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最流行的話題是什麼?「擺攤經濟」絕對是如今的話題頂流。學會了擺攤,就能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
那麼,在騰衝都適合擺什麼樣的地攤?讓我們一探究竟。
騰衝非遺正當「潮」 -
騰衝文化和自然資源豐富
有較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傳承和保護
截至2019年8月31日
共有各級名錄項目及傳承人共293項
只需擺出其中幾樣
就足以成為擺攤界最靚的崽
騰衝皮影
騰衝皮影又稱"燈影子"、"皮人戲",是當地流傳久遠、影響廣泛的藝術形式。相傳明洪武年間從江南、湖廣、四川一帶傳入,在唱腔上分作西腔(節奏明快、情緒昂揚)、東腔(旋律優美、氣氛莊重)二種。騰衝皮影靠子製作精美,既有中原皮影風格,又有明顯邊地地域特色。
固東鎮滎陽花紙傘
騰衝固東鎮滎陽花傘至今最少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在當地叫做「紙撐子或撐子」。滎陽人做花傘,用竹子削成傘骨,竹或木做成傘把,在傘骨和傘把交匯處分別鑿好孔用線穿合固定,後在撐開的傘骨上覆以構皮做成的白棉紙,紙上印彩花,再刷上清漆即可。花傘經久耐用,圖案精美,色彩豔麗,適於日常遮陽防雨和表演使用。
騰衝農民畫
騰衝農民畫是中國傳統民間繪畫的延伸,七十年代在群眾性繪畫活動中產生並形成的,生活於騰衝鄉村酷愛繪畫的農民,把作畫當成了他們生產勞作之餘最主要的精神生活追求,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創作出了數量頗豐、質量上乘的農民畫作品,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好的影響,部分作品甚至享譽京華,聲播海外。
土陶
碗窯土陶歷史悠久,大約明朝洪武年間傳入騰衝。傳承至今,不僅是一種實用的生活器具,更是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品。碗窯土陶還沿襲著傳統的製作方法,傳統的窯子燒制+繁瑣的手工工序。並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就地取材,選用當地的火山有色泥製作,這也是碗窯土陶的一大特色。經過拉坯、晾曬修坯、上釉、燒制等眾多步驟製作而成。
古法抄紙
古法抄紙是對騰衝市界頭鎮新莊村保留的傳統手工造紙的稱呼。這種古紙歷史悠久,品質白淨、細膩、柔韌、吸水性能好、用墨後能渲染出層次,可保管數百年顏色不變,受到書畫界尤其是大書畫家徐悲鴻的高度推崇,與「藤編」、「騰藥」合稱「騰衝三寶」。
藤編
騰衝的竹編與藤編構成「藤編」,「藤編」工藝歷史悠久,騰衝出產的竹編製品質地堅韌、色澤古樸、手感平滑、性價比極佳,騰衝工藝匠人選用冬竹編制的竹椅、竹箱、竹帽等日常用具工藝精巧,品種多樣,經久耐用,自古以來深受消費者喜愛,是騰衝「三寶」之一。
老布鞋
布鞋,俗稱「千層底」。騰衝老布鞋自古以來都是別具一格,雖然外部形狀不能和官鞋及馬靴相比,但其實質卻是任何地區都不能相比的跨時代產物,屬純生態物質組合,特別是騰北國境沿線民間的老款「剪子口」,更是獨具一霸,它不僅有著祛風除溼和治療腳氣病的功效,而且還具有刀砍不進和野刺不入之功能。
- 風味騰衝「爽爆」味蕾 -
擺攤除了可以賣各種小商品之外
美食也是一大特色
如果你要做美食生意
那麼騰衝美食
隨便拿出一樣,就能佔據擺攤界的C位
稀豆粉
稀豆粉在騰衝早晚點中佔半壁江山,如考究其起源,抑或源自宮庭大廚,抑或源於農家巧婦,其不得而知,總之,稀豆粉在騰衝祖輩相傳,老少皆宜。
大救駕
在騰衝,有一種久負盛名的「皇封名吃」,叫做「大救駕」,屬於雲南十八怪小吃之一。這「大救駕」其實本質上就是騰衝的炒餌塊,以其色香味美聞名天下,讓許多食客都為之傾倒。
松花糕
「松花糕」是騰衝的小吃,以松花粉、紅豆製成,上層金黃,下層醬紫,鋪展在綠色的芭蕉葉上,色彩分明,看上去十分可口。
蕎米線
說起騰衝人家鄉的味道,蕎米線可謂是比較地道的一道小吃了,每次吃蕎米線,味蕾都得到極大的滿足。炎炎夏日,來上一碗蕎米線,既解暑,又唇齒留香,真是樂哉!
卷粉
卷粉包入豆芽、醬汁、花生粉、辣椒油、芝麻油、花椒油等多種餡料,捲成圓筒食用,粉皮細膩滑爽,餡料多汁香脆,風味獨特。也可切成條狀,以當地醋涼拌食用。
酸水粑粑
騰衝當地的一種民俗小吃。由12小時熬製的筒子骨高湯,放入秘制的酸水配方,加入肉片、排骨、豬腳、雞肉和各類香料、佐料,再配上優質大米製作而成的騰衝粑粑。米的清香搭配酸水的風味,軟硬適中,柔韌有筋骨酸辣可口。
- 騰衝特產 種草「極邊味道」 -
若要擺攤,特產自然是少不了的
騰衝背倚高黎貢山
氣候環境良好,物產資源豐饒
孕育出豐富的食材,造就了豐富的味蕾體驗
銀杏果、臘醃菜、蜜餞果脯...
無論哪一種,定會讓人種草
臘醃菜
圖:騰衝文創
騰衝臘醃菜既可以當主菜又可以當佐料,在騰衝,幾乎家家戶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每到臘月,家家戶戶都會買一些青菜、苤菜根、胡蘿蔔備好醃這臘醃菜。
果脯蜜餞
騰衝果脯蜜餞選用梅子、芒果、山楂、木瓜、李子、楊梅等鮮果原料,經過科學配方,生產出具有京味和廣味的甘草芒果、話梅、檸檬李、開胃多依、開胃山楂、山楂片、蜜糖木瓜等30多個產品,各種亞熱帶、溫帶果脯幾乎應有盡有,味道各具特色。
騰衝餌絲
騰衝餌絲是騰衝地理標誌性產品,不同於曲靖昆明一帶的餌絲,騰衝餌絲色潔質細、口感細膩、鮮甜可口、營養豐富。究其原因,一句話足以總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騰衝餌絲的特別之處在於騰衝優良水質和製作餌絲所用的上等漿米。騰衝餌絲系由洞山鄉胡家灣村人發明,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為騰衝本地和外來客人所普遍喜愛的方便小吃之一。
白果(銀杏果)
白果養生延年,銀杏在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銀杏村自產白果,用鐵鍋細細的翻炒,或是微波爐裡熱一下,便可品嘗。炒熟後,撥開微黃的外殼,裡面是綠瑩瑩的果肉,迫不及待的放入口中,有淡淡的清香,果肉微甜,軟軟的糯糯的,唇齒間留有細微的苦甜餘味,這是實實在在的秋天味道。
紅花油茶
騰衝是雲南紅花油茶的原生地,而和睦村是騰衝紅花油茶發源地,這裡有近萬餘株古茶樹,花期最早的每年九月就含苞待放了,最遲的可延續到來年六月。用紅花油茶果榨出的紅花茶油因其營養價值高被譽為「東方橄欖油」,而和睦村也被譽為「中國紅花油茶第一村」。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如果可以選擇
你會擺出什麼樣的攤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