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莊園虎皮牆都有啥講究?有圖有真相!

2020-12-25 聚焦棲霞

牟氏莊園

佔地兩萬多平米

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莊園

莊園很大

自然也不缺少詩意盎然的風景

其中這道「虎皮牆」最為特別

一直被人們譽為「中國最好的石砌花牆」

清同治年間,莊園主人衷情自然,差使大批工匠,沿遠近河道精選各類雜石,按主人的創意和花匠的設計,利用石頭的自然形狀和色澤,運用「寫實」、「寫意」手法,創作了這副古樸、詩情畫意的美麗長卷,給這些不起眼的雜石賦予了永恆的藝術生命和較高的美學價值。

說到這

大家是不是對「虎皮牆」充滿了好奇?

它到底長什麼樣呢?

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

-

1

-

制錢蓮花圖

這是一副由制錢和蓮花組成的圖形,上方是一朵盛開的蓮花,花朵端莊,花瓣均勻,形象逼真。其下方用13塊規則石料組成了四枚大小均等、上下差疊的制錢,整個圖形左右對稱、結構嚴謹。

自古以來,蓮花都是純潔高雅的象徵,而銅臭卻為世人所不齒,把制錢和蓮花捏合在一起,好象有點不倫不類,實際上,這是莊園主人的一種自我標榜,用以說明自己雖然腰纏萬貫,卻超凡脫俗,出淤泥而不染。

-

2

-

蓮生貴子圖

這幅圖案由一盆盛開的蓮花、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和一支婷婷玉立的蓮蓬組成,取其諧音,寓意「連生貴子」。其造型生動活潑,秀美雅致,不落俗套,洋溢著勃勃向上的生機。

在封建社會裡,娶妻育子為的是宗族延續,若人丁不旺,便是愧對祖宗,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蓮生貴子」圖,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求子心態。

你若走馬觀花,只見一堵牆而已;你若運用悟性仔細閱讀品味,那你眼前便是一道詩意盎然的靚麗風景線。

由於花牆的設計者刻意追求對事物的概括、抽象、提煉和升華,因而在表現手法上,往往把造型置於像與不像之間,使觀賞者見仁見智,感受不一,等你來現場仔細品味欣賞。

精緻奇特的圖案

讓我們相約莊園

一起來發現更多的美麗景色吧!

稿件來源:牟氏莊園

本期編輯:張煥新

責任編輯:翟曉如

相關焦點

  • 牟氏莊園虎皮牆都有啥講究?有圖有真相!
    其中這道「虎皮牆」最為特別一直被人們譽為「中國最好的石砌花牆」清同治年間,莊園主人衷情自然,差使大批工匠,沿遠近河道精選各類雜石,按主人的創意和花匠的設計,利用石頭的自然形狀和色澤,運用「寫實」、「寫意」手法,創作了這副古樸、詩情畫意的美麗長卷,給這些不起眼的雜石賦予了永恆的藝術生命和較高的美學價值
  • 北方最大地主莊園,號稱「民間小故宮」,有我國最好的「虎皮牆」
    說到大型地主莊園,人們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山西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這在北方地區算是規模最為宏大的建築群之一。其實在封建社會中,地主數量龐大,建設的莊園數不勝數。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地主莊園,堪稱我國北方最大的地主莊園,它就是牟氏莊園。其建築精美,裝飾華麗,尤其是那面色彩斑斕的「虎皮牆」,精緻且充滿趣味。
  • 中國民間小故宮——煙臺牟氏莊園
    中國民間小故宮——煙臺牟氏莊園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牟氏莊園始建於清雍正元年的牟氏莊園,到民國24年(1935年)才形成至今規模。整個莊園面南背北,共分三組,包括六個院,佔地2萬平方米,建有萬堂樓廂480多間。縱觀重重四合院相疊,橫看條條通道相間,層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內立體建築多屬二層樓房,房舍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浮雕圖案,栩栩如生。
  • 牟氏莊園有道國內最好的石沏花牆,傳說中,他們用的建築方法特殊
    山東有一處建於清朝雍正元年的牟氏莊園。莊園很大,更不缺少唯美的景致。而其中的一道花牆,甚至被稱為中國最好的石砌花牆。這道花牆美在哪裡,又為什麼為如此精緻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座牟氏莊園位於山東省煙臺棲霞市,是當年牟墨林及其後裔營建的一套莊園。牟氏莊園始建於清朝雍正年間,一直到民國24年,基本建成。莊園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佔地兩萬多平方米,擁有房屋480多間。整個裝置為三組六院,各組又有一至三院不等,均為四合院結構。
  • 煙臺「牟氏莊園」——古色古香的瑰寶活化石
    參觀這些樓房,「虎皮牆」這個特色吸引了我,我們可以看到上面許多的不同圖畫,比如「蓮生貴子」的圖案,絲毫沒有因為它是一堵牆而顯得遜色。很特別的「三大怪」也是耐人尋味,小小的樓閣裡藏著大大的機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莊園裡的六個大院。牟氏莊園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建築領域。
  • 牟氏莊園:民間「小故宮」
    重遊古老莊園驚奇勝似當年  隨著牟氏莊園知名度的擴大,古老莊園吸引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我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多次陪同外地朋友走進莊園,有機會細細領略了其中蘊含的建築文化,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建築智慧和他們為一座稀世珍藏版「小故宮」付出的汗水。
  • 青島人看牟氏莊園
    從牟家出來便往南走,沿途幾次打聽種地的農民,都說種的是牟二黑子的地。直到天黑實在憋不住了,但仍未能走出牟家田地,正應了牟二黑子的話。牟氏家族的土地究竟有多少呢,據說至20世紀初,牟氏地主家族共擁有土地60000多畝。走出牟氏莊園,「反芻」之餘,我認為牟氏莊園大約有以下幾個看點,一是牟氏的發家「秘史」,一是牟氏家族的生活形態,一是牟氏莊園的建築規模和特色。
  • 煙臺「牟氏莊園」——古色古香的瑰寶活化石
    參觀這些樓房,「虎皮牆」這個特色吸引了我,我們可以看到上面許多的不同圖畫,比如「蓮生貴子」的圖案,絲毫沒有因為它是一堵牆而顯得遜色。很特別的「三大怪」也是耐人尋味,小小的樓閣裡藏著大大的機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莊園裡的六個大院。牟氏莊園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建築領域。
  • 帶著母親看天下(棲霞市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個莊園面南背北,共分三組,包括六個院,佔地2萬平方米,建有萬堂樓廂480多間。縱觀重重四合院相疊,橫看條條通道相間,層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內立體建築多屬二層樓房,房舍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浮雕圖案,栩栩如生。莊園建築鱗次櫛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斕的「虎皮牆」,用形狀各異、色澤不同的河卵石壘砌而成,「制錢蓮花圖」、「蓮生貴子」等圖案,精美絕倫,嘆為觀止。「三大怪」建築更是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 山東古建築牟氏莊園: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莊園
    如果說,《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是明末清初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的話,那麼,牟氏莊園則是清朝晚期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這所莊園的主人牟氏家族,祖籍湖北公安縣。其始祖牟敬祖於明初出仕途棲霞,擇定古鎮都村居住。莊園建築鱗次櫛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斕的「虎皮牆」,用形狀各異、色澤不同的河卵石壘砌而成,「制錢蓮花圖」、「蓮生貴子」等圖案,精美絕倫,嘆為觀止。「三大怪」建築更是耐人尋味,引人入勝。「煙囪立在山牆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個小小樓閣,凌空聳立,別具特色。
  • 山東古建築牟氏莊園: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莊園
    如果說,《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是明末清初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的話,那麼,牟氏莊園則是清朝晚期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這所莊園的主人牟氏家族,祖籍湖北公安縣。其始祖牟敬祖於明初出仕途棲霞,擇定古鎮都村居住。其後裔仰仗其勢,廣斂錢財,至清末民初,牟氏家族的家業進入鼎盛時期,土地達6萬畝,山嵐12萬畝,年收入330多萬公斤,一度成為富甲膠東,名揚齊魯的大地主。
  • 棲霞清明節一日遊 暢遊牟氏莊園太虛宮奇石館
    出遊熱線:5228372  景區介紹:棲霞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的牟氏莊園系統地展現了封建地主階級產生、發展及其滅亡過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階級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它擁有房產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嵐12萬畝,現保存廳堂樓廂480多間,佔地兩萬餘平方米。牟氏莊園規模恢弘,古樸壯觀,集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 冬遊齊魯丨牟氏莊園: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地主莊園
    走進牟氏莊園,就像打開了一部浩如煙海的文化長卷百年的莊園是一個時代的活化石,你可以360度地剖析不要試圖去面面俱到地展現,只是透過那微風吹開的一扇小窗偶然回眸的驚鴻一瞥,驚豔,感喟,別有一番滋味......
  • 走進牟氏莊園,就像浩如煙海的文化長卷,被稱為百年「活化石」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的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住的地方,整個莊園建築結構非常的嚴謹,緊固頓時雄偉莊重,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牟氏莊園的嚴肅端莊。
  • 牟氏莊園,膠東半島的中國民間小故宮
    就這樣,牟氏家族不斷搜刮土地,很快富及整個膠東半島。牟氏家族財大氣粗,多年來不斷擴建自家莊園。從清雍正年間開始,到1941年為止,牟氏家族前後耗費白銀達43萬兩之多,建起一座總佔地面積達2.2萬平方米,有房屋480多間的龐大莊園。傳承至今,這座豪華至極的莊園依然保存完好,成為中國地主莊園的典範。
  • 牟氏莊園:一個家族上演幾個時代的人間悲歡
    幾年前,隨著中國第一部莊園戲《牟氏莊園》熱播,位於山東棲霞的牟氏莊園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作為中國北方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地主莊園,靠近它就是靠近一部歷史,了解它就是豐富我們的人生。  牟氏莊園特色「虎皮牆」
  • 棲霞清明節一日遊 暢遊牟氏莊園太虛宮奇石館
    出遊熱線:5228372  景區介紹:棲霞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的牟氏莊園系統地展現了封建地主階級產生、發展及其滅亡過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階級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它擁有房產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嵐12萬畝,現保存廳堂樓廂480多間,佔地兩萬餘平方米。牟氏莊園規模恢弘,古樸壯觀,集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 牟氏莊園的「門當」與「戶對」
    □ 林新忠  牟氏莊園位於棲霞城北古鎮都村,它是牟氏望族在棲霞聚族而居的地方,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莊園,被詩人賀敬之譽為中國的小故宮。
  • 牟氏莊園,膠東半島的中國民間小故宮
    就這樣,牟氏家族不斷搜刮土地,很快富及整個膠東半島。牟氏家族財大氣粗,多年來不斷擴建自家莊園。從清雍正年間開始,到1941年為止,牟氏家族前後耗費白銀達43萬兩之多,建起一座總佔地面積達2.2萬平方米,有房屋480多間的龐大莊園。傳承至今,這座豪華至極的莊園依然保存完好,成為中國地主莊園的典範。
  • 中國民間小故宮,耗銀43萬兩,有「三大怪」和「虎皮牆」
    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古鎮都村的牟氏莊園,是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居住的地方,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莊園之一,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牟氏莊園始建於清雍正年間,至1935年建成。整個莊園依山傍水,有六個院,既自成體系,又互相連接,總佔地2萬平方米,房屋480多間,耗白銀達43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