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江西萬畝松林養雞基地:雞樹梢過夜 地休耕輪養
【解說】在有著「才子之鄉」之美譽的江西省撫州市北部,有這麼一片上萬畝的連片溼地松,當地農民企業家用超過十年的時間在這裡探索「生態養雞」。9月25日,記者實地探訪這片「雞林」,站在四層高的樓上遠遠望去,一個個養雞棚點綴在這片鬱鬱蔥蔥的松林中,四周傳來陣陣雞鳴。
-
江西撫州貧困戶脫貧記:勇摘貧困帽 爭做脫貧星(圖)
中新網撫州6月13日電 題:江西撫州貧困戶脫貧記:勇摘貧困帽 爭做脫貧星作者 吳鵬泉 李勇 吳越身殘志堅辛勤勞動、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直播帶動農副產品銷售……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
-
【精彩出列】松林土雞咕咕叫 脫貧摘帽不是夢
主觀思想上的改變讓劉瀅在行動上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大多人都在發展室內養雞產業的時候劉瀅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致富路。 前些年,家庭收入來源主要靠種植松樹和幾畝水田,再在屋後圍起一片土籬笆,散養一些土雞。夫妻二人就這樣起早貪黑,辛勤勞作,供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當時的劉瀅認為,只要一家人不挨餓,孩子能上學,就心滿意足了。
-
松樹變成「搖錢樹」 臨川「生態松林+良種雞」開拓扶貧新路探秘
在贛鄱大地山川丘陵中隨處可見的馬尾松、溼地松,如今在「才子之鄉」撫州市臨川區通過推廣松林養雞的模式,使松樹成為農民致富的「搖錢樹」。養雞樹:護林雞變成「飛天鳳」「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護林雞』變成了『飛天鳳』,這全託了好生態的福。」
-
平和縣實施「養雞生蛋」工程助力精準扶貧紀實
蘆溪鎮連城、九曲、秀蘆等6個村分別與當地水電站籤訂投資協議,按現代企業股份制參股,獲得固定分紅,平均每個村每年可按股權獲利4萬至6萬元,破解村財收入困局。 養好雞,「雞生蛋」「蛋孵雞」,平和「養雞生蛋」工程走上良性循環軌道, 成功打通了平和精準扶貧的最後一米。
-
安徽鳳陽縣板橋鎮畢生林:從殘疾貧困戶變成「養殖能手」
從一貧如洗,到如今的養殖能手,畢生林養殖致富的故事成了村裡津津樂道的新聞。畢生林今年45歲,是安徽鳳陽縣板橋鎮二鋪社區的貧困戶,23歲時不幸遭遇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再加上其母常年生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難。看著別人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而自己卻當貧困戶,畢生林的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
仁壽黑毛豬專業養殖助力貧困戶守家致富
在豬只的選擇上,她經過反覆對比,選擇了己丟失幾十年的傳統的、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黑毛豬來養殖,建起了能養500餘頭的養豬場和兩處2000餘只的養雞場。精準扶貧工程開展後,曾潤英夫婦與兒子媳婦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負擔起了幫抉本地貧困戶的責任,為當地貧困戶賒銷黑仔豬。為能更好地帶動貧困戶發展黑豬養殖,她採取了「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全鎮貧困戶循環發展黑毛豬養殖。
-
老農請來阿里雲AI深山養雞: 帶領423家貧困戶脫貧,明年目標破億
11月6日,中國最大的貴妃雞數位化養殖基地」福欣牧業」負責人雷金榮笑著對記者說,目前公司合作阿里雲完成了數位化改造——養殖管理、視頻監控、環控監測預警等AI系統已部署完成。現在,雷金榮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數十萬隻雞在梅花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中漫步。雷金榮是福建省古田鎮農民,20年前開始了養殖創業。最開始是養豬,8年後轉型養殖貴妃雞。
-
江西九江:「雞司令」扶貧記(圖)
中新網江西九江12月22日電 題:江西九江「雞司令」扶貧記 作者 金燁 付超 趙佳敏 「雞的體溫有41.5到42攝氏度,自身會不斷散發熱量,只要保持雞棚溫度不低於15攝氏度就行。」在江西九江廬山市蛟塘鎮芙蓉村利康農場的雞舍內,胡小紅查看著溫度計,仔細觀察雞群的活力,隨後叮囑工人適當調整通風。
-
福建將樂:「飛地」生態養殖模式 促進貧困村貧困戶增收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據中華之聲《樂遊風向標》報導,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境內山清水秀,清新滿邑,近年來,將樂縣立足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通過引進扶持以溫氏集團為核心的產業龍頭企業,創新建立以「飛地」生態養殖為典型的「公司+貧困村+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成功走出一條貧困村
-
茂林鎮:標準化肉牛養殖助力脫貧增收
茂林鎮:標準化肉牛養殖助力脫貧增收 2020-07-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鹹寧市鹹安區向陽湖鎮依託湖區群眾傳統養殖習慣發展「萬畝稻...
湖北鹹寧市鹹安區向陽湖鎮依託湖區群眾傳統養殖習慣發展「萬畝稻蝦基地」2017-07-19 11:04:00其中廣東畈村今年新發展大棚蔬菜70畝、露地蔬菜430畝;寶塔村今年新發展大棚蔬菜100畝,新建香菇基地1 個,年生產能力30萬筒;鐵鋪村新發展大棚蔬菜60畝、露天蔬菜300畝;綠山村新建香菇基地1個,年生產能力10萬筒。依託湖區群眾傳統養殖習慣發展「萬畝稻蝦基地」。向陽湖鎮水域面積廣,群眾有傳統水產養殖習慣和經驗。
-
鵬越談養殖:養雞場還能這麼建?快來看一下省錢又環保的大棚養雞
大棚養雞是最近幾年新流行的一種養雞模式,大棚養雞建造方便快捷,通風換氣的能力比較強,如果想要擴大養雞規模話推薦大家可以選擇這種養殖模式。很多人對養雞大棚的建設方法不是很了解,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下資料,把養雞大棚大搭建方法分享給大家。
-
養殖園項目助力和田貧困村脫貧摘帽
在過去半年的援疆工作中,讓她印象最深的便是當地的金雞養殖園林下養殖扶貧項目。貧困戶通過參與該項目,每年可增收9000元。 朝陽區投入50萬助力林下養殖扶貧 付菁文提到的扶貧項目就是北京援建的金雞養殖園林下養殖項目,該項目地處和田地區墨玉縣阿克薩拉依鄉胡木丹村,該村總面積1050畝,轄3個村民小組、247戶、1052人。
-
免費發放近萬隻「青年雞」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助農路
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如今,一個貧困戶靠散養幾十隻蛋雞還能不能脫貧?答案是可以,前提是政府得為這種聽起來很「原始」的脫貧思路設計好整個經營模式並落實下去。內蒙古化德縣,國家級貧困縣,300多戶貧困戶確實從簡單的「養雞」中實現了獲益增收,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此發放了9848隻「青年雞」,覆蓋全縣14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
-
重慶永川:「小養殖」,助推貧困戶穩定增收
為了幫助玉寶村對口幫扶的貧困戶摘掉「貧困帽」,實現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今年8月中旬,永川區審計局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採取「造血」的方式,把雞仔鴨仔和飼料送到貧困戶手中,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創收難問題。
-
廣西桂平市江口鎮激活集體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核心提示:近年來,廣西桂平市江口鎮通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江口鎮678戶2789人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順利脫貧。近年來,廣西桂平市江口鎮通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江口鎮678戶2789人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順利脫貧。桂平市江口鎮萬江、嶺南、和合3個貧困村外出務工人員多,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難度較大,集體經濟收入少。
-
江西扶貧一線見聞: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
王成前 攝中新網江西餘干12月23日電 題:江西扶貧一線見聞 脫貧路上的「冰」與「火」之歌作者 王昊陽 王成前隆冬時節,對於江西餘干縣的芡實種植戶來說,是小豐收的日子。被稱為「水中人參」的芡實已收穫完畢,養殖在池塘裡的大量魚類,當前正好起捕出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衡南南鋪村:生態養殖助力脫貧摘帽
為尋找一條脫貧致富路,駐村扶貧隊和村支兩委集中精力,以「一村一品一主體」為抓手,發展「生態養殖」,壯大集體經濟,助力貧困村民實現脫貧摘帽。,由村委會牽頭,該村40餘戶貧困戶與衡陽飛來農業信息有限公司籤訂了收購禽蛋供需協議,給每戶養殖戶配裝攝像頭,自願按照全程監控、穀物養殖、絕無添加的標準進行養殖,村委會還將做好技術指導、銷售和跟蹤等服務,就這一項,全村實現增收100萬元以上。
-
衡水深州「鮮天下」牽手「扶貧大棚」助力脫貧攻堅
筆者在現場見到西陽臺村主任魏增運,他介紹說,村「兩委」始終把脫貧攻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外出調研、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決定發揮村莊交通區位便利的優勢,發展高效益的溫室大棚種植,推動脫貧攻堅。說了算定了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