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有550天。東京在城市各處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開發,時時刻刻改變著自己的樣貌。那麼能夠代表現在的東京的風景是什麼呢?
日本建築設計雜誌Casa Brutus在「東京的變與不變」環節中,邀請了坂茂、伊東豐雄、石上純也、重松象平等13位日本當代知名建築師,談談他們所認為的「最能代表東京都市風景的場所」。本次將為您著重介紹其中四處。
不變的東京之
從很早以前開始,這就是我在東京最喜歡的建築。
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藝大的補習學校有「建築繪畫」這個課題,暑假的每天我都在畫這個建築的素描。後來在接受建築教育的時候,我才了解到一直以來只認得名字的建築師丹下健三,以及負責構造設計的坪井善勝,他們的工作是多麼偉大的革新。
這棟建築以吊橋結構聞名。但我所尊敬的德國建築師弗萊·奧託認為:「這不只是單純的結構。」從兩端的兩根柱子下降的電纜是吊橋結構,但是從電纜到兩側屋頂的結構曲線,不是單純的曲線,而是設計的曲線。
建築構造不見得美,但建築的美與建築構造的周邊息息相關。丹下健三正是明白這一點,才有意識地使用彎曲的鋼筋。
這座建築讓我明白了:在各種要求所引導規劃出來的範圍內,決定什麼才是最美的,是身為建築師的責任。
—— 坂茂
坂茂
1957年出生於東京,以紙造建築聞名,並熱心於將建築技術運用於人道主義事業。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近期作品:靜岡縣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等等。並積極參與災後重建計劃。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是丹下健三(たんげけんぞう/Kenzo Tange)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設計的。為了讓選手和15000名觀眾有共鳴,丹下決定營造沒有柱子遮擋的空間。他用一對主鋼索,在距離126m的2根高40m的主結構塔柱之間進行懸索橋狀的張拉。最初的設計張拉的範圍更廣,但是為了實現理想的曲線,加之為了支撐屋面荷載的能力,丹下使用了鋼筋做成半剛性懸掛結構。
當時距離二戰結束還沒有20年,這座讓世界為之驕傲的競技場只花費了18個月就完工,可以稱之為奇蹟了。
在外國人當中,這座建築物知名度很高。它的特異的外部形狀加之裝飾性的表現,似乎可以追溯到作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豎穴式住居。這展示出丹下健三傑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對日本文化的獨到理解。並且做到了和現代的構造美完美結合,相得益彰。
不變的東京之
在追求合理性、不斷撤舊建新的市中心,考慮到城市經濟圈的作用和意義,以防禦為目的的「護城河」和「城牆」,它們的存在好像都不太合理。它們既不是一種自然地貌,也不是公園或紀念碑,也不是基礎設施。當然也算不上是是建築物。
即使是定義如此模糊的存在,卻是皇居必備的組成部分。這就顯得格外威風凜凜,讓人心情舒適。和周邊相比分外不同,就像是東京的平行時空。
即使是在看起來不會改變的東京,我也希望這種屬於不同時間軸的、多樣化的城市空間可以越來越多。
—— 重松象平
重松象平
1973年出生,OMA建築事務所合伙人及紐約分部主管。近期作品:虎之門之丘車站大廈(Toranomon Hills Station Tower)。預計2022年竣工。
在1636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時代裡,江戶城的建設就已經完成。以本丸為中心,內堀與外堀呈螺旋狀相連。外堀在明治時代被埋,內堀還保留著現在的樣子。2020年東京奧運會,內堀路的一部分將作為馬拉松和競走的比賽路段。
內堀路旁的東京皇宮酒店(Palace Hotel Tokyo)內法國餐廳CROWN所拍攝到的風景。可以內堀路的前方是虎之門之丘。
改變的東京之
在被現代建設所覆蓋的東京,築地市場是能喚起人們對江戶時代廚房回憶的不可替代的場所。得知築地市場要遷往現代化的豐洲市場,這個傳統要被斷送,我感到十分遺憾。
—— 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
1941年出生。曾在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在1971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近期作品:中國臺灣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岐阜市立圖書館(原名:岐阜媒體中心Minna No Mori GiFu Media Cosmos)和信每Media Garden(Shinmai Media Garden)。
從江戶時代起,日本橋魚河岸為首的市場群就一直肩負東京食品流通的重任。但是在1923年9月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中遭到摧毀。同年12月,借原本在外國人居留地(築地居留地)的海軍省屬地作為臨時的東京市設魚市場的地點,就此開始建設新的鮮魚市場,也就是築地市場。1935年,在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佐野利器的指導下,築地市場建築物的建造完成了。
在東京11座中央市場中,築地市場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座,聞名海外,稱為「世界的魚市場」。2001年,由於設施老化、無法對應流通環境的變化等問題,東京都和業界的協議機關一致決定:將築地遷往豐洲。2018年10月6日,築地市場正式結束營業。
1935年~2018年,歷經83年,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築地市場舊址將被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帕運會時運送運動員和相關人員的車輛基地。
在11日豐洲市場開業的同時,築地市場拆卸工程也將開始。
從停車場角度可以看到的豐洲超高層集合住宅。
既是改變的亦是不變的東京之
我喜歡不易被察覺,但時刻都在發生的流動性的變化。
小時候的我很討厭東京塔,覺得紅白兩色的搭配很庸俗。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與航空法的規定有關,一心在想「這麼大的構築物,為什麼就不好好考慮顏色的搭配呢」。
但是現在,不知為何我開始喜歡上東京塔。可能是因為東京建設了許多巨大的建築物、豪華的商業大樓,使得東京塔的比例和色彩都被壓制了。我覺得隨著時代變遷,人對都市的印象也在動搖吧。
—— 石上純也
石上純也
1974年出生。2009年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2010年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近期作品:日本栃木縣自然公園和餐廳(Botanical Farm Garden,Art Biotop Water Garden & Restaurant,Tochigi,Japan)。
東京塔是東京的象徵,更是每一位到日本旅行的人必打卡的地方。嵐的成員櫻井翔提出的東京建築巡禮中也是將東京塔放在第一位。
東京塔的正式名稱其實叫「日本電波塔」。於1957年6月29日開工1958年10月14日竣工,一直到晴空塔誕生為止,東京鐵塔一直都是日本最高建築。
東京塔就是以艾菲爾鐵塔為範本建造,目的是為了改善電波供給狀況。332.6米是考慮到風力對電波的幹擾定下的最終高度。然而,想要在日本這個地震頻發的國家蓋建仍然是極其困難的。
負責東京鐵塔構造的是在日本擁有「抗震構造之父」之稱的內藤多仲(ないとう たちゅう/ Tachu Naito)。他不僅在抗震設計方面,同時在鐵塔設計領域也是權威人士,被人們稱為「塔博士」,曾設計了名古屋電視塔、大阪通天閣等日本著名建築。從他接到東京塔的設計開始到最後設計圖紙就有一萬張這麼多。
東京塔超越了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成為了世界上第一高塔。東京塔在建築使用的是高層建築常用的鋼結構,其比艾菲爾鐵塔高近13米,使用的建築材料只有艾菲爾鐵塔的一半(艾菲爾鐵塔重7300噸,東京塔僅重4000噸),建造時間只花了大概一年半,還不到艾菲爾鐵塔的三分之一。用這樣少的材料和這樣短的時間,平地豎起這座防颱風、抗地震的龐然大物,震驚了全世界。
鐵塔由四腳支撐,為稜錐體,塔身被塗成一段一段的橙黃色和乳白色,是因為航空交通管制規定以利辨識。近年來大眾的景觀要求提升,鐵塔不再有顏色限制,但原有的顏色就這樣保留下來。
燈光照明則由世界著名照明設計師石井幹子設計主持,照明時間為日落到午夜0點之間。燈光顏色隨季節變化,夏季為白色,春、秋、冬季為橙色。有時也會配合一些活動,出現非常有意思的顏色搭配。例如[華嵐]的特別企劃,讓東京塔一夜變成藍(大野智)紅(櫻井翔)綠(相葉雅紀)黃(二宮和也)紫(松本潤)這五種顏色。非常的有意思!
東京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臺,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臺,可一覽東京都內景色,晴朗之日可遠眺富士山。鐵塔正下方建有四層的東京鐵塔樓,除設置了通往展望臺的出入口外,還設有東京鐵塔水族館和各種紀念品的小賣鋪。
雖然現在東京塔已經不是日本最高塔了,但這裡有太多人的美好回憶。它依舊是東京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東京塔
MAIN DECK(150米)
票價:900日元
入場時間:9:00~23:00(最終入場 22:30)
TOP DECK TOUR
票價:2800日元
入場時間:9:00~22:45(最終入場 22:00~22:15)
地址:東京都港區芝公園4‐2‐8
電話:+81-3-3433-5111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或加微信號:yayaworld2014
本文均為譯者編譯,僅反映譯者個人水平,文字的準確性由譯者負責。文章由譯者個人提供,僅用於譯者間的學習交流。請尊重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訂閱號【Yayaworld日本】。
▷隈研吾和他所設計的新國立競技場|日本·建築
更多日本資訊盡在yayaworl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