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1章3節: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
啟示錄4章4節原文直譯:寶座的周圍,又有二十四個寶座,其上坐著二十四位長老身穿白衣,頭上戴著金冠冕。
啟示錄是聖經的最後一卷書,許多聖經學者對這卷書諱莫如深、避而不談!這卷書釆用的是天啟文學體裁,文中釆用了大量的象徵、比喻、表號,讀起來感覺晦澀難懂!此外,啟示錄的記載在時間上從遙遠的過去(創世之前的太初)直到永恆的未來(永世裡),時間先後順序不同於記敘體裁,而是依照真理啟示的聖秩記載,這恰恰是惟理解經的死穴!在空間上也呈現出多維立體的交叉,這卷書記載的空間釆用某種聖秩分別陳述地上天上的異象,中間出現的插篇,使得這卷書讀起來更加撲朔迷離!多數人讀不懂這卷「打開」的聖經,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讀懂新約的鑰匙篇馬太福音,筆者在以前的發文中已多次專題分享,在此不作贅述!
啟示錄在聖經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但啟示已經發生的事、正在發生的事,同時啟示了將來必成的事!所以,使徒約翰受復活的主指示曉諭我們:「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寶座是聖經中的一個重要表號,乃是表明天上神的臨在!舊約以約櫃表明神的臨格,耶穌基督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相[來1:3]。當基督復活升天后,神照應許所差來的聖靈住在教會裡面,這就是以馬內利!中文和合本把原文「二十四個寶座」翻譯為二十四個坐位顯然是不當的!有人主張二十四位長老是靈魂,表明他們不明白教會被提的真理,這二十四位長老身穿白衣,白衣指聖徒蒙恩得救的義行,顯然他們是指蒙恩得救的聖徒,是教會全體!
啟示錄前三章預言了教會在地上發展的七個階段,如果對照著主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13章的七個比喻、對照著教會發展的歷史,必能驚嘆於聖經真理的奇妙!在啟示錄第三和第四章之間發生了基督二次再來教會被提的重大事件!從第四章開始直到啟示錄結束,「教會」一詞只在第22章16節出現一次,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而通過長老們、新婦等表號來描述眾教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長老們,還是新婦,他們都在天上與寶座連在一起,這表明教會不經歷末七災難,早已被提與主永遠同在!此外,長老們與天使分屬不同的團體,並非是同一團體,在啟示錄5章9節記載「長老們唱歌」,12節記載「天使大聲說」,11節清晰記載著三個不同的團體。
啟示錄記載,圍繞著大寶座的長老們是有數目的,天使卻無法用數目計算!長老們頭上戴著象徵聖徒榮耀的金冠冕,而天使卻是沒有的!長老們特別的服事是唱歌讚美神,有屬天的智慧和屬靈的喜樂,這些歌頌是關乎教會得救的喜樂、神救恩的偉大,卻不屬於服役的靈-天使!長老們所代表的乃是一切復活與改變被提的全部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的新婦,是一切屬神的兒女!二十四位長老坐在榮耀寶座上,頭戴金冠冕表明全教會與基督一同作王的尊貴地位,與基督一同享受榮耀,彈琴唱歌表明他們的喜樂、感恩和滿足!教會與基督一同受苦,承受過十字路短暫的苦難、羞辱和死亡,卻得著永不衰殘、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白衣乃是聖潔祭司的特性和義行,頭戴金冠冕表明教會是有尊貴榮耀的君尊祭司!
啟示錄在這裡用「二十四」這個數字在神學上是有爭議的:有聖經學者主張從神管理的完全數「十二」這一數字找突破,普遍主張把「二十四」分為兩個「十二」,其中的一個「十二」代表猶太人組成的教會,另外一個「十二」代表外邦人組成的教會,這種主張雖然可以被接受,卻存在著將基督身體分開的瑕疵,破壞了教會的合一象徵顯然是不當的!因而不被多數正統神學的解經學者所接受。正統神學的聖經學者主張以大衛分配祭司輪值班次作為解經參照更為合理,這一輪值班次記載於歷代志上24至25章裡,大衛分祭司二十四班,每班次輪流事奉。這種二十四班輪值制度一直實行到施洗約翰的時候,他父親撒迦利亞就是按班次事奉。這一班次中的祭司沿襲了利未人的祭司職分,由二十四個為首的祭司和一個大祭司組成,猶太的歷史學家約瑟夫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秩序」!
正統神學聖經學者的主張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其理由有其他佐證,滿足了會幕、聖殿建造和事奉都是按照天上的樣式!耶穌基督是聖殿大祭司、大先知、大君王,先知的預言全部應驗在基督身上,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只有祂才是聖潔無罪的逾越節羔羊!教會是主耶穌基督用他的寶血所潔淨的,是君王的祭司團,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教會得以進到幔內,進到至聖所去敬拜讚美事奉神!以馬內利的應許才得以在每一個得救的聖徒實現!每一個教會肢體都是因信稱義、因信得生、因信得救!都戴上了榮耀的金冠冕,萬王之王的榮耀和尊貴,因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全的救恩,使教會全體聖徒與基督同享!每個聖徒所得著的,都是神在耶穌基督為他們所預備豐盛生命的榮耀冠冕!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