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傑 | 論壇現場報導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8期)
這是廣東百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鍾期連續第五年出席中國經濟論壇,「每年都大有收穫。」他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評價說,中國經濟論壇很專業、有深度,在業界影響非常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新動能」是第十六屆中國經濟論壇的主題。在鍾期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與否,改革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供給側是讓供給更有質量,在淘汰差的供給的同時,增加新的、好的、有效益的供給。」他認為,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更要加大對我國金融改革的力度,金融改革的快慢、好壞將決定供給側改革能否順利。「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就在於供給側改革與金融改革。」
金融服務的「婚姻介紹所」
作為廣東從事民間金融行業的先行者之一,鍾期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涉足民間金融領域,近20年來,他見證了民營資本打破壟斷進入金融業,並逐步規範、健康發展。
2010年,鍾期成立廣東惠州百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並開始了探索性的試驗。在惠州這種最初的探索類似於民間資金的「婚姻介紹」,讓借款者和投資者成為「速配」,以較低的利率和風險解決困難企業的一些實際問題。
惠州百業金融實際上也成為了惠州中小型企業金融服務的「婚姻介紹所」。
「惠州的探索,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民間融資的便捷交易平臺,初始階段雙方利率相對較低,整個過程由憑證抵押機構參與,投融資雙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讓民間資本進入商業銀行等金融領域,完善民間資本借貸,是未來民間金融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鍾期說。
截至10月份,百業投資集團今年在金融服務業務拓展方面同比增長45%。
「文化矽谷」
鍾期還談到了近兩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對實體經濟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改革會帶來陣痛,陣痛是暫時的。當然,這個暫時可能是兩年、三年乃至五年,但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非常好。」
「我們企業這兩年就是確保平穩過渡。」鍾期說,2017年,他們計劃向文化產業邁進,致力於打造惠州的「文化矽谷」。
2014年,鍾期成立了廣東百業文化矽谷創業產業園,其中包括文化產業孵化基地、創業基地、文化金融、文化電商等。
他的目標是把惠州百業「文化矽谷」打造成為一個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最終成為惠州的新載體、新地標。
————————————————————————————————————————
2016年第48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