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是黃山市的市中心,面積不大,從市中心打車,大多數情況只要起步價就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屯溪,不知道哪裡好玩,路上問一下計程車司機師傅,它們多半會告訴你,去老街吧。
它們所說的老街,就是屯溪老街,隔著一座老大橋與黎陽老街相對。當地人所說的老大橋其實有個正規的名字,叫做鎮海橋,也有四五百年歷史了,一頭連著屯溪老街,一頭連著黎陽老街。
在當地有「明清的屯溪,唐宋的黎陽」之說,足見黎陽老街的地位。現在看到的黎陽老街,自然不是唐宋時期的黎陽老街了,只是名字相同。2010年這片區域舊城改造,現在看到的多數都是仿古建築。雖然如此,我也推薦過去看一下,然後再回到屯溪老街做個對比,你會發現其實還是黎陽老街更好看。
由於是新建的街道,各種建築和設施都考慮了目前和今後的使用,走在這裡感覺各種設施更加便利,有古樸的粉牆黛瓦老宅院,也有新式的民宿客棧咖啡館乃至電影院,古老的身體內跳動的是一顆年輕的心。
反觀屯溪老街上,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一模一樣,風格極其統一,商鋪也都雷同,大多數都是文房四寶,茶葉,小吃,醬菜之類的,不過要是吃小吃的話,我還是會回到屯溪老街來吃。
徽州特有的小吃毛豆腐,在屯溪老街上經常看到,豆腐切成一寸大小的塊狀,新鮮的豆腐是不吃的,一定放幾天,等豆腐都長出了綿長的毛,大約有一寸來長,就可以吃了。一般當地的吃法是用油煎了吃,油煎過後白色的毛會萎縮變黑,口感很特別。
高湯小餛飩也是黃山當地有名的小吃。 在舊時,賣餛飩都是挑著一個餛飩擔子,走街串巷的叫賣,遇到有客人買餛飩,停下腳來,手腳麻利的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餛飩皮和餡料,當場包起來,餛飩擔子另一側的煤火燒的正旺,水咕嘟咕嘟的翻騰著,只要幾分鐘,一碗熱騰騰的餛飩就做好了。
餛飩的個頭並不大,餛飩皮更是薄如紙,隱約可以看到裡邊包裹的餡料。這一碗餛飩的精華全在湯裡了,湯鮮美無比,吃完餛飩,湯也就喝完了,有時候甚至先喝碗湯而餛飩還有剩餘。一碗小餛飩十元錢,還是很值得品嘗的。
徽州人除了吃毛豆腐以外,也喜歡吃臭豆腐。臭豆腐在全國各地都有,看起來不太一樣,做法也不盡相同。這裡的臭豆腐是用菜油煎的。燒熱的鐵板上倒上菜油,香氣一下子就出來了,臭豆腐放上去慢慢的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吃了,配上特製的辣椒醬口味更佳。
在屯溪老街上溜達,見到最多的小吃一定是這種小燒餅了,一條老街上有十幾家甚至幾十家攤位都在賣這種燒餅,都是現場烤的,個頭很小,餡料一般用梅乾菜,可以是辣的也可以不辣,入口酥脆,涼了以後還能保存較長時間。如果在外邊攤位上買,一般五毛錢一個,在店裡吃會貴一點,但是也很實惠的。
還有當地的五城香乾,是用豆腐製成的,比豆腐更加韌脆,味道也更加豐富。
每次來黃山一定要吃的,就是小筍肉絲麵了。黃山的山區多產竹筍,跟肉絲簡直就是絕配,清淡的筍吸收肉的香氣變的更加可口,筍和肉在一起可以炒,燒,燉,徽州人都是吃筍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