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山島上的無人村,面朝大海,卻無人居住,詩和遠方都在記憶中
陝西、安徽、浙江舟山的無人村 陰天去看 有點恐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國內遼闊的疆土上的比較偏僻的處所已經有了不少的無人村,這些無人村形成原因比較複雜,有的是因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進行整村建制地異地搬遷,而留下了原來的地方,就沒有了人居住,有的是因為村裡的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或者離開村莊再也不回頭,後來隨著村裡的人口越來越少,逐漸成了無人村。
這些無人村存在於大野深處,那些被遺棄的房屋,總會在某個時刻成為人們的一抹鄉愁,時間一長,那些在外受到傷害的人就會回到這裡,短暫的停留,接接地氣,看看老屋,回憶過去的那些時光,然後再把鄉愁壓在心靈深處,繼續遠行,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說白了,這些老屋的存在,其實就是鄉愁的存在,如果有一天老屋消失了,人們又到何處去尋找鄉愁呢?
筆者見過的無人村最有特色的是在安徽境內的大山深處,那些因為人們遷徙留下的古村落,散發著古樸的光芒,尤其是具有徽派特色的黑白牆體建築,簡直就是一種原生態的美。
而在陝西洛南秦嶺深處的高山上,一個叫著韃子梁的地方,這裡也有一個非常古樸的無人居住的小村莊,這裡原來還居住著上千戶居民,後來都搬遷離開了這裡,如今這個村莊只有一戶一個老人在居住,確實不容易,久已無人居住的地方,生活設施也會逐漸失靈和加速老化,還在大山深處的小村莊,不會有那麼多的講究,生活簡單,也就無所謂了,這個村莊目前被稱為秦嶺原始民居的活化石,他只要守在這裡,就能守候一些根脈的存在,也許,有一天,人們會發現,所謂的詩和遠方,其實就在這些古樸的村莊裡面。
而位於浙江舟山市嵊山島上的這個無人村,因為這裡是屬於舟山群島的範疇,小村莊自然是在大海的包圍之中,因為氣候溼潤,無人搭理的小村莊,每一棟房屋的牆上都爬滿了爬山虎,綠意盎然,這樣大面積的清一色的綠色,要是有人在這些房屋裡面居住,一定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是,因為長期無人居住,看看那些鏽蝕的門鎖,探頭看看綠色掩映的窗戶,裡面竟然鄰人感到不舒服,有一些陰森的感覺。而一處房屋緊鄰的墳場,因為筆者打小就對這樣的地方心裡發怵,心中竟然有了趕緊遠離這裡的想法,可想而知,如果要是有人想在這樣的屋內住上一晚上,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膽小之人恐怕就別想了。
要說,這樣無人村,有的人叫著鬼村,是因為這裡的墳場的原因吧,因為人去村空的地方,只有這些逝去的人還留在這裡,是他們在守望著一些什麼,每年的重要節日,比如春節。比如清明、比如中秋,在這些重大的節日,那些搬遷到異地的居民會回來拜祭,只有這時候,這個村莊才會有一些短暫的人氣,他們祭祖的時日,也許回去自己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看看吧,即使門鎖已經鏽蝕不能再打開,但只要他們探頭通過窗戶看看屋內,就能發現,那些曾經的故事還在,那些過去的歲月還在。
當然,你要是有機會來這裡看看,筆者覺得,這裡面朝大海,腳踏島嶼,風光確實很好。選擇那些風和日麗的日子上島,就能體驗到詩和遠方,要是遇到那種霧氣瀰漫的陰天,這裡也少有遊客。
這些無人村,如果天氣不好去看,確實會給人的心理造成一些壓力,感到有點恐怖,這樣的體驗可以令人終身難忘。
文|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 清風鳴蟬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