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表明,2017年國內香水市場規模為255億元,預計2021年將增至446億元;而全球家居香氛市場銷售額約為737億元,國內份額僅佔1%,中國香水銷售年增速在 30% 左右。
隨著各類奢侈品牌香水產品線在中國普及開店,小眾高端香水品牌也吸引了一批年輕受眾。倫敦私募公司Manzanita Capital投資法國香氛品牌Diptyque,歐萊雅集團併購了法國香水品牌Atelier Cologne,雅詩蘭黛收購了紐約香氛品牌Le Labo和英國香氛品牌Jo Malone(需求面積:200-500平方米)。
而Jo Malone(祖·瑪瓏)近期不僅推出全球首個「香氛別墅」,還持續在跨界做雜誌,在生活方式這件事上努力耕耘著。
全球首家香氛別墅,「無香氛不生活」4大主題房
Jo Malone最近限時推出了全球首個Jo Malone London「香氛別墅」,坐落於浪漫老租界的上海唯一一家全別墅式酒店——建業裡嘉佩樂酒店裡,展現的是現代精緻英式風尚碰撞海派風情的石庫門建築群。
本次以「Just Because無香氛不生活」為主題,推出4款各具特色的香氛主題房,分別是Just Because、藍風鈴、鼠尾草與海鹽、青檸羅勒與柑橘四個主題。
每一幢Jo Malone London香氛別墅都是由獨立客廳、影音房、浴室、臥室、頂樓露臺以及小庭院組成。每個房間從床單抱枕到香氛、蠟燭、沐浴、身體、家居產品,甚至浴袍都是特別定製的,全方位營造沉浸式香氛體驗,到處散發低調優雅的氣息,讓顧客可以體驗英式精緻生活方式。
其中,Just Because主題房特色用螢光風、條紋波點、色塊拼接各種元素,打開了一個摩登妙趣的風格。
走小眾高端路線,去年銷售錄得雙位數增長
Jo Malone原先是一家位於倫敦的營銷高檔護膚和香水產品公司,走小眾高端路線,1999年被雅詩蘭黛集團收購,並將香水風潮推至更高的水平,目前是集團增長最快的品牌之一。
去年,雅詩蘭黛集團旗下整個香水部門錄得14%的增長至5.65億美元,作為香水部門的高端品牌,Jo malone在所有地區及旅遊零售方面均錄得雙位數的強勁增長。
2016年,Jo Malone London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美元,Instagram上的粉絲基數已達到85.5萬。W Magazine的美容總監曾表示,「Jo Malone是小眾香水的先驅。」
Jo Malone是英國第二大香水品牌,其個性化、高品質手工調製的香水,是香水界公認的低調奢華之象徵,每一款香水都是由全球香水大師選用最好的原料製成。
產品涵蓋了香氛系列、香水系列、淋浴及身體護理系列、居家系列和男士精選系列共200多款香氛產品。其中20餘款經典香氛採用質樸清新的玻璃瓶包裝,30ml售價600元,100ml 1200元。
Jo Malone最大特色是提倡根據個人喜好隨心調配,用2或4種不同香味的香水進行混搭,打造出層次豐富、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香氣,體現個人對香水的個性見解。
Jo Malone 每年 3 月都會推出以英國為主題的限量香水系列,今年的限量香水系列是以「The English Fiedls」為主題,推出5款新香調,分別是燕麥與矢車菊、櫻草花與黑麥、青麥與繡線菊、罌粟花與大麥、蜂蜜與藏紅花,充滿了英國田園氣息, 還用上了霧面陶瓷拼色香水瓶。
跨界推出生活雜誌,中國內地已布局21家店
Jo Malone自從2014年在上海新光天地開出中國內地第一家旗艦店以來,目前在中國內地有21家專門店,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個城市,入駐高端購物中心例如北京SKP、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廣州太古匯、成都遠洋太古裡等。
2015年,Jo Malone London在倫敦Regent大街開設了全球第一家旗艦店,門店面積超過1300平方英尺,店內除了可以選購全系列商品,還有一系列獨家單品、消費者營銷活動和包裝定製體驗,以及全球首個互動香水區。
本店獨家產品系列有帶九種顏色的帽子,場內還陳列著由Method工作室用稀有木材設計的蘇格蘭風格收納箱,可以裝下20瓶10毫升的古龍香水,零售價為10000英鎊(合15417美元)。
在跨界方面, Jo Malone2017年就跨界做媒體,推出了線上雜誌平臺,名為「The Talk of the Townhouse」,(名字取自於品牌辦公室總部的地名)這也是品牌第一次有這種規模的數字市場營銷。
「The Talk of the Townhouse」從最開始的6個欄目精簡成4個欄目:名人對話、生活方式、味道、星座等話題。
除了數字的內容方式,「The Talk of the Townhouse」上的內容還會以紙質印刷物的方式推出,雜誌主要放在 Jo Malone 英國和北美市場的獨立店鋪或酒店內,出版周期不定期。
全球品牌總監Jean-Guillaume Trottier曾表示,「我們認為這並不僅是一個網站,我們能為這個品牌做一些內容,講一些故事,用更引人注意的、和高效率的方式。」
不過,品牌出雜誌並非新鮮事,我們熟悉的品牌很多早已涉足,比如:瑞典服裝品牌Acne Studio出版《ACNE Paper》、COS推出半年度雜誌《COS Magazine》、COMMEdes GARCONS 推出《Six》…
*總結*
香氛屬於高頻、易耗的產品,像Jo Malone這種國際品牌本身擁有忠實的固定消費客群,但不利於促使普通消費者持續復購。香氛行業和「嗅覺經濟」在國內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大眾比較熟悉且已布局線下的品牌有RE調香室、氣味圖書館、時光馥等品牌。看起來似乎還是藍海的中國香氛市場,未來還會有更多國際品牌和國內新興品牌加入競爭,如何突圍而出並打動消費者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