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綜合知識等部分。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言語理解與表達答題技巧:邏輯填空之詞語辨析,望大家及時查看。
在複習行測文科的過程中,言語理解一直是正確率比較難提升的一個模塊。尤其是其中的邏輯填空,整體看來,正確率偏低。很多同學會感到糾結,明明已經通過分析上下文關係已經知道了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大致意思,但為什麼在做題的過程中還是容易選錯答案呢?今天就帶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做邏輯填空的時候除了語境分析還應該注意如何辨析詞語。
對於一些意思比較相近的詞語,如何能夠更好地找出詞語與詞語之間的差別呢,我們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一是語素分析法,二是遣詞造句法,這些方法如何運用呢?我們一起來看一道題目,通過題目的分析來了解運用不同的辨析方法來區分詞語。
【例】有些海蝕洞的「天花板」上還有個大窟窿,陽光照進來,就像羅馬的萬神殿一樣。這可能是因為頂部巖石本身質地脆弱,更易被________。也可能是海水擠入巖石裂隙時,原本在裡面的空氣被壓縮,水填滿洞隙下方,壓縮空氣便________洞頂,直至將洞頂擊穿,形成天窗。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腐蝕 入侵 B.侵蝕 衝擊
C.侵襲 攻擊 D.腐化 充盈
【答案】C。中公解析:分析題幹我們由發現題幹主要論述了「有些海蝕洞的「天花板」上還有個大窟窿」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先看第一個空,通過空前的「因為頂部巖石本身質地脆弱」可知,第一空應與「巖石」搭配,表達更易被「損壞」的意思。那我們分析一下選項,A項的「腐蝕」本為化學用詞,指物質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失去它原有的性質的變化。可引申指腐爛、消失、侵蝕。可以表示「損壞」的意思,也可以和巖石搭配,所以保留。B項的「侵蝕」可以指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下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的過程。意思符合,可以保留。而C項「侵襲」指侵入襲擊或侵擾襲擊,多指受到敵人的侵襲,不能與「巖石」搭配,排除C項。D項「腐化」指有機體腐爛,借喻思想行為變壞,不能與「巖石」搭配,排除D項。再看第二空,由空後的「直至將洞頂擊穿」可知,該空所填之詞與「擊穿」對應,體現「攻擊、撞擊」的意思。A項「入侵」指(敵軍)侵入國境,或(外來的或有害的事物)進入內部,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衝擊」指強大的水流或其他力量迅猛撞擊,符合文意。故答案選B。
當然上面的做題方法是在我們有一定積累,熟知詞語意思的基礎之上才能準確找到詞語與詞語之間的差別。但如果在考試中,我們對於詞語意思了解的不是那麼透徹,應該怎麼做題呢?觀察題幹我們發現,題幹論述的是「海蝕洞」,從字面意思我們也可以看出「海蝕洞」是由海水侵蝕所形成的,而四個選項中只有A項的「腐蝕」和B項的「侵蝕」有「蝕」這個語素,可以表達這個意思,所以通過語素分析法,可以直接排除C項和D項。再看第二空,空後說「直至將洞頂擊穿」,怎麼才能讓洞頂擊穿呢?我們來看「入侵」和「衝擊」,這兩個詞語都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遣詞造句法,也就是放到句子中去看詞語與詞語的差別。首先「入侵」可以造句為「消滅一切敢於入侵的敵人」,這裡的「入侵」強調的是進入內部。而「衝擊」可以造句為「滾滾波濤衝擊著大堤」,這裡的「衝擊」強調猛烈撞擊。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衝擊」一詞和後文的「將洞頂擊穿」能夠更好地形成呼應關係。所以答案選B。
通過這道題目的兩種不同的做題方法的分析,希望大家能對邏輯填空的做題方法有更詳細的了解,並且在做題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而能夠做做邏輯填空的題目不用那麼糾結並且有所突破。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在考場上遇到這類問題能夠快速解決,取得好成績。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李佳蒙)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