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雖然日本銀行多次否認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但是最近日本銀行的幾大動態顯然說了另一個故事。
2019年11月29日,日本銀行同樣發布了中銀數字貨幣(CBDC)研究報告,針對CBDC的法律基礎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證。日本銀行所規定的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需要滿足3個基礎要件:
隨後,在2020年1月21日,日本央行成立「世界各國央行發行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實用可能性」評估小組,該小組由BIS創新中心主任Benoit Coeure 及英格蘭銀行副行長、BIS CPMI主席Jon Cunliffe共同主持,成員由參與機構的高管組成。
該小組主要功能就是評估各國中央銀行如何使用數字貨幣,在跨境實操、經濟發展、功能和技術設計方案等各方面,全方位分享對先進技術的見解。該小組目前主要與各大有關機構和論壇,特別是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和國際清算銀行(BIS)支付與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緊密合作。
半年後的7月初,日本銀行再次發布中銀數字貨幣(CBDC)研究報告,已經開始就技術問題進行討論。7月1日,日本銀行發布《關於中銀數字貨幣應與現金擁有同等功能的技術課題》研究成果。在該報告的最後,日本銀行寫道:
「關於CBDC還有很多方面值得考慮,不僅包括本文中討論的結算方法,還包括其發行對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有必要準確地理解整個社會對中央銀行資金的需求,在數字社會背景下,要從各種角度加深對中央銀行資金應該扮演的角色的探討。日本銀行對於CBDC的方針是:將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其技術可行性,並將與海外中央銀行以及相關部門組織合作,圍繞CBDC進行一系列討論。」
這種姿態,明顯是準備主導日本數字貨幣發行主權。作為日本央行,日本銀行的速度將會比日本國內的幾大商業銀行要快,而且其影響深度也會讓其獲取資源速度也更快。據cointelegraph消息,日本銀行已開始與歐洲中央銀行(ECB)等六家中央銀行討論今年推出CBDC的問題。
上世紀末的金融雪崩教訓還歷歷在目,此次央行的行動力還是很快的。除了做常規論證研究,日本銀行還與歐洲中央銀行合作推進區塊鏈項目Stella,在之前的金融廳舉辦的FIN/SUM x REG/SUM 2019科技金融峰會上,鏈得得駐日特派員會後與日本銀行Fintech中心負責人副島禮進行交談,他詳細介紹了日本銀行的Fintech項目「Project Stella」。具體請參看鏈得得獨家報導日銀總裁黑田東彥:銀行應與Fintech創企融為一體,實現「大銀行家」職能 。
在2016年4月1日,日本銀行成立了「Fintech中心」,2016年12月與歐洲各國央行共同發表了《日銀與歐洲央行就區塊鏈的共同調查》,2017年9月,Stella項目立項後,發布了年度調查報告,之後的每年都進行一次共同研究調查報告的匯報,每次的匯報主題都圍繞乾貨技術方面:
到今年2月12日,已經進行到第4階段,發布了關於《如何在分布式環境下實現交易信息匿名性同時進行管理》的研究文章。探討了目前市面上的幾大加密技術和算法的匿名性管理機制。
不僅面臨著Libra的威脅,在日本,日本銀行的壓力也來自其他金融機構。日本銀行雖然舉足輕重,但是市場份額卻並不是日本最大的,甚至排不進前五,也並非像中國銀行那樣,扮演者央行的角色。換句話說,日本銀行現在是普通的金融機構,仍舊需要有力的技術支撐。
而在區塊鏈領域,在金融科技領域,其他玩家們也企圖將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新型創企,日本持牌數字貨幣交易所DeCurret6月5日宣布成立研究組,討論數字貨幣和數字結算支付系統解決方案,目標是想挑起日本的數字貨幣大基建的大梁。
7月14日日本銀行巨頭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提供名為Coin的數字貨幣;早在2016年,瑞穗銀行就聯合60家日本金融機構推出J幣項目,雖然該項目一直難產,具體請參看【鏈得得獨家】瑞穗聯合60家日本銀行推出J幣,欲幹掉支付寶與微信。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下半年的日本,區塊鏈領域的賽道將會精彩紛呈。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