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不得不啟動二次「封鎖」

2020-12-10 燕趙晚報

  歐洲地區第二波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確診病例突破千萬關口,多國新增病例屢創新高,政府不得不實施二次「封鎖」。然而,一些國家的民眾對政府防疫政策的支持度下降,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多國新增病例創新高

  據世衛組織10月29日晚公布的最新數據,此前24小時歐洲地區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3.9萬餘例,死亡病例2482例,使得該地區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首次突破千萬,達1022.9萬餘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27.6萬餘例。

  據歐洲各國衛生部門29日公布的數據,當天一些歐洲國家新增新冠病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比利時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21048例,創歷史新高,新冠入院患者達5924例,也超過今年4月第一輪疫情時的峰值。波蘭過去24小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20156例,首次突破2萬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30萬例。

  此外,羅馬尼亞、瑞典、奧地利、葡萄牙、波赫、立陶宛、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等國10月29日新增確診病例均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值。

  法國、英國、德國等國新增病例數依然居高不下。義大利當日新增病例26831例,重症監護病患1651人。自28日起,義大利現有確診病患人數再次超過同期康復病患人數,這種情況是自今年五月初後首次出現。

  據保加利亞衛生部的數據,截至10月29日,該國共有2087名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病毒。僅10月28日至29日一天內,就有67名醫務人員被感染。

  二次「封鎖」越來越多

  面對迅猛增長的病例數,歐洲各國政府繼續收緊防疫政策,多個國家已開始或即將實施第二次「封鎖」措施。

  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28日宣布,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法國將從10月30日起再度全國「封城」。

  馬克龍當天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再度全國「封城」將至少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禁止民眾的一切非必要出行,因工作、就醫、購買生活用品等原因出行將需要攜帶出行證明;禁止私人聚會和公共集會;限制跨地區旅行,但本周末的萬聖節假期返程除外;幼兒園和中小學將繼續開放,大學將關閉並進行網絡授課。此外,政府提倡企業儘可能實行遠程辦公,還鼓勵遠程下單、送貨上門和外賣銷售。

  馬克龍說,新冠病毒傳播速度超出預期,法國所有地區疫情均已達到警戒水平,接受重症監護的患者到11月中旬可能接近9000人,這波疫情將比第一波更嚴重。因此,必須收緊防疫措施,以保護民眾尤其是老年人等體弱群體。

  馬克龍說,與第一次「封城」相比,這一次放寬了對經濟活動的限制,公共服務部門、工廠、農場、建築施工等將繼續運轉。為幫助企業緩解困難,政府將恢復實施「部分失業」措施,即允許企業向政府申請減少員工工作時間,而員工因此遭受的損失可以得到補償,此外因行政措施關閉的企業可得到每月最高1萬歐元的政府補貼。

  馬克龍表示,法國不會採取群體免疫策略。當前,法國每周大約進行190萬例新冠病毒檢測,目前政府正在努力增加重症監護床位。

  為防控新冠疫情,法國於3月17日首次實施全國「封城」,自5月11日起分階段解封。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0月28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天零時,德國較前一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4964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最高紀錄。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10月28日達成協議,為避免陷入全國性衛生緊急狀況,德國將從11月2日起關閉餐館、酒吧、影劇院、遊樂場、健身房、美容院等餐飲和文體設施至11月底,但餐館外賣、理髮服務不受影響。政府要求民眾儘可能減少與家庭成員以外人員的接觸,公共場所聚集不得超過2戶或10人。

  此外,比利時自10月29日零時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統一防疫規則,包括關閉餐飲業、鼓勵居家辦公、限制超市購物人數及時長、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自10月29日開始,希臘北部兩座城市已經因為短期內病例激增正式進入封鎖狀態。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將於10月30日宣布一項為期一個月的新「抗疫行動計劃」。

  愛爾蘭從10月22日開始再度實施全國「封城」措施。愛爾蘭衛生服務執行局執行長保羅·雷德10月29日表示,經過一周的全國「封城」努力,愛爾蘭的疫情出現了一些緩解趨勢,但這種趨勢還不穩固,不具有可持續性。

  英國《泰晤士報》10月30日報導,由於擔心新冠病例激增導致醫院不堪重負,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正在考慮英格蘭下周「封城」。

  這家媒體報導,詹森預期11月2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封城」,相關舉措可能自11月4日起實施,持續至12月1日。「封城」期間,只有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商鋪和教育設施繼續開放。不過按一名英國政府高級官員的說法,是否「封城」仍在討論,政府尚未作出最終決定。

  德國總理呼籲民眾團結堅持

  嚴厲的防疫措施特別是「封鎖」政策必然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影響,疫情長期化和防控常態化也使一些歐洲民眾滋生疲憊和懈怠情緒。多國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防疫政策的支持度明顯下降,遵守防疫規定的意願大幅降低。

  德國、法國和奧地利等多個國家的城市近期都出現了反對政府防疫措施的遊行集會,經濟界也出現反對「封鎖」政策的聲音。捷克新任衛生部長揚·布拉特尼10月29日表示,他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改變人們對於新冠病毒以及防疫限制措施的看法。波赫聯邦衛生防疫部門官員10月29日批評市民對疫情嚴重性認識不足,不遵守防疫措施。

  德國總理默克爾10月29日呼籲民眾互相支持、配合、幫助,「這是我們度過這場歷史性危機的唯一辦法,」她強調,「自由不是每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自由就是責任。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同事負責,對我們所有人負責。」

  歐盟將出資協調跨境救治

  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10月29日說,歐盟將出資2.2億歐元協調歐盟成員國的新冠患者在成員國之間跨境接受救治,以避免歐盟各國醫療機構因疫情反彈而不堪重負。

  歐盟成員國領導人10月29日舉行視頻會議共商抗疫舉措,同意加強協調。

  馮德萊恩會後宣布,歐盟將出資2.2億歐元協調新冠患者跨境救治。「如果我們不緊急行動,病毒蔓延將讓我們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歐洲國家疫情近期兇猛反撲,歐洲範圍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1000萬例,成為第二波疫情「震中」。

  馮德萊恩說,歐盟層面批准抗原檢測的進程正在加快,旨在提高新冠檢測和確診效率。

  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均可用於確診新冠病例。前者準確性高,但需藉助專業實驗室設備完成;後者易用性好,能在幾分鐘內出結果、成本不高,但準確性相對欠缺。

  協調患者跨境救治的同時,歐盟正加緊與新冠疫苗生產企業接觸。

  馮德萊恩說,歐盟已經與3家藥企達成疫苗供應協議,正在接觸另外4家。按她的說法,所有歐盟國家將同時獲得新冠疫苗,具體分配數量取決於各國人口。

  「歐盟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疫苗在各成員國公平分配,」馮德萊恩說,「我有個好消息:依據各國人口佔歐盟總人口的比例,所有成員國將在相同條件下、同一時間獲得疫苗。」

  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建議,歐盟各國在國家層面制定疫苗分配方案至關重要,目的是確保首批數量有限的疫苗快速分配給那些最需要的群體。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全國「二次封城」!最嚴格封鎖措施!歐洲多國疫情告急……
    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歐洲多個國家蔓延,儘管部分國家疫情形勢有所緩解,但風險依然很大,防疫措施整體上仍在加強。英國蘇格蘭部分地區採取最嚴格封鎖措施英國蘇格蘭地方政府17日宣布,將從20日(本周五)下午6點開始,對格拉斯哥等11個地區採取最嚴格的第4級封鎖措施,屆時這些地區的餐館、咖啡廳、酒館以及室內體育設施等經營場所將全部關閉。居民不得在私人住宅內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見面,但學校將繼續開放。
  • 疫情恐導致二次封鎖延長,歐洲將錯過聖誕消費季?
    歐洲多國二次封鎖期限將至,但不少國家政府暗示可能延長封鎖時長,這將對即將到來的聖誕消費季帶來怎樣的影響?愛爾蘭政府最先表示,可能取消今年聖誕節假期。愛爾蘭首席醫療官霍洛漢(Tony Holohan)稱,在海外的愛爾蘭居民最好不要考慮聖誕節假期回國度假。
  • 歐洲、南美多國疫情二次爆發,封國措施被再次提上日程
    早在此之前,就有傳染病方面的專家預測過,在秋冬季的時候,新冠疫情可能會迎來第二次爆發,這一說法如今得到了驗證。 最近在國外,尤其是南美、歐洲等地區,疫情形勢再度告急,多個國家不得不採取封城封國措施來應對第二次的爆發。
  • 歐洲12國下達「封鎖令」!謹防貨物延誤、交付困難
    從去年出現新冠肺炎病例至今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歐洲疫情不僅沒有得到遏制,第二波來勢兇猛,近來歐洲各國又紛紛採取了「封鎖」措施。 封鎖造成的城市混亂,交通堵塞,物流/公共服務暫停……封鎖背後的連鎖反應也同樣給外貿貨代人帶來巨大的挑戰。
  • 歐洲又亂了!法國3萬人抗議,多國爆發「反封鎖」遊行
    除了法國,歐洲多國也爆發遊行示威,遊行現場成為了「勁舞派對」,暴亂總在重複,歐洲人「嗨」去了,而歐洲貨物在途的賣家就急了。 1月30日,大批賣家收到亞馬遜上銷售有關法國的通知,通知表示亞馬遜必須在2021年1月31日前向法國稅務機關提供賣家在2020年在亞馬遜帳戶上銷售產生的數據。
  • 歐洲多國「封城」!疫情二次暴發,為何比第一波更嚴重……
    目前,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過去一周(10月19日至25日)全球約46%的新冠確診病例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來自歐洲地區,歐洲無疑正處於疫情「震中」。 歐洲多國升級防疫措施 法國 法國從10月30日起,重新實施第二次全國封鎖措施,以應對日益惡化的疫情挑戰。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整個歐洲都對病毒的傳播速度感到驚訝,當前法國的第二波疫情更加嚴重。
  • 英國二次「封國」
    「封國」,落到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個大寫的「亂」字。文│安光系編輯│戴聞名插畫│劉俊英國又「封國」了。繼今年3月全國性封城之後,英國政府再次官宣,又要封鎖至少一個月。幾個月來,焦頭爛額的首相鮑裡斯·詹森口風一變再變:一開始說,3月封鎖完了很快就恢復正常生活;後來慢慢變成了,希望萬聖節能過上正常生活;再後來呢,又要再次封鎖了,否則連聖誕節都不能出門了。
  • 英國、奧地利同日宣布「封國」,歐洲十二國已封后有哪些影響?
    近來,歐洲多國迎來第二波新冠疫情,多國疫情再度告急,面對疫情反彈,確診人數激增,德國、法國宣布「封城」,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施行嚴格的限制措施,英國奧地利在也在同一天,宣布實施全國範圍內的二次封鎖。截止目前歐洲已有12國下達封鎖禁令。封城造成了城市的混亂,交通的堵塞直接影響到國際快遞的派送,歐洲地區的快遞業務或將全面暫停。
  • 多國再次封鎖!歐洲第二波疫情嚴重程度遠超預想!鍾南山、張文宏...
    多國再次封鎖!俄羅斯取消紅場閱兵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彙編的數據顯示,英國當前的周度新增病例均值已經超22600例,遠高於今年春季第一個高峰時期的數據,當時周度新增病例均值僅為4800例。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實行各自的防疫政策。目前,英國確診病例已超過100萬,達到1014793例,死亡人數達到46645人。
  • 疫情二次爆發!加勒比海0接觸身份辦理成投資熱門
    疫情二次爆發,封鎖已成定局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說,歐洲所有國家的確診病例都開始了又一次飆升,並且超過了今年3月份的峰值。面對來勢洶湧的第二波疫情,歐洲各國政府不得不再次收緊封鎖政策。
  • 英國、奧地利同日宣布「封國」,歐洲十二國已封后有哪些影響?
    近來,歐洲多國迎來第二波新冠疫情,多國疫情再度告急,面對疫情反彈,確診人數激增,德國、法國宣布「封城」,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施行嚴格的限制措施,英國奧地利在也在同一天,宣布實施全國範圍內的二次封鎖。截止目前歐洲已有12國下達封鎖禁令。封城造成了城市的混亂,交通的堵塞直接影響到國際快遞的派送,歐洲地區的快遞業務或將全面暫停。
  • 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啟動 雲端連線歐洲多國
    新華網海牙11月25日電(董晨)成都方志文化海外交流合作單位(歐洲)揭牌典禮暨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啟動儀式24日在雲端連線歐洲多國舉行。活動採取多人多地模式,成都市方志館作為主會場,荷蘭、德國、比利時等多國分會場的嘉賓通過分屏視頻、網上連線的方式,共同見證了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打造的成都方志文化海外交流合作單位(歐洲)正式揭牌,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也將在海外主流媒體上為海外觀眾呈現。
  • 你的歐洲客戶回來上班了嗎?多國解封時間整理!
    11月初,由於歐洲多國遭遇了第二波疫情捲土重來,不少國家不約而同出臺了相關封鎖政策以控制疫情發展。一個月時間即將過去,部分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安排解封事宜。看看你的客戶是不是要回來上班了?英國—12月2日上線新政策,聖誕短暫解封英國的二次封國將在12月2日結束,但是!為了鞏固封鎖成果,英國將會採取更加嚴厲的三級封鎖管控措施。
  • 多國疫情再度告急 再次封鎖
    全球新冠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多國疫情再度告急,在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宣布再次封鎖後,英國、奧地利等多國也相繼宣布將再次封鎖。英國:英格蘭將進入第二次全面封鎖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11月5日起英國英格蘭地區將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直至12月2日結束。屆時,除售賣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外,餐飲、娛樂等非生活必須設施、機構一律暫停營業。
  • 確診破百萬,又一歐洲大國宣布二次「鎖國」!紐約也出手了
    英國確診病例剛剛突破百萬,英國首相詹森更是官宣「二次」封國,英格蘭全境居民如無特殊原因必須待在家中,相關防疫政策將維持到12月初,持續時間一個月左右。義大利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兩日突破3萬,更有專家大膽預測:幾周後單日新增可能突破10萬。美國確診已突破910萬,單日新增直逼9萬例,華盛頓大學專家直言:美國病例正在指數級增長。
  •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寒冬?
    西班牙政府近日宣布將緊急狀態延長至明年5月;義大利頒布新令,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宵禁;英格蘭地區從11月5日凌晨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德國和法國在10月28日先後宣布將進行全國「封城」……最近一周,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歐洲多國政府不得不再度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
  • 歐洲12國下封鎖禁令!
    在疫情籠罩之下,歐洲市場陰霾重重。 截至目前,包含英、法、德、意、西五大市場在內,歐洲至少12個國家已下達封鎖令。 英國:從11月5日起至12月2日,英格蘭地區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除售賣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外,餐飲、娛樂等非生活必須設施、機構一律暫停營業。法國:從10月30日起重新實行封鎖措施,至少實行到12月1日。
  • 疫情反撲兇猛多國再度封城,歐洲經濟能否抗住又一個寒冬?
    新華社記者 張 鋮攝西班牙政府近日宣布將緊急狀態延長至明年5月;義大利頒布新令,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宵禁;英格蘭地區從11月5日凌晨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德國和法國在10月28日先後宣布將進行全國「封城」……最近一周,面對來勢洶洶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歐洲多國政府不得不再度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這對初露復甦跡象的歐洲經濟來說,儼然一記重創。
  • 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啟動 雲端連線歐洲多國
    新華網海牙11月25日電(董晨)成都方志文化海外交流合作單位(歐洲)揭牌典禮暨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啟動儀式24日在雲端連線歐洲多國舉行。活動採取多人多地模式,成都市方志館作為主會場,荷蘭、德國、比利時等多國分會場的嘉賓通過分屏視頻、網上連線的方式,共同見證了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打造的成都方志文化海外交流合作單位(歐洲)正式揭牌,成都歷史文化海外線上展也將在海外主流媒體上為海外觀眾呈現。
  • 歐洲多國對英國實施交通封鎖,或重挫英歐貨物貿易
    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況讓歐洲大陸頗為擔心。從20日起,歐洲多國已對英國實行旅行限制。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全球至少11個國家對英國宣布了交通禁令。歐盟的輪值主席國德國將於21日召集歐盟官員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詹森也將於同日主持緊急官員會議,討論如何確保貨物運輸到英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