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住宿行業復甦曲折,政策扶持力度急需「加碼」

2020-12-24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郭錦輝)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日前印發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共享住宿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展生活消費新方式。鼓勵發展「共享住宿」被首次寫入政府文件。目前我國共享住宿的發展情況如何?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於鳳霞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共享住宿行業面臨的發展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態勢。

  

  長期發展看好,短期復甦曲折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我國共享住宿的整體發展情況如何?

  

  於鳳霞: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7月21日發布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我國共享住宿行業的交易規模約為225億元,同比增長36.4%。共享住宿行業的參與人數達到2億人,同比增長53.8%。其中服務提供者人數約為618萬人,同比增長54.5%,房客人數達到1.9億人,較上年增長53.8%。2019年主要平臺企業融資額約為1.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5.5%。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前五個月,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同比下降72.1%。市場交易額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由於疫情防控下出行住宿需求大幅下降,訂單量急劇減少,前五個月訂單總量同比下降65%,接待人次同比下降63%;另一方面,需求的極度疲軟也導致間夜價格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前五個月平均間夜價格同比下降16%。

  

  共享住宿市場自今年3月開始回暖,市場交易額、訂單量和接待人數逐漸恢復。3月、4月、5月市場交易額環比分別增長78%、199%、35%;訂單數環比分別增長141%、152%、50%;接待人次環比分別增長81%、112%、28%。

  

  隨著疫情的終結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全面恢復,以及人們服務消費升級的加快,尤其是對休閒娛樂等高品質生活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從長期來看,共享住宿行業繁榮發展的基本面並不會因疫情而發生根本改變。同時,由於全球疫情演進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所存在的不確定性,加之疫情對旅遊住宿服務行業衝擊的持續存在,從近期來看,共享住宿行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整合步伐加快,提質升級成為重點

  

  中國經濟時報:我國共享住宿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哪些趨勢?

  

  於鳳霞: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共享住宿行業平臺企業的賦能作用更加凸顯,通過為商戶提供資金資源支持、商戶經營服務能力培訓、助力商戶轉型、拓寬商戶收入渠道等多種形式,幫助平臺上的商戶共渡難關。領先平臺企業還積極探索直播帶貨新模式。

  

  在不確定性加大、市場復甦曲折、營收面臨巨大挑戰的情況下,共享住宿行業的優勝劣汰將進一步加速。抗風險能力弱、服務體驗不佳的經營者將被迫退出市場,存活下來的企業的經營策略將更加穩健。

  

  共享住宿行業整合步伐加快,領先企業的頭部效應更加凸顯,提質升級成為發展重點。疫情下中小經營者將進一步尋求與行業領先企業的合作,以期藉助於大平臺資金和流量等優勢助力自身發展,這為領先企業帶來以較低價格拓展市場的機會。共享住宿行業整合也將進一步促進行業整體提質升級:品質化建設成為重點,更加重視平臺對經營者的賦能作用,行業自治能力不斷提升。

  

  更有力的政策扶持急需「加碼」

  

  中國經濟時報:我國共享住宿行業未來如何才能更好得到發展?

  

  於鳳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將為共享住宿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舊改中的舊民房、舊院落都將為平臺企業帶來較大規模的房源供給,平臺企業也將深入參與到舊改小區的基礎設施、社區商業、物業等綜合性改造中,打造與旅遊、體驗、休閒娛樂融合的社區綜合體。在農村,許多地區都在深入推進鄉村旅遊用地方式改革,探索實行規劃點狀布局和用地點狀徵地;積極引導農村閒置住宅、廢棄礦山、舊廠房等發展鄉村旅遊、民宿等新業態,各地的美麗鄉村建設也將為共享住宿平臺帶來重要機遇。

  

  我國共享住宿發展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扶持。今年7月,鼓勵發展「共享住宿」被首次寫入政府文件,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有利。面向未來看,一方面需要做好前期已出臺政策的落地實施,進一步加強政策宣貫,注重為新業態發展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政務平臺提供便民服務;另一面還需要從刺激消費需求、豐富旅遊住宿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方式以及加強政府與平臺企業合作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

  

  

相關焦點

  •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及各省市旅遊行業扶持政策匯總分析 行業復甦...
    而隨著3月初,境外疫情爆發,紛紛停航、「封國」, 國內疫情防控重點從「內部控制」向「外部預防」轉移,再次延長了旅遊業的復甦步伐。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促進旅遊業發展,保國內經濟發展成為重要手段。為此,從國家到地方均紛紛加快了重振旅遊業發展的扶持扶持政策,涉及金融、土地、稅收、財政補助等各個方面。
  • 2018年中國共享住宿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農村旅遊民宿將...
    共享住宿的興起可以讓住宿行業閒置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於緩解環境壓力。隨著國家對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持續提升民宿用戶的體驗,公眾對共享住宿的接受度和消費意願越來越高。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行業交易規模達到165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37.5%,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目前國內共享住宿行業存在著B2C、C2C兩種商業模式,現階段市場上的運營模式仍以C2C模式為主導。
  • 共享住宿行業標準化進程加快 小豬短租全力打造品質化平臺
    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及企業的深入布局,共享住宿行業進入精細化和品質化運營階段。為此,以小豬為代表的公司率先開始轉型。資料顯示,為了承接公司在願景和戰略上的縱深,小豬在今年5月啟動了全新的品牌升級計劃,並通過「平臺+」戰略構建一個完整的特色住宿生態。
  • 兩會圓桌·減稅降費|旅遊企業:政策支持增強復甦信心
    多家旅遊企業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前期出臺的扶持政策有效緩解了企業在疫情初期的壓力,目前行業已經整體呈現復甦趨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減稅降費等支持政策,再次給旅遊企業復甦提供了支持和信心。在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的當下,旅遊企業期待著跨省遊、出境遊早日恢復,希望在普惠政策之後,有更具針對性的旅遊業專項政策出臺,幫助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 國元(香港)--食品飲料行業:擁抱需求復甦,關注改善型機會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餐飲行業:合疫情加速行業整合頭部品牌餐企逆勢擴張伴隨國內新冠疫情逐步緩解,消費信心持續恢復,在政策催化下,餐飲行業正逐步復甦,其中,限額以上餐企表現好於整體市場。考慮到政策扶持仍在加碼,預期2021年餐飲行業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促共享住宿規範化 榛果民宿力推首個行業自律標準
    11月15日,我國共享住宿領域首個行業自律標準《共享住宿服務規範》(簡稱「規範」)在北京發布。該規範由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牽頭組織,是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共享經濟標準化建設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規範運營管理,推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實踐突破,也是共享經濟領域推進協同監管的有益探索。
  • 多項政策扶持住宿餐飲、文體旅遊等行業
    本報北京2月26日電(記者金振婭)當前,因疫情影響,住宿餐飲、文體旅遊等行業受到影響,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業態。就社會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6日在京舉行發布會給予了回應。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對疫情防控期間住宿餐飲企業等生活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對湖北以外的中小企業免徵2-4月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對湖北省的企業免徵2-6月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緩交住房公積金;2-6月電價降低5%;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等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 針對疫情,地方省市出臺旅遊企業扶持政策彙編(2)
    【品橙旅遊】繼文化和旅遊部出臺專項針對旅行社行業的扶持政策後,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針對疫情,緩解虧損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可享稅收優惠政策的舉措:公告指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指旅行社及相關服務、遊覽景區管理兩類)四大類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 川南四市生豬復產 「加碼」落實扶持政策
    ●四市「加碼」落實扶持政策宜賓提高養殖補助,在省級予以300元/頭標準補助基礎上,市縣財政分別給予150元/頭的配套資金補貼,當前用於扶持新建規模化養殖場和新增能繁母豬的財政資金已達1.503億元。自貢出臺「市新豬十條」,落實能繁母豬和生豬家庭農場補貼等系列穩產保供政策,引進培育四川德康、新希望、正邦、榮縣巴佑等龍頭企業投資11.48億元,開工建設11個仔豬繁育場和25個大型規模育肥場。將各區縣2020年生豬出欄量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成立6個專項督查組,對各區縣政策落實和生豬穩產保供開展專項督查。
  • 平臺和民宿房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小豬短租:齊練內功盼行業復甦
    小豬短租為國內領先的特色住宿預訂平臺。2019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持續高速發展。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最新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共享住宿交易規模為22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6.4%,市場增長迅猛。
  • 恢復跨省遊等政策推動旅遊行業明顯復甦
    遼寧省財政廳發布的信息稱,旅遊企業是疫情中受影響較為嚴重的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對拉動經濟消費,提振旅遊行業復甦發展至關重要。(文化和旅遊部網站) 6.發改委發文推動景區門票降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等15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當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大對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行業的針對性政策扶持,最大限度穩定農民工就業崗位。發展鄉村產業吸納就業,推動休閒觀光、健康養生、農事體驗等鄉村休閒旅遊業健康發展。 (文化和旅遊部網站) 8.胡和平任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兼任中宣部副部長。
  • 減稅降費,寧波住宿、餐飲等重點行業加快復甦
    (企業人員諮詢最新減稅降費政策。) 今年以來,隨著減稅降費政策大禮包持續釋放,第一時間將資金「活水」直送企業,幫助企業減輕負擔,產業復甦成效明顯。 這兩天,記者走訪了餐飲、住宿、旅遊等重點生活服務行業,目前不少企業正在加快加快發展速度,經營情況逐漸好轉。
  • 減稅加碼 餐飲、住宿、旅遊等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比例提高
    減稅加碼!餐飲、住宿、旅遊、教育等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比例提高,企業盈利有望增加  優惠政策加碼!  要知道,今年4月1日正式落地的深化增值稅改革安排中,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政策實施期限暫定截至2021年底。  這意味著,允許加計抵減的四大行業中,針對生活性服務業的這項臨時性優惠政策進一步加碼,抵減比例從10%提高到了15%。
  • 麗江:加強政策扶持 力促旅遊復甦
    多措並舉 促進旅遊市場全面復甦 「我在麗江古城內經營客棧生意多年,今年的疫情對旅遊行業衝擊很大,請問麗江市採取了哪些恢復旅遊發展的措施?」齊先生撥打熱線諮詢。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麗江旅遊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和巨大衝擊。」鄭藝介紹,2020年上半年,麗江市接待遊客同比下降73%,旅遊業總收入同比下降79%。
  • 深圳中心區酒店營收不足往年一成,扶持政策出臺後考慮共享員工
    而隨著新一批防疫惠企政策《防控疫情同舟共濟「福企」新十條政策》(以下簡稱「福企」新十條)的出臺,這些企業將申請到一筆不小的支持補貼,同時也將促進共享員工計劃實施,將緩解企業的運作壓力。在疫情期間,住宿業損失非常大,像我們這個酒店損失在2000萬左右。」除了住宿業,與之相伴的餐飲業也損失慘重。深圳市皇庭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位於皇庭V酒店53-54樓,原本今年年夜飯已經訂滿了的情況下,受疫情影響遭遇大量退單。「我們全部是免費取消,損失非常大。」
  • 覆蓋近500座城市 國內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165億元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9》顯示,公眾對共享住宿的接受度和消費意願越來越高。在政策利好及需求提升的雙向驅動之下,二、三線城市和特色旅遊城市的共享住宿市場加速崛起,其中熱門旅遊城市麗江2018年共享住宿間夜量增幅達到650%。  二、三線城市增量顯著  我國共享住宿市場規模在過去一年中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
  • 政府對各行業扶持補助,旅遊業百萬補貼來了,其他行業多關注政策
    今年新冠疫情以來,政府各部門大力出臺政策扶持中小企業度過難關,我司也先後組織彙編了相關利好政策供企業參考:政策兌現,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創業補貼:超萬家企業獲得近5億資金收藏最新最全版本:政府彙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政策文件抗擊疫情最新政策速遞: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
  • 3500萬元扶持資金7條政策 甌海打造商貿業新高地
    對我區新出臺的商貿業發展扶持辦法,近日,溫州巨溪皮革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三豹很振奮。這次商貿業扶持辦法,與溫州市其他縣(市、區)相比較,政策總體上來說是全市最優,創新點最多,突破性最強。其中,全年安排約3500萬元財政資金用於扶持商貿企業,力度堪稱史上最大,我區商貿企業將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 我國煤制油產能釋放不足 急需政策扶持
    但也必須同時看到,我國煤制油項目投產不少,產能釋放卻不足,企業效益欠佳,需要引起行業高度重視。   自2016年底神華400萬噸/年煤制油示範項目投產以來,陸續又有一些項目投產。這些項目投產後運行狀態到底如何,中國化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日本、加拿大、歐元區國家等多個經濟體正積極加碼財政支持力度...
    疫情成經濟復甦攔路虎」,多個經濟體加碼財政刺激;財政刺激政策缺位疊加疫情衝擊,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不及預期,業內憧憬美國將儘快出臺財政刺激方案。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風險,日本、加拿大、歐元區國家等多個經濟體正積極加碼財政支持力度。(e公司)。[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