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打從出生起便生活在江南平原一帶,從未見過雪山的人,對於地理科普雜誌和影視錄像中描繪的那一座座高聳巍峨的壯麗雪山一直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每每看到那雲霧繚繞的雪峰頂心中就會不由自主地猜測起站在那樣的高度下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又能看到怎樣壯美的風景。
清晨下的玉龍雪山
人類對高空的嚮往是從未停止過的,雖然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現代,人們已經能夠搭乘飛機翱翔於數千乃至上萬米的高空,然而在被厚厚的鐵皮包裹下,透過狹小的玻璃窗口看見的景色總會讓人有種看不真切的虛幻感,於是今年八月,趁著休年假的機會,我和妻子一番商量下,決定改變這次旅途的目的地,飛往玉龍雪山,一探心中雪山的真面目。
麗江古城遠眺冰川公園景區
我們夫妻倆是先飛昆明再到麗江,在麗江古城住一晚,第二天清晨才前往玉龍雪山。
麗江古城是個很熱鬧的地方,小城不僅依山傍水,而且古色古香,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是人頭攢動,雖然裡面沒有什麼特別值得一看的景點,但小城本身就是最亮眼的景點。
和絕大多數旅遊景區一樣,麗江古城內的物價要比市區高上不少,在音樂餐吧裡隨便點一杯橙汁就要差不多五十元,其他的酒水更貴,而麗江古城內賣的最多的東西就是雲南特色的鮮花餅和當地像辣條一樣的耗牛肉乾,價格同樣不算便宜(作者本人對特產之類的東西向來無感,所以沒有買來吃,好不好吃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麗江古城大石橋畔
麗江位於玉龍雪山山腳下,從麗江市區出發,乘車沿著白水河段行駛大約30分鐘左右就能進入玉龍雪山所在的冰川公園風景區。玉龍雪山的門票(包括索道票)在旺季通常都很緊張,想要去的遊客最好提前兩至三天在網上訂好,如果搶不到票的話可以上網查查玉龍雪山一日遊的旅行團,若無必要的話,最好不要選擇當地某些打著一日遊名義的私人導遊,不僅貴而且還不一定保證能搭乘到通往雪山的大索道。
巍峨壯麗的玉龍雪山
我們夫妻二人是在攜程上找了一家旅行社進入玉龍雪山,早上6點半乘車出發,大約7點半進的景區(中途一些情況耽擱了點時間)。行駛在近3千米的高原,沿著兩側宛如天塹般不可逾越的高山,入目所見是遼闊的藍天和綻放著青綠色的大片草甸原,駿馬沒有任何拘束地在草原上奔馳,敦厚的耗牛則邁著悠閒的步伐低頭啃草,有那麼一瞬間,我還以為自己來到了蒙古草原上。
進入景區,在東巴大峽谷的盡頭,兩側的高山漸漸變的低緩,當汽車從最後一處山頭繞過時,巍峨的玉龍雪山霍然出現在視野中。老實說,那一刻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心情究竟如何,只是看著朝陽的霞光灑在玉龍雪山那雲霧繚繞,半遮半掩,好似披了一件金色大衣的山峰時,腦海中除了震驚外再無它念。
遠眺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山腳下是一大片青綠色的草甸,白水河段公路橫貫其中,許多遊客會選擇在這裡臨時停車,走到草甸上,以雪山為背景拍照或攝影(這裡的確是個拍照的好地方,強烈推薦)。早晨時,這條馬路上的車輛不算很多,但想要拍照的人還是必須注意自身安全,不要隨意穿過馬路,也不要去招惹在草甸上漫步的馬匹或耗牛,它們雖然看起來老實也是有脾氣的。
進入景區後,想要攀登玉龍雪山的遊客可以在甘海子的遊客服務中心下車,搭乘大巴前往大索道處,當然也可以先去山腳下的藍月谷景區遊玩。
藍月谷景區
藍月谷主要以觀賞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聽濤湖為主,在過去,藍月谷曾叫白水河,這主要是因為湖水底下遍布著白色的沉澱物,下雨時,湖底的沉澱物上浮,使湖面變成混濁的白色,但晴天時,水的顏色是藍色的,而且山谷整體月牙形,從遠處看就像一輪藍色的月亮鑲嵌在玉龍雪山腳下,所以又改名叫藍月谷。
藍月谷景區內可以搭乘電瓶車(50元/人)遊覽,但我不建議作此選擇。藍月谷景區並不算大,沿著湖邊棧道前前後後一圈徒步遊覽下來兩個小時足矣,搭乘觀光車在我看來除了坑錢外完全是多此一舉。當然藍月谷海拔較高,有高原反應的遊客若是體力無法支撐,選擇觀光車也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選擇。
藍月谷的湖水碧藍如鏡,我第一眼看見時還以為是哪家度假酒店的遊泳池,驚訝於湖水的顏色和清澈,直到真正進入景區後才確認這的的確確是出自大自然的手筆。
玉液湖
鏡潭湖
聽濤湖
藍月谷絕對值得一去,千萬不可錯過,但最好選擇天晴時遊覽。
玉龍雪山甘海子遊客服務中心有餐廳,午餐可以在這裡選擇雪廚自助餐、小火鍋或者KFC等,價格不算便宜,自助餐的味道只能說是一般,不過下午準備攀登雪山的遊客最好還是在這裡吃一點,補充上午消耗的體力為好。
從甘子海停車場乘大巴出發,沿盤山公路約十分鐘便來到大索道搭乘處(容易頭暈的遊客最好提前服用暈車藥,這段路途險峻蜿蜒)。
大索道的海拔高度為3356米,從這裡搭乘索道前往海拔高度4506米的終點處,垂直高度差為1150米,坐在索道上,你不僅能輕鬆地將整個玉龍雪山景區盡收眼底,還能親眼見證植被、土壤隨著海拔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大約在4000米的高度,雪山上就看不見任何植被或土壤了,除了大片大片的石灰巖外便什麼也沒有了。
然而,就在環境如此惡劣的地方,透過索道厚實的玻璃窗,我卻看見十幾名工人沿著山脊小心翼翼地鋪設、維修通往山頂的階梯和線纜。要知道,這兒並不是平坦的高原,而是地勢險峻的高山,在沒有植被覆蓋的高海拔地區,他們一點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會發生生命危險,對此,我必須向這些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工人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謝謝](你們辛苦了!)
通往山頂的階梯
索道會在海拔4506米的地方停下,因為山頂天氣變化惡劣,可能前一秒還太陽高照,後一秒就颳風下雨,所以出於安全考慮,最好還是穿好防寒防水的羽絨服,做好保暖(可以自帶,也可以在景區內租借),同時也要注意防曬,山頂上的紫外線非常強烈,裸露的皮膚很容易被曬傷(我親身體會了一次,僅僅兩個小時,臉上就被曬得通紅),有高原反應的人必須攜帶登山用的氧氣瓶,攀登過程不要過於劇烈,那會急劇消耗你的體能,可以多準備一些高能量食物,比如巧克力。
海拔4506米
登頂途中的風景
登頂途中的風景
登頂途中的遊客(上面的平臺就是終點)
從索道下來後,並不意味著你就到了這趟旅途的終點,在山頂上還有一條蜿蜒向上的棧道,你還得從海拔4506米的地方開始步行到達最高處4680米。這段路程雖然不長,但高海拔的地方對體力消耗極大,更何況穿著厚重的羽絨服,所以不建議體質較差的人趕路。
雪山峰頂
雲霧繚繞的扇子陡
藍白色的天空和巍峨的山峰
完成整個登頂的過程大約需要1小時,因為選擇來雪山的時間是8月末,所以遺憾地沒能看到什麼雪景,但碧藍色的天空和遙不可及的頂峰仍然足夠壯觀。站在4680米的觀景平臺上,眺望遠方,那一刻我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靜,感覺所有的煩惱都一掃而空,只想靜靜地站在這裡,好好地將眼前這一幕印在腦海深處。
看著那山、那雲、那仿佛觸手可及的天空,我心中不免泛起一絲疑惑:如果我不是出生在這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沒有接受過現代化教育的話,在看見這仿佛只存在於神話故事中的雪山,我是否會懷疑在那峰頂上居住著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呢?
我仔細想了想,可能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