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編劇餘飛、宋方金髮表微博,表示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籤名,針對在近日參加綜藝而具有高討論度的於正、郭敬明兩人的炒作、抄襲行為進行抵制,並發出呼籲: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
好傢夥!111位圈內影視從業者的聯合抵制,這麼大的陣仗真是娛樂圈難得一見。
01 惹眾怒的於正
前段時間,於正在《我就是演員3》中針對李汶翰的表演進行點評引發了網友的大量討論。
面對李汶翰不算合格的表演片段,於正不僅給出了否定的態度,更是直言李汶翰「能力太差了」。
不少人感嘆於正不愧是於正,還是依舊直言直語,啥都敢說。
於正的這番點評也給《我就是演員3》這個節目帶來了第一波大熱度。
本來以為這只是於正跟愛豆之間的「博弈」,沒想到編劇汪海林卻在12月14日的凌晨轉發了一條監製譚飛發表的微博,下場加入了這場「戰爭」。
「一個靠抄襲起家的編劇在臺上振振有詞教育別人如何演戲,旁邊人討好似地說一些不鹹不淡的話。」
雖然微博中並沒有點名道姓,但結合一下那些天的熱門事件,網友幾乎都不用動腦也知道這說的是誰,這條微博也就差把於正大名帶上了。
面對別人的嘲諷,於正也絲毫不落下風,不僅在綠洲上發文表示「某些噁心的人是真噁心」,
還在自己那條登上熱搜的「去油方法」的微博底下再次留言補充,回擊譚飛和汪海林發微博內涵他一事:「專門針對那些所謂的同行,你讀書少,沒啥作品公諸於世,整天嫉妒別人,靠罵人來博取眼球不覺得慚愧嗎?」
於正更是直接在回復網友的微博中點出「一汪臭潭」,將這場罵戰徹底拉到了明面上來。
汪海林也很快針對於正再次發文,在微博中帶上了於正大名,開腔抨擊於正抄襲、行賄的行為,並且貼出相關的新聞截圖。
而這一回汪海林對於正指名道姓的抨擊不再只是他一個人單兵作戰,編劇宋方金也轉發了汪海林的微博,疑似站隊。
對於汪海林的抨擊,於正一概不認,表示這些罪名都子虛烏有,並給了他告汪海林誹謗的理由。
兩人一來一回互懟得熱火朝天,網友吃瓜也吃得不亦樂乎,有人站隊,也有人看戲。
對於兩人在微博上互懟一事,汪海林也在第二天接受了鳳凰網娛樂的採訪,聲稱對于于正要起訴一事感到無所謂,甚至「想要和他在法庭上見一面,讓他舉證一下哪一條不是真的,證明一下自己沒有抄襲、沒有行賄」。
汪海林還在採訪中透露,現在整個編劇行業都不願意和於正為伍,編劇圈有名有姓的人都站在汪海林這邊。
原本小妹以為汪海林只是為了表達對於正抄襲、行賄一事的不恥而隨口一提,沒想到還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編劇餘飛和宋方金髮表微博抨擊於正和郭敬明抄襲,並且張貼出了聯合籤名抵制兩人的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名字。
於正之前抨擊汪海林沒啥作品,這回這份名單中除了他們的名字之外,這些行業內的人員還一併附上了自己的作品,以表示他們對於抄襲剽竊者的抵制之心。
111位,感覺小半個影視圈內人都在這了。
小妹仔細看了眼這一長溜名單,的確就像汪海林說的那樣,許多有名有姓的影視行業從業者都在這份名單之中。
有《地久天長》和《山楂樹之戀》兩部大作的編劇阿美;《戰狼》的編劇劉毅;《風聲》導演高群書;《三生三世枕上書》的編劇胡雅婷;《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的製片人何琇瓊,以及曾起訴過於正抄襲的原著作者瓊瑤等等人員。
這份名單中不管是影圈編劇、導演、還是製片人,這些影視行業的主要構成人員都有,數量之多、陣仗之大,簡直讓小妹瞠目結舌。
可以說「於媽」這回上了個節目賺足了話題,卻也惹了眾怒。
02 炒作才是「硬本事」
只說《我就是演員》這檔節目,於正的確貢獻了不少看點 。
於正在《我就是演員》第一期直言李汶翰能力太差了,而且毫不留情地指出他軋綜藝。
之後有網友在他微博下質疑金晨拍《玉樓春》時候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麼可以?
於正回覆:
隨口就是一個料,小妹直呼這是高手,於正可真會啊!
論炒作,於正敢稱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小妹統計了一下,2019至今,於正上了72次熱搜,比不少明星還多。
他早年因為《傾世皇妃》和林心如漸生嫌隙,背地裡放冷箭稱「最討厭臺灣的一個女演員,過氣了,然後我又把她做紅了,只可惜現在名氣一般般,這人我打心裡討厭。」之後林心如出面回應於媽做法很不男人。
當年翟天臨」北大博士,不知知網為何物」鬧得沸沸揚揚,於正這時站出來替翟天臨澄清,說看過翟的畢業論文,寫的非常好。
他還煞有介事的發出微信截圖,結果網友定睛一看,翟天臨博士畢業論文只有645k,是來搞笑的嗎?
於媽成功幫助人品本就不富裕的翟博士雪上加霜。
今年7月,又發文稱tfboys演唱會造型抄襲他2015年《半妖傾城》給何瑞賢拍的定妝海報,結果被扒出這個造型靈感來自《哈爾的移動城堡》,何瑞賢白白挨了一頓罵。
小妹想問:您給瓊瑤阿姨道歉了嗎?就在這兒說別人抄襲。
越蹭越爽,越炒越歡似乎成了於正的常態。翻翻於正的微博,基本上兩天一小蹭,三天一大炒。
《演技派》播出期間,他帶著自己綜藝的話題,講一個女演員玻璃心。
這還不算完,回頭朋友圈還要再內涵一通。
而這一次,種種跡象都和馬思純對上了。
他還點讚了馬思純回應演技尬的微博。
然鵝,事情過去了20多天,於正才正面回應當初說的女演員是姚童。
馬思純:我這20天流的不是淚,是於正滿肚子的壞水兒。
在同一個綜藝節目中,於媽也是各種替自家作品炒作。
節目的採訪中,於正提到自己曾讓兩個演員同時試拍定角,通過實景來淘汰演員。
當工作人員讓他舉例的時候,於正先是裝作想不起來的樣子,然後「不經意」地提起《鳳囚凰》,然後加了一句:「不能說,朱一龍那麼紅。」
???說不能說的是你,啥都說完了的也是你。
節目組將這一片段播出後,毫無疑問引來了不小的爭議,於正奮起發博回應,強調自己曾讓節目組別播他採訪中的那一段,力證自己的無辜。
他還曬出了與節目組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自己形容自己「孤傲了一輩子」。
各種蹭熱度的是你,說自己孤傲的還是你。
於正:我蹭歸我蹭,但是我的孤傲形象還是要屹立不倒。
前陣子隨著《追光吧哥哥》熱度上升,印小天和杜淳的恩怨被舊事重提,這麼好的熱點,於正自然不能錯過。
他親自髮長文,帶話題,艾特當事人,還說二人是在自己的拉攏下冰釋前嫌。
兩位當事人並不想回應他。
這就是於正,一個被戲精附身,執著於炒作第一線的人。
03 於正能當榜樣嗎?
當然,除了炒作之外,於正身上最大的爭議還是抄襲。
編劇出身的於正參與了多部影視劇的製作,但他的熱門作品總是捲入「借鑑」風波。
2004年,TVB清宮劇《金枝欲孽》熱播,兩年後由於正編劇的《大清後宮》播出,兩部劇的劇情主線、人物設置和《金枝欲孽》十分相似,甚至還有一樣的臺詞。
《大清後宮》中的男主失憶梗也被一些人認為是抄襲了韓劇《冬季戀歌》。
2007年於正接受媒體採訪,回應稱其當初創作時就將《大清後宮》定位為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囊括了《金枝欲孽》、《大長今》、《冬季戀歌》等經典劇的成功之處,目的就是挑戰《金枝欲孽》創造的收視奇蹟。
小妹開眼了,抄梗還可以用「集大成」這麼清新脫俗的理由來洗白。
2009年,由於正編劇,安以軒、馮紹峰主演的《鎖清秋》,也被不少人指出前部分內容是「借鑑」了《金瓶梅》,更直接的「靈感來源」則是1994年在TVB播出的《恨鎖金瓶》。
諸如此類的雷同還有許多,但很少有走到對簿公堂的時候,處於明眼人心裡清楚的程度。直到2014年瓊瑤起訴於正,他才真正成為被法律「蓋章」的抄襲犯。
2014年4月15日,瓊瑤發布了一封給廣電總局的公開信,舉報於正的《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
當天,和於正合作過的編劇李亞玲在瓊瑤發聲時也通過自己的微博表示,於正曾經讓她把《梅花烙》的主線和另一部作品結合起來寫成一部戲。
她還爆料稱《大丫鬟》片頭也是於正強行抄襲《小娘惹》開局而成。
李亞玲還透露了於正的抄襲理論——只要不超過20%法院就不會追究,把20集全抄了但是擴充到100集就沒事。
這???是不但要抄襲還要注水的意思嗎?
4月28日,瓊瑤正式起訴於正侵權,當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也對此案公開宣判,判決《宮鎖連城》侵犯《梅花烙》改編權一事成立,於正被要求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五家被告則共計賠償500萬元。
雖然瓊瑤的官司打贏了,但於正至今都沒有公開道歉。
2018年5月,因為於正被判侵權卻遲遲不道歉,北京市三中院依據判決在《法制日報》刊登案件內容作為公告。有媒體從北京市三中院獲悉,公告費用33.6萬元全數由於正承擔,並且於正已經將錢交付。
這是錢可以賠,但抄了反正不認的意思嗎?
當年的《宮鎖連城》不但沒有受到抄襲風波的影響,收視率還一路飄紅。而除了交罰款,於正本人和他的事業也沒有因為抄襲付出大的代價,2014年後他一直還有擔任製片或者編劇的作品播出,但因為劇作質量差沒能激起多大的水花。
2018年,《延禧攻略》大火,這部劇捧紅了還是新人的吳謹言和許凱,也讓聶遠、佘詩曼和秦嵐的事業回春,更重要的是讓於正的名聲也開始迴轉。
劇中的服化道也引起過網友討論,「於媽出品」反而成了製作精良的標籤。
今年於正擔任總製片人的《鬢邊不是海棠紅》也收穫了不少好評,抄襲的影響在他身上似乎完全沒有留下痕跡,他甚至還風風光光坐上了演技比拼節目的導師席。
不可置否的是,於正的確很懂如何「製造流量」。
但在內容生產行業,原創才是核心。不尊重原創作品,就是喪失了創作的初心。
屢次抄襲的人只要能製造話題,只要能獲取流量,就能活得風生水起,也折射出現下整個行業的悲哀。
111位影視從業者的聯合抵制,也是所有兢兢業業工作的人們對行業生態的抗議。
把於正之流當榜樣,還有誰願意沉下心來做好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