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小編都想自己找個人不多的地方好好玩玩,實際上小編真的就在最近就完成了自己這麼一個目標,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和你們述說了。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萍鄉武功山的美景,還有小編的及時解說哦!
國慶時間遊玩山林的人遍地,小編和其他幾位朋友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萍鄉的路,反正閒在學校也沒事,借著登山的機會順便玩一下咯。
最近聽起了民謠,前陣子宋冬野的《安和橋》挺火的。而我聽著他吟唱著,「他們說柔軟的地方總會發生柔軟的事」,突然有點詫然,這山是柔軟的,還是硬邦邦的?我有點羨慕,但更多的是畏懼。我天生沒有什麼運動細胞,爬跑蹬跳更是唯恐避之不及。可我也想登上雲巔看著日出日落,看著萬裡無雲的滿天繁星,那我終於可以拍上好看的照片了,但這絕對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自然給我的。
入秋漸涼,武功山的夜冷卻不悽。秋日的武功山頂室外溫度不到10℃,而滿天繁星卻是眨巴著眼。雖然城市的天被汽車尾氣覆蓋著而溫暖許多,卻因此而擋住了星光射入瞳孔的路徑。有人說一顆星就是一個思念的人,而我覺得那是天使的眼淚。
補了一兩個小時的覺,睡醒即傍晚。夕陽愈冷,卻還是把滿山的蘆葦染成橘紅色,像熟透的橘子皮套在山頭似的。巔上的一切美得不像話,就連這不到10°C的晚上也有人跑出去看星星。因為難敵寒風所以沒跟去拍星空,只獨自在窗邊看了會就鑽進小黑和錦錦暖好的被窩,從不曾想過在山上和兩個大男人擠在被窩裡看奇葩說。回自己被窩時已是十一點,客棧的被子都比想像中的暖很多,完全不覺得在不到十度的環境中。
我想著第一天已經叫做爬山了,直到第二天才發現我錯了。沒有樹蔭,全程都是被兩邊長長的蘆葦夾著的土路。最累的反而是下坡的時候,因為很費膝蓋,沒有登山棍的話我可能會跪著回來吧。途中經過一個坡叫絕望坡,就是沿著山脊線到頂的一條路,不怎麼陡也就七十度坡角而已...對於我們來說絕望坡並不是因為難登,而是來到坡下時,你的水恰好喝完,乾糧也所剩無幾。由於我的代謝比較強,所以是一路餓到絕望坡的。
上去絕望坡以後有很多拍照的石頭,但基本是光看著就腳軟的那種。我很少會往回看,偶爾轉過頭,挺佩服自己翻過這麼多山頭了。當看到離最高地金頂還有十幾個山頭時,有點累但又很興奮,畢竟終於能看到頭了。
因為大家都挺累的,也怕趕不上火車就打算坐纜車下山,不過就感覺走不夠一樣,還是走了一段路到一級索道才坐的纜車,說實話下去時已經挺累的了但坐著纜車還莫名其妙地有點覺得不想走。從山腳看山頂的玻璃棧道,很難想像一小時以前我還在上面,更不知道我如何用了兩天時間爬到上面去,一切就很自然,又很寬慰。兩天下來,睡得不好,吃不飽,但是,我喜歡上登山了。
上述就是小編這一次旅遊的經歷啦,有感觸的小夥伴趕緊去體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