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的東京——日本建築師眼中的東京風景|日本·建築

2022-01-30 Yaya world

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有550天。東京在城市各處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開發,時時刻刻改變著自己的樣貌。那麼能夠代表現在的東京的風景是什麼呢?

日本建築設計雜誌Casa Brutus在「東京的變與不變」環節中,邀請了坂茂、伊東豐雄、石上純也、重松象平等13位日本當代知名建築師,談談他們所認為的「最能代表東京都市風景的場所」。本次將為您著重介紹其中四處。

不變的東京之

從很早以前開始,這就是我在東京最喜歡的建築。

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藝大的補習學校有「建築繪畫」這個課題,暑假的每天我都在畫這個建築的素描。後來在接受建築教育的時候,我才了解到一直以來只認得名字的建築師丹下健三,以及負責構造設計的坪井善勝,他們的工作是多麼偉大的革新。

這棟建築以吊橋結構聞名。但我所尊敬的德國建築師弗萊·奧託認為:「這不只是單純的結構。」從兩端的兩根柱子下降的電纜是吊橋結構,但是從電纜到兩側屋頂的結構曲線,不是單純的曲線,而是設計的曲線。

建築構造不見得美,但建築的美與建築構造的周邊息息相關。丹下健三正是明白這一點,才有意識地使用彎曲的鋼筋。

這座建築讓我明白了:在各種要求所引導規劃出來的範圍內,決定什麼才是最美的,是身為建築師的責任。

—— 坂茂

坂茂

1957年出生於東京,以紙造建築聞名,並熱心於將建築技術運用於人道主義事業。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近期作品:靜岡縣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等等。並積極參與災後重建計劃。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是丹下健三(たんげけんぞう/Kenzo Tange)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設計的。為了讓選手和15000名觀眾有共鳴,丹下決定營造沒有柱子遮擋的空間。他用一對主鋼索,在距離126m的2根高40m的主結構塔柱之間進行懸索橋狀的張拉。最初的設計張拉的範圍更廣,但是為了實現理想的曲線,加之為了支撐屋面荷載的能力,丹下使用了鋼筋做成半剛性懸掛結構。

當時距離二戰結束還沒有20年,這座讓世界為之驕傲的競技場只花費了18個月就完工,可以稱之為奇蹟了。

在外國人當中,這座建築物知名度很高。它的特異的外部形狀加之裝飾性的表現,似乎可以追溯到作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豎穴式住居。這展示出丹下健三傑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對日本文化的獨到理解。並且做到了和現代的構造美完美結合,相得益彰。

不變的東京之

在追求合理性、不斷撤舊建新的市中心,考慮到城市經濟圈的作用和意義,以防禦為目的的「護城河」和「城牆」,它們的存在好像都不太合理。它們既不是一種自然地貌,也不是公園或紀念碑,也不是基礎設施。當然也算不上是是建築物。

即使是定義如此模糊的存在,卻是皇居必備的組成部分。這就顯得格外威風凜凜,讓人心情舒適。和周邊相比分外不同,就像是東京的平行時空。

即使是在看起來不會改變的東京,我也希望這種屬於不同時間軸的、多樣化的城市空間可以越來越多。

—— 重松象平

重松象平

1973年出生,OMA建築事務所合伙人及紐約分部主管。近期作品:虎之門之丘車站大廈(Toranomon Hills Station Tower)。預計2022年竣工。

在1636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時代裡,江戶城的建設就已經完成。以本丸為中心,內堀與外堀呈螺旋狀相連。外堀在明治時代被埋,內堀還保留著現在的樣子。2020年東京奧運會,內堀路的一部分將作為馬拉松和競走的比賽路段。

內堀路旁的東京皇宮酒店(Palace Hotel Tokyo)內法國餐廳CROWN所拍攝到的風景。可以內堀路的前方是虎之門之丘。

改變的東京之

在被現代建設所覆蓋的東京,築地市場是能喚起人們對江戶時代廚房回憶的不可替代的場所。得知築地市場要遷往現代化的豐洲市場,這個傳統要被斷送,我感到十分遺憾。

—— 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

1941年出生。曾在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在1971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近期作品:中國臺灣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岐阜市立圖書館(原名:岐阜媒體中心Minna No Mori GiFu Media Cosmos)和信每Media Garden(Shinmai Media Garden)。

從江戶時代起,日本橋魚河岸為首的市場群就一直肩負東京食品流通的重任。但是在1923年9月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中遭到摧毀。同年12月,借原本在外國人居留地(築地居留地)的海軍省屬地作為臨時的東京市設魚市場的地點,就此開始建設新的鮮魚市場,也就是築地市場。1935年,在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佐野利器的指導下,築地市場建築物的建造完成了。

在東京11座中央市場中,築地市場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座,聞名海外,稱為「世界的魚市場」。2001年,由於設施老化、無法對應流通環境的變化等問題,東京都和業界的協議機關一致決定:將築地遷往豐洲。2018年10月6日,築地市場正式結束營業。

1935年~2018年,歷經83年,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築地市場舊址將被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帕運會時運送運動員和相關人員的車輛基地。

在11日豐洲市場開業的同時,築地市場拆卸工程也將開始。

從停車場角度可以看到的豐洲超高層集合住宅。

既是改變的亦是不變的東京之

我喜歡不易被察覺,但時刻都在發生的流動性的變化。

小時候的我很討厭東京塔,覺得紅白兩色的搭配很庸俗。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與航空法的規定有關,一心在想「這麼大的構築物,為什麼就不好好考慮顏色的搭配呢」。

但是現在,不知為何我開始喜歡上東京塔。可能是因為東京建設了許多巨大的建築物、豪華的商業大樓,使得東京塔的比例和色彩都被壓制了。我覺得隨著時代變遷,人對都市的印象也在動搖吧。

—— 石上純也

石上純也

1974年出生。2009年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2010年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近期作品:日本栃木縣自然公園和餐廳(Botanical Farm Garden,Art Biotop Water Garden & Restaurant,Tochigi,Japan)。

東京塔是東京的象徵,更是每一位到日本旅行的人必打卡的地方。嵐的成員櫻井翔提出的東京建築巡禮中也是將東京塔放在第一位。

東京塔的正式名稱其實叫「日本電波塔」。於1957年6月29日開工1958年10月14日竣工,一直到晴空塔誕生為止,東京鐵塔一直都是日本最高建築。

東京塔就是以艾菲爾鐵塔為範本建造,目的是為了改善電波供給狀況。332.6米是考慮到風力對電波的幹擾定下的最終高度。然而,想要在日本這個地震頻發的國家蓋建仍然是極其困難的。

負責東京鐵塔構造的是在日本擁有「抗震構造之父」之稱的內藤多仲(ないとう たちゅう/ Tachu Naito)。他不僅在抗震設計方面,同時在鐵塔設計領域也是權威人士,被人們稱為「塔博士」,曾設計了名古屋電視塔、大阪通天閣等日本著名建築。從他接到東京塔的設計開始到最後設計圖紙就有一萬張這麼多。

東京塔超越了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成為了世界上第一高塔。東京塔在建築使用的是高層建築常用的鋼結構,其比艾菲爾鐵塔高近13米,使用的建築材料只有艾菲爾鐵塔的一半(艾菲爾鐵塔重7300噸,東京塔僅重4000噸),建造時間只花了大概一年半,還不到艾菲爾鐵塔的三分之一。用這樣少的材料和這樣短的時間,平地豎起這座防颱風、抗地震的龐然大物,震驚了全世界。

鐵塔由四腳支撐,為稜錐體,塔身被塗成一段一段的橙黃色和乳白色,是因為航空交通管制規定以利辨識。近年來大眾的景觀要求提升,鐵塔不再有顏色限制,但原有的顏色就這樣保留下來。

燈光照明則由世界著名照明設計師石井幹子設計主持,照明時間為日落到午夜0點之間。燈光顏色隨季節變化,夏季為白色,春、秋、冬季為橙色。有時也會配合一些活動,出現非常有意思的顏色搭配。例如[華嵐]的特別企劃,讓東京塔一夜變成藍(大野智)紅(櫻井翔)綠(相葉雅紀)黃(二宮和也)紫(松本潤)這五種顏色。非常的有意思!

東京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臺,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臺,可一覽東京都內景色,晴朗之日可遠眺富士山。鐵塔正下方建有四層的東京鐵塔樓,除設置了通往展望臺的出入口外,還設有東京鐵塔水族館和各種紀念品的小賣鋪。

雖然現在東京塔已經不是日本最高塔了,但這裡有太多人的美好回憶。它依舊是東京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東京塔

MAIN DECK(150米)

票價:900日元

入場時間:9:00~23:00(最終入場 22:30)

TOP DECK TOUR

票價:2800日元

入場時間:9:00~22:45(最終入場 22:00~22:15)

地址:東京都港區芝公園4‐2‐8

電話:+81-3-3433-5111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或加微信號:yayaworld2014

本文均為譯者編譯,僅反映譯者個人水平,文字的準確性由譯者負責。文章由譯者個人提供,僅用於譯者間的學習交流。請尊重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訂閱號【Yayaworld日本】。

▷隈研吾和他所設計的新國立競技場|日本·建築

更多日本資訊盡在yayaworld APP

相關焦點

  • 槙文彥、伊東、妹島等13位日本建築師眼中,最能代表東京的場所
    2020年即將在東京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讓日本全國上下持續抱有極大的熱情與關注。知名設計雜誌Casa Brutus近日基於展望2020東京奧運會的前提,以「東京,再發現」為主題,重新審視了近現代以來東京的都市與建築發展。
  • 《日本東京建築風景》插翅虎-協助拍攝
    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北京攝影愛好者馮先生在著名的青海地區拍攝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4幅圖】此作品由威海攝影愛好者烏先生在著名的泰安地區拍攝日本東京建築風景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10幅圖】此作品由深圳攝影愛好者祖先生在著名的東莞地區拍攝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11幅圖】
  • 兩頭蛇《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
    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湖州攝影愛好者費先生在著名的舟山地區拍攝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舟山攝影愛好者魚先生在著名的安徽地區拍攝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湛江攝影愛好者包先生在著名的安徽地區拍攝
  • 《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獨火星-協助拍攝
    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四川攝影愛好者狄先生在著名的深圳地區拍攝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紹興攝影愛好者尹先生在著名的鹽城地區拍攝日本東京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珠海攝影愛好者冉先生在著名的肇慶地區拍攝
  • 《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兩頭蛇-協助拍攝
    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湖州攝影愛好者費先生在著名的舟山地區拍攝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舟山攝影愛好者魚先生在著名的安徽地區拍攝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湛江攝影愛好者包先生在著名的安徽地區拍攝日本東京銀座建築風景【第4幅圖】此作品由邢臺攝影愛好者董先生在著名的山西地區拍攝
  • 《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轟天雷-協助拍攝
    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河南攝影愛好者竺先生在著名的邯鄲地區拍攝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西安攝影愛好者宿先生在著名的杭州地區拍攝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煙臺攝影愛好者邊先生在著名的洛陽地區拍攝
  • 《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打虎將-協助拍攝
    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銀川攝影愛好者谷先生在著名的揚州地區拍攝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哈爾濱攝影愛好者梅先生在著名的大連地區拍攝日本標誌性建築東京塔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武漢攝影愛好者邴先生在著名的珠海地區拍攝
  • 日本東京歷史悠久的建築文化
    江戶東京博物館位於龍宮的江戶東京博物館以其相撲文化而聞名,提供展示江戶時代生活畫像的展品和模型。它的姐妹博物館,江戶東京開放式的AIr博物館,也有許多房屋和建築物的展品,這些展品被保存並重新安置到博物館或重建,以實現真人大小的傳統日本建築。
  • 東京音樂廳獲獎方案公布,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傳統建築
    儘管音樂廳通常吸引的是對於音樂有著特殊喜好的人群,但來自伊朗的建築設計公司Hajizadeh& Associates對此卻另有想法——他們要將音樂廳獻給城市的所有市民,而不僅是音樂愛好者。他們的「東京音樂廳」設計是參與設計競賽的獲獎作品,設計靈感來源於日本傳統建築,將音樂廳的屋頂改造成一個供市民休閒與冥思的公共空間。由於音樂廳項目坐落於東京的社區,設計的初始便從周邊區域分析著手。基地周邊毗鄰明治路和狹窄的竹下路,是一個重要的城市中心地塊。
  • 從1964東京奧運會看日本建築與設計:混凝土中的重生
    隈研吾設計的東京奧運會主場館如果說丹下健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表達了日本在1964年時的野心,那麼現在,自然材料則回應著經濟與生態挑戰並存的未來。1964年時,還是個孩子的隈研吾曾參觀奧運會,他稱讚丹下健三的體育館激發他展開了自己的建築生涯,「丹下健三對於光線的處理就像一位魔術師,」隈研吾在兩年前的採訪中回憶了兒時見到代代木國立競技場時的場景,「從那天起,我就立志當一個建築師。」
  • 老照片:日本投降前後,東京帝國大學的變與不變
    1了解日本的歷史,才能看清日本的現實;看清了日本的現實,才能超越日本。如果大家覺得這個觀念還有點理,那我們就可以邊看東京帝國大學1904年時候的老照片,一邊說說日本教育改造的事了。(本圖為東京帝大造兵學教室列品室)
  • 日本首都東京,繁華的國際旅遊名城,京都眾人眼中真正的日本
    日本首都東京,繁華的國際旅遊名城,京都眾人眼中真正的日本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聊一聊京都和東京。東京古稱江戶,創建於1457年。1868年明治維新後,開始成為日本首都,與橫濱、千葉構成日本最著名的京濱工業區。很顯然,這些源自歷史與地理課本中的寥寥數語並不能將東京的活力與時代的動感彰顯,更全面的了解還需在細節中慢慢解讀。作為繁華的國際旅遊名城,東京擁有眾多的國際知名活動場所。市中心的丸之內幾乎集中了東京所有的銀行,遊樂町是東京劇場和遊樂場所最多的地方,銀座的商業因世界百貨總匯而聞名,這3個地區就是繁華的東京的縮影。
  • 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圖集;大動土木的日本東京
    日本重拾舉辦奧運的想法,特別是在韓戰之後,日本通過戰爭橫財,擺脫了二戰後破敗的現狀。1954年,日本東京正式開始籌備申辦奧運,但被義大利羅馬擊敗,但4年後,東京擊敗布魯塞爾、維也納等城市,成為亞洲首個取得奧運舉辦權的國家。圖為1964年10月10日,東京國立體育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第18屆奧運會開幕時的圖像,作為二戰的主犯之一,日本裕仁天皇相比德國領導層過得可要舒服多了。
  • 日本東京地圖_2020年日本東京地圖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當地藝術家被委託作畫,來區分每個「世邦魏理仕市」三個工作區的大型壁畫;紐約是一個奔放的拼貼畫為代表;大膽鮮豔的塗鴉標誌著洛杉磯;東京的壁畫採用了錦鯉和其他日本清爽圖案及優雅的色調。通過對城市地圖,街道名稱和標誌性建築的圖形,各部門的完成統一的設計理念「明亮的白色和原始都市」。
  • 東京的代表性建築到底是「東京塔" 還是 」晴空塔「? | 日本物語
    日本曾經有電視媒體針對此問題進行調查,答案是「東京塔」的,多是「昭和年代」的人,而答案是「晴空塔」的,多是「平成年代」的人。平成年代的人覺得,高度其實就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了,但是昭和年代的人覺得,經受住歷史考驗的建築才算是真正的「心中的地標」。
  • [分享]日本東京城市規劃資料下載
    1、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 Japan Tokyo Bay Harumi residential building 設計方:理察•邁耶及其合伙人建築師事務所
  • 東瀛散步 東京|建築名所巡遊
    好比說亞當斯的風景攝影,我們都被他作品的規模與印畫技術上的極致美所吸引。然而,人們對有別於日常生活的風景,通常是很難給出共感的。這周夢夢想先給大家介紹一本攝影畫冊《Tokyo Nobody》 。拉回正題,這周夢夢給大家推薦四處值得參觀的東京建築名所。四位風格迥異的建築師,四棟被巧妙設計於各個年代的經典建築。
  • 和小強一起旅行|不止是容器的建築: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由此,上野成為我心中最熟悉的東京地名,而我們的兩次日本自由行都選擇了落腳上野。(via網絡)東京的旅行除了體驗日本的設計,更重要的是前往歷史古蹟、神社、博物館比比皆是的上野公園。這裡有著名的西鄉隆盛塑像,珍藏中國熊貓的動物園,還有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值得一去的地方。
  • 伊東豐雄:日本東京Tama藝術大學圖書館
    美國洛杉磯 -- 普利茲克建築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於2013年3月18日宣布,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榮獲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 走訪日本東京精華地帶銀座五大特色建築
    走訪日本東京精華地帶銀座五大特色建築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銀座為日本數一數二的繁華地帶,更是東京首屈一指的高級商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