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湖廣會館,全國最大的會館建築群,堪稱中國移民文化的豐碑

2020-12-13 肖祝傑崎旅遊

重慶湖廣會館,全國最大的會館建築群,堪稱中國移民文化的豐碑,重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個多元文化交流的城市,有古老而厚重的巴渚文化,有大江培育的碼頭文化,有堅韌頑強的抗戰文化,有上下千年的三峽文化,有魅力的美食文化,與開放的移民文化兼容,在這座古老的都市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去了解、去品讀的文化,今天,小編來與大家聊聊渝中區的湖廣會館,以及這個會館背後的移民文化。

湖廣會館位於渝中區長江沿線的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包括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劇場和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等建築,是目前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重慶湖廣會館建築規模大,佔地近3萬平方米,裡面的建築沿山建造,有錯,殿宇壯觀,琉璃瓦劇場軒翹,樓面雕刻山水、城門、幾何圖案、戲曲人物,二十四孝故事等美麗,根據史料,我國會館從明朝初發展到明代,繁榮於清代,在民國時期衰退, 那個類別主要有三個類別,同鄉會館、商人會館、科舉會館, 同鄉組織是「會館」,同行組織是「公所」,重慶湖廣會館的建築集團有同鄉性會館和同行集團的公所,比如廣東會所和湖北古齊安籍人建的齊安公所,據《重慶會館雜誌》報導,重慶是我們會館建築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各類會館近千家,遍布幾乎所有區縣的城鄉,在一般縣、場鎮、水陸要衝之地設有不同籍貫的會館, 江津支坪、塘河、蟾蜍、西湖、何江等銅梁安居、西河、巴川巫山大昌、龍溪、福田繪江東溪河南雙江、玉溪、柏梓; 鄱陽龍潭、巴南木洞……等,有很多當時各省會館的建築物。

重慶為什麼建了這麼多會館? 湖廣會館的職員說,重慶(乃至四川)之所以建設很多會館,主要是因為元末明清時期政府實施的「移民實川」政策和採取的移民運動是分不開的,據說重慶是個英雄的城市, 元朝的蒙古鐵騎進軍亞洲大陸,以幾乎破竹般的勢頭聞名,但在重慶受到最頑強的抵抗,36年來一直沒能進攻, 最後,其最高統率蒙古大汗也在釣魚城受傷陣亡,元朝合大勢力為了爭奪皇權而撤退,迅速衰退, 但是,在這幾十年的頑強抵抗中,重慶也付出了極其慘烈的代價,青壯年男子幾乎全部陣亡,人口也急劇減少,元末明玉珍從湖北軍10餘萬人入蜀,之後在重慶稱帝,建設大夏政權,這些人在四川、重慶定居很多,另外,除了大夏國皇帝明玉珍的輕德薄賦政策,還吸引了很多兩湖老鄉入川,是比較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的開始經過元末戰亂和明末清朝的動亂,重慶(乃至四川)的人口急劇減少, 據《四川通志》報導,「蜀國自漢唐以來,生牙非常複雜,煙花相向, 然後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疏如晨星, 」, 康熙二十四年做人口統計時,經歷過大規模戰爭的四川省(包括現在的重慶)只有9萬人口,在這樣的背景下,明代政府開始實施「移民入川」的政策,到了清朝不僅繼續了這項政策,而且「湖廣填四川」的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 從清朝到嘉慶的百餘年間,清政府鑑於四川省多年戰亂、人口銳減、土地荒廢、稅收無著落等情況,採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全國十餘省人民大量入河, 在此期間,重慶人口從數萬發展到近300萬,「秦人入川」、「江西省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從北陝西省、山西省、東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浙省、安徽省、西南雲貴、東南廣東省等地通過水路紮根於巴渝落業。

從這些地方遷來的各地人們,在重慶紮根後開始建設各種會館,所以重慶的數千個會館最多,集中在渝中區下半部分的城市,今天有湖廣會館的一帶,到元朝天安門、翠微門、東水門、人和門、儲奇門, 但是遺憾的是,重慶市的基本建設和抗戰中被日機轟炸和火災,很多會館都被破壞了,現在的湖廣會館包括湖廣會館、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八省會館、移民博物館等,是國家AAAA級景區,自2005年對外開放以來,文物建築保護、文化研究發掘、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節等傳統佳節重慶的移民文化始於明清,但民國乃至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起來,比如作為陪同的時候,全國各地的人民移動到重慶,後來又離開了,但很多人留下來,然後三線建設期間,還有很多工人移動到重慶,重慶 你只是真的知道那個,重慶為什麼要封鎖橋梁,封鎖道路,迂迴,克服一些困難,還必須為外國遊客創造更好的旅行條件, 而且重慶的很多景區都是免費開放的, 收票也不貴, 開門,歡迎大家一起玩! 這些都是重慶移民文化引起的!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法想要跟大家分享呢?評論區在等著你!

相關焦點

  • 重慶銅梁還有湖廣會館,古代會館建築群,是移民文化的見證
    重慶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移民城市,尤其是明末清初,經歷了中國歷史上長達一個世紀的「湖廣填川」移民浪潮,湖廣會館作為渝商人在重慶的聚集地,此時在重慶應運而生。現在最有名的是重慶中東水門大街的那家,裡面有湖廣會館(也叫三楚會館)、廣東會館、齊安公所(也叫黃州會館),還有一些江西會館、江南會館的遺蹟,它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會館建築群。
  • 重慶湖廣會館,堪稱中國移民文化的豐碑,感受老重慶的歷史沉浮
    ,感覺重慶是一座美麗和富有多元文明交融的大都會,有厚重的移民文明史,到重慶旅遊一定要先到重慶會館了解一下背後的移民文化歷史。明末清初,掀起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作為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會之所,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 湖廣會館,重慶隱秘的角落!
    『湖廣會館那麼好拍,早就該火了』①這裡有中國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②詩意園林的古風大片任你隨手拍③能體會鬧市裡的世界④看古來今往的仗義江湖不僅如此,推開湖廣會館的門,這裡還藏著目前國內城市中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 湖廣會館,你早就該火了吧!
    這是重慶湖廣會館第一次被介紹給世界。圖源:重慶湖廣會館湖廣會館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這一切還得從300年前一場波瀾壯闊的人口大遷徙說起。明末清初戰爭不斷,四川人口銳減,大片土地荒蕪。為了重新開墾這片土地,政府鼓勵人們前往四川「插佔為業」。於是,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扶老攜幼告別故土前往四川。
  • 藏在重慶長江邊的湖廣會館,別有洞天很江南
    在重慶東水門長江大橋旁,渝中區鱗次櫛比的高樓林裡,躲著一個國內城市中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湖廣會館。聽過這個名字的人不少,真正去過的卻寥寥無幾。一來是到這裡的路不好找,另一個,大概是渝中區要收門票的景點實在不多,不巧的是,湖廣會館是其中之一。
  • 重慶·湖廣會館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長濱路芭蕉園1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會館始建於康熙年間,經乾隆到光緒年間的不斷改建、擴建。現存建築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佔地面積為18418平方米,是禹王宮、齊安公所、廣東公所等清代古建築群及仿古建築的統稱,是目前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之一,是重慶母城文化展示平臺、重慶市城市文化的傳承載體、重慶傳統文化和城市歷史文化體驗教育基地。
  • 2019KX5的八千裡路雲和月,12月4日之朝天門湖廣會館
    ,系廣東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重慶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設在仿古新建建築內,它生動地再現了人類移民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這次移民運動的過程,對日後川渝地區文化經濟生活的影響,在這裡,都將一一得到解答。置身於此,猶如回到3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移民運動中去。會館文化專題陳列是對川渝地區眾多移民會館的一次深刻解讀。
  • 湖廣會館 差點被拆掉的百年建築精品
    重慶湖廣會館坐落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包括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系廣東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 重慶湖廣會館,隱匿於鬧市裡的靜謐,體驗封火牆下的百態人生
    作為在重慶生活了一段時間的外地人,對重慶大部分的景點美食,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了解。在重慶景點方面,比較喜歡的,不是大家常說的解放碑,觀音橋,時代天街等,而是一所會館——湖廣會館。因此,這裡是見證著重慶的商業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直到現在,這裡也是南方藝術建築代表,保留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 上遊影像·攝影家黃進 | 鬧市中心的古會館建築群——湖廣會館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渝中區東水門正街,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中國古典建築之——飛簷,令人稱奇。戲臺上,非物質文化傳承煜煜生輝。濃縮巴渝文化內涵的雕塑群。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
  • 重慶湖廣會館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是禹王宮、廣東公所、齊安公所
    重慶湖廣會館,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是禹王宮、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道光年間擴建,有近300年的歷史,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移民文化的重要標誌,它生動地再現了人類移民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置身於此,
  • 湖廣會館(一)
    國民黨的誕生地——湖廣會館       經歷了兩百年的滄桑歲月,湖廣會館早已被打磨成了一顆蘊含濃厚歷史文化的璀璨明珠。湖廣會館裝修得復古雅致,百年來,一直充當著歷史見證人的角色。不論是「霓裳同詠」的匾額,還是宛如洞庭雲夢的樓閣,都在一點一點地積攢歷史的塵埃。     坐落在虎坊橋西側的湖廣會館,前身是全楚會館。
  • 它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在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有一處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的古會館建築群。它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從乾隆道光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
  • 重慶湖廣會館,人稱:渝都版奇妙博物館,不僅有趣更美的難以置信
    而真正會玩的當地人,常常會帶朋友去的是那與來福士廣場一條馬路相隔的重慶湖廣會館。這裡有著與長江索道合影的最佳角度,更有穿越幾百年,躋身沉浸式的民國生活場景。重慶會館又名禹王廟,位於渝中區的東水門正街上,距離當下重慶最火爆的來福士廣場僅800餘米,與東水門老街一米之遙。一街之隔,兩片天地。
  • 古代商人的「高級會所」——坐標重慶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是我國長江以南城市主城區中規模最大的古建築會館群,乘坐長江索道時,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叢明黃色外牆的建築群臨水而建,頗有雄霸一方之姿。據說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古人相信風水之說,這裡為「大吉」之地,所以會館選址於此。
  • 鵝嶺二廠、洪崖洞、湖廣會館……這些網紅景點深層內涵了解一下?
    03湖廣會館 凝聚了巴渝先民對文化的敬畏隨著「網紅重慶」知名度的不斷擴大,位於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的湖廣會館也成為外地遊客來渝的湖廣會館建築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目前看到的會館群是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的。據了解,湖廣會館是目前已知的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它是清代重慶作為繁華商埠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築文化的重要標誌。」
  • 作為本地人,也僅去過一次的重慶湖廣會館。還是陪朋友
    其實,重慶除了具有特別的城市地形構造,更是一座抗戰名城。自古從合川的釣魚城讓「上帝折鞭」到經曆日機轟炸都是拯救中國的歷史關鍵點。也正因為幾次重大的歷史事件,才有我今天要介紹的重慶湖廣會館。湖廣會館始建於滿清乾隆時期,對於乾隆時期,因為90,00年代眾多戲說電視劇讓康乾盛世深入人心。當然,也有不同看法的人。
  • 中國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濃鬱的江南風情,卻建在重慶
    在重慶渝中區東水門大橋邊上,有一處我國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它的外牆全身裹著一層鵝黃,給人一種溫馨的視覺感受,在周圍高聳的鋼筋水泥中色彩鮮明,熠熠生輝,它就是建於清朝的湖廣會館。在重慶渝中區東水門大橋邊上,有一處我國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它的外牆全身裹著一層鵝黃,給人一種溫馨的視覺感受,在周圍高聳的鋼筋水泥中色彩鮮明,熠熠生輝,它就是建於清朝的湖廣會館。
  • 重慶旅遊 | 湖廣會館——被90%遊客忽略的歷史遺蹟
    「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異地文化風俗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巴渝地域文化,建築也相應地受異地風格影響。重慶湖廣會館是最有代表性的巴渝傳統建築
  • 儒釋道文化、會館文化與移民文化合一的貴州鎮遠青龍洞
    儒釋道文化、會館文化與移民文化合一的貴州鎮遠青龍洞 2018年11月01日 17:16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焦玉琴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