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瑞幸咖啡於當日下午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據悉,目前該會議已結束。會議投票通過了對陸正耀、黎輝、劉二海及Sean Shao的董事罷免議案。同時會議投票通過了增加Ying Zeng和Jie Yang兩名獨立董事。「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出自《伏爾泰語錄》,原句是「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
據第一財經報導,這次股東特別大會的召開,主要是由於瑞幸咖啡因為報表造假,虛擬財利潤,粉飾報表而遭到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要求退市所引起的。
瑞幸公司6月26日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來自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納斯達克)上市資格人員的兩份書面通知,說明其決定將公司證券從納斯達克摘牌的理由,為此瑞幸撤銷召開聽證會的請求,不再尋求推翻納斯達克要求公司退市的決定;其股價隨即大幅跳水,開盤後甚至連續六次觸發熔斷,最大跌幅超60%!顯然,瑞幸退市在劫難逃。
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正式停牌,進入退市備案。從4月份自爆造假醜聞之後,瑞幸不到3個月時間就閃電退市。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瑞幸自身造假無可辯駁,同時也和美國證券交易所監管層的步步施壓有直接關係,側面地也反映了中美貿易戰的微妙關係,美國對中國上市企業的審查日益嚴格。
此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有以下幾點:
第一、公司寶貴的無形資產商譽、信譽是很難用金錢計量的,一旦失去很難恢復。
很多人說瑞幸造假造出了個民族英雄來,是「民族之光」,其實不然,大家真的不要為瑞幸咖啡在美股造假叫好,造假並不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割韭菜竟然割到國外去了,表面上你看他割了洋韭菜,丟掉的卻是我們國人的信用,以後中國企業再去美股上市肯定會越來越難了,給中概股在國際股市上發行帶來了一些聲譽的拖累和負面影響。
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除了有形資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作為商譽的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是用多少錢也是難以買回來,商譽是外界對你的認可和信賴,相當於企業的生命,如果這個受到影響,以後企業發展會寸步難行,瑞幸用的是中國企業的信用透支了大家對它的信賴,去割洋韭菜,損失最大的是誰呢?其實最後還是自己,給自己以後如果有機會東山再起設置了障礙。
瑞幸咖啡換手率曾達到96.62%,差不多就是公司所有股票都被交易一次了。當前瑞幸咖啡總市值僅剩3.21億美元左右。1月17日,瑞幸曾創歷史最高股價51.38美元,至今市值已跌去9層多,現在跌到了1.38美元/股,可謂一落千丈。
瑞幸以後何去何從呢?老虎證券指出,美國場外交易市場很發達,為退市機制提供了後續通道。從場內板塊退市後,除了進入破產程序的公司,大多數公司可以退到場外交易市場證券市場(OTC市場)上掛牌。OTC市場主要由OTCBB(店頭報價公告欄市場)和PINK SHEETS(粉紅單市場)兩部分市場組成。
OTCBB對於報價對象沒有財務和最低價格等要求,但是被報價證券必須在SEC或其他聯邦監管機構註冊,並且該證券向相應監管機構的文件報備當前是有效狀態。該證券公司認為,瑞幸去OTCBB的可能性比較低。
PINK SHEETS也是報價服務系統,其對進入報價系統的公司要求更低。被報價證券不需要在SEC報備文件。該市場上股票的信息透明度和信息質量比OTCBB更差,因而投機性更強。但是對於瑞幸咖啡來說,其實意義不大。
第二、企業發展需要遵循客觀規律,不可擴張速度過快,抱有僥倖心理,否則揠苗助長,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發展,甚至會導致退市破產重組。
瑞幸咖啡的公司成立之初,公司的創立者制定公司發展規劃的出發點或許就沒有從提高咖啡品質,科學合理運營,進而佔有市場份額入手。可能是因為認為這種發展速度太慢了,通過燒錢瘋狂的擴張店鋪、圈地運動,資本速度來的更快,當然也有通過這種模式來佔有市場份額獲得成功的例子,比如滴滴打車等,但是後面的風險評估,人家應該也是請過很多專家預測過,才小心翼翼地走回來的,即使佔有了市場份額,但是也不敢掉以輕心地坐享其成資本運作帶來的好處,而是立刻轉型踏踏實實做實業,努力提高優質服務水平,來真正地俘獲市場對它的認可和口碑的信賴,是真正的做企業的。而瑞幸咖啡未必如此,所以現在有如此的結局,也應該是大家意料之中的。
第三、在公司發展的輝煌時期,要有前瞻性、預測判斷力和危機感,學會見好就收,激流勇退,識時務者為俊傑。
據說,瑞幸咖啡最輝煌的時期可以讓星巴克損失100億美金,大概5個多小時就可以開一家店鋪,擴張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而那時卻錯過和星巴克談判被併購的最佳時機。現在即使1個多億的價格出售,未必星巴克咖啡會看得上。
所以,人有時真的要學會激流勇退,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時機特別的重要,千萬不要豪情萬丈,認為自己可以憑著僥倖心理以小博大,可以貪心不足蛇吞象。
星巴克咖啡是1971年成立,市值800多億美金,花費了25年的時間,才日趨規模佔領市場,得到大家的喜愛和認可。而瑞幸咖啡成立才三年左右,通過資本運作瘋狂就曾做到市值高達100多億美金,瑞幸咖啡只經歷了18個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刷新了全球最快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記錄,也讓星巴克間接地損失了100多億美金。
瑞幸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似乎不可能的速度創造了奇蹟神話,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達到人家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付出的成績,這似乎有點不符合邏輯,不符合企業發展規律,不通過踏踏實實地經營,僅僅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實現利潤的,總有一天會東窗事發,所以進入資本市場,吃了太膨脹,遲早是要把自己撐死的。
當然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10-25元一杯的咖啡確實便宜,這也是沾了資本運作的光,不然怎麼會喝到這麼便宜的咖啡呢?所以瑞幸咖啡是資本的噩夢,割資本的韭菜補貼廣大的咖啡愛好者,這麼好的公司到哪裡去找啊?
但是如果站在公司領導階層來考慮,一時抱有僥倖心理,為了儘快形成融資規模,以小博大,擴張速度太快,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加上中美貿易戰等多方面國際客觀因素導致,所以公司財務資金頭寸調度不起來,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一系列問題如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全部出現了。如果瑞幸咖啡通過破產重組可以活過來並東山再起,或許就是一個奇蹟,但是難度超乎想像的大,另外企業破產重組並不是特別的難事,但是信譽的恢復,想讓大家重新樹立對它的信心那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經營者一定要識時務者為俊傑,發現大勢已去時,該隱退時就要立刻主動退出局了,這樣也皆大歡喜。
總之,瑞幸咖啡財務報表造假,並影響到國際上的證券交易所對中國上市企業信譽等級的評價,對我們國人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畢竟這是做了一件違法的事情,錯了就必定是要受到一定懲罰,當然我們也希望瑞幸能夠滿血復活過來那一天的到來。公司重組後,可以規範公司運營,嚴格遵循財務規章制度,和星巴克咖啡進行差異化的正當競爭,進而揚眉吐氣地佔領中國市場,讓世人刮目相看,重新審視並糾正對它以前的負面觀感,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