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昌12月1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陳露)歡歌笑語暖意濃,贛鄱處處豐收景。脫貧攻堅戰全面收官之際,穿行於贛鄱大地,那一條條平整筆直的「村村通」公路,那一片片充滿希望的特色種植區,那一個個不斷崛起的龍頭企業,以及那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妝點著這片16.69萬平方公裡的紅土地,讓人真切感受到升騰在這片紅土地上的希望和活力,更彰顯出廣大幹部群眾勠力同心戰貧困的累累碩果。
打贏脫貧攻堅戰,金融是重要的助推器。作為金融扶貧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中,江西郵儲銀行認真履行根植城鄉、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的重任,充分展現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責任、擔當與作為,把黨中央的惠民政策與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有機融合,構建扶貧工作「一盤棋」,提高金融服務「普惠性」,創新扶貧「新模式」,在贛鄱大地上交出了一份金融扶貧圓滿的「郵行答卷」。
強化黨建引領 堅定扶貧「主心骨」
為把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江西郵儲銀行黨委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扶貧工作,通過以上率下,統籌謀劃,靠前指揮,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全分行上下形成齊抓共管的「大扶貧」工作推動機制。
2018年8月,江西郵儲銀行在上饒餘干召開全省金融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
「助力脫貧攻堅既是責任,更是使命,唯有步履鏗鏘,才能行穩致遠。全分行要始終堅定擔當起國企責任和大行責任,將脫貧攻堅這項民生任務當作政治任務、經濟任務、發展任務來重視和對待。」江西郵儲銀行黨委書記、行長肖天星說道。為推動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助力扶貧措施落地生根,該分行黨委始終緊盯決勝脫貧攻堅「一號工程」,通過黨委會,行辦會和每月普惠金融、「兩財」「兩小」暨服務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議事機製作用等形式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江西省委省政府、監管部門和總行黨委關於金融扶貧的重大決策部署,紮實進金融扶貧工作。先後制定出臺了《2016-2018年金融精準扶貧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扶貧工作的通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江西省分行關於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2018-2020年)的指導意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江西省分行關於2019年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方案》《關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大個人精準扶貧貸款投入力度的通知》等專題文件,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發揮特色優勢,強化制度保障,細化工作思路和舉措。尤其是面對今年疫情和汛情雙重衝擊,江西郵儲銀行在第一時間走訪摸排扶貧企業、貧困戶發展產業受影響情況的基礎上,加大扶貧貸款投放力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全力做好了金融扶貧各項工作。
此外,抓牢三級機制,建立了省分行黨委統籌、市分行黨委負責、縣(市、區)支行支部抓落實的金融扶貧工作三級機制。各級黨組織把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通過建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衝鋒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自覺接受黨性鍛鍊和實踐考驗;提供利率、資源傾斜、授信、績效考核等多角度的政策;建立26個金融扶貧特色支行,創下江西銀行業的先河;與贛州市政府籤訂《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並全力推進了三年投放120億元扶貧貸款,全力支持贛南地區脫貧摘帽;啟動示範和帶動效應明顯的扶貧項目,全面對接特色產業脫貧、易地搬遷脫貧、勞務輸出脫貧、教育創業脫貧和重點扶貧項目,激發貧困人群的內生發展動力;通過政銀合作,大力發展了「財政惠農信貸通」「財園信貸通」、扶貧易貸等金融業務,將金融普惠和財政普惠相融合,攜手地方政府增強貧困山區造血功能;建設137個扶貧點,建立「電商+金融」普惠金融服務示範點242個......
做好金融扶貧工作,江西郵儲銀行用行動作答、讓數據說話:截至目前,其已累計為江西省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區)投放各項貸款超776億元,服務超40萬人次,貸款結餘超277億元,幫助16個貧困村摘掉貧困帽。
實施產業扶貧 增強扶貧「造血力」
產業興旺,激發內生動力,群眾致富才有希望。江西是革命老區,脫貧攻堅任務重,江西也是農業大省,農業資源豐富,生態產業優勢明顯。該分行聚焦當地資源稟賦,積極構建「輸血+造血」的長效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參與到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不斷探索以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助力百姓脫貧致富。
郵儲銀行江西橫峯縣支行信貸員主動上門了解客戶種植情況
又到瓜果飄香時,果農遊客採摘忙。在洋溢豐收喜悅的美好季節,在江西上饒市橫峯縣岑陽鎮朝堂村的「吉柚花灣」馬家柚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李衛平正和工人們緊張地忙碌著。2014年,他結束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流轉了3500畝荒山荒地,啟動建設馬家柚種植基地。並與朝堂村及周邊農戶建立了「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給周邊老百姓免費發放苗木,傳授種植技術,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市場要做大,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周轉資金。2017年,郵儲銀行橫峯縣支行了解到該公司通過產業發展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情況後,上門主動進行對接,並為其發放「惠農通」貸款300萬元。隨著資金的相繼到位,李衛平的馬家柚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目前,公司現有3500畝馬家柚種植生產基地,2000畝高端優質水稻種植基地,今年產量超過200萬斤年,銷售達到7000多萬元。並共帶動301戶貧困戶、980餘名村民脫貧致富,被上饒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橫峯縣「先進產業幫扶主體」單位。今年4月份,還被江西省扶貧辦和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農業產業化省級扶貧龍頭企業。
近年來,江西郵儲銀行通過產品及服務創新,利用專業化的信貸隊伍,深入調研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圍繞「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創新產品和優化現有要素,針對地方特色產業及具有扶貧帶動作用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小微企業,先後創新推出油茶、蜜桔、臍橙、光伏、西瓜等專項信貸產品,精準對接貧困戶多元化金融需求,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加大對吸納貧困戶就業、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著力通過信貸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使有產業發展願望、有一定發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此外,江西郵儲銀行還先後與省委農工部、省農業廳、林業廳、水利廳、扶貧移民辦等20個多個部門建立常態化的平臺合作機制,探索出了「銀行+政府」「銀行+電商」「銀行+合作社」「銀行+能人」「銀行+擔保公司」五大扶貧模式,累計創新了40多個特色產品,相繼推出了郵行老闆貸、再就業惠民貸、財政惠農信貸通、產業扶貧信貸通、惠農油茶貸、惠農易貸、光伏扶貧貸、銀擔惠農貸等扶貧小額貸款產品。這些模式推行下,造就了許多諸如「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廖秀英、專業大戶王昇陽、電商客戶華水林、寧都勵志園廖竹生、寧都江西惠大實業龍頭企業、特色產業鄧羅慶等致富帶頭人。累計發放產業扶貧信貸通貸款超14億元,帶動近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狠抓定點扶貧 真情遍灑「窮親戚」
屋外種花種菜,屋裡養竹貼畫,鍋碗瓢盆洗得錚亮,各種電器一應俱全……走進江西吉安市安福縣泰山鄉新水村的王冬生家中,一時很難想像這個家會和「貧困」掛上鉤。
王冬生,一名普普通通的貧困戶,因為妻子生病,獨自撫養兩個女兒。家庭收入極其匱乏,內生動力不足,建檔立卡初期家庭年人均收入僅1726.5元。在幫扶幹部朱群英及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王冬生轉變思維,開始產業脫貧,從養殖一頭牛開始,到現在規模30餘畝,養殖規模初具雛形。今年因為客戶訂單數量暴漲,王冬生更是在山裡開挖耕地,搭建牛棚,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江西郵儲銀行黨委書記、行長肖天星在泰山鄉新水村走訪慰問貧困戶
泰山鄉新水村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42人。2015年,接到江西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掛點通知要求後,江西郵儲銀行把掛點幫扶工作責任扛在肩上、系在心頭、抓在手中。第一時間成立了定點幫扶貧困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結對幫扶工作。同時領導小組下設駐村工作隊,遴選精幹力量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入駐安福縣泰山鄉新水村「聯姻」,為精準扶貧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江西郵儲銀行黨委書記、行長肖天星每年前往新水村調研座談,省分行其他黨委委員多次深入新水村推進扶貧工作,探索「黨建+扶貧」一體化工作格局,採取「金融+產業」扶貧模式,指導推進脫貧工作、督促工作隊紮實落實駐村工作要求,並現場進行捐助,成功助力新水村於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村民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這些年,江西郵儲銀行各級分支機構把定點扶貧作為推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的一個有力手段。截至目前,該分行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含已脫貧人口貸款、帶動服務貧困人口的貸款)結餘金額近33億元,監管計劃年淨增完成比超176%。已累計派出幫扶工作隊人數252名,掛點幫扶省內貧困村數量65個,今年已累計走訪調研1398次。出色出彩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成績,帶來社會各階諸多的認可,該分行已榮獲中央金融團工委2015-2016年度「銀團合作優秀項目」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優秀營銷項目獎、江西省網絡扶貧優秀創新案例「江西省金融精準扶貧作為獎」集體獎(最高獎)等諸多金融精準扶貧榮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奮鬥的起點。站在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新起點上,從江西郵儲銀行獲悉,為幫助貧困地區鞏固脫貧成果,江西郵儲銀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四不摘」要求,在全力做好收官工作的同時,提前謀劃未來常態化的扶貧工作模式,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接續推動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為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貢獻更大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