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臺灣香火最盛的媽祖廟:擠滿眾多虔誠的信徒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中四月二十一日電 題:探訪臺灣香火最盛的媽祖廟

  中新社記者 翁陽 黃少華

  「三月祭媽祖,四月迎王爺」。每年農曆三月前後,臺灣各地媽祖廟的慶典與進香活動便陸續登場,此起彼伏。但說起現在全臺香火最盛的媽祖廟,恐怕要數臺中縣的鎮瀾宮了,而由其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媽祖文化國際觀光節」,現已成為全臺最有影響的文化盛事之一。

  四月二十日下午,在大甲媽祖起駕繞境前夕,記者趕往鎮瀾宮所在的大甲鎮一睹盛況。甫一到達,記者便被這裡熱烈濃厚的廟會歡慶氛圍所感染。平時七八萬人的小鎮此刻人流如織,印有「恭迎天上聖母繞境進香」、「諸事園融迎媽祖」等字樣的懸浮飄帶或彩蛋隨處可見,街道兩側的商埠與觀光節期間臨時搭建的各種攤位,則被各種媽祖紀念品、本地服裝、特色小吃所擺滿,生意好不興隆。

  在鎮瀾宮媽祖像前,擠滿了眾多虔誠的信徒,在煙霧香氣的瀰漫之中,呢喃的誦經祈語不絕於耳。

  大甲人文協進會會長蔡明憲告訴記者,近年來大甲媽祖繞境及觀光節活動引發的拜祭熱潮,不僅令島內媒體競相報導,還引起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國發現頻道和國家地理頻道等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在二00六年,以島內民眾為主的約五百五十萬人參與了大甲媽祖繞境進香及觀光節活動。從目前臺灣總人口不過二千三百萬,登記媽祖廟卻有八百多座(未登記一千五百多座)來看,大甲媽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當晚一場由兩岸聯手舉辦,名為《媽祖之光·相約東南》的大型綜藝晚會,更讓記者直觀感受到了極旺的人氣,覆蓋各年齡段的二萬多名觀眾齊聚大甲體育場共賞精彩演出。

  人氣旺,商業自然也旺。據臺中縣文化局局長陳志聲介紹,近兩年來,從每年元宵節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辰的約六十天裡,大甲媽祖的品牌效應,為整個臺中縣帶來約十五、六億新臺幣的經濟收益,可謂財源滾滾。

  回顧歷史,鎮瀾宮從創建至今雖已有近三百年,但及至兩岸交流以來,憑藉到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聖地進香,帶來的巨大聲勢,才急劇躍升為臺灣最重要的媽祖廟之一,之後一九九八年恭迎湄洲媽祖以及二00六年組織規模空前的進香團到湄洲謁祖,讓鎮瀾宮聲名更為遠播。

  當然,大甲媽祖日益興旺的原因還遠不止於此。對傳統媽祖膜拜儀式的精心包裝與設計、對拜祭活動的產業化經營與商業性營銷、對年輕人等非核心信徒的努力吸引等,也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數日前,在鎮瀾宮舉辦的時裝表演中,董事長顏清標和副董事長鄭銘坤的女兒、兒媳也上臺走秀,在臺灣盛行二十年以上的說唱藝術「玉玲瓏」則與媽祖文化結合,推出了「媽祖玉玲瓏」,都吸引了如潮觀眾。

  今晚十一時零五分,鎮瀾宮媽祖神像繞境進香將正式舉行起駕儀式。為祈求平安與福氣,來自四面八方的洶湧人潮,將擠滿大甲這個七萬多人的小鎮。隨後由數十萬信眾參加、八天七夜、近三百公裡的步行繞境之旅,將令世人再次感受到敬天、謝神的素樸虔誠,和博愛、慈悲的媽祖精神。


相關焦點

  • 探訪臺灣香火最盛的媽祖廟:擠滿眾多虔誠的信徒
    中新社臺中四月二十一日電 題:探訪臺灣香火最盛的媽祖廟  中新社記者 翁陽 黃少華  「三月祭媽祖,四月迎王爺」。每年農曆三月前後,臺灣各地媽祖廟的慶典與進香活動便陸續登場,此起彼伏。但說起現在全臺香火最盛的媽祖廟,恐怕要數臺中縣的鎮瀾宮了,而由其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媽祖文化國際觀光節」,現已成為全臺最有影響的文化盛事之一。
  • 臺灣鹿港天后宮:臺灣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
    臺灣鹿港天后宮是全臺境內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每位最高行政長官任職之後必來此地朝拜,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天后宮堪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 臺灣鹿港天后宮:臺灣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
    臺灣鹿港天后宮是全臺境內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每位最高行政長官任職之後必來此地朝拜,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天后宮堪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 北港「萬年香火」爐與「孝子釘」
    深滬及泉州一帶的船商漁民與北港的原住民進行交易,用鹹魚、棉花、布匹等換售鹿皮、糖及山貨,至使街市日臻繁華,經濟迅速發展,糖郊、米郊、嵌郊、郊行林立,船行、油車、雜貨行列肆之盛,成為明清臺灣與閩南泉州一帶貿易最發達的港口,僅次於府城的大城市,故有「一府二笨三艋卿」之美譽。
  • 臺灣最信奉的神明原來是它,香火遠超觀音、關公,上千萬人膜拜!
    媽祖是臺灣香火最鼎盛的女神臺灣有個說法,只要摸到媽祖鑾轎,能有一整年的福氣。媽祖轎子經過的路旁,總有一長排信徒跪拜在地,其中不乏高齡的阿公阿嬤、牙牙學語的小朋友,每個人緊貼、壓低身體,甘願用身體給媽祖當腳凳,等待鑾轎越過頭頂,賜下平安。
  • 臺灣寺廟眾多 香火鼎盛
    臺灣寺廟眾多香火鼎盛 (5/8) "← →"翻頁
  • 組圖:本網實拍全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大天后宮
    組圖:本網實拍全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大天后宮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2年07月20日18:00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率領清軍攻打臺灣的靖海侯施琅曾在此駐軍。後施琅聲稱在徵臺時,遇到媽祖顯靈,奏請改建寧靖王府為大天后宮,祀奉媽祖,次年改建完成,廟宇堂皇壯觀,信徒眾多,香火鼎盛。這是全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同時,媽祖也由原來的「天妃」被升為「天后」,也是從這座廟受敕封開始的,因此可以說是全臺第一座「天后廟」。
  • 中國香火鼎盛,備受尊崇的寺院,國內外信徒眾多,擁有智慧傳承!
    廣州佛學氛圍最濃的寺院,香火鼎盛,遊客贊其為信眾瞻仰聖地! 提起中國佛家寺院,想必很多人都會很熟悉,因為或多或少身邊都會有佛教信徒,每逢初一和十五時會去寺廟祈福求願!但是因為大多數寺院門票的緣故,使得大部分不能進入求得心理慰藉,實在令人感覺到遺憾。
  • 緬甸之旅:馬哈牟尼佛塔、流淌虔誠的信徒
    作為緬甸的宗教中心,曼德勒擁有無數的寺廟和佛塔,如果你能抵抗睡蟲的侵擾,可以在4點鐘爬起床,到馬哈牟尼佛塔(Mahamuni Paya)看誠心的信徒為佛像進行洗臉儀式。這組由佛塔和寺廟組成的建築群位於曼德勒市南邊,每時每刻流淌著虔誠的信徒。
  • 組圖:本網實拍全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大天后宮
    組圖:本網實拍全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大天后宮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2年07月20日18:00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率領清軍攻打臺灣的靖海侯施琅曾在此駐軍。後施琅聲稱在徵臺時,遇到媽祖顯靈,奏請改建寧靖王府為大天后宮,祀奉媽祖,次年改建完成,廟宇堂皇壯觀,信徒眾多,香火鼎盛。這是全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同時,媽祖也由原來的「天妃」被升為「天后」,也是從這座廟受敕封開始的,因此可以說是全臺第一座「天后廟」。
  • 臺灣鹿港天后宮,被內政部評定為臺灣三級古蹟!
    臺灣鹿港天后宮是全臺境內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每位最高行政長官任職之後必來臺灣鹿港天后宮朝拜。臺灣鹿港天后宮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臺灣鹿港天后宮堪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臺灣鹿港天后宮由於廟宇年代久遠,名聞遐邇,信徒眾多,前往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媽祖誕辰時,更有此廟分出香火的70多座媽祖廟神像鑾駕前來。現已被內政部評定為臺灣三級古蹟。
  • 臺灣行②丨鬧市區的媽祖廟(朗誦版)
    小秘密:點上方「莆田作家」 ↑,可免費訂閱哦9月23日,湄洲媽祖乘坐「海峽號」海上直航臺北港,開啟17天的繞境巡安之旅,先後行走臺北、新北、基隆、宜蘭、桃園、新竹、苗慄、雲林、嘉義、彰化、臺中等11個縣市91個宮廟,並巡經新北市政府、市議會等公眾場所和嘉彰地區計劃外的媽祖廟
  • 臺灣寫真: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朝天宮文化組長紀仁智告訴近期來此訪問的中新社記者,早在光緒年間,這個臺灣中部的農業小鎮就有聯繫金門、廈門、安平(臺南)的商船航路。1894年從福建到雲林任儒學訓導的倪贊元在其《雲林縣採訪冊》中描述,(北港)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臺灣。
  • 在臺灣的媽祖廟
    臺灣與莆田淵源很深,雖隔一灣海峽,仍阻斷不了兩岸人民的密切往來,在海對面寶島臺灣,不僅繁衍著眾多的興化裔,而且在臺灣的高山族中今還有幾個社通用興化話作為口語。    餘文以《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五(番社風俗)中指明,福建興化府漢人渡海到臺灣後,娶高山族婦女為妻,隨後「令其子孫婚配,皆由父母主婚,不與別番同」。
  • 虔誠的信徒
    我的朋友是個虔誠的信徒,至於信啥,我也不知道,但是很虔誠。朋友立即眉宇上揚,兩眼閃爍出虔誠的光澤,躬身入觀。我對廟宇道觀興致不高,便繞到後山去溜達。興盡而返,再次回到道觀的時候,卻發現朋友跟道士吵了起來。「你必須還我錢!你這是詐騙!」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在神像面前如此口無遮攔,還是第一次。「善哉善哉,施主心誠,神意天裁。」道士倒是慈眉善目,溫文爾雅,像是得道的高人。
  • 臺灣寫真:小鎮北港,這裡有媽祖300年不墜的香火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朝天宮文化組長紀仁智告訴近期來此訪問的中新社記者,早在光緒年間,這個臺灣中部的農業小鎮就有聯繫金門、廈門、安平(臺南)的商船航路。1894年從福建到雲林任儒學訓導的倪贊元在其《雲林縣採訪冊》中描述,(北港)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臺灣。
  • 羅大佑《鹿港小鎮》裡提到的廟,臺灣媽祖廟之冠,媽祖像來自福建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到彰化鹿港小鎮,鹿港老街裡的天后宮,不可錯過。彰化鹿港小鎮伴隨羅大佑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而早已名聲在外。因為靠海,鹿港開埠較早,十八世紀初、中葉就成為臺灣重要的港口,歷時200年而不衰,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尤極一時之盛,人口十餘萬,曾贏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鹿港老街是鹿港小鎮裡人氣最旺的地方,這裡又被稱為"古市街",其實就是指瑤林街、埔頭街以及大友街這一帶。老街的街屋大都還保持著清朝時期的原樣,好玩、好吃、好逛,又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