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GDP到底是84.74萬億美元,還是85.791萬億美元呢?

2021-01-08 南生今世說

前幾天,南生撰寫了一篇文章介紹,在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約為13.608萬億美元,美國GDP總量約為20.494萬億美元,分別約為全球經濟總量(85.791萬億美元)的15.86%、23.89%。

對此,有些網友在文章的評論中諮詢南生:他們記得南生在以前的文章中,曾將2018年全球GDP總量寫成84.74萬億美元,為什麼現在又寫成85.791萬億美元呢?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不同機構,給出的全球GDP總量數據不同

上面的兩個數字,都不是南生自己瞎編的。細心的網友會在文章中發現,有類似這樣的語言:根據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2018年全球GDP達到了85.791萬億美元;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開的信息,2018年全球GDP約為84.74萬億美元。

現在,網友們清楚了吧!85.791萬億美元,是世界銀行公開的數據,而IMF公開的是84.74萬億美元。這就是說,不同機構對全球經濟總量的認知,核算是並不相同的。到底哪個機構的數據更準確,這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因為,世界銀行、IMF、聯合國、OECD(經合組織)、歐盟委員會等等國際組織,都很權威,且都有自己的數據標準(核算標準)。因為數據獲取來源的差異,也會導致他們對全球經濟總量的測量存在差異。

除了85.791萬億和84.74萬億,還有別的數據

網友們,2018年全球約85.791萬億(或84.74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只是按照2018年全球各國的平均匯率折算成美元得到的,實際上看全球GDP還有另外一種方式,那就是按照購買力平價。

匯率法,網友們比較能理解。舉個例子,2018年中國GDP總量是90.03萬億元人民幣,就是按照去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的(6.6174 : 1),約為13.608萬億美元。

但是在購買力平價體系下,兩種貨幣之間的轉換關係發生了改變,是依靠「一籃子商品」來定的。舉個例子,如果「一籃子」這成千上萬種商品,在中國需要1萬元人民幣,而在美國需要2500美元就能購買到。

那在購買力平價體系下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比例就是:4:1,這樣就會使得中國的GDP變成了更多的美元。這樣的現象,在很多國家都會出現,也就使得全球GDP總量變得更高——按照世行的數據,高達136.477萬億美元。本文由【南生】原創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世界銀行:2018年全球GDP為85.791萬億美元,人均為1.13萬美元
    2019年6月底,世界銀行正式公布了其統計、測算的2018年全球及各國的經濟數據了。其中,全球GDP總量高達85.791萬億美元,比上年的80.886萬億美元,增長了4.905萬億美元。人口方面,據世行的統計為75.94億,比2017年的75.11億,增長了0.83億。這樣我們簡單計算下可以得知:2018年全球人均GDP為1.13萬美元,比上年的1.077萬美元,增長了500多美元。
  • 世行修正2018年全球GDP:之前是85.791萬億,調整為85.802萬億
    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世界銀行版的2018年全球GDP總量還是85.791萬億美元。但到了9月份,世行修正了這個數字,將其修正為85.802萬億美元(如下圖:)——略微上調了約110億美元。即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其2018年的GDP總量約為20.494萬億美元(23.89%),繼續是全球唯一一個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的國家。
  • 2018年,發達國家整體的GDP高達51.07萬億美元,人均超4.7萬美元
    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開的信息,2018年全球GDP總量約為84.74萬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整體的GDP為33.67萬億美元,而所有發達國家整體的GDP總量約為51.07萬億美元換言之,佔全球人口總量接近86%的發展中國家,所創造的GDP僅約為全球經濟總量的39.73%;而僅佔全球人口14%的發達國家,卻創造了全球60.27%的GDP。
  • 2019年發達國家GDP總量為51.74萬億美元,若不算美國那是多少呢?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25萬美元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解讀下。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開的信息,2019年全球經濟總量約為86.6萬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的GDP就達到了51.74萬億美元,佔比約60%。
  • 2018年日本的GDP為4.971萬億美元,GNP為5.16萬億美元
    2018年日本的GDP、GNP對比按照世界銀行(這個機構夠權威了吧)公開的信息,2018年日本的GDP約為4.971萬億美元,全球排第三名。而其GNI(GNP)約為5.16萬億美元,差距不是很大——GDP僅比GNI少了3.7%。
  • 2018年加拿大GDP約1.71萬億美元,仍比2013年的1.84萬億美元要低
    在查詢數據的時候,無意間發現,2018年加拿大的GDP居然比五六年前還要更低。下圖為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按美元算,加拿大的GDP在2011年到2014年是一個高峰。其中,在2011年加拿大GDP總量約為1.79萬億美元,在2012年上升到了1.82萬億美元,到2013年達到了最高峰,超過1.84萬億美元。然後到2014年,雖有所下降,但仍然高達1.8萬億美元。之後下降到1.55萬億美元,而到了2018年,加拿大GDP同比實際增長1.8%,GDP總量達到了1.71萬億美元,但仍然比2013年(5年前的高峰)低了約0.13萬億美元。
  • 美國有四個州的GDP超萬億美元,那中國有幾個省超萬億美元呢?
    美國有四個州的GDP超萬億美元按照GDP總量從大到小的順序,2018年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的經濟總量最高,已經達到了2.968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經濟總量的14.5%),人口接近4000萬,人均GDP高達7.5萬美元——是同期美國人均GDP總量的1.2
  • 我國2019年經濟成績公布,GDP總量達14.3萬億美元,人均GDP呢
    按照可比價格來計算,同比去年增加了6.1%,這個增速還是符合預期目標的。從人均GDP的數據來看,在2019年我國人均GDP為70892元,按照2019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來計算,人均GDP約為10270美元,我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從上述數據來看,除了人均GDP未達到100萬億元有些遺憾,我國的人均GDP與GDP增速均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 2008年歐盟GDP總量高達19.29萬億美元,2018年下降到18.75萬億
    因為僅僅看最近十年左右的時間,歐盟GDP不但沒增長反而下降了,由之前比美國多4.55萬億美元,到2018年還比美國低了近2萬億美元。下圖為IMF公開的2008年歐盟28國的經濟總量,其高達19.29萬元美元(同期美國僅14.71萬億美元),為當時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此時,德國的經濟總量約為3.77萬億美元,為歐洲最大經濟體。
  • GDP修正!2018年日本GDP的新數值為4.9564萬億美元,人均3.9萬
    來源:南生今世說關於2018年日本GDP有至少有兩個數字:一個是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的,為4.97萬億美元;一個是日本內閤府在2019年年初公布的數據,轉換成美元為4.9560萬億。但在2019年12月26日,日本內閤府公布的「國民經濟計算年度推算」中顯示:2018年日本的名義GDP略微上調為4.9564萬億美元,比之前的數值上調了約4億美元(修正幅度不大,您也可以忽略不計),人均GDP繼續為3.9萬億美元。
  • 各國GDP新鮮出爐,美國15萬億美元,日本3.7萬億美元,中國多少?
    2020年剛剛過去,回首去年,一場公共衛生事件席捲了全球,給各國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在這種局面下,各個國家的GDP情況將會是怎樣呢?發達國家依舊領跑嗎?而我們國家的GDP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呢?首先來看美國,作為全球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的GDP一直長期保持領先,2019年GDP達到21萬億美元,不過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這個老牌強國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2020年GDP出現了縮水的情況,在前三個季度當中,美國GDP僅為15萬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8%。
  • 2019年中國GDP預計約100萬億元,折合14.5萬億美元!那美國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全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已經計算出來了——平均是6.898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其中,第四季度平均為7.0314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第三季度平均是6.978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第二季度平均是6.813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第一季度平均是6.746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人民幣與美元的年平均匯率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 韓國公布GDP啦,為1.64萬億美元!那和廣東省、俄羅斯的差距呢?
    環比方面,第一季度與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0.4%,二季度環比增長1.0%,三季度環比增長0.4%,四季度的環比增速提升至1.3%。此外,2019年韓國的出口增速下滑至1.5%(2018年的是3.5%),居民消費增長下滑至1.9%(2018年是增長2.8%)。建設投資和設備投資則分別減少3.3%和8.1%。
  • 2019年,美國GDP總量21.7萬億美元,人均GDP有66159美元!中國呢?
    自此,2019年,美國GDP總量為21.7萬億美元,GDP增速為2.3%,低於2018年的2.9%和2017年的2.4%。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美國GDP增速創3年最低,而且這也是美國連續第2年未能實現川普政府設定的3%的GDP增長目標。
  • 2019年美國GDP是21.43萬億美元,上年是20.58萬億,增長8514億
    第四季度同比實際增長2.2%,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5176億美元——整個2019年全年,美國完成的名義GDP為214316億美元(即大約是21.43萬億美元),按全年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突破了6.5萬美元。同期,中國的GDP雖達到了14.363萬億美元,但人均僅剛剛突破1萬美元,差距較大。
  • 按購買力,印度GDP高達11.33萬億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呢?
    而且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貿易疲軟這使得印度的出口也受到影響,使得相關的製造業訂單減少。此外,投資下滑、居民消費下滑等諸多因素也使得印度經濟增速不及往年。對此,印度當局已經採取了多項刺激方案,後果如何就有待觀察了。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為200.81萬億盧比。
  • 2019年中國大陸、港澳臺GDP合計為15.395萬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呢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了6.1%,完成的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具體為990865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約為美國GDP總量的67%。請注意,這只是中國大陸的,並未包括港澳臺地區。
  • 2018年全球電子商務規模達到25.6萬億美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日內瓦電 (記者 楊海泉)聯合國貿發會議4月27日發布《聯合國貿發會議2018年全球電子商務評估報告》稱,全球電子商務規模達到25.6萬億美元,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銷售和跨境採購快速增長
  • 2019年美國GDP突破21萬億美元,日本重回5萬億,中國不負眾望
    而美國的經濟數據算法有別於我們中國,也就是他們的2019財年不是從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美國的2019財年是指從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到2019年前三個季度這四個季度,這樣算來美國在2019財年的GDP總量達21.22萬億美元。
  • 2019年日本、韓國、印度的GDP合計近10萬億美元,已超英、法、德
    下圖為2019年全球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列表,我們可以發現:雖然來自歐洲地區的國家數量達到了6個,仍超過其他各大洲(亞洲5國、美洲4國、大洋洲1國),但歐洲各國的經濟總量並不高。2019年日本、德國的GDP總量擴大了其中,德國在2019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速下滑到了0.6%,完成的名義GDP約為3.85萬億美元,繼續落後於日本,且兩國的經濟總量差距還擴大了——2019年日本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087萬億美元,領先德國1.237萬億美元。