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州市的明星鄉鎮,不少人都想到了石鼓鎮、分界鎮、大井鎮、長坡鎮,這四個鎮是高州市從古至今都是「四大名鎮」,也是農林牧副漁業發展最好的經濟大鎮。
事實上,現在的高州市也長很多的新興鎮,他們都是新時代的「天之驕子」,比如靠荔枝出名的根子鎮,還有靠工業園區工業產品出名的金山鎮,還有靠農業出名的鎮江鎮、沙田鎮。
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高州市的鎮江鎮,鎮江鎮的來歷有段故事,原來鎮江鎮沒有鎮的,民國時期屬沙頓鄉管轄,因為土匪多,社會混亂,民不聊生。
民國8年(1919年),當地沙頓鄉府在此建圩市時,欲藉助「罡星」以「鎮反亂」之意,取名「鎮罡墟」,故地名亦稱「鎮罡」。
解放後1953年為鎮罡鄉,1959年設鎮罡公社,1983年改鎮江區,1986年12月後為被命名為鎮江鎮。
鎮江鎮具有「粵西陶都」之稱,地處高州市西南部,東鄰石鼓鎮,南接石鼓祥山片區,西毗化州市北部麗崗鎮、連界圩,北與沙田鎮相連,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是高州市重點發展鎮。縣道632線經鎮江直通石鼓與國道207線相連,距高州市城區23公裡,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最近被評為「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
全鎮總面積101.8平方公裡,轄14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148條自然村,總人口5.6萬。有耕地3.6萬畝,林地面積5.2萬畝。鎮江鎮既是高州市的農業大鎮,又是人口輸出大鎮,全鎮有近萬青壯勞動力在珠三角城鎮打工或者是做生意謀生。
鎮內有中國面積最大的罕見珍貴野生稻約200畝,是現代雜交水稻之母,中國水稻專家長期派人來考察做科學技術研究,現在成了「國家野生水稻保護基地」。
自宋元以來,該鎮有生產陶器日用產品為主的傳統手工業,鎮內有村名叫「碗窯」,據考究鎮內有多次被發現是古代生產陶瓷窯遺址。歷來有「粵西陶都」之美譽。
最難得的是全國學雷鋒標兵朱伯儒、安徽省軍區副司令盧信允兩位將軍的家鄉,一鎮出兩名將軍,成了粵西地區的傳奇故事。
鎮江鎮是高州市的農業大鎮,農林牧副漁生產產品豐富,「雙皮黃」番薯聞名廣東,是2008年供北京奧運會的健康安全食品,還有以打造旅遊觀光為主的「南國花鄉、南國果鄉」產業園。
這幾年鎮江鎮抓好鎮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資源建設資金投入,抓好鎮江圩頭至南山水庫30米寬旅遊大道建設;完善南山湖(南山水庫)、新米垌水庫步行徑建設、生態林建設。
邀請旅遊景區規劃設計專業團隊規劃,大力引進投資企業將兩個水庫區建成生態農業、休閒、旅遊度假區,探索村企合作,建設養老產業基地。
積極推動申請上級資金修建鑑江河鎮江段江堤建設,計劃將江堤建成綠道,至那射嶺,構成鎮江江嶺旅遊風景帶。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旅遊,以帶動農業旅遊觀光產業的發展,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鎮江鎮的市場品位,市內的知名度,吸聚遊客,招賢納士外出老闆回家鄉投資建廠,帶旺鎮江鎮的經濟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傳播傳遞茂名鄉情鄉音,謝謝關注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