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我花一塊錢買的釣魚小冊子,讓我悟出了釣魚的門道

2020-12-19 垂釣傳媒

說起釣魚,我從摸竿到現在已有五十多個年頭,算得上一個"忠貞不渝"的釣魚愛好者。在我釣魚生涯的前20年,松花江的野生魚要比現在多,那時每次出釣都很看重魚獲,如果釣得好,就可以改善家裡的夥食,左鄰右舍也能跟著沾點兒光,但這種時候並不多;後30年,江裡魚的數量和品種都大不如從前了,而魚獲總體上卻比以前增多了,並不是我的釣魚技術比過去提高多少,而是得益於一本釣魚小冊子,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從前不曾接觸到的釣魚知識,悟出了其中的門道。

《釣魚問答》封面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松花江靜水江汊裡的魚越來越難釣,釣手竿幾乎遇不到一條像樣的魚,我便在大江邊甩底鉤。

我去漁具店買蚊帽,發現貨架上擺著幾本封面朝外的小薄冊子,上面寫著"釣魚問答"。

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釣魚的書,立即買了下來。這本小冊子共計157頁,繪有插圖,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遼寧省新華書店發行,每冊售價1元。

《釣魚問答》目錄

書中詳細講述了魚的生理結構、生活習性,天氣、季節、水溫、漲水落水對魚類覓食、活動的影響,以及餌料的分類、釣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等。

讓我汗顏的是,我拴魚鉤居然錯了23年之久,鉤腦線(子線)始終拴在鉤柄的後端。

小時候我看父親拴魚鉤時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父親也沒對我說過,等我自己動手拴魚鉤時,想當然地認為魚線就應該在鉤柄的後面,這樣才顯得規矩。

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正確的拴鉤方法應該把腦線拴在鉤柄的內側,這樣魚鉤刺魚時才會牢固有力,不易跑魚,自己以前的那種錯誤拴法不知中途跑掉了多少魚。

浮標和鉛墜的比例

這本書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清楚只有"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生活在水裡的脊椎動物才稱得上魚"這一概念。

過去我僅知道鯨魚用肺呼吸,不屬於魚類,但我怎麼也沒想到,沒有一點兒魚模樣的海馬卻屬於真正的魚類。

我在書中目睹了許多以前聞所未聞的詞彙:海竿、繞線輪、魚星、魚護、摘鉤器、主線、風線、腦線,以及魚拓的製作、釣魚日記的寫法……還知曉了嘎牙子的學名叫黃顙,底鉤叫砣釣;還有多種釣法,如用球形集團鉤、雪花形集團鉤和豆餅鉤等等。真是越讀越喜歡,越看越有味。

書中還介紹了海釣和冰釣,使我學到了海釣的知識,掌握了冰釣的方法。上世紀90年代初,單位委派我去大慶的一家大酒店工作。

酒店不遠有一個天然的大水泡,裡面生有許多老頭魚(葛氏鱸塘鱧),我就是按照書中介紹的冰釣的操作方法,首次在冬季破冰而釣,成功釣獲了許多老頭魚。

球形集團鉤

這本小冊子雖然篇幅有限,但內容充實廣泛,幾乎囊括了一切與釣魚有關的知識。例如:夜釣如何架設簡易塑料帳篷,怎樣製作各種釣器、摘鉤器和兩用魚護,怎樣預防蚊蟲叮咬,如何處置蜂蟄、蛇咬,就連經常吃魚能防病祛病、垂釣有益健康等內容都一一獨立成篇。

我對垂釣有益健康這一理念感同身受,自己就是通過釣魚活動療好了身體上的一些疾患。

特別是書中提出用鉤大小要適當、用鉤宜小不宜大、魚鉤的大小要根據目標魚的大小和口型而定的觀點對我啟發很大。

父親在世時用的底鉤都是大鉤,那時釣到的多是鯰魚、鯉魚和大鯽魚,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底鉤用的都是大鉤。

80年代後期,松花江裡的鯰魚、鯉魚、大鯽魚已經很少見了,能釣到的魚多是小嘴嘎牙子(學名青鮠,嘴小,和黃顙十分相像,個頭比黃顙細小,長不大,比黃顙數量多)、牛尾巴(學名烏蘇里鮠,長得像黃顙,個頭比黃顙大,尾巴細長,身上的三根硬刺沒有黃顙突出,分叉的尾鰭末端比黃顙圓,現在松花江已經不多見了)、船丁子(學名蛇鮈,當時數量很多,現在松花江也不多見了),如果繼續習慣性地沿用以前的那種大鉤無異於無的放矢。

這本釣魚小冊子,改變了我以前釣底鉤用大鉤的固有觀念,魚獲從此有了轉機。

書中介紹的兩用魚護

1993年夏,我在一家大書店看到了一套新出版的釣魚叢書,一共五本,五本的售價是20多元。當時市場上賣的嘎牙子1元錢能買3斤,20多元算是不小的花銷。

我猶豫了片刻,從中選了三本,花了15元5角。這三本書共計874頁,翻閱後感覺釣魚的內容擴展細化了,但沒有多少我需要的,這三本書至今依然完好如新擺在書架上。也許是先入為主吧,每當我拿起《釣魚問答》這本已經磨損的小冊子時,就會有一種親切感,想起1988年在大江邊甩底鉤的情景。

松花江北岸大壩下有一個半月形的小島,小島的北沿是一條細長的汊流,南沿便是大江,島上生長著一片雜樹林,人跡罕至。

1986年公路大橋竣工後,橋頭東側充填的一條土道與小島接壤,小島臨江的沙土坡上從此出現了釣魚人的身影。

拴鉤法

1988年夏初,我開始到島上的沙土坡上甩底鉤。這裡不僅有甩底鉤的,還有撇罐頭瓶的。底鉤釣上來的多是嘎牙子、牛尾巴、船丁子,也有零星的鯰魚、板黃(學名細鱗斜頜鯝)、鯽魚和鯽花(學名花)。

撇罐頭瓶也是用手掄線甩,罐頭瓶封口是一個鋸齒朝裡的膠皮圈,是利用廢自行車外胎剪裁製作的,瓶裡放一塊玉米餅子作誘餌,魚鑽進去吃食就出不來了。

用罐頭瓶捉到的多是個頭較小的船丁子、小麥穗、葫蘆子(鰟鮍),還有學名不詳的大眼魚,有時大船丁也往罐頭瓶裡鑽,尾巴露在罐頭瓶外面,身子卻無法退出來。

我對撇罐頭瓶不太感興趣,只釣底鉤。底鉤每次的收穫雖不多,但偶爾也會遇到意外驚喜,我曾釣到過一條七八兩重的鯰魚、一條一尺多長的牛尾巴和一條半斤多重的翹嘴。之後,我便有了《釣魚問答》這本小冊子。

有一次,我甩鉤時忘了踩住線板,線板一下被魚線帶出去五六米遠,落入水面,等我脫下鞋襪衣褲下水去追時,水面上的線板已經被水流帶出去老遠。

我在水中蹚了十多米遠,水深才及腰,我一個俯衝,側泳奮力去追趕越漂越遠的線板。

當我把線板抓在手裡時,離岸邊至少有三四十米遠了。

我想藉機了解一下這裡的水深,正要下沉探底時,不想雙腳即刻著地。站穩後發現,水深剛到胸脯下。我這才知道,以前把底鉤都甩在了這片淺灘上,難怪獲魚不多。

我從小在江裡學會了遊泳,熟知水性,於是又向江心遊了幾米遠,繼續下沉探底。這次夠不到底了。

我右手握著線板,兩臂用力向上撩水,撩了幾次後,腳尖才觸到水底淤泥,水深大約三米多。

僅遊了幾米遠,水就這麼深了,顯然是一道深溝。從此以後,我儘量把底鉤往遠了甩,爭取落在深溝裡,魚獲由此漸增。

怎樣寫釣魚日記

到了7月份,江裡開始漲水。

來這裡甩底鉤和撇罐頭瓶的人逐漸少了,我仍是這裡的常客。由於這片水底是淺灘,漲水後水很渾,加上白天過往船隻穿梭不停,攪得水下泥沙泛起,魚都躲到了深水處。

我見白天收穫不好,便想到了夜釣。通過那本釣魚小冊子的啟發,加之多年的釣魚實踐,我認定這片前面有深溝的泥沙底淺灘,漲水期是夜釣黃顙、牛尾巴的好時機。

黃顙、牛尾巴多在淺灘流緩的地方活動,而且水渾不影響其覓食,特別在沒有星月的夜晚覓食尤為活躍。因為漲水,這裡的水流比平時湍急,但同松花江主流邊的其他水域相比仍屬淺水緩流區。

我的判斷果然沒讓我失望,幾次夜釣的收穫都不錯,還釣獲了一條3斤多重的鯰魚,上岸的虎皮嘎牙子(黃顙)和牛尾巴的個頭普遍比白天釣的大。

這天下班後,我見天上的陰雲雖多,卻不像有雨的樣子,便匆匆吃完晚飯,攜帶六把底鉤,騎自行車沿著松花江公路大橋直奔淺灘。

半個小時後,我騎到了地方,沙土坡上有一個人在走動。我放好自行車,習慣地鎖上,從車把上拎下裝底鉤的編織筐,走向岸邊。

板黃(細鱗斜頜鯝)

我走到近前一看,原來是底鉤和罐頭瓶兼顧的老鄭,他正忙著收拾江邊排成一大溜的罐頭瓶和底鉤。他搖著頭對我說:"水太渾,魚不咬鉤,罐頭瓶也不行。下鉤也是白扯,趁早往回走吧!蚊子就要上來了,天又要下雨,別遭這份罪了!"

雖然老鄭見到我時總是稱我是"釣魚高手",但他此時認定魚不咬鉤,誰都沒招兒,所以才這麼說。

我滿有把握地說:"雨下不來,下了也沒事,帶雨衣了。下雨涼快,陰天下雨正好釣嘎牙子、鯰魚!"

我心裡有數,老鄭沒釣到魚是因為時間選得不對,加上他的底鉤和罐頭瓶撇得不夠遠。晚上就不一樣了,過往的船隻很少,白天攪起的泥沙沉底,魚自然就靠邊了。

船丁子

他走後不久,天漸漸黑了,刮的是西南風,我正好迎著風口,蚊子聚不成團,不用穿雨衣、罩防蚊帽了。更讓我高興的是,江裡的水似乎不太漲了。

從底鉤線入水後的斜度可以看出,江裡的流也不那麼大了。

上一次夜釣,水下的漂流物太多,鉤上的腦線掛滿了草根和雜物,把鉤上的魚都蓋住了,每次往下摘魚很費事。

一次起鉤,鉤上掛了一長串雜物,往下撕扯時才發現裡面裹著一條一尺多長的牛尾巴!

牛尾巴和鯰魚不同,上岸時特別老實,也不像嘎牙子那樣發出"嘎牙嘎牙"響聲。

大眼魚

晚上在這裡夜釣的只有我一個,從沒遇到過其他人,甚至連只漁船都沒見過。身後高崗上的雜樹林中間有一條斜插橋頭的小道,是釣魚來回的必經之路。

靠江的這側,有一片林地樹木稀疏,裡面有幾個墳包,趕上祭祀的日子,墳頭上會壓上一疊黃紙,墳前還有貢品。

我半夜回去經過這裡時並不覺得害怕,腦子裡全是豐收後的喜悅和下一次夜釣的計劃。現在想起這些我心裡都有點兒發怵,可見那時候釣魚的膽氣有多壯。

虎皮嘎牙子(黃顙 )

夜釣我通常用六把底鉤,從不用鈴鐺。用鈴鐺不僅忙叨人,魚獲也降低了,因為一條嘎牙子就能把鈴鐺拽響,魚線上岸後僅獲一條魚,還得重新甩鉤,而這時候別的底鉤鈴鐺可能也響了,弄得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如果"盲釣",半個小時起一次鉤,就不止一條魚了,而且釣得從容,有條不紊,大可不必擔心錯失良機,因為嘎牙子、牛尾巴和鯰魚都是咬死鉤的。

可以說,施釣的方法是由所釣的目標魚決定的。我每次把六把底鉤下完,小憩大約20多分鐘,便開始起第一把底鉤——鉤拽上岸後摘魚入護、重新掛餌,然後甩鉤入水,然後逐一起到第六把底鉤。

一般來說,遛第一遍鉤的收穫最大,如果擒獲的魚個頭大、品種多,這次夜釣就一定錯不了,反之就不會太理想。

鯽花(花『魚骨』)

老鄭大概還沒騎到公路大橋,系在柳條棍上的第二把底鉤就有了明顯的情況,魚線不停地跳動,這時天完全黑了。

我破例先抄起有魚情的第二把底鉤的魚線,沉甸甸的感覺立刻傳到手上,看來魚不小。別看底鉤的鉛墜有半斤多重,但即便咬鉤的是一條半兩重的嘎牙子,手上也能感覺出來。

可以說,用手直接拽線和用竿釣魚同樣讓人興奮。底鉤被我拽到岸邊,一條一尺多長的鯰魚和兩條虎皮嘎牙子浮出水面。

這以後,我便不停地起鉤——從第一把底鉤起到第六把,然後重新再來,把把見魚,多者四隻鉤上全都咬上了小嘴嘎牙子或船丁子。沒到午夜,我就開始收鉤了,因為第二天還要上班。

塑料編織筐裡已經裝滿了魚,多數是小嘴嘎牙子和過尺長的牛尾巴,還有少量的鯰魚、大船丁子、翹嘴、鯽魚、鯽花和板黃。又是一個品種齊全的大豐收!

如果老鄭不是親眼所見,他絕對不會相信我會有如此好的收穫。這件事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得感謝我的釣魚日記。

牛尾巴 (烏蘇里鮠)

這年夏天,我在這片淺灘上多次甩過底鉤,是我五十多年來野釣收穫最好的一年,幾乎每一次夜釣都有精彩的故事和不錯的收穫。

當時普通家庭還沒有冰箱,如果魚釣多了,就得趁著魚新鮮時把吃不了的魚送出去。那時和現在不同,給別人送點兒自己釣的魚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別人會很感謝的。

直到今天,親友見面時偶爾還會提及此事,成為一段舊事美談。

小嘴嘎牙子(青鮠)

江水沒上漲時,我白天在這裡只下3把底鉤,每把相隔一米遠。白天不同於晚間,釣魚的人不止我一個,不能佔用過多的公共地方。

我平時的魚獲常常多於其他人,即使別人的底鉤比我下得多,魚獲也遠不如我。

那時,大江邊還見不到有人使拋竿,都是用手甩底鉤,多數人把底鉤甩出30米左右遠。當時我正值年富力強的年紀,底鉤用的鉛墜有半斤多重,魚線也結實,可以把底鉤甩出50餘米遠,因為我知道淺灘前面是一道深溝,那裡才是魚類的集群地;我用的魚鉤比別人的小,鉤形細長,鉤門窄,魚便於吞鉤,也便於摘鉤;我釣底鉤不用鈴鐺,按時間起鉤,不把時間耽誤在不斷地起鉤甩鉤上——這些就是我比其他人獲魚多的主要原因。如果夜釣,底鉤就不用甩得這麼遠了,有時十幾米遠就有收穫,還可以把底鉤拴上幾隻大鉤,穿上整條蚯蚓,應對個體較大的魚。當然,這些成功經驗都是受到《釣魚問答》這本小冊子的啟發。

江裡撤水後,我開始在公路大橋西側的岸邊釣底鉤,這裡的水比淺灘那兒深,只是水底石頭多,愛掛鈎。

我曾用過的六盤底鉤

有一天,天還沒大亮我就到了江邊,挨排下了三把底鉤,空閒時間釣一把悶竿(江裡水流大,立不住浮標,看竿梢抖動判斷魚咬鉤)。遛第一遍底鉤時上的都是小嘴嘎牙子,不到10條,看來魚情不會太好。

悶竿釣的多是船丁子和大眼魚,早晨一直連口。底鉤依舊不用鈴鐺,纏線板壓在岸邊的石頭下,如果魚情好,每隔半小時起一次鉤,魚咬鉤頻率低時就延長到一小時起一次鉤,每次或多或少都有魚,只是沒見到個頭像樣的魚。

挨著我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他領著一個十多歲的弟弟,下了兩把底鉤,系底鉤線的是兩根不到1米長的細竹梢,梢頭掛鈴鐺。

每次他的底鉤鈴聲響了,他都拽不上魚,弄得弟弟很失望,不住地埋怨哥哥,這讓我想起我參加工作前領著弟弟釣魚時的情景。我想幫他們一下,便走過去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原來,他用的魚鉤過大,寬門鉤,小嘴嘎牙子根本咬不住。

於是,我幫他把底鉤上的大鉤全都換上了我在家裡拴好的備用鉤,還給了他幾隻,留著備用。他要付給我錢,我笑著回絕了。當時的國產魚鉤很便宜,100隻裝的魚鉤我一次就買10包,至今家裡還剩下好幾包。

當年釣底鉤的國產魚鉤

小夥子甩鉤前,我特意叮囑他要儘量往遠甩。兩把底鉤下水後,哥兒倆坐在馬紮上,滿懷希望地期待著鈴聲。

我確信,這次響鈴後,弟弟不會再失望了。

裝魚的編織筐一半泡在水裡,為防浪大衝跑魚,我用石頭把筐外圍住,裡面是清一色的嘎牙子,有二三斤重。這次釣魚沒見到鯰魚和牛尾巴,虎皮嘎牙子也不多,難怪小夥子總是拽空。編織筐旁邊的小眼網兜魚護裡裝的是帶鱗的魚,能有2斤重,基本是悶竿釣的。

我看了一眼手錶,9點多了,該回去了。臨走前,我想把釣的魚分給哥兒倆一些,小夥子說什麼也不肯接受,我也不好再勉強了。

小夥子的底鉤的鈴聲終於響了,而且是連續的響聲,顯然這次中魚了!果然,上來一大一小兩條嘎牙子,弟弟樂得歡呼起來。

小夥子把臉轉向我,臉上布滿了笑容,大聲說:"大叔,今天多虧遇到您了!"

我欣慰地笑了,從心裡為他倆高興。

一套完整的底鉤

這時,早晨路過這裡的一位放牛的老漢趕著牛回來了。他撂下吃草的牛,向岸邊走過來,看了看我編織筐裡的魚,忍不住稱讚道:"厲害,真厲害!我在江邊走了一個來回,就屬你釣得多,你底鉤撇得比別人遠哪!"

這位放牛老漢還真是看出了門道,白天在大江邊釣魚,釣遠是獲魚的關鍵,如果我甩得和別人一樣近,也照樣釣不到魚……

一晃,32年過去了,我已經多年不甩底鉤了,但釣魚卻從未間斷,從這本釣魚小冊子裡學到的知識一直讓我受益至今。

當年用的塑料包裝帶編制的手提筐

今年入伏以來持續高溫,在家人的勸阻下,我出釣的次數減少了。

周日起床時,外面是一個陰天,預報有小陣雨,溫度降下來了,我便動了釣念。

我匆匆吃完早飯後,帶著簡單的釣具直奔離家門口不遠的公交站,從容地趕上了首班車。

6點45分,我到達了松花江北岸大江汊流——小河子。一周沒來,江水落了半米多,岸邊都露出來了,釣魚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我走了二十多米遠也沒找到空位。

釣魚的人雖多,卻看不到幾個魚護下水,即便下水的裡面也不見像樣的魚。江裡落水,離這兒很近的靜水江汊——月牙泡的魚情會更不好。

我正準備繼續往前走,一位裝備齊全的釣魚人收竿了。他年紀有30多歲,笑著對我說:"我走了,你在這釣吧!"

這個釣位是一個熱窩,平日來晚了根本佔不到。我心裡一喜,道了聲謝謝。

旁邊一位魚護沒沾水的釣魚人調侃說:"不管有魚沒魚,人都照樣往這兒擁,走了一個,來了一大撥兒……"

我回頭一看,身後有好幾位拉著載漁具的小車的釣魚老翁朝水邊走來,他們都是乘各路首班車來的。我手拎漁具兜走得快,比他們先到了一步。

小河子公路橋的東側也有不少釣魚的人,江水就在石壩下,釣魚人一字挨排坐在石階上,沒有草木相伴,我很少去那裡。

橋西側得天獨厚,堤壩下是一片自然林地,坡地上草木蓊鬱,釣位有樹叢遮陰,給釣魚人增添了野釣的情趣。

我釣魚不愛扎堆,江裡水大時釣位與釣位之間有樹木相隔,釣魚互不影響,現在樹林下露出一長溜兒岸邊,釣魚的人便人挨著人連成了一排。

我心裡想,要走的這位釣魚人在清晨的黃金時段都沒見到魚,我坐下後魚情也好不到哪去,特別是左右都有釣魚人,在這兒下竿缺少了平日的清淨,開始的歡喜冷卻下來。

我見對岸離橋頭不遠處有一位釣魚人在拋竿,這才注意到北岸的蒿草下露出了土岸,我決定去北岸試試,就是不知道岸邊能不能立住腳。

江裡沒落水前,對岸可施釣的岸邊一直淹在水裡,岸邊的蒿草也始終泡在水裡,那裡無疑是魚類覓食之地。

我想,現在水落了,魚類仍然會習慣到這裡覓食,只是水太淺,我不敢靠岸太近,又沒帶長竿。

不管咋說,對岸已有數月無人打擾,魚的密度一定多於南岸,又是陰雨天,淺灘的水溫不會太高,影響不到魚覓食。

南岸的釣魚人

到了北岸後發現,剛 露出的岸邊泥濘不堪,勉強能走人。我來到那位釣魚人近前,他轉過頭看見我笑了,原來是在月牙泡釣魚認識的老劉。

他所在的岸邊有些沙石,可以坐住人。

他對我說:"釣了兩條白漂子,一條嘎牙子,總算是見到魚了!"他先在南岸釣,不咬鉤才試著來到了北岸,選在了這處不粘腳的位置。

我見他用的是3.6米竿,顯然不適合北岸,對他說:"水下是一個慢坡,用長竿的效果能好一些。我去前邊看看還有沒有能立住腳的地方。"

說完,我沿著粘腳岸邊繼續往前走,走了50多米遠才見到了一處可以坐下的位置。

從地上留下的痕跡和釣位旁邊踩倒的一小片蒿草分析,窩點是新開出來的,很可能昨天有人在這兒釣過魚,地上只留下一個菸蒂,大概是因為魚情不好沒釣多久就走了。

我在北岸的釣位

我開始抓緊時間下竿。我只帶了3.6米和5.4米兩支竿,想兩支都試試,陰天短竿也許不錯。

下竿後,我先用拉餌,小魚開始鬧鉤,釣上來的全是葫蘆子和大眼,魚小得不能入護。

我把2號袖鉤換成4號袖鉤,改搓硬餌,浮標這才安靜下來。率先釣上來的是一條尖頭細身厚背的大白鰷(貝氏 '魚餐'),手感不錯,心裡頓時有了希望。

有魚上鉤就比在南岸幹坐著強,再說這裡肅靜無人打擾,適合釣魚的心情。

北岸出水的鯽魚

過了一會兒,終於見到鯽魚了,個頭還可以,算得上松花江的目標魚了!鯽魚入護後,我收起3.6米竿,獨釣5.4米竿。

天空不時落下陣陣小雨,不時有大白鰷和鯽魚把浮標頂起,提竿後便傳來愉悅的手感,釣得蠻有情趣。

隔水望去,對岸的釣魚人相繼走了,空出許多位置,繼續堅守的人坐在那裡,半天不見抬一次魚竿,有些人的魚護好像還沒下水。

下午2點過後,只有零星的葫蘆子上岸,再沒見到鯽魚。我收竿了。

回去時,我經過老劉的釣位,他也準備走了。淺水中半露的魚護裡是一群小雜魚,白鰷、大眼居多,加起來不到1斤。他對我說:"真是怪事了,釣了一天沒見到一條鯽魚!你釣得咋樣?"

我含糊地說:"也不行,沒幾條鯽魚,都是些白漂子。"

北岸出水的大白鰷

我釣的白鰷要比老劉釣的大,一條頂他的好幾條。他若能用一支長竿試試,魚獲很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了。假如不是陰雨天,老劉堅持用短竿,恐怕小魚也釣不到這麼多了。因為伏天的陽光能把淺水曬透,小魚也躲到涼快地方去了。

其實,這些都是釣魚的基本常識,但對一些釣魚人仍然是盲區。有人在調標、用餌、打窩上大下功夫,往往忽略了魚類的生活習性和活動範圍,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黑龍江·安基強)

北岸的魚獲

相關焦點

  • 100塊錢 置辦一整套漁具裝備 雖然便宜 也能讓我們體面地去釣魚
    釣魚人之間的愛抬槓,由來已久,槓的內容也無非就是,我比你釣魚釣得棒,或者是我買的裝備如何如何地好之類的。這不,本篇文章就是「槓上開花」的產物。其實這魚竿也屬於生不逢時,放到頭二十多年前,能有根這樣的魚竿,不亞於現在你開個勞斯萊斯上街的回頭率。釣桶,也就是塑料塗料桶,14塊錢包郵,本來這東西能找到不要錢的,但既然要體現公平,直接就買了個新的,而且還有顏色可選,20升的容量,除了當成釣箱用於垂釣,還可以收納一些零碎漁具,在我的一番裝飾下,其亮眼程度也不亞於花幾百塊錢買的釣箱。
  • 我童年時的釣魚往事,和那些不花一分錢的DIY釣魚工具
    釣魚,作為一種節假日的休閒活動,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小時候上學,老師教我們寫作文《我的家鄉》。老師經常教我們整個班的同學,開頭一句一定要這樣寫:我的家鄉,座落在西嶺山腳下,打開家門,看到的就是大水庫。
  • 他們拿著上萬塊錢的釣魚裝備,花4000塊租船,看看都釣到了什麼魚
    我們時常會在河邊、池塘邊看到那些日夜不分的在那靜靜地釣著魚的人們,或許很多人不明白,為何他們願意花幾千甚至上萬塊錢去購買設備,然後一直呆坐在那,這有何樂趣呢?也許你不懂釣魚人的心,這其中的樂趣一般人還真明白不了,至少我不是釣魚愛好者,我明白不了。此次我來到有著「亞洲第一釣場」之稱的浙江象山漁山島,面對這些瘋狂的釣魚愛好者,我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
  • 釣魚這些年,你們都花了多少錢?
    釣魚要花多少錢我先來給自己算算帳, 這些年在釣魚上到底花了多少錢?記得裝備最開始釣魚用玻璃鋼竿二十塊錢,不過那都是老黃曆了。而現在有三根手竿價格分別是400,200,150的,主線12塊錢五百米用了幾年都沒用完!
  • 八年釣魚之路告訴我,釣魚很多時候真沒必要花那麼多冤枉錢
    回想起來,走了不少彎路,花了不少冤枉錢。有很多東西都是堆積在車庫裡,棄之可惜,留之無用,很多也都讓我送朋友了。那麼作為一名收入狀況一般,以休閒娛樂為主的釣魚人,怎樣添置選購漁具才能做到既少花錢又適合自己呢?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我覺得可以歸結為五個字,「從實際出發」,在釣具選擇上要做到不盲目,不攀比,不跟風,不浪費。您要學會這樣去選擇!
  • 釣魚初學者需要買什麼釣魚工具
    現在喜歡釣魚的人越來越多了,學釣魚網小編身邊也有一些人開始慢慢的喜歡釣魚,但是對於釣魚初學者來說,釣魚需要什麼樣的裝備呢?什麼才是新手最需要的裝備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釣魚新手最需要的一些釣魚工具,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少花錢,多辦事兒。
  • 給你八千一個月陪我去釣魚,你來嗎?愛好生活金錢,更看重哪個
    去釣魚比約會都準時,說釣到天黑那絕對不會下午回的。不管狂風暴雨還是烈日當空都不能磨滅一個釣魚人釣魚的激情。一放假你要是問我在哪裡,那一定是陌生人。熟悉我的人都會問,爆護沒。誰說男人是花心大蘿蔔,釣魚人用行動告訴這些女人,我們是最專一的,至少釣魚這件事是不可置疑的。半個月前我第一次用釣魚這一興趣賺到了一筆錢,是我沒日沒夜加班一個月的工資。將近7千塊。
  • 去一趟含章湖釣魚,我發現這地方還得是大標好用……
    不過想想,為更把握起見,還是去買更大的備用,萬一呢……吹著海風釣魚的人們往釣位上一坐,颯颯海風吹來,令我頗為心獷神怡,我終於在瀕臨大海的地方釣魚啦!聽他略作轉述,我已悟得真昧——這裡的帶標釣法,並非看標,那隻阿波甚至可以沒於水中,它的作用並非"示目",只是以浮力牽引把串鉤提得垂直於水下,鉛砣定底,四枚鉤依次向上排開,剛好布於梭魚覓食層。釣者觀看咬鉤魚訊其實是靠看竿梢的。摸著點門道了,加之探魚器探得魚兒相對密集區在30米左右,我打得遠了,遂稍打近些,這就開始上魚了,正宗梭魚,品相超一流,甚至一竿雙尾。
  • 【釣魚技巧】黑坑鯉魚門道全攻略
    雖然這種釣魚的方式很累,但是也是在失去「野釣」環境下的一種無奈的選擇而已。本人研究黑坑時間不算很長,僅此經驗交流,歡迎廣大釣友指正,我來說一說自己的黑坑江湖。相信很多釣友玩「黑坑」都經歷過,「靜坐」「空軍」「無盡的等待」,以及「爆連」時的喜悅。本人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迷茫」「苦惱」,真是夜不能寐,寢食難安啊。作為一個黑坑新人,我覺得有必要從基礎學起。
  • 我的世界中國版釣魚玩法簡介 我的世界中國版怎麼釣魚
    導 讀 在我的世界中國版中,釣魚玩法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生存玩法,使用釣魚我們能夠獲取不少的生活生產資源,那麼在我的世界中釣魚該怎麼玩呢
  • 愛上釣魚,我的世界有了這些變化
    可是釣魚的心酸幾人能懂?愛上釣魚,就難免被貼上「不務正業」、「玩物喪志」的標籤,朋友的嘲諷、家人的不理解,讓無數釣魚人心生煩悶,越煩悶就越覺得釣魚的可愛。有人愛花、有人痴畫,而我們愛釣魚,何錯之有?愛上釣魚,就不得不為漁具所累,「釣魚窮三代,漁具毀一生」,從鵝毛漂到孔雀羽、巴爾杉木、蘆葦漂,從線不離竿到子線盒、主線盒、浮漂盒、工具盒、配件盒樣樣俱全。到最後裝滿了背包,委屈了錢包。
  • 《放學後海堤日記》復播,JK少女在線釣魚,休想騙我去買魚竿!
    按照慣例,每個季度必有一部少女日常番(猛男才可以看),眼看七月份就要結束,久違的釣魚,終於回來了,還是那麼愜意,那麼舒服。由於疫情原因停更的治癒系釣魚番《放學後海堤日記》復播啦!《搖曳露營》播出的時候我沒買野外露營器材後悔莫及,這次休想騙我去買魚竿!
  • 釣魚花不了多少錢?這句話別當真!開銷很大,看完這些你就清楚了
    哈嘍釣友們大家好,我是蘭博萬!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釣魚費用的話題!最近有朋友問我,他說看你們釣魚挺好玩,這個東西到底花不花錢呢?另外呢,在問你之前,我倒是也問過別人,別人給我說釣魚花不了多少錢,我覺得不太靠譜所以來問問你!
  • 在百度釣魚吧裡逛逛,比釣魚還上癮
    「一同事釣魚成癮,有點毛病,別的男孩都是走著走著投個籃,他走著走著甩一竿子。」              如果你能進入釣魚吧的語境,不出一分鐘就能找到快樂。 到了這我才知道,成為合格釣魚佬的第一道門檻,是輕功。
  • 老婆一朋友總跟我女兒說釣魚沒出息,氣得我沒轍;誰給我支個招
    我剛過三十,膝下福薄,只得一女,老婆生小女時落下了後遺症,後面懷了兩胎都懷不住,滑了,不忍心見老婆傷心折騰,我們也就斷了生二胎的念頭,只專心撫養我們的寶貝女兒,雖然我錢掙得不多,但大部分就上交給領導,只留幾百塊吃飯和買點漁具。
  • 我在泰國釣魚也瘋狂
    文 / 西苑我在泰國待了三年,國內朋友常向我詢問那裡的釣況,可我在泰國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以曼谷為 中心三百公裡半徑的區域而已,至於古都大城府,第二大城清邁,第三大城呵叻則很少去,觀光勝地 普吉島距北方的曼谷有一千多公裡,也懶得去。
  • 我被這沒有釣竿的釣魚方式吸引,第一次踏上釣魚不歸路的,你呢?
    每一個釣魚人都是有故事的,都有很多很多關於釣魚的故事,可能滔滔不絕地扯上三天三夜都完不了。哈哈,這裡我先說說我是怎麼被誘上的「釣魚的賊船」。具體的時間記不準了,但是起因那還是印在腦袋裡的-------事發時間大約是在我11-12歲的時候,那是農閒的時候。老爸和朋友打牌,沒打多一會忽然有一朋友嘟囔了一嘴:打完牌晚上喝酒弄點啥菜呢?一人接口:大鯉魚可以不?打牌的節奏馬上進入停滯狀態,都問:哪來的魚?
  • 我的世界手遊裡要如何釣魚 新手釣魚方法詳解
    導 讀 我的世界手遊裡要如何釣魚,新手釣魚方法詳解。
  • 釣魚很燒錢?別再被商家洗腦了!
    不知道其他釣友在釣魚方面花費如何,但是就蓑笠哥自己來說一個月最多幾百塊錢(所有費用,一般在300左右),蓑笠哥坐標深圳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全國不論哪裡一個月上千的釣魚費用還是不多的吧?蓑笠哥身邊有很多買過什麼幾百一套的信息素、開口藥、狂咬不斷的小藥的效果和原塘水的效果區別不大!他用幾百一套的小藥還釣不過我以小雞飼料為底料的自製餌料,是不是聽起來不可思議?現在商家宣傳小藥效果無所不用其極,什麼剪掉尾巴後還狂咬不斷、X國博士提取信息素、某老釣魚人祖傳秘方……。這種東西蓑笠哥幾百看一眼就知道這絕對是虛假宣傳!一條魚有多少信息素?
  • 別再上當受騙了,「秘制中藥釣魚小藥」坑人錢財的釣魚小藥別信!
    關於中藥應用到釣魚當中來說有些確實是有一定效果的,先不說中藥能不能刺激魚類的神經、讓魚變得興奮變得飢餓這些比較誇大其詞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咱中國很多的中藥都是含有比較特殊的香味的,用中藥這種特有的味道來進行誘魚,我覺得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