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烏克蘭「攤上事」?觀察者網12月9日援引外媒報導,由於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企收購馬達西奇公司股份的申請,目前,中國投資者已根據我國與烏克蘭籤署的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其提出國際仲裁,要求其賠償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9億元)的巨額損失。
中企承諾投資16億,烏克蘭仍3次「回絕」!
據悉,馬達西奇是烏克蘭唯一的航空發動機工廠,建於1907年,至今已有113年歷史,在蘇聯時期便有「動力沙皇」的稱號,主要為蘇聯生產軍用飛機、直升機等重要裝備的發動機,巔峰時期還曾為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設計引擎。
雖說馬達西奇在其專業領域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但其本質上也是一家投入極大的戰略企業,可以說,以烏克蘭現如今的經濟水平根本無法「養活」它。而在2014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發生衝突導致馬達西奇被禁止對俄出口產品後,該公司的業務更是遭到嚴重衝擊,利潤也從11億美元下降到4.8億美元。
可以說,烏克蘭的「不放行」,無論是對該國政府,還是對馬達西奇,都沒有多大好處,反而被中企收購後,馬達西奇能更好地「發光發熱」。俄羅斯經濟學家杜德恰克甚至直言:烏克拉叫停收購的舉動可能會摧毀一家有前途和機遇的企業。
據悉,馬達西奇總裁博古斯拉耶夫曾透露:中企除了有意願購買股份,還承諾將在2年內對該公司工廠投資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更重要的是,根據中企與馬達西奇擬定的合同,即便後者的股份出售,其一些重要專利仍歸烏克蘭所有。
需要知道的是,這已不是烏克蘭第一次阻攔這筆交易,據相關媒體報導,中企已向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提交了三次申請,前兩次都被後者以「未經過實質性審議」為由拒絕,為此,今年9月4日,中企還向烏克蘭司法部提交了投資糾紛通知,認為該國政府「侵佔了中方投資」。
農產品大多出口至華,烏克蘭卻為美國做出「不明智行為」
既然對自身無益,為何烏克蘭要千方百計阻止中企收購馬達西奇?與美國有關。據悉,為了阻止這筆交易,美國一名重要人士曾表示:若烏克蘭政府通過了這筆交易,美國便會停止對其的經濟援助。據俄羅斯媒體7月報導,美國新提出的一項法案規定,其每年將向烏克蘭撥款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美國的直接援助,烏克蘭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似乎更有前景。據外國媒體7月報導,中國與烏克蘭正式籤署了新的合作框架備忘錄,備忘錄內容包括解決兩國運輸有關的技術障礙和其他障礙,例如在烏克蘭內陸水道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市場消息稱,鑑於烏克蘭的農產品大多出口到了中國市場,我國目前已晉升為該國最大貿易夥伴。
可以說,我國對烏克蘭的經濟非常重要,而今烏克蘭對中企收購申請的駁回,不僅犧牲了本國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可能會使得中國投資者對其好感大幅下降,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影響中烏兩國的經貿合作,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回歸到我國對烏克蘭的「索賠」上,據烏克蘭央行預測:受疫情衝擊,該國今年經濟將萎縮6%。可以說,中企若勝訴,烏克蘭將因其不明智行為「大出血」。
文 | 李銀蘇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