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地區第二波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確診病例突破千萬關口,多國新增病例屢創新高,政府不得不實施二次「封鎖」。然而,一些國家的民眾對政府防疫政策的支持度下降,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多國新增病例創新高
據世衛組織10月29日晚公布的最新數據,此前24小時歐洲地區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3.9萬餘例,死亡病例2482例,使得該地區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首次突破千萬,達1022.9萬餘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27.6萬餘例。
據歐洲各國衛生部門29日公布的數據,當天一些歐洲國家新增新冠病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比利時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21048例,創歷史新高,新冠入院患者達5924例,也超過今年4月第一輪疫情時的峰值。波蘭過去24小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20156例,首次突破2萬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30萬例。
此外,羅馬尼亞、瑞典、奧地利、葡萄牙、波赫、立陶宛、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等國10月29日新增確診病例均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值。
法國、英國、德國等國新增病例數依然居高不下。義大利當日新增病例26831例,重症監護病患1651人。自28日起,義大利現有確診病患人數再次超過同期康復病患人數,這種情況是自今年五月初後首次出現。
據保加利亞衛生部的數據,截至10月29日,該國共有2087名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僅10月28日至29日一天內,就有67名醫務人員被感染。
二次「封鎖」越來越多
面對迅猛增長的病例數,歐洲各國政府繼續收緊防疫政策,多個國家已開始或即將實施第二次「封鎖」措施。
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28日宣布,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法國將從10月30日起再度全國「封城」。
馬克龍當天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再度全國「封城」將至少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禁止民眾的一切非必要出行,因工作、就醫、購買生活用品等原因出行將需要攜帶出行證明;禁止私人聚會和公共集會;限制跨地區旅行,但本周末的萬聖節假期返程除外;幼兒園和中小學將繼續開放,大學將關閉並進行網絡授課。此外,政府提倡企業儘可能實行遠程辦公,還鼓勵遠程下單、送貨上門和外賣銷售。
馬克龍說,新冠病毒傳播速度超出預期,法國所有地區疫情均已達到警戒水平,接受重症監護的患者到11月中旬可能接近9000人,這波疫情將比第一波更嚴重。因此,必須收緊防疫措施,以保護民眾尤其是老年人等體弱群體。
馬克龍說,與第一次「封城」相比,這一次放寬了對經濟活動的限制,公共服務部門、工廠、農場、建築施工等將繼續運轉。為幫助企業緩解困難,政府將恢復實施「部分失業」措施,即允許企業向政府申請減少員工工作時間,而員工因此遭受的損失可以得到補償,此外因行政措施關閉的企業可得到每月最高1萬歐元的政府補貼。
馬克龍表示,法國不會採取群體免疫策略。當前,法國每周大約進行190萬例新冠病毒檢測,目前政府正在努力增加重症監護床位。
為防控新冠疫情,法國於3月17日首次實施全國「封城」,自5月11日起分階段解封。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0月28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天零時,德國較前一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4964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最高紀錄。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10月28日達成協議,為避免陷入全國性衛生緊急狀況,德國將從11月2日起關閉餐館、酒吧、影劇院、遊樂場、健身房、美容院等餐飲和文體設施至11月底,但餐館外賣、理髮服務不受影響。政府要求民眾儘可能減少與家庭成員以外人員的接觸,公共場所聚集不得超過2戶或10人。
此外,比利時自10月29日零時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統一防疫規則,包括關閉餐飲業、鼓勵居家辦公、限制超市購物人數及時長、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自10月29日開始,希臘北部兩座城市已經因為短期內病例激增正式進入封鎖狀態。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將於10月30日宣布一項為期一個月的新「抗疫行動計劃」。
愛爾蘭從10月22日開始再度實施全國「封城」措施。愛爾蘭衛生服務執行局執行長保羅·雷德10月29日表示,經過一周的全國「封城」努力,愛爾蘭的疫情出現了一些緩解趨勢,但這種趨勢還不穩固,不具有可持續性。
英國《泰晤士報》10月30日報導,由於擔心新冠病例激增導致醫院不堪重負,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正在考慮英格蘭下周「封城」。
這家媒體報導,詹森預期11月2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封城」,相關舉措可能自11月4日起實施,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只有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商鋪和教育設施繼續開放。不過按一名英國政府高級官員的說法,是否「封城」仍在討論,政府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德國總理呼籲民眾團結堅持
嚴厲的防疫措施特別是「封鎖」政策必然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影響,疫情長期化和防控常態化也使一些歐洲民眾滋生疲憊和懈怠情緒。多國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防疫政策的支持度明顯下降,遵守防疫規定的意願大幅降低。
德國、法國和奧地利等多個國家的城市近期都出現了反對政府防疫措施的遊行集會,經濟界也出現反對「封鎖」政策的聲音。捷克新任衛生部長揚·布拉特尼10月29日表示,他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改變人們對於新冠病毒以及防疫限制措施的看法。波赫聯邦衛生防疫部門官員10月29日批評市民對疫情嚴重性認識不足,不遵守防疫措施。
德國總理默克爾10月29日呼籲民眾互相支持、配合、幫助,「這是我們度過這場歷史性危機的唯一辦法,」她強調,「自由不是每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自由就是責任。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同事負責,對我們所有人負責。」
歐盟將出資協調跨境救治
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10月29日說,歐盟將出資2.2億歐元協調歐盟成員國的新冠患者在成員國之間跨境接受救治,以避免歐盟各國醫療機構因疫情反彈而不堪重負。
歐盟成員國領導人10月29日舉行視頻會議共商抗疫舉措,同意加強協調。
馮德萊恩會後宣布,歐盟將出資2.2億歐元協調新冠患者跨境救治。「如果我們不緊急行動,病毒蔓延將讓我們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歐洲國家疫情近期兇猛反撲,歐洲範圍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1000萬例,成為第二波疫情「震中」。
馮德萊恩說,歐盟層面批准抗原檢測的進程正在加快,旨在提高新冠檢測和確診效率。
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均可用於確診新冠病例。前者準確性高,但需藉助專業實驗室設備完成;後者易用性好,能在幾分鐘內出結果、成本不高,但準確性相對欠缺。
協調患者跨境救治的同時,歐盟正加緊與新冠疫苗生產企業接觸。
馮德萊恩說,歐盟已經與3家藥企達成疫苗供應協議,正在接觸另外4家。按她的說法,所有歐盟國家將同時獲得新冠疫苗,具體分配數量取決於各國人口。
「歐盟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疫苗在各成員國公平分配,」馮德萊恩說,「我有個好消息:依據各國人口佔歐盟總人口的比例,所有成員國將在相同條件下、同一時間獲得疫苗。」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建議,歐盟各國在國家層面制定疫苗分配方案至關重要,目的是確保首批數量有限的疫苗快速分配給那些最需要的群體。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