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拜訪了莫幹山有家民宿後,對民國風情的民宿情有獨鍾,那經典獨特的祥雲元素,清新韻味的配色,精緻時尚的格調,身後的歷史底蘊,都可以靜靜欣賞許久。
#01
莫幹山 · 有家民宿
初見有家,復古城堡,露臺花園,拱形門窗,高大的大理石外牆,此時若從裡面走出一位中世紀的美人,我大概一點兒都不驚訝。
推開門,精緻的家具處處洋溢著民國風情,頗有種穿越到民國,造訪哪個大戶人家的感覺。
無論時節如何,有家始終體貼入微,抵達之前,老楊已經在路邊等候,進口的床品柔軟舒適,感應式全自動智能馬桶,早晨想要幾點起床都有熱氣騰騰的早餐,每個房間都有露臺,讓客人們充分享受莫幹山的秀麗景色。
不得不說有家室內非常有範,成套的桌椅柜子和諧共處,燈飾牆壁裝飾風格色調統一,木製家具細緻的紋理,簡潔大方的色彩,比正常樓層更高的層高,使室內更加寬敞明亮。
後來聽老楊介紹,居然是自己打造的家具,質量過硬,隨時檢修。在有家,有任何想法,都能迅速搗鼓出成品。
#02
莫幹山 · 庾村小築
you are in full bloom,gentle across the mountains.
你就是盛開著的,漫山遍野的溫柔。
庾村小築是上世紀30年代民國老房子的建築風格,像是從舊時光裡風塵僕僕走來的新人,與周邊環境無比和諧。
迴廊設計,就像小時候住的四合院,非常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俯瞰時,有種遺世而獨立的氣質。
挑高的樓層使得空間非常大氣,似是而非的模糊落地窗又使得空間非常婉約。
整個空間寬敞明亮,色彩飽和度低,沒有侵入感。人在其中,舒適無比。
在很多人眼裡,莫幹山是民國政要的避暑之地,是風情的小鎮,是時尚的鄉野。但在我的眼裡,來莫幹山,不來庾村小築,那不管來多少次,都依然是這個小鎮蜻蜓點水般的過客。
#03
上海 · 錦上雲宿
生於1932年,身世顯赫,閱盡繁華,如今雖然已近90「高齡」,外表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跡,但依然精緻時尚,明豔照人,這家復古又摩登的民宿名叫「錦上雲宿」,藏於上海浦東新區,魔都的心臟裡。
錦上雲宿位置絕佳,抬頭就能看到高聳的東方明珠,散著步就可以去趟人流如織的陸家嘴。
這樣的建築非常稀缺,已經有近90年的歷史,是浦東新區不可移動文物,也是浦東老宅中唯一允許商業經營的一所。
氣派的大門、印有「昌榮宗」字樣的青磚、朱紅的門窗、錯落的青石板、木質的樓梯和地板……初見錦上雲宿,這些經典的元素一秒鐘就能帶你穿越到民國的舊時光裡。
但走近了細看你會發現,雖然是老宅改造,東西都有了年頭,卻並不見破敗老化,因為這些都重新經過了人工的精心修繕打磨,才能以更好的模樣呈現在你的面前。
錦上雲宿共有23間客房,無不簡約時尚,舒適精緻,空間也很敞亮,絲毫不用擔心會有老房子慣有的那種幽暗、逼仄和陰森。
#04
莫幹山 · 頤園
頤園誕生時,光選址就花了四年,最終頤園的建造人潘梓彝選中了在距劍池不過百米之遙的莫幹山上佳「風水寶地」。
他把工人帶到了上海,觀摩租界裡的一座座洋房,以此設計建造了頤園,一幢三層中西合璧的別墅,有著石頭壘砌的外牆,木格子窗欞,西式的家具,和衣香鬢影、名士唱和。
那是1930年代的繁華,張大千、王秋湄等名流也曾是頤園的座上賓。
「竹引泉聲到枕邊,月簸花影到窗前」,一幅《莫幹新夏》,是大師頤園之行的收穫。
頤園並不大,改造後也只有6間房。沒有大戶人家的富麗堂皇,更象舊時文人的居所,簡潔雅致,自帶文藝範。
一架白色鋼琴裝飾了一樓門廳,一側的起居室裡有舊式的壁爐和舒適的靠椅,這是早餐廳,也適合閒來小坐。
因為是保護建築,建築格局並沒有大動,但客房內部設施煥然一新。除了暖氣片、智能馬桶、膠囊咖啡機是原有的,家具和其他用品都進行了更新。
家具採用了小眾品牌UTT,「UNDER THE TREE」,是緩慢、平和而靜謐的感覺,柚木溫暖又有些許年代感,而大面積的留白讓空間更明亮更舒適。
#05
南京· 頤和揚子飯店
恰是1912年民國元年,英國人在南京長江邊建起了這棟法式的古堡式建築。磚木混合結構,牆磚直接取自舊城磚,取名揚子飯店。
揚子飯店背靠民國第一碼頭的交通優勢,生意興隆,名聲在外。作為昔日民國政府外交部招待各國專使的定點飯店,更是奢華的代名詞,是政商界的交際場。
張學良曾在飯店的舞池中跳舞,宋氏三姐妹也是飯店的常客。1933年宋慶齡營救陳賡時就在此下榻,舌戰汪精衛、怒罵蔣「總統」,留下了一段傳奇。
當你走過寶善街的路口,很容易就忽視這不起眼的門口。步入其中,今日的繁華喧鬧仿佛都隔在了門外,時空的畫卷徐徐展開,你已融入民國故事之中。
西洋古堡型的外觀宏偉大氣,是百年前法蘭西城堡式官邸建築的流行風格,間或點綴的中式元素,完美再現了屬於那個時代的融合之美。
編輯 | 蛋黃深藍
圖片 | 由 莫幹山有家/庾村小築/錦上雲宿
頤園/頤和揚子飯店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