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花香的江南,蒼莽遼闊的塞北;白雪皚皚的高山,波濤洶湧的河流;月兒有陰晴圓缺,花兒有盛開零落;草叢中蟲兒低吟淺唱,白雲端鳥兒飛翔穿梭……大自然氣象萬千,無比美妙,需要我們勤於觀察,記錄精彩。下面就讓我們走出去,去觀察和領略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魅力吧!
習作要求
朝陽噴薄而出,夕陽緩緩西沉;林中百鳥爭鳴,園中鮮花怒放……大自然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觀察一種自然現象或一處自然景觀,重點觀察景物的變化,寫下觀察所得。根據自己的觀察對象,把題目補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寫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1.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如,寫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間順序,由近及遠地寫-寫窗外的景物。
2.注意寫出景物的動態變化,使畫面更加鮮活。如,寫日落即景,可以寫一寫太陽落下時形狀的變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變化。
寫好以後讀讀,看看是不是寫出了景物的變化,對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這是一篇寫景的習作。本單元無論是《古詩詞三首》,還是清少納言的《四季之美》、巴金的《鳥的天堂》、賈平凹的《月跡》,都是寫景的名家名作,是我們本次習作的學習榜樣。
「四時景物皆成趣」,我們要學習的新本領是學會欣賞景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懂得有條理地觀察景物的變化,將所見到的景物描寫得獨特鮮明、真實具體,又不乏合理的想像,讓人讀來如在目前。
我來審題
1.「即景」是什麼意思?成長至今,你已度過十多個春夏秋冬。冬天,天氣怎樣?春天,景物會有哪些變化?人們在夏天做些什麼?秋天的哪些活動特別有樂趣?你眼裡的四季是什麼樣的?其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又一個冬季來臨,你看到了哪些新鮮的景與物?又產生了哪些新的想法?
2.哪個季節的哪些景物特點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特定的時空裡,人們的哪些活動深深地走進了你的心靈?
3.在你選取的景物、場景或事例中,哪些細節引發了你獨特的感受?
所謂「即景」,就是「就眼前的景物即興創作(吟詩、作文或繪畫)」。通過剛才的問答引導,你的眼前、腦海中一定映現出了一幅幅或動或靜,或動靜結合的畫面,一定想起了某時某地見到的有意思的景物,它們的特點、變化以及周圍人或動物等的活動場景……
要寫好即景,從取題開始就有講究啦:比如以時間、場景取題,如「雪中即景」「雨後即景」「北風即景」「節日即景」;也可以用地點取題,如「街頭即景」「公園即景」「賽場即景」「鄉村即景」「田野即景」等等。
題目定下後,選擇最能表現這個時間地點、場合中景物的典型事例,抓住景物的特點或變化,展開細節描寫,夾敘夾議地表達真情實感,相信你筆下的景物一定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
讀中學寫
本單元課文中,名家寫景物的手法值得我們好好拜讀、揣摩、學習。作家們是怎樣選取典型的景物,用細緻、生動的筆墨,表達對景物的喜愛之情的呢?讓我們選擇一個片段,來讀一讀、賞一賞,感興趣的同學,不妨先學著練一練。
《四季之美》精彩語段
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雲。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關,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即使是濛濛細雨的夜晚,也有一隻兩隻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賞一賞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已寫過無數的四季之美,但每每讀到清少納言筆下的四季,依然會被深深打動,會忍不住輕聲吟誦。因為作家以一雙敏銳的眼睛捕捉到了四季之中最典型的時刻、最獨特的景物,又以寬厚慈愛的胸懷悅納著不同的時節、不同的景物。
黎明之於春,最美是天空的色彩。從黑夜到破曉,魚肚白漸漸染上了紅暈,底色柔和又朦朧,而「紅紫紅紫的彩雲」卻高調登場,大方美豔,令人目眩。色彩的變化在「一點兒一點兒」中慢慢展開,如畫卷一般,越看越美。夜晚之於夏,飛舞的螢火蟲最迷人。月夜、暗夜、雨夜,夜色有明亮、漆黑、迷濛之分,但螢火蟲的光卻自有魅力;無數翩翩起舞的,是星星點點的光,不容忽視;即使飛過一隻兩隻,那朦朧的微光只要被發現,都會帶來連連驚喜呢!
作家細膩的筆觸,將景物的一動一靜描繪於字裡行間,清晨的天空、雲錦,暗夜的螢火蟲都形象鮮明,充滿了趣味。讀著既簡潔又韻味無窮的文字,感受著大自然的美,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這就是選取典型景物去描寫的優勢。
練一練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看到過四季的典型最物,你能抓住某一景物的特點,如記錄特寫鏡頭般將之呈現在讀者面前嗎?
同伴佳作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身邊同伴的佳作吧。
日出即景
許佳燁
暑假裡,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黃山,我們見識到了波瀾壯闊的雲海,奇形怪狀的石頭,還有千姿百態的松樹……而其中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壯觀的黃山日出。凌晨四點半,我們洗漱好,便從酒店出發了。夜晚的黃山十分寧靜,耳旁只能聽見遠方斷斷續續的蟲鳴和自己的腳步聲。透過層層樹影,還能隱約地看到滿天的繁星。
走了一段路,我們來到了觀景平臺。從這裡往左邊看,是一塊奇石——猴子觀海,右邊是著名的「十八羅漢朝南海」。不過因為天還很黑,暫時看不到這兩塊奇石。往前看,東方已經露出了一絲曙光。地平線上是一條黃色的線,往上越變越淡,然後又慢慢變成了一片深藍色。離地平線不遠處,啟明星正閃爍在夜空中,陪我們一起等待太陽的出現。
過了一會兒,天空亮了不少,我也驚奇地發現,地平線下的不是山,而是一大片雲海。深藍色的天空將它的顏色倒映在雲海上,仿佛那片雲海成了一片真正的大海,無邊無際。
過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我見天已經亮了大半,遠處的山巒也露出了輪廓,但太陽卻遲遲不出現。我開始有點兒疑惑了:昨天下了一天的小雨,雲層這麼厚,太陽會不會出來呢?正當我走神時,人群中忽然傳出一陣驚呼:「太陽出來了!」我猛然抬頭望去,只見那一輪太陽跳出了地平線,慢慢地露出它那金光燦爛的面容,將萬丈光芒灑在雲海之上,也灑向了世間萬物,灑進了我們的心裡。左邊那隻「猴子」也被曙光照耀著,一切仿佛都充滿了生機。耳旁忽然傳來一陣悅耳的鳥叫,我向松林中看去,哇!林中百鳥爭鳴,沐浴著溫暖的光芒,翱翔在雲端之上。這時的我們,身體裡也好像被注入了活力,整個人也被這金光閃閃的曙光所籠罩。
如果要我回答哪裡的日出才是最震撼人心的,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是黃山的日出!」
點評
哪裡的日出最震撼人心?十個人有十個回答。因為經歷不同,體驗不同。小作者毫不猶豫地說是黃山的日出,只因她親眼看見。凌晨出發,滿懷期待,到了觀景平臺,滿眼新奇,第一次真切理解了「壯觀」詞,第-次深刻感受到了壯麗山河。此情此景,必定震撼!
拓展延伸
讀一讀
古今中外,寫景狀物,人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景物的喜愛和讚美,如詩歌、對聯、名言警句、歌曲、紀錄片等。感興趣的話,你可以上網找一找、讀一讀。
做一做
約上幾個好朋友,選擇你們印象最深的寫景詩句、對聯或名言警句,製成閱讀小報,分享給更多的人;當然,你們也可學唱一首讚美江山秀麗的歌曲,或共賞一部紀錄片,如《地球脈動》《遷徙的鳥》就很不錯哦。
想一想
古往今來,為什麼讚美景物的詩篇或文章異彩紛呈?發現「即景」需要慧眼,如何練就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除了讚美和喜愛,景物裡還包含著人們的其他美好情感嗎?
舉一反三
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場合,抓住景物特點,通過景象中人與動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細節刻畫,來凸顯這個季節特有的景色,記得表達真情實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