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上精彩的粵劇表演。
11月17日至25日,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原羊城國際粵劇節)將在廣州舉行。這個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廣、最具權威性的粵劇文化交流品牌,自1990年起已成功舉辦七屆。昨日下午,第八屆羊城粵劇節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發布會透露了本屆粵劇節的諸多亮點,屆時將有超過3000名海內外粵劇工作者及愛好者齊聚廣州進行交流、切磋。
據悉,本屆粵劇節以中國戲劇家協會為指導單位,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聯合主辦,廣州粵劇院承辦,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廣東音樂曲藝團有限公司、廣州市演出電影有限公司、紅線女藝術中心、粵劇藝術博物館協辦。
輻射廣
越秀區、天河區、荔灣區、海珠區、番禺區、黃埔區等
會場多
廣州大劇院、蓓蕾劇院、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江南大戲院、南方劇院、番禺沙灣文化中心、黃埔石化影劇院、彩虹曲苑、粵劇藝術博物館……
節目精彩
21臺展演劇目、20部粵劇電影、21臺華人華僑粵劇粵曲晚會……
票價惠民
本屆粵劇節優秀展演劇目對外公開售票,票價低至30元;華人華僑社團粵劇粵曲聯展則免費進場。所有劇目的戲票均在中演票務通上公開發售。
一如既往 海內外粵劇人相聚粵劇盛會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粵劇節演出規模有所縮減,但粵劇節作為全球華人華僑最矚目的粵劇盛會,自報名啟動開始,就受到了海內外粵劇工作者及愛好者一如既往的積極響應。
粵劇節組委會先後收到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荷蘭、泰國5個國家和來自國內的香港、澳門、廣東、廣西4個地區的報名資料。其中,優秀劇目展演板塊共收到18個專業院團、27臺劇目的報名資料,最終選出15個專業院團的21臺劇目參加優秀劇目展演;華人華僑社團粵劇粵曲聯展板塊共收到64個社團和個人、240個節目、970人的報名資料,最終選出38個社團的158個節目,所有節目將組成21臺華人華僑粵劇粵曲晚會進行展演。兩大板塊累計參演人數超過3000人次。
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境外參演人員均按規定施行入境14天隔離,隔離期結束且所有演職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後方可參加演出。
增設演出會場 21臺展演劇目精彩不斷
本屆粵劇節板塊設置豐富,包含優秀劇目展演、華人華僑社團粵劇粵曲聯展、粵劇電影展映、粵劇研討會以及粵劇名師講座、藝術沙龍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改往屆集中在越秀區、天河區舉辦,本屆粵劇節還將輻射至荔灣區、海珠區、番禺區、黃埔區等大部分城區。除了在廣州大劇院、蓓蕾劇院、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江南大戲院、南方劇院等場館設演出會場,本屆粵劇節增設番禺沙灣文化中心、黃埔石化影劇院、彩虹曲苑、粵劇藝術博物館等演出會場。
新編粵劇《清水河畔》將在羊城粵劇節開幕式演出。
作為本屆粵劇節最重磅的板塊,優秀劇目展演挑選了21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舞臺精品,既有《搜書院》《三法堂前並蒂花》《南唐李後主》等傳統經典粵劇,又有《清水河畔》《譙國夫人》《東江傳奇》《抉擇》等一大批全新佳作,涉及廣州、深圳、佛山、肇慶、江門、吳川、茂名、廉江、恩平等廣東省內以及廣西南寧、梧州的專業院團。
羊城粵劇節開幕式將於11月17日晚在廣州大劇院舉辦,參演劇目是廣州粵劇院創排的大型現代粵劇《清水河畔》。該劇全面展現了廣州新農村脫貧奔小康的積極行動,注重引導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真正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開幕式當晚,組委會還將邀請京劇、崑曲、越劇、採茶戲、花鼓戲的名家代表到場助陣演出,與多位粵劇名家同臺獻藝,齊賀粵劇節開幕。
線上線下同步演出 粵劇電影展映開闢全新模式
受疫情影響,眾多海外粵劇愛好者無法來到廣州現場參與粵劇節盛會,為此組委會將在粵劇節期間挑選優秀劇目展演中的部分劇目進行雲上展播,線上線下同步演出,在虎牙、觸電新聞、廣州日報客戶端等網絡平臺同步直播,讓全球粵劇迷足不出戶也能參與此次粵劇盛會。
本屆粵劇節另一大亮點是新增了粵劇電影展映板塊。近年來,廣東戲曲電影走向繁榮,僅廣州粵劇院在「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的支持下,3年已完成《花月影》《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睿王與莊妃》等電影的拍攝。2019年末上映的《刑場上的婚禮》廣、佛兩地觀影人次12萬,單是廣州地區放映的總票房就接近230萬元(後因疫情終止了影片放映),該影片的觀影人次、放映場次及票房,創下近三年來國內戲曲類電影的最高紀錄,還入選2020年金雞百花獎提名。今年恰逢粵劇大師馬師曾誕辰120周年、紅線女誕辰95周年,為了傳承發揚他們的藝術精神,本屆粵劇節增設了馬師曾、紅線女經典粵劇電影展映。
粵劇節期間,將在北京路永漢電影院、下九路平安戲院和紅線女藝術中心展映20部電影,包括《刑場上的婚禮》《花月影》《南越宮詞》《柳毅奇緣》等。
此外,粵劇節期間將舉辦多場粵劇學術研討會、文化沙龍和講座。如邀請國內戲劇界、粵劇界多位專家學者,就粵劇創作以及傳承發展等問題展開學術研討;邀請著名廣府文化學者何車在永慶坊舉辦粵劇講座。組委會還攝製了《舞臺實用知識——化妝技巧、服裝、道具》系列講座,將於粵劇節期間進行雲上展播。
廣州粵劇院新址效果圖
粵劇藝術事業
近幾年得到空前發展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的如期舉辦,是近幾年粵劇事業得到空前發展的一個縮影。
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近幾年,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粵劇藝術事業得到空前發展:粵劇藝術博物館2016年正式對公眾開放;廣州粵劇院新址於2018年9月奠基,今年將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計劃明年完工,建成後將成為振興粵劇的發展基地和世界粵劇文化中心;粵劇人才薪火相傳,名家輩出;粵劇新創排精品劇目薪火相傳、廣受追捧;群眾粵劇私夥局遍布社區、鄉村;「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今年7月25日起每周六晚在廣州塔隆重上演,目前已上演13場次,觀眾近萬人次……
在這樣的情境下,粵劇人相聚一堂,與粵劇迷一起,享受這場粵劇的狂歡!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素芹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