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11時許,東城區雨兒胡同的居民,意外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市長王安順等陪同下,習總書記探訪了4戶平房院居民,問冷暖,聽心願。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
習近平:「多留點綠地和空間給老百姓」
習近平來到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觀看專題片,察看城市模型,了解北京地理環境、規劃布局等情況。在幾塊《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展板前,看到綠色越來越多,他表示,網上有人給我建議,應多給城市留點「沒用的地方」,我想就是應多留點綠地和空間給老百姓。
福祥胡同西口
胡同居民:「總書記的手握起來很有力度」
古都北京的歷史文化保護情況,牽動著總書記的心。習近平來到平安大街東不壓橋,看了玉河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展覽和古河堤遺址,沿著修葺一新的河道邊走邊了解河道恢復和四合院修復情況。「總書記好!」,看到習近平,胡同裡的群眾圍了過來,總書記和大家熱情握手。
居民楊先生當時正巧站在福祥胡同西口,習總書記的突然出現讓他頗為意外。此時,胡同裡不少居民也發現了習總書記,漸漸圍了上來,自發地在路旁站成一排,開始集體鼓掌,並且有居民高聲喊道:「總書記好,總書記辛苦了,總書記注意身體。」「離我們也就不到10米的時候,總書記突然拐了個彎兒,從馬路中間斜插到路邊,主動走過來跟大家握手。」楊先生回憶說,總書記的手大而溫熱,握起來也很有力度,「他跟好多人都握了手,還不斷說『你好』。」
福祥社區雨兒胡同
拉家常:「我就是在這附近長大的」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北京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區雨兒胡同看望居民,居委會主任李娜熱情迎接。習總書記主動跟李娜握手,還笑著跟她說:「我就是在這附近長大的,小時候放學後就到什剎海去滑冰。」
雨兒胡同29號院、30號院是典型的大雜院。「做飯燒什麼?」「取暖方便不方便?」總書記走進王雲鳳等4戶人家,問冷暖,聽心願。在北京老城區長大的習近平說,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來看看老街坊。老知青關世嶽、遲克申夫婦倆住著一間半平房。總書記問:「下一步有什麼願望?」「房子再大一點,再有個衛生間。」大家都笑了起來。
李娜回憶,「入戶是隨機的,總書記說去哪家就敲哪家的門。」
雨兒胡同30號院
居民莊保:「怎麼就忘了給他倒上茶呢」
雨兒胡同30號院過道狹窄,習總書記至少拐了三個彎兒,走了30多米,才走進居民莊保的家。這間平房16平方米,莊保一家三口都住在這裡,而習總書記坐的沙發床,就是莊保25歲的兒子平時睡覺的地方。
習總書記詢問了莊保和愛人的工作情況,聊起了電暖氣的效果,甚至聊到了小時候劈柴燒煤球的經歷。談了六七分鐘,習總書記起身離開,下臺階的時候,還指著門口處的灶臺問換液化氣罐方便不方便。「我當時真想跟他說,您再多坐會兒吧。可又一想總書記那麼忙,耽誤人家時間也不合適,我就生把這句話又咽回去了。」
習總書記一行人離開後,莊保坐在沙發床上發了好一陣兒的呆,讓腦子「倒帶」,回想一下剛剛發生的事情。忽然,他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哎呀,我怎麼就忘記給他倒茶了呢,這太失禮了。」原來,一直很緊張的莊保,把擺在眼前的茶壺和茶杯忘了個乾乾淨淨。
玉河
誇玉河:「春暖花開之後,這裡一定更美」
陪同習總書記從4戶人家出來往玉河方向走,李娜沒有開始那麼緊張了。路過玉河時,習總書記還特意向她提到了這裡的怡人的景色,他說雖然現在兩岸還沒有花草,但是春暖花開之後,這裡一定更美。李娜向習總書記發出邀請:「我們玉河的夜景也特別美,歡迎您到玉河來看夜景。」
25日,習近平先後來到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平安大街東不壓橋、福祥社區雨兒胡同、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和首都博物館,察市情,探民生。
問防內澇:「地下管道加粗了嗎」
昨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德外花虎溝的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聽取市水務局、市自來水集團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水資源、水處理工藝、南水北調、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情況。
習近平首先在展板前聽取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對於本市水務情況的基本介紹。北京市水務局負責人介紹說,北京近年加強了立交橋改造,防止內澇。總書記問:「地下管道加粗了嗎?」「新管道按新標準鋪,有些地方清了淤。」從南水北調水質、再生水成本到雨水利用率、地下水超採,習近平邊走邊提了不少問題。
隨後習近平進入第九水廠的治水車間,了解治水工藝流程。工作人員介紹說,第九水廠是本市最大的地表水水廠,目前日供水能力為171萬立方米,以密雲水庫為主要水源,先後採用活性炭吸附等深度水處理工藝、微砂加速沉澱技術,目前大規模應用先進的膜處理技術,原水處理率接近100%,大大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
問地溝油:「沒有去搞麻辣燙吧」
之後,習近平又來到位於水廠內的水質檢測中心了解本市自來水水質情況,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北京市民喝的自來水的水質全國領先,已達到自來水新國標規定的106項檢測能力的認可要求,習總書記不住地點頭稱讚。
「地溝油哪兒去了?」在第九水廠內,習近平問介紹生活垃圾處理情況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負責人。負責人回答,北京各區都建了廢棄油脂處理廠,年回收廢棄油脂10萬噸,還有70萬噸通過市場化渠道處理。總書記又問:「沒有去搞麻辣燙吧?」負責人回答:「我們在這方面加強了管理和監控。」
問治擁堵:「袖珍公交運行如何」
近年來,北京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昨天下午,習近平來到位於朝陽區小營北路的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調度指揮大廳。寬闊的圓形大廳裡,十多塊巨型顯示屏環繞四周,實時反映十多條軌道交通線的運行情況。總書記來到地鐵10號線指揮臺前,和工作人員親切交談,了解客流量計算方法,察看線路運行情況。
上班錯峰了嗎、地鐵裡程是不是世界第一、袖珍公交運行如何、交通建設每年民間投資佔多少、高速公路比較擁堵的是哪個方向……習近平在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聽取北京交通工作匯報,不時插話,詳細詢問有關情況,與大家探討解決交通擁堵「城市病」的對策。
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一期工程200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包括軌道交通14條線路控制中心、路網調度指揮與應急處置管理平臺等;二期工程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包括軌道交通19條線路的控制中心等。中心的建成,標誌著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進入全新網絡化時代。
近幾年,北京積極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十年來軌道交通從4條線路114公裡發展到17條線路465公裡,公交出行比例從28%提高到46%,位居各大城市首位;實施交通需求側管理,遏制機動車過快增長;推進科技創新,提高交通運行效率。
提醒記者:「文物砸了我得負責」
習近平昨天傍晚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
在「燕薊神韻」、「國際都會」、「日下積勝」等展區,他在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前駐足,認真聽取介紹。在珍貴館藏文物展臺,習近平提醒忙著拍攝的記者們「小心別碰到(文物),砸了我得負責」,幽默話語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首都博物館二層C廳展出的是「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與「古都北京·城建篇」共同構成了首博的基本陳列,是首都博物館展陳的靈魂。在內容上,展覽共分為十個部分:文明曙光、燕薊神韻、千年薊城、幽燕風雲、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國際都會、日下積勝、落日餘暉、民國風雲。展覽以深厚的北京文化為主線,以時代演進為順序,展現了北京從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從北中國的政治中心躍升為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都城、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的歷史進程。
這部分展覽共展出文物675組件,並展出大量的圖表、照片,上展文物包括石器、陶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織品、書畫、家具、拓片等。(記者 葉曉彥 牛偉坤 葉曉彥 新華視點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