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昨日,「泉州拍胸舞」搶救性保護記錄書籍舉行首發儀式,並拉開「泉州拍胸舞」閩南民間舞蹈高級傳習活動、閩南民間舞蹈研討會的序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是文化部2015年啟動的一項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進行全面、完整記錄的工程,對保存非遺資料、促進非遺傳承、加快非遺研究與保護有著重大意義。泉州拍胸舞發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之一,是古閩越族舞蹈之遺存。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拍胸舞被譽為「東方迪斯科」,被譽為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價值的閩南地區傳統民俗文化活化石。
鯉城區文化館副館長周瓊瓊介紹,根據相關精神,鯉城區文化館已啟動泉州刻紙、江加走木偶頭雕刻、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泉州拍胸舞四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利用數字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通過視頻、錄音、照片、文字等多種方式,全面系統記錄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非遺知識和精湛技藝,為後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留下寶貴資料。
此次活動,除了「泉州拍胸舞」書籍首發式、拍胸舞圖片展,還包括閩南民間舞蹈高級傳習活動、閩南民間舞蹈研討會等。活動集結了包括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編導、福建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林松煒,拍胸舞國家級傳承人、福建民間舞專家郭金鎖,福建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泉州市藝術館副館長丁聰輝,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福建民間舞骨幹教師、彩球舞代表性傳承人郭峰,以及泉州拍胸舞省級傳承人李水星和市級傳承人楊清端等一批藝術專家。此外,來自福建高校舞蹈專業的教授主任們、泉州部分文藝院團的負責人也參加活動。
據悉,閩南民間舞蹈高級傳習活動是自今年6月10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福建民間舞專家郭金鎖收徒儀式後續的活動,旨在弘揚閩南優秀傳統非遺文化,是傳承上的提升、保護上的拓展、發展上的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