,這裡便成為了攀登馬特宏峰的前進基地。在小鎮的教堂身後,是一片執著登山的殉道者的墓地。牛頓說他取得成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那麼人類挑戰登山的極限則是站在了一代代健將的英靈上。在墓地中,就包括了首次登頂成功後遇難的3名隊員,而那段肇事的繩索,則工整地打成了繩結,擺放在小鎮著名的山嶽博物館中,靜靜地訴說著人類攀登高峰的勇氣與代價。

然而在冰川列車軌道的另一端,走出車門時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在羅曼語區的聖莫裡斯,冰川則展示著它的另一面—輕盈而平和,寧靜而親切;遠處的雪峰也不再暗藏兇險,不再引人競爭,只是安靜地端坐在薄紗般的雲霧之後。也許瑞士人在讀《莊子·逍遙遊》中所述「邈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穀,吸風飲露」時,腦中的第一畫面就是這裡。

與採爾馬特的山色正相對應,聖莫裡斯以湖光引人入勝。十月到此,城市中心的莫裡斯湖多半已經結冰,放肆地反射著天空的光澤。這光澤和射進溪谷的陽光,經過雪山的層層反射,如同影棚中交錯的聚光燈,將山坡上各式各樣美麗的房子,映射得如同童話中的城堡。被城市所包圍的莫裡斯湖,永遠如夢幻般沉靜,她映出的如寶石般的藍色,將這個城市不多的一點喧囂完全消弭於無形。儘管聖莫裡斯密布奢華的酒店與昂貴的滑雪會所,但是在湖水的映襯下,無論怎樣的一擲千金,也難買到這位美人的嫣然一笑。

從聖莫裡斯乘坐纜車15分鐘,抵達考爾維利亞,在瞭望臺上更可看到其他幾個高山上的「琥珀」,與聖莫裡斯湖相比,它們顯得更加不食人間煙火,在無風的日子裡,湖水沒有任何的漣漪,平靜得如同溫潤光潔的玉,又如一滴滴純淨、無邪、喜悅的天堂之淚。

套用余光中先生的散文《記憶像軌道一樣長》來說,冰川快車的行進可算是「美景像軌道一樣長」。只是冰川快車的一格格車窗,仿佛是攝影機的膠片,在其中掩映美景的蒙太奇大師,是大自然。

瑞士人似乎不停地在修建鐵路,無論是當初為了走出大山,還是如今為了親近大山。可以說,只要是他們認準的目標,瑞士人會不惜代價地讓火車通過去。在瑞士的深山中,一個只有700多名村民的偏僻鄉村聖毓勒桑(St-Ursanne),卻為了連通鐵路而專門修建了大橋,中部山區的皮拉圖斯山(Pilatus)儘管地勢十分陡峭,也無法阻擋瑞士人親近雪峰的渴望,這裡修建了全世界最陡峭的登山齒軌鐵路,最陡處坡度竟達48°。

相比之下,冰川快車,這個「世界上行駛得最慢的觀景列車」在絕大多數時間裡,屬於四平八穩地行進。150多米長的列車翻山越嶺,穿洞跨橋,蜿蜒盤旋,還要爬上海拔兩千多米高的隘口,有時甚至需要啟動齒軌裝置。因此在有些路段,列車如步行般緩緩前行,也正因如此,反而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去欣賞沿途壯美的景色。

紅色的冰川快車仿佛在山巒中刻意炫耀著自己。車廂的每個座位上,都有包括中文在內的六種語言的廣播介紹沿途的風光。每個座位上還有一本導遊小冊子,包括地圖以及沿途的幾十處重要景觀,村莊、河流、古堡、隧道、峽谷、山口??一等車廂還可以在座位上直接點餐,價格也並未因為在火車上而比城鎮中高出很多。當服務員在每位乘客面前鋪上精美的桌布、餐巾和餐具時,車廂即變身成優雅的餐廳—三道主菜的西餐,以及不限量的咖啡。

快車通透的玻璃窗設計,讓坐在中間的乘客,不需擔心高聳的雪峰被車窗的邊框削掉。由幾條清秀的邊框隔出的車窗,將車外的景色分割成一組組精彩的觀景大片:鬱鬱蔥蔥的森林,阿爾卑斯山青翠的牧場,山澗的激流與溪谷,一條條隧道,一座座大橋。想當年海蒂曾在此歡歌,想當年愛因斯坦曾在此深思??

整個行程中最為精彩的時刻,是列車穿過長達5公裡的阿爾卑斯山海拔最高的隧道—阿爾布拉隧道(Albula Tunnel),駛入著名的阿爾布拉線(Albula Line)。這條跌路是阿爾卑斯山中最為陡峭的普通鐵軌線路,列車在阿爾布拉峽谷中不斷起伏迂迴,短短的12.5公裡路程上下落差達416米,加之超過1500米的海拔,堪稱世界上最慢的雲霄飛車。此後不久,列車又駛入了整個行程中最激動人心的蘭德瓦薩高架橋(Landwasser Viaduct),這座長130米、高65米的5孔高架鐵路橋像一座教堂的大門,也有人戲稱它為魔鬼橋。這座橋的形象,已經成為瑞士火車的一個標誌。

冰川快車沿線,大自然美景的高潮不斷,遠來的遊客不免驚得大呼小叫。唯有瑞士本地的行者,安靜地一邊盤算滑雪的線路,一邊享用著列車提供的美食。他們只有在擦拭嘴角時,才露出不易察覺的微笑。

中國古人說「天予弗取,罪將致焉」,猶太人也說「你不接受上帝的給予,那就等待上帝懲罰」,雖然猶太人說的是金錢,但是面對阿爾卑斯山冰川帶來的頂級雪場,不親身投入它的懷抱如同讓絕世美女孤獨地終老一樣殘忍。在瑞士,男女老幼幾乎都是滑雪健將。在冰川列車上,會遇到不少瑞士本地人,他們從容的神色告訴人們,這條線路的景觀早已爛熟於胸,他們真正要去體驗的,是用身體來感受冰川的呼吸起伏。

到達冰川列車的起迄站採爾馬特,定要造訪全球海拔最高接近4000米的馬特宏峰冰川天堂(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這個冰川天堂雖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宮殿,卻是在冰河15米以下構建而成,說是龍王的「水晶宮」也不無道理。造型可愛的電動巴士則如龍宮的靈龜一樣,四平八穩地將遊客從火車站接到纜車服務中心。

要到達冰川天堂,即使是在海拔超過1600米的採爾馬特城,也需要乘坐3段纜車。這條全歐洲海拔最高的纜車似乎是冰川列車的孿生兄弟,透過玻璃窗環望高山長空,雪峰仿佛觸手可及,而最後一段則格外驚險,索道前後都探入雲端,轎廂外時而是千山萬壑的美景,時而是雲霧繚繞的仙境。就在你懷疑這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纜車是否將直達凌霄寶殿之時,雲霧突然散開,全歐洲海拔最高的觀景臺出現在面前。登臺遠目,滿眼銀裝素裹,在深谷幽壑的襯託下,只手似可擎天。而此時面前是瑞士的美景,回頭望去便是義大利的國土,登山臨景,胸中豪情無論是小瑞士或是小天下估計都已足夠。

擁有350公裡滑雪道的不光是採爾馬特地區,在冰川列車的另一端—聖莫裡斯,是舉辦過兩屆冬季奧運會的滑雪勝地。在列車上沉默寡語滿臉沉穩的瑞士人一到雪場,瞬間變得如魚得水。長長的雪坡上,雪板雕刻出流動的五線,穿著豔麗雪服的瑞士人,如流動的音符般上下跳躍,天地之間的樂曲,此刻被熱愛它的人所奏響。

在冰川列車上,總能看到一群特殊的朋友—瑞士人的愛犬。在瑞士,狗被認為是家庭中的一分子,而瑞士也是個處處為養狗人和愛犬行方便的國家,狗可以坐火車,可以進入餐廳,即使是不讓狗進出的商店,也在門口設有讓顧客拴狗的鐵環。若是在冰川列車上遇到它們,瑞士人會很正式地向你介紹他這位「家人」,當然也會告訴這位「家人」今天新結識的這位朋友。

遍觀整個瑞士,最受人喜愛的當屬聖伯納犬,這種狗和瑞士人已經是「過命的交情」。生活在阿爾卑斯山的這種大狗,從中世紀開始就擔負著雪山救援的任務,它們能用敏銳的嗅覺發現埋在雪下的人,並用自己的身體和舌頭,甚至是脖子上掛著的一小木桶朗姆酒不斷地給凍僵的倖存者提供溫暖,直到後續的救援人員趕到。幾百年來,這種大狗已經救出超過兩千五百人。

「因為山在那裡。」有人詢問為何要登山時,英國登山家馬洛裡如是說。兩百多年前,瑞士人因為山的阻擋而過著清苦的日子,而今,山依然在那裡,瑞士人卻用鐵路將它擁抱。也許瑞士人千百年來從未想要徵服這座高山,只是融入其中,寧靜地感受上蒼的饋贈,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瑞士冰川列車被公認為瑞士旅遊的一大特色(圖)
    冰川列車瑞士境內雲集了阿爾卑斯山脈90%以上的著名冰川和冰河谷地,所以搭乘觀光列車觀賞冰川的線路不下七八條。「火車冰川遊」被公認為瑞士旅遊的一大特色。  據國際冰川研究院報告顯示,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在過去兩年,瑞士境內主要的雪山加速融化,冰川表面積已減少1/5,形勢頗為嚴峻。
  • 瑞士十大觀光勝地,瑞士如畫般的阿爾卑斯山脈是值得一遊!
    ,中世紀歐洲人認為這座山脈由從天而降的龍巖組成在2100米(相當於700英尺)海拔的峰頂可以看到瑞士和法國阿爾卑斯山脈的風景,同時還可以看到山底的琉森湖,冬天以高地聖誕市場為特色,夏季則會有許多徒步旅行的機會,遊客可以乘坐世界上最陡峭的軌道列車到達山頂,它的好評率超過48% 第九:日內瓦大噴泉
  • 阿爾卑斯之歌—The song of alps
    初始了解瑞士這個遙遠的國度,源於很多年以前赤石路代的一部漫畫-阿爾卑斯玫瑰,以及久石讓的主題音樂作品阿爾卑斯玫瑰之歌。少女峰的黃金列車雪山之下少女峰寧靜的村莊山下的小木屋雪山,池塘和小木屋煙雲村落流森湖畔歐洲人的度假勝地,流森,這裡有悲傷的 獅子 雕像,是為了紀念在 法國 大革命時期,誓死保護法王路易十六而犧牲的 瑞士 僱傭兵而雕刻的,垂死的獅子形象紀念碑。被馬可·吐溫譽為「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石雕作品」。
  • 三條「網紅」觀光列車路線,駛入瑞士的山水秋色
    地點:瑞士 亮點:秋日觀光列車 瑞士進入金黃色的秋季,想感受這裡的山水秋色,最好的方式就是乘坐火車。
  • 「遊」在瑞士:「綠色旅遊」成標誌
    新華網日內瓦6月3日電(記者張淼)世界經濟論壇上月發布的《2015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士旅遊環境的可持續性在全球居首。經過瑞士旅遊部門、當地政府與民眾多年努力,綠色旅遊已是瑞士的標誌。  瑞士國土面積不大,僅約4.1萬平方公裡,其中三分之二為山區。阿爾卑斯山脈起伏的群山、河谷、山谷和高原等複雜地形,賦予這個國家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
  • 到此一遊|三條「網紅」觀光列車路線,駛入瑞士的山水秋色
    地點:瑞士亮點:秋日觀光列車瑞士進入金黃色的秋季,想感受這裡的山水秋色,最好的方式就是乘坐火車。在瑞士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散布著近3萬公裡的公共運輸網絡,觀光列車更被稱為「流動的藝術品」。有三條「網紅」觀光列車路線,是體驗瑞士秋天森林、雪山、湖畔以及小鄉村的最好選擇。先試試蘭德瓦瑟快車,登上「古老」的蒸汽小火車,體驗由五根石柱支撐的蘭德瓦瑟高架橋。高架橋位於庫爾與聖莫裡茨之間的阿爾布拉線上,由希臘工程師亞歷山大·阿卡圖斯設計。高達65米的高架橋跨越了蘭德瓦瑟山谷,雄偉壯觀。
  • 搭乘世界上最慢的「特快」列車,穿越阿爾卑斯
    冰川特快是瑞士最著名的一條全景火車線路,卻是世界上最慢的「特快」。圖/環球網「冰川特快」並無其他豪華列車的奢華裝飾、山珍海味與殷勤服務,它最大的賣點是風景,是阿爾卑斯。所以,當你乘上著名的「冰川特快」(Glacier Express),看著紅白相間的列車(瑞士國旗色)在河谷、山地、冰川、平湖中穿梭,你更能理解瑞士人對山,對阿爾卑斯的感情。
  • 旅行 | 搭乘世界上最慢的「特快」列車,穿越阿爾卑斯
    冰川特快是瑞士最著名的一條全景火車線路,卻是世界上最慢的「特快」。圖/環球網「冰川特快」並無其他豪華列車的奢華裝飾、山珍海味與殷勤服務,它最大的賣點是風景,是阿爾卑斯。所以,當你乘上著名的「冰川特快」(Glacier Express),看著紅白相間的列車(瑞士國旗色)在河谷、山地、冰川、平湖中穿梭,你更能理解瑞士人對山,對阿爾卑斯的感情。冰川特快,從策馬特至聖莫裡茲(夏季可至達沃斯),全程230公裡,由勞蒂亞鐵路及馬特洪哥達鐵路共同經營。
  • 鯨選2017 · 瑞士 | 在鐵力士雪山體驗最炫酷的「冰川漫步」
    鐵力士雪山,又稱鐵力士峰(Titlis),是阿爾卑斯山著名的風景區,海拔3238米,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份的山峰。鐵力士峰可供遊玩的種類煩多,冰川飛渡吊椅(Ice Flyer Chairlift)、鐵力士冰川樂園(Titlis Glacier Park)、冰川漫步(Glacier Hike)等。
  • 冰川列車:瑞士最經典的觀光線路
    冰川快車連接瑞士兩大代表性高山療養與滑雪勝地,南部的採爾馬特和東部的聖莫裡茨/達沃斯,全程300公裡。途中跨過291座橋梁,穿過91條隧道,翻越2000米以上的阿爾卑斯山口。列車採用全景觀車廂,特點是:寬大的玻璃窗向上彎曲,讓你全方位地觀賞窗外景色。列車設有優雅的餐車和迷你酒吧,向你提供獨特的美食、咖啡、小吃和飲料。
  • 高山湖泊 森林溼地 冰川雪山 完全不遜色於阿爾卑斯
    到了四姑娘山,體驗一把高山草甸的輕徒步,就算不能登頂雪山,在山脊上徒步也是一種享受呀。即便你擔心自己體力不夠好,那麼可以選擇聘請一個馬夫為你牽馬,一路跟隨,騎馬在草甸上走走停停,另有一番趣味。慢慢的盤上巴郎山,高原風光慢慢出現。對於平原的小夥伴來說,雪山似乎就是很遙遠的的存在,而此刻,這頗為震撼的雪山,就屹立在你眼前。
  • 瑞士版香格裡拉,藏於絕美雪山包圍之中,是冰川徒步旅行勝地
    瑞士,作為一個阿爾卑斯山脈的核心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60%,整個國家山川秀美,風景如畫。在瑞士,共擁有65000公裡徒步線路,是名副其實的「徒步天堂」,徒步旅行已經成為瑞士國民和遊客最直接接觸大自然,放鬆身心的最佳方式。
  • 瑞士最美的旅行路線,搭乘冰川火車爬雪山,飽覽阿爾卑斯「山王」
    毫無疑問,世界上最快的火車在我們中國,最快行駛時速超過600公裡,平時的高鐵時速也達300公裡以上。而世界上最慢的火車,居然是在高度發達的瑞士。瑞士有著世界上最為密集和繁忙的鐵路,但瑞士的火車行駛時速普遍很慢,理由很簡單:風景太美,開太快了乘客無法慢慢欣賞。在瑞士有句俗話:聰明人都坐瑞士火車。事實上,瑞士人出行絕大多數都會選擇坐火車,他們每年人均火車出行裡程數高達2288公裡,穩居世界第一。
  • 瑞士阿爾卑斯名峰投影五星紅旗,映紅雪山顯壯美神跡!
    瑞士阿爾卑斯名峰投影五星紅旗,映紅雪山顯壯美神跡!
  • 王寶強瑞士雪山上打拳霸氣十足,瑞士的雪山哪個最值得中國人去?
    3月6日,王寶強工作室在微博發了王寶強雪山上打拳的視頻,視頻中,王寶強動作一氣呵成,拳拳到位,可以說是十分有範,俠氣十足。寶強喜歡的是瑞士那座雪山呢?先讓過山撿到愛小編帶你來看看瑞士最美的雪山吧。少女峰是中國旅行團遊瑞士的首選,人多。可以近距離看冰川是特色,但如果天氣不好,就別上了,花800多人民幣,什麼都看不見。
  • 瑞士最壯觀的冰川,橫臥阿爾卑斯山谷,是當地絕美的「徒步天堂」
    整個阿爾卑斯山脈非常龐大,區域面積超過22萬平方公裡,其中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和1200條現代冰川,是歐洲飲水、灌溉和電力的源泉。在阿爾卑斯山脈眾多冰川中,規模最大、最長、形狀最美的一條名為阿萊奇冰川(Aletsch Glacier),它位於瑞士南部瓦萊州境內,在山谷中蜿蜒曲折,從少女峰的南面延伸到上羅納山谷,長達24公裡,是當之無愧的阿爾卑斯山
  • 阿爾卑斯山脈:歐洲的脊梁,巨大的山嶽冰川成就了滑雪者的天堂
    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位於歐洲中南部,總體上呈東西走向,總長度約為1200千米,寬度達到130至260千米,規模巨大,佔地總面積約為22萬平方千米,與庇里牛斯山脈、亞平寧山脈、迪納拉山脈等一系列山脈組成了阿爾卑斯山系。
  • 阿爾卑斯山脈最大的冰川,即將消失的世界遺址,不可錯過的勝地
    阿萊奇冰川,阿爾卑斯山脈上最大和最長的冰川,位於瑞士中南部伯爾尼茲山中。2001年阿萊奇冰川及少女峰(Jungfrau)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冰川消融的速度逐年遞增。
  • 瑞士列車,等待甦醒
    搭乘由瑞士雷蒂亞鐵路運營的兩條著名全景觀光列車——伯爾尼納快車(Bernina Express)和冰川快車(Glacier Express),不僅可以欣賞到沿路的旖旎景致,同時線路上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更能令旅途充滿樂趣。
  • 「保溫」防融化 瑞士為阿爾卑斯古老冰川蓋毛毯(圖)
    當地時間2018年6月19日,瑞士富卡山口,隆河冰川被蓋上純白色「毛毯」。隆河冰川是阿爾卑斯山脈最為古老的冰川,為了減緩冰川的融化速度,瑞士科學家每年夏季都會用巨大白色毛毯將其覆蓋。這種新奇的保護方式也讓遊客以全新的角度欣賞隆河冰川。科學家們還在冰川內部鑿出隧道,以供遊人穿行,深入接觸數千年未被開發的遠古冰層。圖片來源: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