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西寧公園真熱鬧

2020-10-04 西海都市報

國慶假期第二日,西寧市的大街小巷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各大公園景區在初秋美景的映襯下,迎來了八方遊客。

人民公園 相機定格秋景

對於很多西寧人來說,每到假期,去人民公園遊玩看景成為節日裡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10月2日13時,人民公園內,鮮豔的五星紅旗、鮮花盆景等為節日增添了別樣的風景。遊人漫步觀景,在水池噴泉旁合影留念、在園林景點駐足賞景、在湖面上划船賞魚,定格西寧秋天的色彩。

過節最開心的莫過於小朋友了,在旋轉木馬前,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一手拿著卡通樣式的氣球,一手用泡泡機吹出彩色的泡泡。市民劉先生說,一大早,小孫女就吵著要去公園玩,吃過午飯,一家人就帶著孩子來逛公園。

當天的人民公園秩序井然,遊園的市民自覺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據公園工作人員統計,國慶假期首日,遊客人數超過16000餘人。


白沙灘公園 初秋美景盡收眼底

迎著秋陽,伴著和風,午後的白沙灘公園相比人民公園的熱鬧,靜逸了不少。人工湖上碧波蕩漾,湖旁樹葉開始泛黃,增添了一抹秋的印記。湖面中央,不時有鳥類飛過,停留在水面嬉鬧,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

湖岸邊的人行道上,有老先生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有說有笑;有孩子拿著手中的玩具水槍向湖中噴射水線;有過往的遊客不時拿出手機和相機記錄下美麗的風景。國慶假期第二日,市民或舉家而來,或攜朋帶友,相約這裡、邂逅自然美景,融入大自然。

為了避開人員密集場所,楊先生一家專門選擇了人少、環境幽雅的白沙灘公園享受假期。「今年的國慶假期恰逢中秋佳節,10月1日我們哪也沒去,一家人張羅團圓飯,在家看中秋晚會,今天帶著孩子逛逛公園。」楊先生說。

同樣帶家人遊園的市民李女士說,現在西寧的綠地和溼地越來越多,氣候也越來越好,這裡不光離家近,風景好,而且還很安靜。

假期各大公園受歡迎

「西寧的秋天越來越美了,出來活動一下身體,看看秋景。」15時,在南山公園鍛鍊的市民黃先生說。

隨著綠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西寧的秋景越來越美麗,許多市民選擇在家門口領略西寧美景,尤其是南山、北山秋景宜人,前去觀賞的遊客人數在假期持續增加。

麒麟灣公園秋色如畫,公園內的植被開始漸漸泛黃,風吹葉動,色彩豔麗,整個公園風光迷人。趁著秋意漸濃,遊客三三兩兩坐在公園的椅子上,悠然自得地欣賞美景。

在市民健步走的區域,不時有人鍛鍊著身體。市民張先生說,無論工作日還是假期,健身都是要長期堅持的,而健步走是首選的健身方式,不僅安全、簡單,而且鍛鍊強度易控制。公園設立這條道路的目的,也是為了引導更多人健康休閒。

16時左右,新寧廣場上,空中已被各式各樣的風箏佔據。廣場中央孩子們湊在放風箏的遊客身邊,不時喊著:「好高呀,都成了一個小點了。」

不少市民逛累了,就坐在廣場的石凳、石階上休息,雖然遊人較多,但秩序井然。

西寧市民在祥和的氛圍中盡情享受濃濃的親情和熱鬧的節日氣息。

(記者 李延緋/文 祁曉軍/圖)

相關焦點

  • 青海西寧北海公園景點介紹
    青海西寧北海公園景點介紹  西寧北海公園水資源充沛是西寧北海公園的最大特色,公園景觀設計緊扣這一資源特色,營造了江南園林風格。  西寧北海公園整個園區共分為六個區域,分別為入口迎賓廣場區、親水景觀區(南湖、北湖景觀區)、茶園(餐飲)休閒區、老年公寓區、民族風情展示區(含兒童遊樂區)、自然風景生態區。》》
  • 西寧的這座公園,曾經是亂鬨鬨現在是美美噠,希望你有空轉轉
    說到西寧的公園,我相信它是位於中心廣場旁邊的黃河路的小遊樂園,絕對是排在上面的,因為悠久的歷史,請問您知道西寧歷史上哪個公園最早?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是人民公園,其實不然,1949年解放前,我們西寧市真正意義上的公園只有一個,這個麒麟公園後來變成了勝利公園,80年代,公園裡建了很多兒童娛樂設施,所以改名為兒童公園,今天叫麒麟灣,今天想介紹的黃河路的小遊樂園是1960年開始建設的,與西寧相比,古老的公園多了些。
  • 相約西寧的公園,感受大自然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相約西寧的公園,感受大自然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綠色西寧》第二十集—我們的公園是花園 在西寧生活得久了
  • 青海西寧溼地公園建設讓城市更宜居
    央廣網西寧5月25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臺記者倪燕 張兆凱 周志萍)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溼地保護」是推動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舉措。十八大以來,青海省西寧市大力推進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成國家級溼地公園,讓詩人筆下「雨罷風和黃鸝鳴,高原原上景清明」的風韻得以再現。
  • 節日天津水上公園熱鬧而美麗
    節日天津水上公園熱鬧而美麗綠今 九個月的疫情之後,天津水上公園迎來巨大客流量。雙節期間,人們扶老攜幼,親朋相伴湧進了久違的這座歷史悠久的大公園。 10月3日,中午,我來到水上公園。遊客人人戴著口罩、掃碼排隊入園。
  • 鳳凰飛臨的地方,西寧南山公園
    因為西寧平均海拔兩千多米,高原造林成活率低,加之高寒、乾旱等惡劣天氣,更是難上加難。高原人不懼艱險,缺氧不缺精神,缺水不缺毅力,通過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適花適景的園林造景理念,南山公園加緊公園綠化工程景觀提升工作,最終呈現給大家一個自然得體、環境幽雅,具有南山特色的集休閒娛樂、生態觀光、餐飲服務、文體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山地公園。
  • 西寧海湖新區白沙灘公園河道為啥乾涸了?
    炎炎夏日有著西寧「小三亞」之稱的海湖新區白沙灘公園內以往都是人來人往兒童戲水、玩沙的熱鬧場面而如今因為河道乾涸裡面的淤泥散發著陣陣惡臭人們乘興而去卻掃興而歸「自從住在這附近以後,我就喜歡早晚到這個公園遛彎,河水也清澈,景致也好,但是現在不知道怎麼水停了,一個是乾涸不好看,一個是淤泥太臭,特別影響心情。」市民張女士說。市民劉先生則表示,自己接孫子放學後,每天都會路過這裡,天氣好的時候會在沙灘上玩一會兒再回家,現在沒有水,又太臭,基本不帶孩子來了。那麼河道內為什麼會突然停水?
  • 不來中心廣場就等於沒來西寧!
    中心廣場位於西寧南川河畔,是西寧城市地標之一。這裡周邊都是西寧最熱鬧的中心城區,河畔的風光也不錯,每天都有不少遊客過來散步。最值得看的還是傍晚時分,廣場上會很多人跳鍋莊,非常熱鬧,又獨具青藏高原特色。這個公園是一個城市中心的休閒廣場,就在中心廣場旁邊,靠近體育中心,整個的公園是靠著河而建的,這個非常的寬闊,而且水流很大,所以在整個西北的城市當中,這還算是比較少見的,這裡的人還是挺多的,尤其是有很多合唱團和老年的節目。
  • 西寧:近百個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新華社西寧10月11日電(記者 李寧)在高原古城西寧的碧山公園,紅白相間的波斯菊趕在秋日的尾巴徐徐盛開,吐露著淡淡的花香,引得遊人駐足欣賞。「真沒想到舊日的垃圾溝,今天能變成公園。」嗅著花香、賞著花景、走著花路,79歲的周惠芳拿起手機拍個不停,「山綠了,水清了,景美了,心情自然舒暢了。」
  • 西寧近百個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高原古城西寧的碧山公園,紅白相間的波斯菊趕在秋日的尾巴徐徐盛開,吐露著淡淡的花香,引得遊人駐足欣賞。「真沒想到舊日的垃圾溝,今天能變成公園。」像碧山公園這樣的城市公園,在西寧大大小小有近百個:依山傍水的湟水溼地公園、交通幹線沿線的北川美麗園、工業用地改造而成的園博園……近年來,通過改造城市廢棄用地、鋪設園路小廣場、豐富植物配置模式等措施,西寧城市公園綠地面積不斷增加,曾經「山上不長草、颳風石頭跑」的「土」日子一去不復返。
  • 青海西寧北海公園景點介紹
    青海西寧北海公園景點介紹  西寧北海公園水資源充沛是西寧北海公園的最大特色,公園景觀設計緊扣這一資源特色,營造了江南園林風格。  西寧北海公園整個園區共分為六個區域,分別為入口迎賓廣場區、親水景觀區(南湖、北湖景觀區)、茶園(餐飲)休閒區、老年公寓區、民族風情展示區(含兒童遊樂區)、自然風景生態區。》》
  • 來自15分鐘生活圈的西寧幸福感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自我市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圈」以來,市民生活品質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強……這也為西寧市上榜「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助力加碼,說起來自「15分鐘幸福生活圈」的西寧幸福感,市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記者 張弘靚) 這個「圈」串起我們的幸福生活 寧瑞水鄉居民 李貝貝 近幾年西寧的變化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提升百姓幸福感方面做得愈加細緻入微。
  • 來自大學生的西寧幸福感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西寧榮獲「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無論是生活在這座幸福城市的人,還是曾經在這座城市生活過的人,無一不為之歡呼叫好。而這其中,就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他們或來自五湖四海,或去了五湖四海,但他們都因為在西寧感受到了溫暖、收穫到了幸福而對這座城市銘記於心…… 在西寧上大學的學生看來,西寧不僅顛覆了對大西北的認識,而且很享受在西寧上學的幸福生活,出臺的一系列助學舉措,讓外地的貧困學生解除了後顧之憂,老師同學和城市的風土人情,讓他們感受到了西寧的幸福溫度。
  • 突兀虎臺下的幸福西寧
    就是這麼一塊頗顯荒蕪、急需保護的歷史古地在期待著重塑形象之時,西寧市將其打造為南涼虎臺遺址公園。這是一座仿漢代門樓建築的院子。兩座門樓顯得威武雄壯。門外看,院內有一座小的土山,並有幾尊雕像和幾處建築。門口上有一牌匾,上寫「西寧南涼虎臺遺址公園。」公園是由轅門、閱兵場、玉璽和銅鼎、三王雕塑、修復的土臺、篝火臺、將軍亭、文物展廳等組成。
  • 西寧這個公園700餘株海棠熟了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是美好的季節秋天的美給我們帶來了清爽秋天給我們帶來果實的香甜位於西寧市寧張路的海棠公園是青海省目前僅有的以「海棠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園內現存20年以上海棠大樹700餘株海棠品種繁多、滿枝碩果纍纍是著名的木本觀賞植物類群金秋季節走進西寧海棠公園海棠樹掛滿紅果紅裡透紅非常壯觀海棠樹金秋葉片黃秋冬季節果紅滿樹陽光普照晶瑩剔透紅果配金黃色樹葉美好的景色是超越季節的交織在一起的色彩看上去非常美仿佛充滿著驚喜
  • 西寧:高原山城水連天
    西寧,在努力實現水韻城鎮、水美鄉村建設目標的路上,制定了高原生態水網、高原綠灌溉水網、高品質城鄉供水安全水網、高原智慧水網等「四大水網」建設任務,通過各類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構建高山低谷不同層次的立體水網,營造出河湖溝渠、湖泊庫塘交織相映、山水連天的高原水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在西寧這座高原山城,山水之樂皆可獲得。
  • 夏都西寧,360度全域美景打開
    但是許多來西寧的遊客,第一站都會停在西寧最大最鮮明的地方——中心廣場,從這座廣場上,能真切感受到河湟人家茶餘飯後的生活和文化。除了商業活動和展會,這座廣場從正式開放那天就成了西寧人休閒散心的聖地。當高原的太陽還未升起時,廣場上已經開始熱鬧。
  • 西寧:從「有公園的城市」向「公園中的城市」轉變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萬壽菊、牽牛、三色堇、孔雀草、月季等五顏六色的花朵在以八瓣蓮花為形狀的花池中嬌豔綻放,造型油松、造型紫葉矮櫻等為秋日的西寧增添絢爛秋景……10月11日,作為塔爾寺大景區入口處的景觀公園——蓮花湖公園喜迎八方遊客。如今,類似這樣的綠地公園在西寧市「遍地開花」,渲染著這座城市的色彩,豐富著西寧市民的美好生活。
  • 「三月小雨」觀牡丹--西寧文化公園
    西寧五月氣溫舒適宜人,小雨淅淅瀝瀝,就像家鄉三月的小雨,文化公園牡丹芍藥睡蓮水仙漸次開放!楊柳依依細雨晴,滿園芬芳春意濃;睡蓮水仙花正豔,唯有牡丹真國色!
  • 西寧人均一座小花園
    回望近5年,西寧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堪稱「空前」,一座花園城市初現雛形。出門見綠,公園就在家門口!這是西寧市民最深切的綠色感受。這是西寧街頭綠地的真實寫照公園,也改變了市民的生態理念,讓市民更愛綠,更護綠;公園,更讓西寧這座高原明珠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