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請來三位聖人助戰,通天教主為何不請?
《封神演義》給我們展現的世界是三界分東西方兩派。東方以昊天上帝為尊,其他仙首自立門派,幫忙維持天道,他們隱世修煉,無拘無束。西方以準提、接引為尊。
昊天上帝以天界神仙不足為由,命十二仙首稱臣,幫助天庭辦事。眾仙首一心追求大道,不願捲入俗事,但天庭的事情關係著天下蒼生,也不能不管。所以鴻鈞老祖召集其他仙首共議封神榜,讓眾位封神者去幫助天庭辦事。
在地方世界中,聖人較多,如鴻鈞老祖、女媧娘娘、火雲三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等,其中以鴻鈞老祖最受尊崇。最終他們決定將封神大任交給鴻鈞老祖的二徒弟元始天尊執行。
此時正值商超氣數將盡,周朝當興,元始天尊正好也可藉此封神,網羅天下英才能人。
封神之初,天界以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門人弟子最多,他們都嚴令弟子關門修煉,不得插手封神事業。通天教主更在自己的碧遊宮門前,貼了告示:「緊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神仙也是如此。為了享受人間富貴,申公豹不惜違反師命,逆天而為,下山助紂為虐,還招攬了許多截教同門,再加上聞太師在朝中的地位,前來投奔者就更多了。
逆天而行的後果是他們承受不起的,最終截教門人死傷眾多,就連外門大弟子趙公明和準聖三霄都上了封神榜。申公豹還嫌火不夠大,攛掇師傅通天教主親自出馬,擺下誅仙陣和萬仙陣阻礙周軍的道路。
元始天尊為了封神大業能夠順利進行,在三霄擺下九曲黃河陣的時候,他就請大師兄太上老君做主。因為三霄娘娘在截教的地位非同小可,是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更是準聖的存在,如果自己貿然出手,鎮壓了三霄,恐怕連師傅鴻鈞老祖都會怪罪,自己就會很被動了。太上老君則秉承仙首之意,順應天道,直接斬殺了三霄中的兩個,將雲霄也鎮壓了下來。太上老君作為三教大師兄,他有生殺到權力,不殺雲霄也是為了以後在師傅面前好交代。
元始天尊這樣做正好也將太上老君拉在了他這邊,否則太上老君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不參加誅仙陣、萬仙陣這樣的高風險大戰,那元始天尊付出的代價就不會這麼小了。
即使如此,通天教主也坐不住了,作為聖人的他竟然無名火起,要誓與元始天尊比個高低,擺下了誅仙陣和萬仙陣。
太上老君本與西方二聖交好,加上西方二聖欲壯大西方教實力,收服有緣人。截教萬仙來朝,能人異士眾多,正好符合這一要求,於是他們欣然接受了原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邀請,一起對付通天教主,也算順天而為,一舉多得。
這樣,元始天尊一方有四大聖人坐鎮,可以說已經是勝券在握,通天教主一方明顯處於下風。通天教主也並非不想邀請其他聖人助戰,但天地間聖人就那麼幾個,鴻鈞老祖和女媧等東方大聖共立封神榜,通天教主本身就是為了一己私憤而違背天命,又怎會得到他們的自持。其他聖人大都不願沾染紅塵,自然參加封神大戰,唯一一個願意參加封神大戰的太上老君站在元始天尊這邊,剩下的西方二聖也是衝著通天教主的門人弟子來的,又怎會幫他。
就這樣,最終導致四聖戰通天這樣的懸殊大戰,通天教主又怎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