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來自世界各地的13個福建商團組織,24日上午在第七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上簽署友好合作協議書。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說,這將能加強全球福建網絡的聯繫,提供更多商機。
新加坡福建會館會長蔡天寶說,這是本屆大會一項重要收穫,是大會走向實質性合作行動的重要一步。「大家今後將加強信息溝通,定期往來和互訪,開展經貿交流與合作。」
福建省副省長王蒙徽指出,目前分布在世界170個國家的福建人多達1200萬,而居住在福建家鄉的鄉親則有約3720萬名。
張志賢為懇親大會主持開幕儀式時說,本地福建人多年來為國家貢獻良多,陳嘉庚是其中一位先賢,在新馬經商發達,積極回饋社會,在本地興辦華僑中學,在中國辦廈門大學。陳篤生是另一位福建先賢,為創辦陳篤生醫院出了很多力,也協助興建「天福宮」。
他也提醒說,在目前這個可以自由遷移的時代,大家要牢牢地保留自己的文化和家鄉的根,在新地方安家後也要為當地做出貢獻。
蔡天寶致詞時建議大會探討成立「世界福建同鄉聯合秘書處」的可行性,秘書處將可作為聯繫彼此的中心,讓各地福建同鄉會能保持聯絡,推廣合作。
他希望全球福建鄉賢能推陳出新、集思廣益,共同建立一個「世界閩人」大格局,讓年輕世代在面對世界文化衝擊之際,依舊保留自身文化認同與驕傲。
蔡天寶說,1994年開始的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旨在「增進情誼,擴大交流,加強合作,共謀發展」。過去18年,大會在「增進情誼,擴大交流」方面取得非凡成績,主辦方因此希望能在「加強合作,共謀發展」這部分取得新突破。
首次主辦世界閩商經濟論壇
大會將首次主辦「世界閩商經濟論壇」,蔡天寶希望未來承辦組織能繼續主辦類似論壇,形成獨特的「世界閩商觀點」。
大會也首次主辦「藍海福建」文物大展,結合海內外福建文物,目的是讓人們對福建文化的內涵與精神有更深層的認識,強化對福建文化的自信與自豪。
蔡天寶說,為了提升會館文化事業,福建會館明年將成立「福建會館文化學院」,更大規模推廣華族文化,履行會館創會宗旨與使命。
他說,福建會館與時並進的歷程,充分體現新舊傳統的並存之道。「隨著時代的變遷,類似宗鄉會館能夠凝聚族群並充分發揮社會功能的團體已不多見,因此我們必須珍惜現有組織,以更積極和進取決心,讓會館精神持之以恆,發揚光大。」
13商團加強往來 完善合作機制
籤署友好合作協議書的13個商團組織來自新加坡、澳門、福建、日本、泰國、香港、澳大利亞和東帝汶。
合作協議的內容包括建立友好商會關係、加強往來、完善合作機制,協助組織企業參與合作方的貿易活動、進行市場考察、開展多邊貿易交流。
具體的作法包括組織商團和企業展開互訪和商務活動,加深了解,另外也會通過網絡加強信息溝通,分享資訊,為彼此提供經濟貿易與投資信息。
另外也會開展形式多樣化、內涵深厚的文化交流,為從事傳統文化的專才提供條件,以進行學習和互訪。
商團組織也會交換合作意見,不斷總結經驗,商討推進合作的方式,努力在合作中取得新成效。(謝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