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2月19日電(記者丁梓懿 陳其蔓)「香港有你,繁榮再起」「撐警隊,保治安,護安寧」「感恩你們」……香港尖沙咀警署內的留言牆上,貼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暖心祝福。這些留言人用質樸的言語、彩色的畫筆、濃濃的心意,向奮戰了6個多月的警員們致敬。
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座香港最大的區域警署,也採訪到幾位奮戰在一線的警員。他們中,有人剛畢業兩個月就奔赴前線,有人左臂受傷依然堅守崗位,有人用自己的身體替同事撲滅火焰,也有遭到「起底」但仍舊帶領警員勇敢向前的女督察。
陳督察:「作為警務人員,我不能害怕!」
尖沙咀分區特遣小隊陳督察今年4月剛完成警隊訓練畢業,6月就投入到前線工作。政府總部、立法會、禮賓府、警署……都有他的身影。
記得第一次上前線時,面對那麼多暴徒,陳督察的心情十分忐忑。「但同時我又告訴自己,作為警務人員,我不能害怕。」陳督察說,既然穿上這身制服,就要堅守崗位,守護香港,保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前線的一次經歷讓他印象非常深刻:那天他和同事在警署進行防衛工作,附近暴徒不斷將燃燒著的汽油彈投進警署,期間有同事被燒傷。陳督察當時距離暴徒只有10米遠,但他沒有退縮,反而把槍握得更緊。
「我的初衷讓我繼續堅守崗位。」陳督察說。
每天工作15至17個小時,曾連續加班36個小時,周末回家睡個覺立馬上班,與家人聊天超不過10句話,這是陳督察工作的常態。「行動永遠都是排第一!」他和同事們餓了就吃碗方便麵或能量棒,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一下。
陳督察有兩個心願,一是希望別再有同事受傷,二是希望暴亂可以早點結束,將違法違紀之人繩之以法。
Jason:「如果不是我受傷,我的同事就要受傷。」
Jason是尖沙咀警署的一名年輕警員,6月以前從事警署保衛、巡邏等工作。半年來,他與同事們一同參與止暴制亂。
10月某一天,尖沙咀警署外不斷有暴徒挑釁叫囂,並向警署內投擲汽油彈。當時Jason正在駐守正門,他手持長槍,站在最前面,突然一枚燃燒著的汽油彈滑到他身邊,將其左臂燒傷。儘管很疼,但他仍堅持執行完當天的任務才去醫院療傷。
「如果那枚汽油彈砸中了身體要害部位該怎麼辦?現在想起會後怕嗎?」面對記者的提問,Jason搖了搖頭。
他說,如果時光倒流,他依然會站在那裡守護住正門。「如果不是我受傷,我的同事就要受傷。不管別人受傷還是我受傷,都是警隊受傷。」
受傷後,Jason只休息了3天,就繼續回到警隊工作。家人和朋友,給了他無言的支持。這份工作雖然危險,但Jason心裡有份使命感,那就是去保護香港的安全和穩定。
「面對極端示威者的違法暴力行為,絕不可以姑息容忍。儘快平息暴動,是我堅持下去的一個主要原因。」Jason說。
連月來,暴徒不斷在網上散播虛假言論,打擊警隊。Jason認為,暴徒的目的就是想要拖垮警隊。此時此刻,警隊更要堅守本分。「我們會繼續戰鬥,讓市民不再擔驚受怕,讓香港早日恢復安定繁榮。」
Jason有個小願望:暴亂平息後,多花些時間陪伴家人。他也希望他的同事們能夠獲得充分的休息,讓緊繃了6個月的神經放鬆一下。
女督察姜蘊純:「在艱難時刻學到的東西會更多」
「剛才暴徒潑淋了一些液體,不知是不是腐蝕性液體,請附近市民不要再張望,儘快離開……」不久前,在香港理工大學附近,「90後」女督察姜蘊純高舉擴音器呼籲在場市民撤離,有效地讓市民離開了危險地帶。
女性警務人員在前線工作時經常受到示威者的恐嚇和人身攻擊,加上一些年輕警員前線經驗不多,每當有汽油彈砸過來的時候,都會很緊張。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還要讓警員們保持冷靜、保持隊形,這對姜蘊純來說挑戰很大。
「面對暴徒人身攻擊時,我們要保持克制,不回應他們。」姜蘊純說,作為督察,還要在現場控制同事的情緒,而自己則需要更加冷靜,為同事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從警之路不是坦途。突然有一天,姜蘊純收到一張截圖,她的照片、社交平臺帳號、出生日期,甚至家庭住址都被公開了。一兩天後,她爸爸的資料也被公開。
「那段時間,很擔心家人的安全。」姜蘊純說,也擔心一些暴徒會在家附近襲擊下班回家的警務人員。幸運的是,這些危險的事情沒有發生,但她依然收到很多騷擾電話。
「我希望能夠真正幫助市民。我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我的初心沒有錯。」姜蘊純說。
姜蘊純知道,這次採訪後她會被更多人認識,也可能遭受更多「起底」,但她不擔心。「如果大家聽到我說的,可以嘗試了解一下警察的努力。無論所持政見如何,相信有智慧的人會有更多思考。」
直到現在,姜蘊純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艱難時刻學到的東西更多,對於之後的警務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
「我們捍衛的不只是一個警署,而是法治社會下非常重要的一個地點。」香港警方油尖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曾仲斌說,止暴制亂需要警方和市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