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大規模摩崖石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最小佛像僅有10釐米

2020-12-25 少年的旅行

湖北恩施來鳳縣城的城東7公裡處,是一條酉水河,酉水是湖南湖北的分界線,在河邊有一個佛潭巖,巖石上是仙佛寺,佔地面積有0.5平方公裡。仙佛寺南邊還開鑿了摩巖石窟,摩巖石窟是典型的中原特色造像,其歷史、藝術研究價值非常高,是湖北、湖南地區唯一的一個摩崖石窟,也是現在發現的最大規模摩崖石窟,代表著的是兩湖地區石刻文化的巔峰,現在是國家4A級景區。

根據當地的縣誌記載所得,仙佛寺是在「鹹康」年間,之前的年份文字大部分已經模糊不清,不能辨別正確時間了。在我國歷史上有兩個「鹹康」的年號,一個是東晉時,一個是五代時,如果是前者,仙佛寺已經距今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江南摩崖石刻中最早的,創下了江南之最記錄,更是比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這些都要早,可以說是我國最古老的石窟寺廟之一了;如果是五代的「鹹康」年號,那也是千年以上的歷史文物,非常的珍貴。

仙佛寺棲息在懸崖峭壁之中,進入寺院往裡走可以看到不少的迴廊、碑刻等等,還能聽到瀑布流水的聲音。寺院廟宇直接沿著河床延伸,在北邊的石崖上刻著「仙佛寺」三個大字,在寺院外有高大的古樹,時常遮住仙佛寺的上天,在夏天會十分涼爽。寺院外還有石頭臺階一直到酉水的河邊。

在寺院的南邊是摩巖石窟群,這是在崖壁上雕刻的佛像,佛像外面是三層的木結構建築,石窟有百米之高,35米之長,在背面並排著三個大石窟,石窟的石門形狀是拱門形狀,沒有後室也沒有中心柱,石窟內的主要雕像是大型雕像。石窟內的光線很暗,需要注意的是,開始進入時眼睛要適應一下石窟內的暗光線。

石窟內其中有一處凹進去的部分,凹進去的石壁大概有40多米長,由北向南方向,排列著3尊大佛,分為北龕、中龕、南龕,還有一個中龕,小龕18個,一共有100多個佛像、菩薩、供養人造像。第一個北龕是呈現倒立的U字形。有6米多高,龕頂到地面有13多米,在龕內有一個佛像二弟子像,佛像坐在蓮臺上,整體高度有5米高,這是石窟內最高的佛像,須彌座是有3米多高,而二弟子的站立像則是高4米多。

第二個中龕的龕定距離地面足足有14米之高,龕高有6米3,龕中的造型也是一個佛像跟兩個弟子,比第一個龕中增加了菩薩像,佛像的坐像高度有5米多,侍衛的站立像高度是2米8到3米2之間。第三個南龕中是一個佛像和二弟子,在佛像的背後是殘存的浮雕光頭和背光,在邊緣處塗上了焰紋。龕定距離地面有6米高,龕有6米高,二弟子整體高度有3米8高,放置在圓形寶座上。

從中龕依次從南邊開始排序,每一龕佛像因為千年的風化,佛像的面目表情也就變得模糊了,每一個佛像的名字還需要考證,在大佛旁邊有4尊小佛像,兩邊的大佛是4個小佛在身邊,小佛大概有2米多高,而石窟內最矮的佛像只有10多釐米。石窟內一共有100多個佛像、菩薩、供養人造像,可惜因為千年的風化,這期間保護不周,損毀程度有點大,石佛現在保存完整的應該只有三十多座。

其實仙佛寺兩岸曾經還有很多佛像石雕,可惜都在上世紀60年代被損毀,實在是可惜。經過石窟群之後,站在木製樓上可以看到酉水河,河對岸的風景比較優美,河岸兩邊還有很多鳳尾竹,如果剛好下過小雨,不但不會煩悶,更顯得景色這邊獨好,正適合夏季來此避暑旅遊。大家如果感興趣的,不妨前去一觀!

相關焦點

  • 中國規模最大的石刻群,10萬餘佛像刻在懸崖峭壁上,最小2釐米!
    龍門石窟的建造持續了很長時間,跨越了多個朝代,北魏孝文帝年間開鑿,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朝,在此期間,大規模的建設達到了400多年,因此,從始建至今,龍門石窟已有1500年的歷史。你需要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參觀這裡的景點——爬懸崖!
  • 洛陽龍門石窟,感受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
    去洛陽旅行,龍門石窟自然是這座城市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不僅因為它的歷史藝術價值,更反映這座千年古都的帝王之氣。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另兩大分別是大同雲崗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這三大窟,莫高窟勝在色彩豔麗豐富,形態優美,如夢如幻;雲崗石窟的特點是內容多樣,題材廣泛,雕工上成;而龍門石窟勝在規模大龐大,數量眾多,前後歷史歷經400多年風雨。主要精美的石窟都集中在龍門山這邊,也叫西山石窟,對面的東山石窟相比就遜色很多了。
  • 千年石窟佛像竟被化了「彩妝」是誰做的?
    近期,有媒體報導,四川安嶽棲身石窟近千年的唐宋精美石刻造像被人用彩色油漆圖繪,原本古樸端莊的佛像,被彩漆刷得大紅大綠
  • 山西「最悠久」的石窟,全國四大石窟之一,最小的造像只有2釐米
    今天要說的這個旅遊景點,它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至今有1500多年了,位於山西大同。山西原先是以煤炭為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帶動發展山西的經濟,近幾年實行轉型發展,很好地利用了當地悠久的歷史記憶相當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這座石窟,便是雲岡石窟。
  •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石窟,中國就佔了一半
    其實,石窟就是古時候沿著山崖開鑿的一種寺廟建築,包含有有佛像或者是佛教故事的壁畫和石刻。所以這次要說的就是全球最出名的十大石窟,這十大石窟當中有一半就是來自於中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吳哥窟吳哥窟位於柬埔寨,是柬埔寨的國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 邛崍石窟承載唐宋佛像藝術靈魂(圖)
    佛教在線7月4日消息  據新浪訊:邛崍市是四川省成都地區現存摩崖造像最集中、規模最大的石刻分布地區。其佛教石刻藝術體現了唐代中、晚期的不同風格,可謂承載著唐代佛像藝術靈魂。主要有邛崍大同鄉石筍山摩崖造像、臨邛鎮磐陀寺摩崖造像、花置寺摩崖造像等。它們布局嚴謹,反映故事情節生動,是摩崖造像中罕見的精品。
  • 它與龍門石窟相差一字,是規模「最大」道教石窟,知名度天差地別
    石窟可以說是中國在石刻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大多數石窟巖都使人感到神秘,遠大,博大,這也是石窟藝術一直受人喜愛的重要原因,如果是中國的石窟,你一定聽說過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四川洛陽市,與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 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是誰?它的原型便是中國第一女皇
    去洛陽旅行,龍門石窟自然是這座城市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不僅因為它的歷史藝術價值,更反映這座千年古都的帝王之氣。龍門石窟景區位於洛陽市郊,它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與大同的雲岡石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敦煌的莫高窟齊名,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集大成者。從洛陽時期驅車1個小時便可以到達龍門,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之後歷經五代十國至唐宋,歷經400餘年的修建。而唐朝佛教盛行,石窟的修建也達到了鼎盛時期。
  • 鄭州也有石窟,與洛陽龍門石窟同時期建造,卻幾乎沒有遊客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規模小一點的石窟,但名氣就不那麼大了。在河南鄭州也有一處石窟,跟洛陽龍門石窟差不多同一時期建造,但卻非常冷清。石窟寺距離洛陽龍門石窟並不太遠,規模遠比龍門石窟小,但也有極高的歷史價值,保留了許多精美的佛像。
  • 河北規模最大石窟,可與雲岡石窟媲美,其中暗藏皇帝陵長達1400年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河北「最大」石窟:已有1400多年歷史,可與雲岡石窟媲美河北省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早在夏朝時,就把中國分為了九個州,河北被命名為「冀州」,還是中國九州之首,現在的河北省就是冀州,在河北省管轄範圍內,一共有11個直轄市,23個縣級市,115個縣,35個市轄區,河北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而邯鄲則是中國古代「五大都會」中的一個,在數千年歷史變遷中,留下了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景觀。
  • 河北這座山有上千年歷史,滿山都是摩崖造像,鮮為人知美到爆!
    河北這座山有上千年歷史,滿山都是摩崖造像,鮮為人知美到爆!河北省平山縣有一座名為瑜伽山的不知名小山, 這座山位於平山縣北冶鄉南冶村西,與當地有名的開封水、天桂山同在山上,屬於太行山脈,不到8公裡。與沕沕水、天桂山等成熟景點不同,這裡只能說是尚未開發的野山, 當地人不太知道那個, 我不熟悉措辭, 遠來的外國遊客當然很少,知道的人很少, 但是,在這種平時不可思議的山裡,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隱藏著河北省內最大的佛教摩崖造像群,很清楚地解釋了「被深交的好朋友養育的人不知道」的話,瑜伽山不高, 海拔只有754米, 我幾乎沒有力氣站起來, 據當地人說,一到秋天,這裡紅葉漫山遍野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
    國慶假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嚴重地違反了景區規定;保安人員則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
  • 人類敦煌,千年莫高。中國四大石窟-莫高窟
    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又稱千佛洞,景區由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石窟兩部分組成,擁有大量的壁畫、石窟、文物等。·敦煌遊玩的首選之地,可以在展示中心觀看電影,然後去觀賞規模浩大、內容豐富的石窟和壁畫藝術。·洞窟內到處畫著佛像、飛天等,既有高達九層樓的坐像,也有十幾釐米的小菩薩,數量眾多,形態各異。
  •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石窟,你知道哪幾個
    中國最著名的石窟,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藝術景觀,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我國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指敦煌莫高窟、去岡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裡,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 中國四大石窟—-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香山和龍門山上,中間有伊河川流而過。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裡,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 洛陽龍門石窟遊覽全攻略:伊河兩岸景色美,歷史人文故事多(上)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營造400餘年,南北長達1公裡,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景區主要分為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大部分,擁有眾多景點。
  • 10萬餘尊佛像近8萬尊殘缺,千年佛像被盤出包漿,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坐落在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又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的開鑿近400多年。才行成今天南北長1公裡,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 邛崍石窟之石筍山:絕壁上的千年佛國
    這時佛教石窟藝術由金牛道入川,在岷江、嘉陵江、涪江、沱江、青衣江等流域開出朵朵蓮花,留下一處處石窟遺址,如廣元、夾江、樂山......兩宋時期的安嶽、大足的石刻造像更是達到中國石窟藝術的巔峰。但是,你絕對想不到,就在離成都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邛崍的一個小山溝裡,居然也藏著令人驚豔的距今千年的唐代摩崖石刻精品。
  • 成都市最大唐代千年圓雕佛像頭驚現蒲江
    成都市最大唐代圓雕佛像驚現蒲江其佛身在何處?期待揭秘   昨日,記者趕到蒲江縣文管所時,那尊我市目前所發現的最大的唐代圓雕佛像的佛頭正蒙著「蓋頭」靜靜地立於辦公室一角。當工作人員緩緩揭開「蓋頭」後,一個被黃土浸染成淺黃色的佛頭安詳地佇立在記者面前。據蒲江縣文管所人員介紹,佛頭最初發現於該縣鶴山鎮金家村老年大學支校在建的戲臺前,那裡曾是大梵寺遺址所在地。
  • 龍門石窟古陽洞最老,蓮花洞有最小佛像,高平郡王洞有並蒂五蓮佛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河南洛陽的世界文化遺產,名聞遐邇。提起龍門石窟,很多人都知道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參觀的窟龕,不但開鑿年代久遠,而且窟龕內佛像和造型都很有時代風格。比如眼前這個第140窟,賓陽中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