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越南對我小動作不斷的消息佔領各種新聞媒體的首頁,比如越南向聯合國提出對我南海的西沙和南沙提出主權要求、越南漁船抵近海南島進行捕魚和偵察、越南對中國的企業和投資的歧視性待遇等等。說實話,每看一次,生氣一次,卻也無奈一次。
我是個做旅遊的,試著從做旅遊的角度來講講我們究竟對越南應該怎麼辦才好?越南這個國家,究竟該用什麼辦法來對付它?
越南其實從各方面來講都沒有什麼比較優勢。
越南的主要旅遊資源,我本文不是做攻略和宣傳的,我們撿有代表性的大概來說,主要是:大城市河內、大城市胡志明市、港口旅遊城市峴港、熱帶旅遊度假城市芽莊等等。
河內,作為越南首都,雖然近幾年經濟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也興建起來不少大型購物場所、星級酒店、休閒娛樂設施,別說和同為東南亞區域的香港、新加坡、臺北這些華語圈國際都市相提並論,即便是與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印尼的雅加達、泰國的曼谷,甚至菲律賓的馬尼拉相比,都堪堪居於下風。所以,河南的旅遊、購物、休閒體驗,講真,很沒有什麼意思。
胡志明市,作為越南第一大經濟重鎮,擁有南越時期美國及歷史上西方國家殖民歷史遺存最多的城市,在城市景觀、休閒娛樂、文化傳承方面,我個人感覺比河內相對更有意思。但是說到底,也無非是半斤八兩,並沒有什麼「美食之都」、「夜生活之都」、「購物天堂」等能格外顯著拿得出手的優勢資源。
峴港—下龍灣一線,恕我直言,挑剔的國內客人,連我們「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都不夠看了,非要把這種崇敬「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感覺移植到國外去,放在這個常年刮著幾級海風、常年不能下海玩樂的越南海港城市裡,寄託自己對假期和大海的美好期待,然後,沒有幾個人能合心意地收穫心目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最後再帶著一些莫名其妙的越南咖啡和越南乳膠床墊回國了。
越南旅遊其實就是一個坑,我以芽莊為例展開分析一下。
走過越南很多次,因為所在城市開通了直航的旅遊包機的緣故,經不住家人和朋友的攛掇,結合自己多次走過越南的經驗,在前年底的時候帶著家人和朋友安排了一趟芽莊自由行。對,我覺得越南其他地方根本沒必要去浪費難能可貴的假期。我來列舉一下,作為一個常規的中國遊客在芽莊能體會些什麼吧。
海灘:我們大部分時間住在海邊的金峰酒店和市區的洲際酒店。金峰酒店的特點類似於三亞的濱海度假酒店,擁有自己的泳池、綠地和私家海灘;洲際酒店的特點類似於青島的濱海海景酒店,周邊配套有濱海步道、夜市和購物休閒商圈。但是,芽莊的度假酒店,和三亞的度假酒店完全不具備可比性,泳池小且水溫低、沙灘海浪大且經常不讓下海、餐飲配套過於單調簡陋、和市區交通不方便,講真,度假氛圍並不理想;同理,芽莊的海景酒店,周邊配套也過於簡單和單調,也不是個可以寄託「詩和遠方」的理想休閒地。
休閒:最有代表的就是泥漿浴和按摩了,現在一律俗稱SPA。越南的SPA我就不多說了,其實這個SPA,哪怕就是去了馬爾地夫也就那樣,越南的並沒有太多特殊之處。而這個泥漿浴算是一個大的特色吧!越南的泥漿浴太多了,我們甚至去過只有三個小泡池的泥漿浴館。大一點的對國內客人出名的是百蛋和i-Resort,其中百蛋因為造型奇特、名字有趣更受國內遊客歡迎,但是如果我們都體驗一下,明顯接待西方遊客相對更多的i-Resort的泳池、餐飲、洗浴、按摩等配套服務更完善。但是我們話說回來,受制於越南經濟和旅遊的整體水平,這一澡泡下來,未見得比在南田溫泉或七仙嶺讓人泡的更愜意。
美食:其實越南的餐吧,壓根兒就沒個什麼拿得出手的大餐,也就是海鮮算是臨海地區的特色了。越南的海鮮跟海南的海鮮幾乎如出一轍,加工方式、口味沒有本質區別,就連價格也大體是個八九不離十。想體驗越南的大排檔,好啊,佔婆塔對面的小路,進去了之後多走幾百米,別有洞天。
景點:我想我就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在我個人看來,就是不跟團,越南的景點基本上也就是「下車尿尿、順帶看廟」的存在,沒有太多值得我們「用靈魂去體會」的東西。
遊樂場:就是珍珠島了,這大概是我唯一真心推薦去體驗一把的地方了。珍珠島號稱「海上迪士尼」,國內大部分客人去芽莊上珍珠島,多是選擇一日遊,其實這是不可取的,不如在島上酒店住一晚來的效果好。珍珠島面向俄羅斯和西方遊客為主,也偶有韓國和日本客人,當然數量上來說國內遊客的比例也蠻高的。珍珠島的三大招牌,第一是私家海灘,在芽莊屬於最純淨且風浪最小的,這一點和海棠灣對面的蜈支洲頗為相似,但是蜈支洲卻沒有抓住機遇興建一座獨立的大型海上樂園,差評!上珍珠島不好好愜意的享受一下海灘和海水遊泳是可惜了。珍珠島第二大招牌是水上大滑梯和雲霄飛車,其中的水上滑梯分為兒童區和成人區兩種,成人區的大滑梯彎道多且高度差足夠大,確實刺激,而雲霄飛車其實就是軌道自控滑車,如果放開速度讓它全速跑也蠻刺激的。珍珠島第三大招牌就是號稱亞洲最長的跨海索道了,白天乘坐感覺也還好,夜幕降臨時待園區和索道燈光全開再乘坐,那是的感覺頗有身在童話王國的感覺。國內咱們拿廣州長隆來比,少了沙灘的感覺,但是卻多了海洋世界和動物世界;咱們也可以拿三亞海棠灣的亞特蘭蒂斯水上世界來類比,少了跨海索道了。
總結一句,單純講旅遊資源,越南其實充其量算是我們國內一個省份的感覺吧。
我們在此重點說一說這個越南人對中國人不友好的問題。
如果非要有人發出「哎呀我們的感覺就是越南普通人其實對中國人很友好啊」之類的白蓮花式的感慨,那我也只能頗為無奈的呸你一臉了。
不過,對大部分跟團遊的客人來說,因為接觸的外界環境基本在旅遊行業的閉環之內,可能也就不太能感受得到所謂的「友好」和「不友好」是什麼意思了。
負責任的來說,就不說西方人和俄羅斯人了,越南人對日本人、韓國人、中國臺灣省人、中國香港人,哪怕是對朝鮮人和東南亞人,都比對中國人友好。
無數次親身的經歷告訴我,越南人對中國人,是出自於內心的排斥和敵對。
進出海關,中國人是需要繳納小費才能通行的;機場候機,為調節候機大廳的排隊,是可以隨時壓縮中國旅遊包機的櫃檯數量來為其他國家的值機客人加快速度的;街邊大排檔,中國客人基本體驗不到因為貨幣匯率和經濟落後而原本應該感受到的「物美價廉」的低物價和低消費;就連市區打個車,也都是要提前講好價,不然會被計程車司機狠狠宰一刀的。
越南人對中國人的不友好是完全不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無論是看得起還是看不起大陸的韓國和中國臺灣省,出於相對還不錯的個人素養,韓國人和臺灣人大體上對中國遊客保持著基本的熱情和尊重。而日本人更是因為公民素質較高而對中國遊客非常熱情。而泰國,對中國人並不比對哪怕一個美國人更冷淡,因為他們對哪裡來的客人都很麻木了。就連所謂過去經常排華的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如果不脫離常規旅遊目的地,基本上你所能接觸到的人對中國人也是很不錯的。
所以我們說越南人對中國人的不友好,包藏著直白且露骨的「憎恨和惡意」,是從國家意志層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敵視和仇恨」。
所以我們有時候要反思一下,大量的中國遊客在這個國家花費的每一分錢,都是不值得的。
疫情是一次照妖鏡,疫情過後應該區別對待了吧。
這次席捲世界的新冠病毒疫情,可謂讓中國人民大開眼界。
有些國家對中國確實是不錯的,就比如日本、俄羅斯、德國、韓國、菲律賓、義大利等等,最起碼沒有想像中關係那麼差,我想疫情過後也應該加大力度和這些國家多友好往來一些吧。
有些國家對中國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美國、英國、丹麥、印度等等,其中當然也包含了越南。這個「狼子野心」之國,疫情期間從經濟、傳媒、政治、軍事各方各面噁心中國,使絆子下套子,近期更是發展到了公然挑釁中國的地步,是可忍熟不可忍!
我想,從我們國家政策層面,疫情之後是不是應該好好總結一下,針對這樣的國家,不能再單方面的、一廂情願的友好下去,是不是也該適當舉起大棒來敲打一下?畢竟,響應西方國家進行產業轉移,和中國公然爭搶新興產業的國家,越南算是頭一號了吧?
而從旅遊產業來講,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對眾多的批發商和包機商進行一下基本的愛國主義教育?說實話,在越南人的眼中,是無數中國的商家自己跑來相互抬價搶奪資源,越南人在坐收漁利的同時卻更加瞧不起了中國人。
我們不是說,你滴答滴答我,我當譁啦譁啦你嗎?同理,你越南如果天天想著黑我中國,那我們中國是不是也該讓越南見識見識什麼叫做「真他媽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