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方網評:防疫情穩經濟「雙勝利」彰顯偉大中國力量

2020-12-25 南方新聞網

積極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同心同德、團結拼搏,堅定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各項防疫情、穩經濟決策部署,為打贏兩個戰役提供了堅強保證。

  2020年,註定將在新中國歷史上留下極不尋常的一筆。這一年挑戰連連。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一年意義非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勠力同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大流行蔓延態勢仍然在持續,一些國家從「帶疫解封」又再次「封城」「封國」,一直未能擺脫疫魔肆虐帶來的威脅和困擾。中國不僅經受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先於世界其他各國有效控制疫情,而且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奪取防控疫情、穩定經濟「雙勝利」,有力證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更彰顯了一往無前的偉大中國力量。

  防疫情穩經濟「雙勝利」彰顯偉大初心力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3.9%;如期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任務。正是始終不渝地恪守初心,黨和政府堅定不移地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窮盡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價守護人民健康安全;正是始終不渝地恪守初心,各地出臺一項項精準有力的措施,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防疫情穩經濟「雙勝利」彰顯偉大制度力量。中國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控制住疫情傳播擴散,並率先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復甦軌道,黨的堅強領導、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等國家制度優勢是關鍵所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宏觀政策應對及時有力,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助企紓困政策接連出臺,預計全年減稅降費政策規模超2.5萬億元,金融系統合計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迅速出臺,實體經濟得以減負紓困、迎難而上。零星分散疫情「火苗」第一時間撲滅,經濟復甦態勢持續強勁,制度優勢發揮了關鍵作用。

  防疫情穩經濟「雙勝利」彰顯偉大團結力量。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0.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7%……經濟指標轉正加速勢頭更勁,經濟發展動力更強,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正是得益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得益於舉國上下的共同努力。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同心同德、團結拼搏,堅定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各項防疫情、穩經濟決策部署,為打贏兩個戰役提供了堅強保證。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我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南方網高譚)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北鬥」亮晶晶,只因有顆「中國芯」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北鬥」亮晶晶,只因有顆「中國芯」四川在線  作者:賈合祥  2020-08-03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3日介紹,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 【地評線】南方網評:練好「繡花」功夫 精心呵護歷史文化遺產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國慶假期,潮州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總收入約8.9億元,當地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就是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鮮活事實告訴我們,更多採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不僅可以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也能更好促進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  一座城市的偉大,不在高樓林立,而在於有文化、有精神、有品質。
  •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中國甘肅網  作者:高永維  2020-03-30 日前,孫春蘭副總理與抗疫一線媒體記者座談
  • 【地評線】南方網評:國家安全有保障,民族復興有力量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家安全是必須抓牢抓實的頭等大事。  一直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到新中國的成立,從改革開放到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維護國家安全一直是開展各項工作的主旋律。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20字書寫中國人民偉大「抗疫」精神
    中國人民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疫情無情人有情。在疫情面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生命重於泰山!只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麼什麼代價、什麼後果都要擔當。」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以「點線面」之筆掣畫「雙勝利」藍圖
    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實現「雙勝利」,這是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務,只有主動出擊、統籌兼顧,統籌推進「點線面」,才能戰勝困難,靜待春暖花開。聚焦於「點」,畫好「統籌圖」。「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
  • 【地評線】大洋網評:把每一本教材都打造成精品
    要突出思想性、體現時代性,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培養新要求,打造一流教材。  改革出效益,創新出精品,打造精品教材必須推進改革創新。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落實好國家事權,必須注重機制體制創新。
  • 【地評線】鋪陳民生底色,凝聚奮進力量
    【地評線】鋪陳民生底色,凝聚奮進力量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王石川  2020-12-22 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 【地評線】南方網評:「五個規律性認識」護航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 「地評線」京彩好評:馬首歸園 彰顯磅礴的中國力量丨時評
    當下,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從皇家私藏變成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彰顯了磅礴的中國力量,更堅定了中華兒女追回流失文物的決心,激發了中華兒女凝心聚力謀復興的鬥志。馬首歸園,彰顯「中國崛起」的復興偉力。「民族弱,則文物失;國運強,則文化興」,這是馬首歸園給予國人最深切的感受。近代以來,由於民族發展的落後,中國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 【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原標題:【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 【地評線】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回顧七十五年前那場波瀾壯闊、盪氣迴腸的民族自衛戰爭,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凱歌。
  •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思政之「鹽」成高校課程必要標配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思政之「鹽」成高校課程必要標配荔枝新聞  作者:  2020-06-08 強化「兩評價」,確保思政之「鹽」發揮鑄魂育人預期功效
  • 【地評線】桂聲網評:「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今年,南寧更是立足「強」字下功夫,突出抓好「強治理」工作,以「繡花」功夫推動綠城品質升級,城市治理各項工作日顯成效——城市發展空間布局更為優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空氣品質持續鞏固提升,綜合環境更加優異,「繡」出了一座天藍、地淨、水清的生態宜居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城市治理體系支撐。
  • 一周「熱點網評」: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全人類 讓這座「彩虹橋」更絢麗
    3點倡議契合了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各國面臨的艱巨任務,彰顯了中國迎難而上的大國擔當,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對外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與世界攜手努力共克時艱實現合作共贏的決心和信心,對全球經濟復甦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網評:銘記這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董 璐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 【地評線】多彩時評:擘畫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發展圖景
    【地評線】多彩時評:擘畫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發展圖景眾望新聞  作者:  2020-10-27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最美公務員」展現拳拳公僕心
    他們在基層工作一線扛重活、打硬仗,敢擔當、善作為,演繹了造福百姓、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繫的感人故事,譜寫了拼搏奮鬥、無私奉獻的動人樂章,以實際行動彰顯人民公僕本色。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浙江杭州市公安局鍾毅及其團隊加班加點設計開發「城市大腦·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系統」,助力杭州率先研發出「健康碼」,並迅速推廣複製至全國;廣州白雲機場海關胡銀寬連續260多天奮戰在口岸防疫第一線,為人民群眾牢牢守護住國門……疫情面前,廣大公務員沒有退縮,而是逆風而行、迎難而上,守護著群眾的健康,守護著人民的安危。
  • 【地評線】荔枝網評:「年度熱詞」串聯起中國發展的「密鑰」
    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等10個熱詞入選「十大網絡用語」;新冠肺炎、抗疫、復工復產、網課、雙循環等10個熱詞入選「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方艙醫院、健康碼、服貿會、天問一號等10個熱詞入選「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網絡用語聚合著廣泛的民意,蘊含著網民的真情實感,無疑是社會的熱點、難點和民眾的期盼點。
  • 復興網評:成昆鐵路50年變遷,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復興網評:成昆鐵路50年變遷,彰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2020-07-10 15:35:23參與互動   【復興網評】成昆鐵路50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